產後如何開奶?堵奶了如何通奶?親身經歷,望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2020-11-22 小嗨嗨的生活日誌

依然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只有經歷了才知道為母確實不易!

我是順產生的我女兒,生完醫生就將寶寶放在我推床的邊上讓我餵奶,我第一次養寶寶,哪裡知道怎麼喂,各種揪著奶頭往寶寶嘴裡塞,換著各種姿勢,但是怎麼也塞不進去,8月底的天氣,產房開著空調自己和寶寶還出了一身的汗,很快兩個小時產房的觀察時間到了,我被推進了病房,醫生手把手的教我餵寶寶,可算是能順利的把奶頭給送進寶寶嘴裡,很神奇的是寶寶天生就具有吮吸能力,但是吸不了兩口她就哭著鬆開了,就這樣試了很多次......看著那麼小的寶寶吃不到奶,心裡別提多著急了!很明顯是寶寶吸不出來,但是也不確定有沒有奶,於是就拿出了我的神器-吸奶器,吸了兩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吸出了一滴奶,終於放心了,或許也就是這樣,乳腺被打通了?然後寶寶沒有哭鬧,吃的津津有味,吸吸歇歇的,吃了一個小時,睡著了...看著她滿足的睡著,老母親的心也融化了...

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沒有度過第二天晚上,奶不夠吃,她吃上半個小時,不吃了,也不睡覺,各種的哭啊,小臉都哭紫了,張著嘴巴閉著眼睛到處找奶,但是給她奶頭又不吃,於是我們便開始了第一次衝泡奶粉,小寶貝咕嘟咕嘟喝了也就是10ml不到,睡著了...我也是第一次感覺到愧疚,為什麼會奶不夠呢?按摩奶,用吸奶器再次疏通了一下,終於寶寶醒來又開始吮吸,並且喝完奶睡覺很安穩。

最難熬的第三天,其實應該也算不上奶多,我想很多媽媽應該都能遇到-堵奶。乳房硬硬的一碰就痛,這個時候,寶寶吃的很少,但是奶已經產多了,重點來了,這個時候可以用熱毛巾熱敷乳房,從乳房四周向內按摩硬塊,等到奶水微微露出,就可以用吸奶器或者是手擠出裡面的奶水,然後就是寶寶醒了就給她吃,不用擔心餵多,她不餓的時間基本都是睡覺的,就這樣吮吸的多了,奶水自然也就多了,奶水多了她也願意吮吸,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住院前三天還是很重要的,開奶要及時,剛開始乳腺並不是很暢通,寶寶力度不夠,奶水就很難出來,這樣寶寶吸不出來就會放棄,久而久之,乳房奶水排不出來,自然也很難產出新的奶水,結果或許也是很多寶媽不產奶的原因。(以上所說的吸奶器,都可以用手擠代替,我的吸奶器其實也只是一次活動9.9元買的手動吸奶器「下圖有」,一直在用,感覺還不錯),乳房一旦變硬,一定要及時疏通,不要聽信醫生的冷敷,冷敷只能緩解疼痛,真正的疏通,一定要毛巾熱敷。


單側乳房奶水量



上圖為手動吸奶器

度過了開始,接下來一定要忌嘴,在醫院的前三天也是一樣,生產第一周,一定要清淡為主,什麼鯽魚湯,公雞湯,豬蹄湯...通通不要碰,第一周寶寶胃真的很小,不是補奶,要以疏通奶為主。第二周可以適當增加下奶湯類。

乳腺炎:這個也是很多媽媽的必經之路,我是在一個多月的時候,夜裡12點之後突然發起高燒,最開始燒到37.3,我已經感覺到了渾身酸痛,口乾舌燥,乳房有疼痛,乳房疼痛不是突然的,而是之前就已經疼痛,但是沒有注重,一發燒首先想到的便是乳腺炎,然後大量的喝水,溫度還在上升,38.1,母乳餵養寶寶,很難半夜去醫院,繼續大量喝水,排空疼痛乳房的奶水,直到開始頻繁去廁所,溫度有所下降,終於在3點左右,乳房基本排空,溫度也已經到了正常體溫,第二天去醫院檢查,果真是乳汁淤積,找到原因,在沒有吃藥的情況下,每天熱敷乳房,按摩乳房,從四周向中間推動硬塊,硬塊變小或者消失,手擠乳暈,奶水噴出(一定不要指望吸奶器,很難吸出的)...2天左右乳房硬塊奶水已經被排出,之後再也沒有發燒過。推動硬塊時下手要從輕到重,不然會很痛,也可以用寶寶的撫觸油作為輔助。

現在我的寶寶2個多月,奶水存了一抽屜,儲奶袋也用完了,吸的奶基本要全部倒掉,確實可惜。

母乳餵養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願天下媽媽都可以盡力而為的堅持母乳餵養!




相關焦點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奶少,堵奶怎麼辦?
    如果不給寶寶儘快開奶,就會影響正常泌乳反射的建立,使乳汁分泌越來越少。但是奶水不是寶媽想要就有的,有不少寶寶第一口奶是奶粉而不是母乳。美媽咪今天來說下哺乳媽媽該怎麼開奶,保持乳汁充沛呢?,其實不論乳房形狀、大小如何,都能製造出充足的奶水,樹立母乳餵養的信心很重要。
  • 產後開奶什麼體驗?眾多媽媽親身經歷:不亞於分娩!這幾點很重要
    在懷孕前,我一直都理所當然的認為產後就會自然有奶水了,根本沒想到還有開奶這種事情,以至於產後給痛的一臉懵逼,還以為自己是個個例,直到偶然的機會進到一個媽媽群,才發現這幾乎是讓所有產後媽媽聞風喪膽的一件事,有的甚至比我還慘。
  • 產後必經之路—開奶、漲奶、奶結,過來人給你支招啦
    雖然寶寶現在已經五個月了,但回憶起寶寶剛出生的那幾天漲奶的痛和通奶的痛,乳房還在「瑟瑟發抖」。但好在自己的堅持,以及正確的開奶方式,讓我這產後五天都躺床上的剖腹產媽媽也實現了全母乳的願望,特地寫下自己開奶和處理生理性漲奶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新手媽媽。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母乳媽媽常見堵奶的原因,堵奶應該怎麼辦
    有過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會擔心堵奶、漲奶、乳腺發炎等問題,因為一旦遇上一個,就夠新媽媽喝一壺的。哪一個都會讓你疼的死去活來,猶如一場噩夢。今天美媽咪就來看看女人產後應該如何預防堵奶。堵奶是指哺乳期的媽媽由於乳汁長期在乳腺內積存,慢慢的變得粘稠,凝結成塊,堵塞之的乳腺,這樣新鮮的乳汁沒有辦法通過,就開始了堵奶。無論你是否母乳親喂,都有可能會遇到堵奶。
  • 產後都需要開奶嗎?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呢?
    導讀:產後都需要開奶和通奶嗎?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呢?經過孕媽媽的十月懷胎,寶寶終於足月誕生了。一家人高興之餘,開奶就成了許多新媽媽們所關心的問題了。那麼,新媽媽生完孩子後為什麼要開奶?因為胎盤一經從媽媽身體中娩出,催乳素就開始工作了,但是這個時候,媽媽們的乳腺管的狀態是閉合黏連的,所以如果這個時候開奶可的話,一般可以達到嬰兒6—8個小時的刺激量,這就好比藥引子一樣,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 產後開奶、通奶、催奶、回奶新攻略!
    那麼,準媽咪們和新媽咪是否知道開奶、通奶、催奶的技巧?如何在哺乳後期順利回奶?今天,小編就為準媽媽們備下了一份超全的開奶、通奶、催奶、回奶攻略,提前學好,產後就能輕鬆做「奶牛」餵飽寶寶啦……  一、開奶  什麼是開奶?開奶通常是指新生兒降臨人間以後開始的第一次餵奶。產後什麼時候開奶最好?
  • 「產後康復」又雙叒叕堵奶了!漲奶、堵奶應急處理要分清
    如何區分產後漲奶、堵奶01 漲奶產後頭幾天,當奶水明顯增加時,乳房可能變熱,腫而且脹。但是奶水照樣能夠順暢地流出,這就是所謂的漲奶。新媽媽在產後三天內出現漲奶的感覺,並不是堵奶,而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性現象,醫學稱之為「生理性乳漲」。
  • 在產後如何掌握正確的開奶技巧和時機
    今天,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給你分享,新媽媽在產後如何正確開奶的方法,以及開奶時都有哪些誤區……首先,我們來講第一方面,產後媽媽該如何正確開奶。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5點經驗技巧:1.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開奶的最佳時間,是分娩後的30分鐘內,因為新生兒的覓食反射,於出生後10~30分鐘時最強,之後就會開始逐漸減弱,24小時後又開始恢復。
  • 石頭奶堵到懷疑人生?內附開奶方法~
    比如媽媽的產後身子虛弱,乳房經絡不通等,都會造成產後下奶延遲的現象。那麼,生產第二天沒奶怎麼辦?1、產後第二天沒奶,應該是因為媽媽生產時失血過多造成的體虛的現象。母體的營養不足,奶水也會推遲的,適當的補充營養。注意:大補的下奶湯建議在開奶後,乳腺管疏通之後再喝,以免堵奶!
  • 脹奶「危險」!小心拘奶回奶!
    正常脹奶時,乳房充滿乳汁,手感沉甸甸的。表麵皮膚摸上去仍然柔軟有彈性,寶寶飽餐一頓之後乳房馬上能夠恢復鬆軟,皮膚顏色通常不會變紅,乳汁排出較順暢。媽媽的乳房可能有一些不舒服,脹得硬的部位略微有些痛感,總體上感覺會還好。
  • 如何成功開奶?開奶這幾天就讓寶寶餓著嗎?
    文/三寶媽 對於媽媽來說,特別是頭胎媽媽,順利實現母乳餵養是項不小挑戰,成功的母乳餵養,除了正確的銜乳,開奶也非常重要如何成功開奶>■儘早開奶:分娩後30-60分鐘左右,寶寶的吮吸反射能力最強,是開奶的最佳時間,應儘快開始第一次餵奶■勤吮吸:頻繁的吮吸是刺激乳房產奶的關鍵,寶寶吮吸的越頻繁,媽媽產的奶也就越多
  • 高燕媽媽經|吸奶器、堵奶通奶經驗大分享
    高燕媽媽經|吸奶器、堵奶通奶經驗大分享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用過的吸奶器以及我的一些小經驗分享。之前待產包裡說過,很多新手媽媽問我,孕期囤貨到底用不用囤個吸奶器?雖然每個人有個體差異,無論奶多奶少,我都認為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囤一個吸奶器。使用頻率高,開奶、追奶、背奶都用的到啊!
  • 這些預防哺乳期媽媽漲奶、堵奶的方法,你知道幾個?進來看看吧
    對於產後的寶媽來說,「堵奶」在哺乳期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可這種「堵奶」的崩潰是你萬萬沒想到的,它要比生孩子痛上十倍的鑽心之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有過哺乳期經歷的媽媽都知道,用吸奶器吸奶相較於寶寶吮吸,更容易堵奶,因為沒辦法吸得足夠乾淨,小美每天心情都鬱鬱寡歡,生怕自己會堵奶。
  • 堵奶堵到哭,寶媽該如何自救?
    對於這個網上有各種說法,中醫的,西醫的,說到底無非是兩方面,一是心情,二是體質。所謂肝氣鬱結,心情不好,煩躁的時候,容易出現堵奶的情況,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奶量變少的情況。一般來說,奶多的越生氣越堵,奶少的越生氣越沒奶。體質方面,身體好的營養足的相對奶會比較多,乳管細或者乳液太粘稠的就容易堵,有些人是偶爾堵一次兩次,有些人則是「一天一小堵,三天一大堵」。所以說,不是奶越多越好,供需平衡最好。沒有奶的愁,奶多的更愁。沒有試過堵奶的痛,就不知道到底有多痛苦。
  • 章子怡,談自己出現「石頭奶」的經歷,產婦如何解除漲奶痛苦?
    其中,談到她在產後,曾經出現「石頭奶」,苦不堪言。 章子怡所說的 「石頭奶」,醫學上稱為乳汁淤積症,顧名思義,就是母乳餵養的產婦乳房因為漲奶,排不出去,造成的脹痛堅硬,跟石頭似的,同時有疼痛難忍的症狀。
  • 寶媽產後如何科學開奶?怎樣順利母乳餵養?
    剛生完孩子就盼著給寶寶餵奶,卻被質疑:一天都沒擠出多少奶,別餓著寶寶,吃點奶粉吧,奶的顏色像清湯,很水一樣,孩子怕會沒營養。這些話可能只是普通的關心,但對於剛經歷分娩的媽媽來說,就像是被一根刺扎了,甚至會有愧疚感,擔心自己餵不好寶寶!眾所周知,這些想法跟做法都是媽媽們在產乳路上的絆腳石。
  • 產後催乳攻略,金牌月嫂產後開奶催乳手法分享
    生大寶的時候沒有找月嫂,為開奶沒少頭疼。生二寶時,提前就請了金牌月嫂,經過專業的開奶、各種催乳,果然變身大奶牛。 目前 二寶7個月,一直都在母乳餵養;今天把月嫂傳承下來的開奶手法、催奶食物、堵奶注意事項都分享給大家。
  • 從奶少到堵奶再到「堅硬如石」,母乳餵養頭五天,熬過去就是勝利
    像是章子怡說到的「生理性漲奶」,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所以也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但還有一些是人為的,導致新手媽媽漲奶沒有及時吸出,堵奶更嚴重。這都會讓寶媽們對母乳餵養感到恐懼。產後前五天,母乳餵養很關鍵大部分寶媽在這5天裡會經歷生理性漲奶。產後孕激素下降,泌乳素開始「接管」,在這時候寶媽的奶量就開始增加,乳房會變得十分充盈及腫脹,如果沒有及時將奶排除,乳房就會紅腫、疼痛,痛感可以直達腋下,嚴重時,乳房硬的像石頭,有些寶媽甚至還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 有比生孩子更痛的事兒嗎?漲奶堵奶比生娃還要痛10倍
    有人將疼痛分為十二個等級,產痛被列為最高的一級,以至於大家都覺得生孩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痛的事。 其實這樣的認知未免也to young to simple了,生孩子只是經歷疼痛的開始,後面還有無數的挑戰等著你去解鎖,保證幫你打開疼痛新世界。
  • 與堵奶鬥智鬥勇的我,終於總結出這些秘訣
    我是萬萬沒想到,萬年飛機場,胸無半兩肉的我,產後竟然是個大奶牛(咳咳,這是我以及很多人的誤區哈,事實證明奶量多少和胸大胸小無關。)而且因為我在產後早期所遇到的一些意外情況,導致我的哺乳異常艱辛,沒辦法親喂,只能瓶喂。有過哺乳經歷的媽媽應該有所耳聞,用吸奶器吸奶相較於寶寶吮吸,更容易堵奶,因為沒辦法吸得足夠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