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戲劇藝術中的女性角色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由上海市婦聯指導,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浦東新區婦聯、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金領驛站共同主辦,世聯行投資、光明乳業、七創科技特別支持的「她世界——女性系列講壇」第三期於5月20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上海戲劇》雜誌副主編王虹做題為《戲劇藝術中的女性角色》的分享。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副總經理羅學勤,世聯行投資董事總經理胡紫嵐,江蘇銀行上海分行零售部副總經理莊為群等參加本次活動。

致辭環節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 陳顥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裁助理陳顥在發言中談到,當今社會,不管是在治國理政的舞臺,還是在企業管理的場合,亦或是在科研、文化、教育等各個前沿領域,女性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越來越重要的力量。陸家嘴女性系列講壇,旨在凝聚來自政界、商界、金融界、企業界、文化界、教育界、藝術界、媒體界、科技創新領域和公益方面有獨特成就、獨立精神的傑出女性,以及對女性問題有熱切關注和獨特思考的行業領袖與精英。通過她們對智慧財富和人生閱歷的傾情分享來彰顯社會轉型期「女性力量」的全新內涵和定義,並給新時代的女性在心靈成長、事業發展、家庭經營等方面帶來深度的啟迪和滋養。

細數從古到今的戲劇舞臺上,從不乏各式各樣的女性形象。無論是中國古典戲曲中的王昭君、崔鶯鶯、杜十娘,還是西方古典戲劇中的美狄亞、朱麗葉、阿依達,都因其鮮活個性和文化內涵而歷久彌新。當我們透過美麗的面紗,這些生動的女性形象大多具有善良、智慧、機敏、勇敢的品質或才華,彰顯著女性觀的進步性和時代性。而中國戲劇更是根基深厚、成果斐然, 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內涵。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副總經理 羅學勤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副總經理羅學勤提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本身就是一個在陸家嘴金融城地區成長和發展起來的藝術機構,十多年來,一直得到陸家嘴金融城管理局以及區域內眾多機構的大力支持。東方藝術中心也一直致力於藝術、特別是高雅藝術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希望今後能夠有機會和更多機構一起合作,分享藝術資源,持續做好藝術的普及和推廣。

有人說,劇院是屬於女性的,一方面,劇院行業當中,女性從業者佔了多數,特別是這幾年,上海主要的幾家劇院例如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上海音樂廳,文化廣場等,其掌門人都是女性;另一方面,劇場的消費主力也是女性,2017年底由大麥網、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現場娛樂消費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現場娛樂消費觀眾中女性佔了57%,比男性高出14個百分點。在戲劇和舞蹈類的演出當中,女性的佔比更高。如今工作節奏快,KPI考核嚴,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劇場呢?有人說是因為女性喜歡社交,進劇院看戲是一個新型的社交方式;有人認為這與藝術本身溫暖和撫慰人心的治癒功能有關;也有人認為女性更關注精神世界,而到劇場裡去體驗和豐富心靈,是女性本身追求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

世聯行投資董事總經理 胡紫嵐

世聯行投資董事總經理胡紫嵐在發言中提到,戲劇藝術最早是在古希臘開始的,從那個時候開始,男性一直主導著戲劇的主要角色。縱觀戲劇文化發展史,戲劇起源於遠古時期人類最初的村社宗教儀式,戲劇的發展猶如歷史的發展一樣,時代的變化衝擊著戲劇的變化,同時也更迭著文化發展。在文化碰撞的過程中,戲劇的發展一方面自我更新,另一方面吸收更多的社會元素,沿著時代的道路前進。比如我們熟知的《牡丹亭》中的杜麗娘、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中的赫米婭、《奧瑟羅》中苔絲德夢娜、《李爾王》中的考狄利婭等等都是中西方戲劇作品中描寫的傑出女性角色。時值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很多影視劇、舞臺劇中品鑑到這些戲劇中的經典角色。

上海世聯行投資是專注於房地產投資領域,打造高附加值的資產管理公司,多年來在非住宅類資產管理中排名全國前三。投資團隊擁有豐富的國際資產管理經驗,兼備投資、融資、管理、退出全方位的綜合能力,通過專業的金融和運營團隊的有機組合,打造高附加值的資產管理平臺。上海世聯行投資以京滬為核心投資區域,累計管理規模超過90億元。運營管理的有晶品大廈、浦匯大廈、上生新所、蘇州世界貿易中心、北京金融街月壇中心等一批具有市場代表性的商業資產。

以下為主講嘉賓演講實錄:

《上海戲劇》雜誌副主編 王虹

今天的主題是《戲劇藝術中的女性角色》,我把「女性形象」定位在了當代。什麼是戲劇?戲劇源於古希臘。我們從DRAMA這個詞來說,意思是行動。亞里斯多德說戲劇是行動的藝術。另一種廣義說法就是THEATRE,在劇場中不僅有說話的劇,也有肢體戲劇、音樂劇場、多媒體戲劇等等。所以我們就把當代戲劇稱為THEATRE。它源自於希臘詞根THEA,意思是觀察、觀看,觀察外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觀察我們內心的世界。

《欲望心理學》這本書,把人類的欲望分為四種,人與自然連接的欲望,人與社會連接的欲望,人與人連接的欲望,還有人與自我連接的欲望。人如果無法跟自我建立好連接的話,那麼其實你就無法跟其他人建立連接,無法和這個社會和自然建立連接。所以戲劇是一個很好的通道,能夠讓人和自我建立起連接。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闡述,戲劇就是用動作去模仿人的行動,或者是模仿「行動中的人」。所以說古希臘也是從祭祀開始的,戲劇也是從這樣的儀式開始的,從儀式中漸漸有了故事。

接下來講一講中國戲劇中的女性,以《白鹿原》為例,它是陳忠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寫的一部50多萬字的小說,經過大量的濃縮和刪減,改編在舞臺上。講的是清末時期兩個家族爭奪白鹿原的故事,劇中的女人都很有特色。首先是田小娥,她在中國傳統文學中是一個比較反叛和悲劇的角色,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不幸淪為男性慾望中的犧牲品,她的身體在白鹿原兩家爭鬥當中成為了交易的對象,最後死在了自己的公公手下。鹿冷氏代表了中國非常傳統的女性,她原來是一個恪守本份的妻子,新婚之夜守了活寡,後來被她的公公侵犯,積累的怨恨爆發後就瘋掉了。白靈,在劇中代表了年輕的一代和希望。她接觸了新的文化和思想的薰陶,一心想要衝出白鹿原,去尋找她的愛情、自由和美好。她衝出去了,但是她最終沒有得到自由,她甚至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死的。

提到中國當代話劇,肯定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曹禺先生。曹禺的戲劇中有非常有趣的一個點,就是女性都是非常美好而強勢的,而男性都比較弱。他筆下的女性形象,都是很有靈性而且富有張力的。曹禺的創作深受易卜生的影響,特別是《雷雨》,後期創作則受契訶夫影響,譬如《北京人》。《雷雨》中的繁漪像火烈鳥一般,外表華麗而又張揚,她是一個披著血紅戰袍非常脆弱的靈魂;《日出》中的陳白露就像金絲鳥,她愛生活又厭惡生活;而《北京人》裡的愫方則像天堂鳥,有著天使的靈魂卻守著地獄的煎熬。

提及西方戲劇中的女性,首先跳出來的女性形象便是易卜生筆下離家出走的娜拉。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通過描寫女主人公娜拉與丈夫海爾茂之間由相親相愛轉為決裂的過程,不僅探討了婚姻問題,還有男權社會與女性解放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契訶夫筆下的女性角色都各具特色、魅力非常,他對女性有著一種悲憫的愛。譬如《海鷗》中高傲奪目的伊琳娜、純真甜美的尼娜、只穿黑衣裳的瑪莎。契訶夫的作品經常被搬演和改編,今年5月在上海演出的日本導演的《三姐妹》是非常當代的形式,其實已經與契訶夫無關,講的是當代社會女性的焦慮,三個女性在舞臺上瘋狂地跳舞、唱歌。從古至今,女性沒有得到解放,而是附加了越來越多的責任,於是在劇中她們把這些壓抑的情緒都嘶喊出來。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在普希金誕辰一百周年的紀念日上發表一番演講,他說:「《奧涅金》這本書普希金不應該把它命名為《奧涅金》,而應該把它命名為《塔季揚娜》。」改編自普希金同名原著的《葉普蓋尼·奧涅金》,由立陶宛著名導演圖米納斯執導,在這個話劇版中導演就是把主角光環給了塔季揚娜。圖米納斯傳承了瓦赫坦戈夫的幻想現實主義風格,融合斯坦尼現實主義風格與梅耶荷德的假定性,強調以高度風格化的外部動作表達角色的內心情感。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戲劇是集音樂、舞蹈、繪畫和各種藝術形式的綜合。塔季揚娜這個女性角色,是非常有力量的,她懂得愛,不像劇中的男性角色,奧涅金誰也不愛只愛自己,踐踏並殘忍地摧毀了這份愛。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過,其實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是很喜歡話劇《第二性》對這本書的解讀。因為它把女性完全放在對男性的依附和愛情上面。我認為,波伏娃不僅僅是講感情的,她對於女性主義的研究和對「女人」的定義是深刻的。就像在《海鷗》中,尼娜這個角色是非常悲劇性的角色,她追求愛情,卻遭到拋棄、丟了孩子,但她最終從一個少女成為了一個女人,她懂得了自己的使命。戲劇中的女性大多會經歷很多苦難,但她們往往都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最後都能夠爬起來。戲劇源於生活,生活中的女性亦是如此,有著更堅韌的意志。

「你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怎樣的呢?」我曾在採訪法國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她說:不存在什麼理想的女性,只有真實的女性才是最理想的女性。

戲劇,不高也不遠,戲劇,就在你我身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表演,而且是真心地在表演。我們都在生活中扮演角色,每一個女性都在扮演著母親、妻子、員工、女兒等角色。但要記得,在不同角色切換的過程中,不要忘記真實的自我。真實,是找到自我的道路。關鍵是要有轉變。生命就在這些轉變中拋棄舊的價值觀,然後拼命往前,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存在。

我們今天為什麼要說「戲劇中的女性角色」這個話題?中國戲劇中的女性角色,她們的結局大多很悲慘,而西方作者筆下的女性角色,最後都是朝著非常光明的地方走去,她們是有希望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去體會這種真實。如何去體會?通過身體的覺知。在當代劇場中,很多演繹是不用臺詞的,可以用身體和呼吸建立與對手、與觀眾的連接。當代戲劇非常重視身體性的能量,從身體的覺知從而連接到自我意識的覺知。這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當代社會人動的最多的是手指,身體的觸角和能量會弱化。

戲劇,歸根到底是研究「人」的藝術。最後,關於今天這個女性角色的話題,我想說:做一個自然的人,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有人共同的屬性和本能的欲望。而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自然的人,這是一個命題。在生活中,重要的是找到平衡,內心世界的平衡,外部世界的平衡,譬如女性需要平衡家庭和事業。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烙印和標籤,有身體不同的表達語言、行為模式,要先讓自己成為一個自然的人,你才能更容易找到平衡與本真。

最後,我想分享一段《海鷗》中尼娜的臺詞:「我現在,才懂得,在我們的事業中不管是演戲還是寫小說,重要的不是榮譽和榮耀,也不是我曾夢想過的東西,重要的是善於忍耐。要肩負起自己的十字架,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於是就不再那麼痛苦,而當我一想到自己的使命,也就不再害怕生活。」無論你的信仰和使命是什麼,只要你找到了它,你就不再會害怕生活。最後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主持人: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斯晶晶

作者:陳漢、李雅晴(見習)

攝影:趙竟皓

統籌:齊劼人

本文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相關焦點

  • ...歲真好,是她直面衝突的果敢,讓40歲真好|專訪火把生涯創始人王虹
    她在《中國史綱》中進一步釐清了歷經千年社會變遷下的中國文化本質;  《飄》中的斯嘉麗讓她看到了自己,那個為了生存不得不亦步亦趨地遵循大環境的桎梏,而骨子裡的反叛火花卻亟待迸發的獨特女子;  從嚴歌苓、虹影到安蘭德,在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主義作家靈魂深處的獨白中找到共鳴。
  • 世界最古老表演藝術,三大戲劇文化:中國戲劇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麒,今天和大家來說一說世界最古老表演藝術,三大戲劇文化:中國戲劇。中國戲劇是高度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和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一起,成為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戲劇文化。其涓涓細流始自原始儀式。漢代角牴戲出現了規定情節。
  • 俳優戲劇,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
    漢代俳優戲劇與春秋時期差不多。優戲發生變化大約是在三國時期。請看下面兩個例子:《魏書.齊王紀》中說齊王使優人郭懷、袁信作「遼東妖婦」,他們的表演「嬉褻過度,道路行人掩目」。這種優戲是兩個人表演,而且男優裝女性,是最早的關於男旦的記載。
  • 俄羅斯戲劇藝術的搖籃——聖彼得堡戲劇藝術
    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成立1799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戲劇學府,也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培養戲劇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是聖彼得堡股票裡舞臺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 二、架構開設6個系1、 表演及導演系2、 木偶劇系3、 舞臺繪景及劇場技術系4、 製片系5、 戲劇文學系6、 舞臺製作系18個教研室來自俄羅斯及歐洲其他各國最優秀的戲劇藝術理論家與實踐家都參與到學院的一線教學當中
  • 俄羅斯戲劇藝術的搖籃—聖彼得堡戲劇藝術學院
    1799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戲劇學府,也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培養戲劇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是聖彼得堡股票裡舞臺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這些優良教學傳統的有序傳承與發展是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的教學特色、學院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與創作多樣性成為俄羅斯戲劇電影藝術不斷創新與發展的基石。
  • 哈羅德·品特:在戲劇中,真相永遠是模糊的
    我相信上述判斷至今仍有意義,而且在藝術表現現實的時候仍然適用,因此作為一個作家我贊成以上觀點。然而作為一個公民,我不能這樣,我必須追問:『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謬誤?』」在戲劇中,真相永遠是模糊的,你永遠不能真正找到它,可是尋找卻生生不息,正是尋找引發了作家的所有努力。
  • 探索:戲劇對戲曲藝術形式的繼承表現
    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瑰寶。中華民族向來十分重視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發揚。魯迅先生早在1934年4月9日《致魏猛克》的信中就曾指出:「新的藝術,沒有一種是無根無蒂、突然發生的,總承受著先前的遺產。」
  • 英文戲劇夏令營 | 葉遜謙戲劇工作室 X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為你帶來...
    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 我們的招募面向所有熱愛藝術的小朋友歡迎孩子們來到山東省會大劇院排出一個非同尋常的戲劇夏天的故事排出一場專屬於他們的英文戲劇演出!通過創意戲劇工作坊,以世界經典文學故事為創作底色,通過一些有趣創意的戲劇遊戲及戲劇練習,鼓勵孩子們在情境裡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和思考複雜的故事主題及豐富的人物感情,在共情之上進行小組開放性的討論、分工、協作,同時導師將帶領孩子們理清故事脈絡、人物與人物之間以及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通過定格畫面、思想小徑等戲劇範式展示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讓孩子們學習用更多的角度分析故事,從而加強判斷力和自信心。
  • 古代戲劇 臉譜藝術 特點
    象形臉譜僅是臉譜藝術畫廊中的寥若晨星;間接形似的象徵性臉譜主要也不是形似;有史書材料為據的人物較之難找書面根據的人物也少得多。而且,即使是考證成癖的歷史學家在劇院裡看戲,也難以考究每張臉譜的歷史真實性。
  • 民族戲劇:起承轉合間的神秘韻律,獨特的傳統藝術之美
    民族戲劇:起承轉合間的神秘韻律,獨特的傳統藝術之美。中國戲劇非常瑰麗,就算是放在世界這個大「劇場」上也可謂獨樹一幟。中國的戲劇要求很高,是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雜技,甚至武術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堪稱國粹。
  • 王虹:把中華文化介紹給主流社會
    王虹:把中華文化介紹給主流社會   中新社多倫多8月25日電 題:王虹:把中華文化介紹給主流社會  中新社記者 賴海隆  「為了讓中華文化成為多元文化園地的一塊瑰寶,《楓華之聲
  • 蘊藏在教育戲劇中的成長密碼
    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除了具有審美功能外,還有教育功能。在人類歷史上,戲劇常被作為一種教化工具。如果恰當地把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中,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  孫春蘭副總理近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調研時強調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美育一直是近年來學校教育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
  • 面對複雜多樣的角色與情節,兒童需要發揮自由想像進行戲劇創作
    兒童通過角色扮演體驗角色的情緒,並通過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表演各種情緒與氣氛,在過程中兒童漸漸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成長。創意兒童音樂劇題材的多樣化,也給兒童了解到更多的有關於歷史、傳統、信仰與文化的多元性。
  • 女性訪談 02|泠伶:26歲成為演員後,我在即興戲劇中找到了真我價值
    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天的心願:邀請她作為<無畏女性>的第二期女性接受我的訪談。在接近兩個小時的訪談裡,我們聊到了她26歲裸辭「出道」成為戲劇演員的選擇與勇氣,聊到了她第一次在舞臺上表演「開悟」的經歷,探討了什麼是生命的本質,如何定義成功,如何擁抱不確定性和習得即興的智慧。
  • 第三屆全國戲劇與教育應用大會在雲南藝術學院舉行
    雲南藝術學院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日前,2019應用戲劇論壇暨第三屆全國戲劇與教育應用大會在雲南藝術學院舉行。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及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國內外多所院校的專家,以及全國各地戲劇與教育應用學者等到場參與。
  • 體驗戲劇表演課,小記者走進色彩斑斕的藝術世界
    君君老師教小記者們口語練習貴州兒童藝術劇院主講君君老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兒童戲劇教育戲劇人,教學風格嚴謹,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為了讓小演員們能夠有一個放鬆有活力的狀態,君君老師先帶領大家做了熱身訓練——走圈練習;口語練習——口部操;戲劇練習——肢體模仿。
  • 兒童戲劇展演——中二班
    12月—1月,整整一個月裡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各班級以兒童戲劇為主題開展了分年齡階段的戲劇課程。最近換牙、蛀牙成為中二班孩子們討論的焦點,他們商量著把護牙行動編為兒童劇《牙齒大戰牙細菌》。於是生活的縮影在孩子們面前鋪展開來,主題課程中教師利用兒童戲劇的魔力,追隨兒童,抓住兒童的興趣與年齡特徵,從而生發多元化、整合性的戲劇課程,通過積累經驗、集體智慧碰撞,家園一對一互動編劇、相互分享劇本、想法融合師幼共構出一個故事多個劇本一場劇,最終呈現出完整的戲劇《牙齒大戰牙細菌魔王》。
  • 戲劇留學:美國戲劇名校北卡羅來納藝術學院詳解!
    北卡羅來納大學藝術學院,其前身為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是男女同校的公共藝術在Winston-Salem,該校授予高中、本科和研究生學位。它是十七個北卡羅來納大學系統組成的校園之一。它成立於1963年,由當時的州長特裡桑福德創立,是第一個公共藝術學院。
  • 德州好人之星候選人:武城 王虹
    王虹,女,197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1994年畢業於德州市陵縣幼兒師範,同年任教於武城縣實驗幼兒園。作為一名有著26年教齡、12年黨齡的她,不但工作中愛崗敬業,屢創佳績,在生活中更是熱心公益,利用業餘時間積極投身志願服務活動,用愛心與奉獻書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間大愛之歌。王虹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教26年來,她不但像母親一樣細心關心呵護著每一個自己所教孩子的成長,更是把愛心延伸播撒到社會上每個需要關愛的孩子身上。
  •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創作戲劇精品 展現藝術魅力
    在近幾年話劇創作中,我們試圖從多個維度探索和創新「新京味兒」話劇創作:強化其語言特色,注重藝術性和技術性;設計多元化角色,體現城市的開放性和國際化;營造舞臺空間之變,體現城市文化景觀轉型;通過情節設置,將敘事在城市化、現代化更宏觀的視域中加以觀照……歸根結底,觀眾鍾情的不僅是帶有鮮明特色的舞臺景觀,更是那份將普通人生活、情感記憶融入時代的真誠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