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優戲劇,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

2020-12-19 燕大爺聊文化

本文乃作者燕大爺聊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漢代俳優戲劇與春秋時期差不多。優戲發生變化大約是在三國時期。請看下面兩個例子:《魏書.齊王紀》中說齊王使優人郭懷、袁信作「遼東妖婦」,他們的表演「嬉褻過度,道路行人掩目」。這種優戲是兩個人表演,而且男優裝女性,是最早的關於男旦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十二》中記載,許慈和胡潛是蜀國的學士,兩人都瞧不上對方,矛盾很深,公開場合也互相爭執謾罵,甚至動手鬥毆。劉備覺得太過分了,就在一次宴會上,使兩個優人假扮成他們的樣子,並演出些平日兩人爭執、鬥毆的情節,希望用這種方式來感化他們。

劉備劇照

這樣的優戲表演在三國時期還有很多,到南北朝出現了一個在優戲史上很有意義的表演劇目一「參軍戲」「參軍」本是一個官職,參謀軍事之意,類似後來的軍事參謀。後趙石勒時代有一位參軍叫周延,後來做館陶令時貪汙了幾百匹官絹,因此進了監獄,不久又被釋放。皇帝估計是想把他當作典型的反面教材,每次宴會時,都讓周延和倡優一樣穿著黃色絹做的衣服,帶著黑色頭巾,參加表演。

一位優人問周延:「你是什麼官員,怎麼和我們混在一起?」周延答道:「我本是館陶令。」邊說邊抖擻著黃色絹衣說,「正因為這個,所以成為你輩中人」

《參軍戲》傭

這個諷刺周延這樣貪官的優戲經常演出,成了當時宴會的保留節目。因為它是以取笑參軍周延為情節內容的,故後世那些諷刺官員的優戲都叫「參軍戲」,或「弄參軍「,到了唐代「參軍戲「已經成為優戲中最為著名的一類。

優戲的繁榮唐宋時期,參軍戲成為一種主要的優戲形式,它已經不再限於表演南北朝時期周延的故事了,凡是用兩個人來表演官場上弊病,從而進行諷刺和嘲弄的,都叫參軍戲。而與參軍戲類似的還有各種弄戲,如弄假官、弄婦人、弄三教、弄神鬼、弄痴大等。弄,是唐代的專用表演詞彙,就是調笑表演的意思。這些弄戲雖然嘲弄的對象不一樣,但都以調笑詼諧為主,同時帶有詼諧、諷刺的趣味。

唐代參軍戲中,有兩個固定角色,被取笑調弄的那個就叫參軍,另一個叫蒼鵠,蒼鵠不僅在言語上諷刺取笑參軍,還有擊打的動作。

參軍戲畫像

下面略舉幾例,看看唐宋時期優戲的發展情形

五代時期的一則優戲:後梁王知訓為宣州的長官,徵收各種賦稅,苛政猛於虎,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王知訓入朝廷述職,在一次宴會上,伶人裝扮成綠衣胡面,像鬼神一樣。另一優問:「幹嗎的?」綠衣人回答道:「我是宣州土地神,長官入京述職,和地皮一起帶來了,所以我也到了此處。」用以諷刺王知訓的貪酷。這就屬於弄鬼神一類的優戲。

再如唐代《玉泉子真錄》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次演出:崔公鉉之在淮南,嘗俾樂工集其家憧,救以諸戲。一日,其樂工告以成就,且請試焉。鉉命閱於堂下,與妻李坐觀之。僮以李氏妒忌,即以數僮衣婦人衣,日妻日妾,列於旁側。

《玉泉子真錄》

一僮則執簡束帶,旋闢唯諾其間。張樂,命酒,不能無屬意者,李氏未之悟也。久之,戲愈甚,悉類李氏平昔所嘗為。李氏雖少悟,以其戲偶合,私謂不敢而然,且觀之。僮志在發悟,愈益戲之。李果怒,罵之日:「奴敢無禮,吾何嘗如此。」僮指之,且出,日:「咄咄!赤眼而作白眼,諱乎?」鉉大笑,幾至絕倒。崔鉉讓自己的家童專門演了一齣戲,嘲諷兇悍的老婆大人。「一僮則執簡束帶」的裝扮明顯帶有參軍角色的特徵。

那麼參軍戲怎麼從宮廷流入民間了呢?

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給唐代的政治文化帶來了巨大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大批的宮廷樂工、倡優在動亂中流落民間,最為典型的例子是皇家著名樂工李龜年的遭遇,他晚年寄寓江南湖湘一帶杜甫名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正是贈給李龜年的詩作。宮廷樂工來到民間,也把宮廷藝術傳播到民間,所以優戲也開始在士大夫之間流行起來。崔鉉是宣宗時期人,其家童能演戲是請樂工來教的,這些樂工的伎藝很可能就是從官廷裡流播出來的。

崔鉉杜甫相遇畫像

此類優戲主要以語言、行動表演為主,有沒有歌唱呢?上面的例子很難看出,但唐代的一種陸參軍戲中卻表明是可以有歌唱的。唐人範攄《雲溪友議》中記載,有民間伶人劉採春善弄陸參軍,歌聲徹雲,著名詩人元稹曾贈詩:「新妝巧祥畫雙蛾,謾襄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皴文靴。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這說明劉採春表演陸參軍時裝扮、行動、語言、歌曲都具備,優戲與音樂文學結合起來了,這已經具備南宋雜劇的雛形了。但這樣的表演記載是非常少的,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動作來表演一小段故事是唐宋時期優戲的基本特色。雜劇一詞最早出現在北宋時期,這些雜劇包括優戲和各種雜技。滑稽短小的優戲在宋代以後仍然流行於宮廷之中,明代還有類似的一些記載,而優戲的一些表演藝術主要已經融入了戲曲藝術之中。

《雲溪友議》

從先秦到唐宋,俳優戲劇的發展有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俳優戲劇主要運用語言動作進行表演,沒有舞蹈,很少有音樂。

二是俳優戲劇的風格是短小幽默的,表演滑稽,有很強的諷刺性。

三是俳優戲劇在唐宋時期各種參軍戲、弄戲流行,這些優戲有兩個固定角色一參 軍和蒼鵠,這兩個角色是傳統戲曲藝術最早的行當雛形,到了宋雜劇中參軍演變成副淨,蒼鵠演變成副末,是後世戲曲成熟時期淨醜行和末行的源頭。

四是俳優戲劇是宮廷演劇,安史之亂後隨著宮廷樂工的散落民間,俳優戲劇也傳播到民間,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這促使了它和民間其他藝術的融合。

參考資料:《雲溪友議》

《玉泉子真錄》

相關焦點

  • 中國戲劇起源於什麼?中西方戲劇發展有何不同
    中國古代戲曲與西方戲劇的發展不一樣,西方戲劇在西方的歷史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藝術文化組成部分。這也與其政治和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在很早就能夠自覺發展,有著獨立性和價值性,自覺地對戲曲的發展規律等進行探討和認識。
  • 關於口頭劇本的產生及其成因,俳優戲弄與口頭劇本的起源
    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們在研究中國戲劇的起源、形成時,隨著對戲劇本質、戲劇定義、戲曲與戲劇的區別等問題討論的深入,非常關注「起源」、「形成」、「成熟」等幾組概念的內涵及其運用。因為,對這些概念本身的不同界定和理解,涉及對中國戲劇形態演變的不同判斷和認識,如果不釐清這些概念,就可能產生「關公戰秦瓊」的混亂局面。
  • 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之一的戲曲是受什麼影響形成的?
    ,一見戲曲「誤」終生了~那麼現在肯定會有朋友問了,什麼是戲曲呢?今天曉白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戲曲的起源吧~喜歡的朋友或者覺得曉白說的有欠缺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哈,曉白會與大家共同成長~首先,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有三種古老的戲劇文化呢?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民族戲劇,總得來說有三大源流:一是古希臘戲劇;
  • 俄羅斯戲劇藝術的搖籃——聖彼得堡戲劇藝術
    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成立1799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戲劇學府,也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培養戲劇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是聖彼得堡股票裡舞臺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 二、架構開設6個系1、 表演及導演系2、 木偶劇系3、 舞臺繪景及劇場技術系4、 製片系5、 戲劇文學系6、 舞臺製作系18個教研室來自俄羅斯及歐洲其他各國最優秀的戲劇藝術理論家與實踐家都參與到學院的一線教學當中
  • 俄羅斯戲劇藝術的搖籃—聖彼得堡戲劇藝術學院
    1799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戲劇學府,也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培養戲劇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是聖彼得堡股票裡舞臺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這些優良教學傳統的有序傳承與發展是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的教學特色、學院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與創作多樣性成為俄羅斯戲劇電影藝術不斷創新與發展的基石。
  • 王虹:戲劇藝術中的女性角色
    世聯行投資董事總經理 胡紫嵐世聯行投資董事總經理胡紫嵐在發言中提到,戲劇藝術最早是在古希臘開始的,從那個時候開始,男性一直主導著戲劇的主要角色。縱觀戲劇文化發展史,戲劇起源於遠古時期人類最初的村社宗教儀式,戲劇的發展猶如歷史的發展一樣,時代的變化衝擊著戲劇的變化,同時也更迭著文化發展。
  • 戲劇,成為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
    話劇《浮士德》陝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2019南京戲劇節活動之孟京輝、呂效平戲劇對談:「當我們在看戲劇的時候都在看什麼?」這是2019年,戲劇愛好者們形成的共同默契。從南京戲劇節到南京文化藝術節,從長江路小劇場戲劇節到南京小劇場喜劇節,從保利大劇院、江蘇大劇院到國民小劇場,從國內外精品劇目到南京本地原創劇目,從南京市民到外地觀眾……南京戲劇市場,怎一個「火」字了得!戲劇,成為人們心中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金陵城,就是一個火熱的大劇場。
  • 讓繪本變成「戲劇的藝術」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暨戲劇教育校園行活動現場。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方壯芳 通訊員 劉暢) 12月17日上午,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暨戲劇教育校園行舉行,在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多功能廳,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跟180多名來自福田區幼兒園、小學的音樂、語文、英語教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 戲曲藝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戲曲有怎樣的分類呢?
    任何藝術形式都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是經過漫長的融合和發展後逐漸生成的。戲曲藝術同樣不例外。戲曲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集合了文學、音樂、美術、武術等多門藝術形式。秦腔我國戲曲藝術起源很早,其雛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祭祀歌舞。
  • 戲劇留學:美國戲劇名校北卡羅來納藝術學院詳解!
    北卡羅來納大學藝術學院,其前身為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是男女同校的公共藝術在Winston-Salem,該校授予高中、本科和研究生學位。它是十七個北卡羅來納大學系統組成的校園之一。它成立於1963年,由當時的州長特裡桑福德創立,是第一個公共藝術學院。
  • 戲劇大師林兆華:中國戲劇太做作,戲劇到底是什麼?
    他也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位與高校合作辦學創立能發文憑的戲劇研究所的藝術家。他在2010年以個人名義發起林兆華戲劇邀請展,這是國內最早以民間力量主辦以個人名義發起的國際大型劇展,此後每年「林展」成為中國戲劇迷每年最期待的好戲平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在送娃娃參加兒童戲劇培訓班?
    其實不僅僅是票房數據顯示了兒童劇市場的旺盛需求,其實翻看明星微博日常動態也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開始選擇陪孩子去劇場看兒童劇,比如:孫儷、馬伊琍、胡靜等。所以,相比某些興趣班,兒童戲劇更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可謂是融合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多方面內容,相當於一種「全人教育」,而非單純的培養一種技能,而這種藝術的感受力和表達能力也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成為個融入血液的綜合知識能力。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我連續參加了兩年,第一年跟隨導師紐約大學戲劇系教授丹尼斯希爾頓-裡德,第二年跟隨導師希臘著名導演、雅典藝術節藝術總監範吉利斯希奧多普洛普洛斯,並且兩次在古劇場裡演出了古希臘戲劇《阿伽門農》和《地母節婦女》的片段。導師丹尼斯開玩笑說,全世界戲劇演員包括他自己的終極夢想就是在埃皮達夫羅斯古劇場裡演出,而我的夢想從這裡開始。
  • 讓繪本變成「戲劇的藝術」福田區「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暨戲劇教育...
    為了讓藝術老師們更好的感悟如何把美育和戲劇相結合,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項目團隊舉辦了本次活動。繪本已經從文字變成文字的藝術和畫面的藝術,現在還可以變成戲劇的藝術。」  隨後,蘇老師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系列為例,分享了自己和同事們以此為基礎開發的互動課程。
  • 唐代戲曲發展:說唱藝術指說唱故事的表演,興於唐代,繁榮於宋代
    唐代戲曲發展:說唱藝術指說唱故事的表演,興於唐代,繁榮於宋代唐代繼承古優滑稽表演的傳統,使俳優裝扮某一特定角色,並以動作與語言為主要表演手段,表演人物故事或情節片斷,達到諷諫或諧謔的效果。古優滑稽的表演形式與內容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人就稱之為俳優戲,著名的有《樊噲排君難》和《崔公戲妻》。
  • 曹禺戲劇的啟示: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供圖藝術內涵主要體現為戲劇的精神高度和哲理深度優秀的創作者,是時代生活作用於心靈並在藝術的熔爐裡鍛造而成的對生存之關懷、對命運之思考、對心靈世界之探索,構成了曹禺劇作的深層內涵近日,北京人藝舉辦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
  • 「戲曲」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我不是要做這個詞的訓詁考證,只是想知道,這個被人們用來稱呼中國特有的戲劇的術語,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又是哪些人先開始用,究竟從什麼時候起,有了今天我們所知的意義?  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今天我們習稱的「戲曲」,並不見於古籍——當然我這話有個語病,20多年前,江蘇省崑劇團的胡忌老先生在《四庫全書》所收宋末南豐人劉壎的《水雲村詩稿》裡,意外地發現有「永嘉戲曲出,南豐潑少年化之」一段文字,高興地給浙江藝術研究所的知交洛地先生寫信,洛先生隨即將原信在他主編的內刊《藝術研究》上公開發表,並且在他的著述裡,不止一次地重複說明這是胡忌先生的重大發現——在這之前
  • 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原聖戲劇藝術學院
    聖彼得堡國立舞臺藝術學院成立1799年,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戲劇學府,也是歐洲最大的表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培養戲劇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是聖彼得堡股票裡舞臺藝術學院的辦學宗旨。 二、架構開設6個系1、 表演及導演系2、 木偶劇系3、 舞臺繪景及劇場技術系4、 製片系5、 戲劇文學系6、 舞臺製作系18個教研室來自俄羅斯及歐洲其他各國最優秀的戲劇藝術理論家與實踐家都參與到學院的一線教學當中。
  • 想像力戲劇之星招募火熱將啟,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為此,不少家長從小就加緊了對孩子的「培養功」,挖空心思學習「成功育兒經」,甚至不惜「逼著」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在什麼年齡段學什麼、做什麼。然而,家長們傾注了大量時間、精力、財力卻收效甚微,結果往往是孩子叫苦連連,愈發缺乏自信,家長心焦神傷,可謂是「兩敗俱傷」。誠然,無數的事實驗證了,孩子經過合理的鍛鍊與培養是可以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成功的。
  • 「英文戲劇」+「進階芭蕾」 | 清瀾山學校表演藝術主題夏令營,開始報名啦!
    110:10-11:35 英文戲劇212:35-14:00 進階芭蕾114:15-15:40 進階芭蕾215:55-17:20 圖書館閱讀時間19:00-21:00 作業時間 課程介紹: 一.英文戲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