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預防中風什麼最關鍵?

2020-12-20 澎湃新聞

天寒地凍,預防中風什麼最關鍵?

2020-12-1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朱鑫璞 朱鑫璞中風預防門診

歡迎點擊標題下方藍色文字「朱鑫璞中風預防門診」,點擊「關注」,盡享公益健康科普!

冬天,一些老房子的自來水管如果不注意防凍,一不小心自來水管就凍破裂了!這樣的現象很常見!

如同生活中的自來水管,腦血管會「老化」,也破裂、也會堵塞!中風,既包括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腦溢血),還包括缺血性中風(腦梗死、腦血栓),其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與血壓的驟然波動有關。

隨著動態血壓監測技術的普遍應用,觀察研究結果顯示,人體血壓隨季節的不同而波動,血壓冬天偏高而夏天偏低。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3月,是一年裡中風最高發的月份。

氣候變化與中風的發生密切相關!

臨床統計顯示:溫度越低,血壓越高,腦出血、腦梗死的發病率越高。惡劣的天氣可以使人體的血管調節功能發生紊亂。在冬季,氣溫下降明顯,,受冷空氣的刺激,體表溫度變低,人體為了保持體溫衡定,機體會通過收縮血管,尤其是收縮外周血管,以減少熱量散失。血管收縮,必然會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這就導致血壓的升高甚至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

此外,由於動脈內不穩定斑塊的脫落,以及冬季天氣乾燥,人體內的水分相對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與起腦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風)。

此外,在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中,情緒激動、用力過猛、飲食不節制、跌倒、睡眠差等因素都可以導致血壓的明顯波動、誘發中風。

針對高血壓患者,由於體重增加、攝鹽增加、運動過少等因素,血壓波動變化較正常人更為明顯;冬季比夏季更難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往往需要尋找專業的醫生,調整降壓藥物或增加藥物的用量有效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

我們的建議:

在氣溫驟降的冬天,尤其需要注意健康的自我管理,重點是控制好血壓,提防中風的發生,讓心腦血管平安度過漫漫冬季。

您的信賴,我們的力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中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半身一處血管最怕堵塞,是中風的「加速器」!學會4招幫你預防
    中風,是我們常聽說的一種中醫疾病,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什麼是外風?在中醫裡,外風主要是指由感受外邪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邪,在《傷寒雜病論》中也將其稱作中風。內風又是什麼?內風屬於內傷一類的病症,我們一般也將它稱作腦卒中或卒中。現代我們常說的中風,一般的就是指內傷病症的中風,也就是內中風。
  • 番茄能降低男性中風?五種食物預防中風
    番茄或許能夠降低男性中風風險。  近日國際知名雜誌《神經學》月刊刊登一項研究指出,番茄以及番茄製品可能有助於降低男性的中風風險。  番茄紅素存在於多種蔬果中,例如番茄、紅椒、西瓜與木瓜,不過對多數人而言,番茄與番茄製品是飲食攝取番茄紅素的最大來源。這項研究以1031名46~55歲男性作為試驗對象,研究人員測量了試驗對象血中的番茄紅素與B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E與A的濃度。
  • 醫學英語輕鬆學 |如何預防中風
    中風是美國第四大致死因素,並不只有老年人才會患上這種病。Anyone can have a stroke at any age.任何年齡的任何人都有可能中風。多數中風都可以預防。健康飲食、維持健康體重、經常鍛鍊、限制酒精攝入、控制血壓和膽固醇,降低中風風險。As with many health problems, making healthy choices is the key to preventing this common and serious condition.
  • 中風是如何「找上門」的?4個因素已公開,牢記3個口訣,預防中風
    中風這一疾病來勢洶洶,就像一陣風包圍了我們的身體,只不過它並不是微風,而是席捲而來的「龍捲風」。當人們在突發中風的時候,往往是沒有招架之力也反應不過來的。它影響到的是我們的大腦,因此身體的其它部位也會受到傷害。
  • 中風的原因是什麼?
    最後高血脂引起中風,血脂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人體的血脂含量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逐漸的阻塞血管,嚴重血流被中斷引起中風。發現中風的症狀後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平時也要注意預防中風的發生,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 最新研究:常吃綠葉蔬菜有助於預防中風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一旦發生中風,對患者本人乃至整個家庭都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中風後遺症,極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治療,偏癱失語、半身不遂、長期臥床等等;患者的身心及整個家庭都是莫大的痛苦。我們幾乎每天科普,說健康生活,健康飲食,是預防中風的基礎,最新研究顯示:經常吃綠葉蔬菜,有助於預防中風。
  • 腦中風吃什麼恢復的快?吃什麼能預防中風復發?醫生告訴您答案
    吃啥能預防復發了?其實我真的不願打擊患者朋友,但我又不能像很多騙子說什麼保健品,什麼茶什麼酒吃了喝了,腦中風就好了,就不會復發了。我只能告訴大家:按照醫生的要求好好吃藥,定期複查,監測三高,這是基礎。至於吃嗎?基本上都能吃,但確實需要注重比例,注重科學。
  • 世界預防中風日丨中風不只是老年病,反覆頭暈可能是前兆
    資料圖片中風,是腦卒中的俗稱,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實質出血、腦室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具有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高的特點。有數據顯示,中國人的中風風險位居全球第一。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北京中關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爽介紹,很多人將中風視作洪水猛獸,除死亡率較高外,被搶救回來的患者可能出現偏癱、神智障礙、吞咽障礙、語言障礙等一系列後遺症,「人們普遍將中風視作老年病,其實不然,35歲以下人群出現中風情況者已佔中風患者總數的9.77%。」
  • 中風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留心身體的部分徵兆,很多中風可以預防
    2、中風的分類中風有兩種類型: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風和出血引起的出血性中風。不管是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都會引起腦功能障礙。2、栓塞性中風栓塞性中風是動脈其他部位的栓塞、微粒或碎片。栓塞是最常見的,但是由於栓塞來自其他地方,局部治療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找出栓塞的來源。
  • 看看中風的11種症狀是什麼
    中風是很多中老年人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對老人的身心還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很多老人,因為中風,導致,說話不清楚,眼睛斜了,鼻子歪了的,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中風的前兆都有哪些現象,我們該怎麼及時的預防一下,這些大家都知道不,不知道的也沒關係,下面就來看看中風的11種症狀,各位來了解一下吧。
  • 高血壓患者,服用安宮牛黃丸預防中風靠譜嗎?2點來說明
    中風在老年人中很常見。55 歲之後,每增加 10 歲,中風的風險會增加一倍。中風一旦發生,就會對腦部造成損害,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死亡。尤其是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更是中風的高發人群,所以儘早辨別前兆、掌握急救知識,才能把傷害降至最低。
  • 人過50歲,心臟病、中風進入「高發期」,每天吃個它能幫你預防
    在全世界範圍內,包括我們國家,健康的最大殺手不是癌症,而是心臟病和中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因心臟病和中風死亡的人數超過了1000萬人,分列人類死亡十大原因的前兩位。雖然你可能覺得心臟病和中風離你很遠,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50歲以後,當我們的血管開始出現硬化和堵塞之後,這兩種健康殺手或許悄悄靠近你。
  • 「中風」怎麼說來就來了?
    面對第二次突如其來的中風,家人既著急又困惑,半年前明明治癒出院了,怎麼又復發了?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或者預測中風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科普。中風會復發嗎?復發原因是什麼呢?腦中風復發原因有很多,基本與兩大因素相關:①患者是否患有基礎慢性疾病;②這些基礎慢性疾病的預防管理效果。1、患者本身基礎疾病。這是基礎,也是中風發生的危險因素,應當重視。復發風險因素最高的前四位分別是高血壓、既往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年齡及吸菸。
  • 為什麼中國人容易中風
    這可能是中風在作祟。 最近,56歲的黃阿姨因小事與鄰居拌嘴時突然整個人癱倒在地,眼前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清,什麼也聽不清,嘴角更是忍不住的往一邊歪。見狀,鄰居嚇得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不到20分鐘,黃阿姨被送到了醫院。 醫生稱:黃阿姨這是腦中風,幸虧送來的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 冬天中風容易發作,聽專家建議怎麼預防
    這個時候,一老一小尤其注意防寒保暖,因為他們自身的抵抗力不強,導致一些疾病在不知不覺中纏身,比如常見的中風,又叫急性腦血管事件,由於腦血管意外或腦卒中,是指由於腦循環某局部發生急性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腦功能缺損症候群。那麼,在冬季,應該如何做好預防呢?
  • 中風是國人健康「第一殺手」,提醒:遠離中風,一日三餐堅持這些
    就目前來說,中風的治療成效並不好,且其死亡率隨著年齡增長還在不斷的上升,並且後遺症也非常的厲害,很多中風患者在發病治療後出現生活無法自理的現象,更有很多患者在治療後只能癱瘓在床,因而要想遠離中風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提前做好預防是最為關鍵的。醫生朋友們通過多個病例的分析發現,在日常的飲食中堅持,三不要兩多,對於預防中風的作用非常大。
  • 為何年輕人也會被中風「盯上」?醫生總結3點原因和如何有效預防
    >盯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身體還會留下一些後遺症,日常生活都會存在困擾,針對這種情況,醫生也總結了年輕人容易患中風的3點原因,還有一些預防的方法。在生活中如何有效預防中風?現在年輕人容易出現中風,大家一定要學會改變自己,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讓自己儘量避開這些危險因素,就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降低身體出現中風的概率,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 預防中風,謹記這5個字就足夠!50歲後互相提醒
    中風可不少見,如果家裡有老人,更加會跟中風近距離接觸,但是為什麼中風說來就來呢?本文就來介紹一下為什麼會得中風,同時也來普及一下預防中風的方法。高脂血症是導致中風出現的常見因素,會對患者的冠狀動脈造成極大損害,而在中風的預防方法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膽固醇的控制。
  • 含鉀高的食物排行榜,這些食物可預防中風,均衡食用
    尤其是鉀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足量的鉀元素對心臟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也能預防中風。所以,哪些食物中鉀元素含量高呢。因此,一天至少吃三根香蕉才能實現保護心臟以及預防中風等目的。二、桂圓桂圓除了碳水化合物高外,同時含鉀量和維生素C等都較高。桂圓不單單能預防中風,還具有安神健腦、補血養身等作用。
  • 中風前兆 7種病症警示可能是中風
    而一旦中風就不能自己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會給其他家人帶來不便,且中風的後果較為嚴重。所以老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中風。那麼中風前兆的症狀有哪些呢?中風後遺症有哪些?中風吃什麼好呢?流鼻血的現象不加以預防控制的話還很有可能引起中風。5、說話吐字不清語言中樞是神經中樞的一種,人體大腦中供血不足的話會引起神經系統的紊亂和失調。患者容易出現吐字不清或是失語的症狀,這一病症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是一旦出現就要立即引起重視。不明病因的口角歪斜、伸舌偏斜導尿管現象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