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昆明市夏秋山地大白菜種植面積大,是當地山區、半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為促進昆明市夏秋山地大白菜的進一步推廣種植,現從選擇適宜的栽培品種、確定合理的播期、適時播種育苗、精細整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採收等環節,總結了夏秋山地大白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1 選擇適宜的栽培品種
大白菜屬半耐寒蔬菜,喜溫和冷涼氣候,當溫度超過32 ℃時,大白菜生長衰弱,當溫度在-2 ℃及以下時,則葉球易受凍,一般來說,其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0~25 ℃,幼苗期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2~25 ℃,蓮座期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7~22 ℃,結球期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2~22 ℃。因此,在昆明市種植夏秋山地大白菜時,應選擇生育期短、株型緊湊、外葉少、抗病的大白菜品種進行種植。例如,昆明市所轄的尋甸縣主要種植「德高117」「抗大101」「槺根157」等品種;嵩明縣主要種植「德高117」「玉龍春」「春鳴」等品種;盤龍區主要種植「德高117」「抗病王」「根腫王」「春鳴」「綠箭70」等品種;石林縣主要種植「山東5號」「早黃白」等品種。
2 確定合理的播期
昆明市種植的夏秋山地大白菜生育期短,大多是等雨播種移栽,故夏播一般在5月播種,7月—8月收穫;秋播一般在8月播種,10月—11月收穫。
3 適時播種育苗
在昆明市種植夏秋山地大白菜大多採用育苗移栽方式,即一般在大田旁用營養袋、營養盤育苗或在簡易育苗池漂浮育苗。現主要介紹簡易育苗池漂浮育苗的相關技術要點。
3.1 簡易育苗池製作
簡易育苗池寬為1.0 m(視穴盤的長寬具體情況操作,一般依據並排放置兩個穴盤的寬度來確定簡易育苗池的寬度),池長根據育苗地的大小及育苗數而定。簡易育苗池的邊緣用磚砌成高12~15 cm,或直接在地內挖池,池底整平拍實,並用塑料薄膜墊底,以防池內漏水。簡易育苗池上部用竹片搭建中、小棚,並覆蓋薄膜和遮陽網。
3.2 漂浮盤的選擇
漂浮盤一般為白色泡沫盤,選用136孔穴盤及同穴孔數量壓穴盤。
3.3 育苗基質配製及裝盤
按82%腐殖土+10%牛糞+8%珍珠巖配製育苗基質,基質充分混勻後噴多菌靈或殺毒礬400倍液,然後將基質噴水溼潤(溼度以60%~65%為宜,即手抓成團、落地散開)、裝盤,裝盤後鎮壓,以使盤內基質稍緊實些,並用壓穴盤壓孔,但壓孔的力度宜輕。
3.4 播 種
育苗基質裝盤後,在每穴的中心播1粒種子,播種後覆蓋基質,輕壓種子,完成播種後將穴盤放入漂浮池中。
3.5 苗期管理
3.5.1 施 肥
在大白菜整個育苗期間追施2次複合肥。第1次施肥在種子出苗後、幼苗長出2張真葉時進行;第2次施肥在幼苗長出5~6張真葉、移栽前1周進行,施肥時池面水高度要保持在8~10 cm,複合肥的施肥濃度均為1‰。
3.5.2 溫度控制
大白菜整個育苗期的溫度應控制在22~25 ℃,當氣溫低於10 ℃時需加溫、保溫;當氣溫高於28℃時需揭膜通風降溫或遮陽降溫。
3.5.3 水分管理
播種後,育苗基質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大白菜幼苗達3葉1心期後,育苗基質含水量應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55%~60%。整個育苗期需注意控水,一般每隔3~5 d控水1次,每次控水時間為1 d,控水後再將育苗盤放入漂浮池。
3.5.4 間苗和補苗
待大白菜幼苗長出真葉後,開始進行間苗、補苗,保證每穴有1株幼苗。在間苗、補苗時,需用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對工具和手進行消毒。
3.5.5 適時移栽
漂浮育苗由於營養和環境條件好,秧苗生長快,特別是根系生長很快,故對大白菜幼苗移栽的秧齡要求嚴格,一般在幼苗具5~6張葉片時進行移栽,移栽前5~7 d需進行煉苗,並在移栽前1 d晚上放水起苗。
4 精細整地
由於夏秋山地大白菜在昆明市的生長盛期正值多雨季節,故移栽地塊以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壤土和輕粘壤土等為宜。大白菜移栽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複合肥 30~40 kg;然後進行深耕細耙整平築高畦,畦面走向要與等高線垂直,畦寬、大白菜栽培密度等視栽培品種而定;在畦面覆蓋地膜後即可打孔栽苗。
5 田間管理
5.1 水分管理
夏秋山地大白菜幼苗移栽後當天必須澆透定根水,此後視土壤墒情和下雨情況適時澆水。
5.2 施 肥
在夏秋山地大白菜移栽成活後,每667 m2追施尿素5~5.7 kg;大白菜在蓮座期,生長量和生長速度較大,對養分的吸收量猛增,一般需每667 m2追施尿素15~20 kg或含鉀化肥7~10 kg,肥料應施在植株間,宜在植株邊緣以外開8~10 cm深的小溝施入,以利於吸收;大白菜在結球前期,蓮座葉和外層球葉同時旺盛生長,需肥較多,宜在包心開始的前幾天大量追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0 kg,可開溝溝施,也可單株穴施;中熟、晚熟大白菜品種的結球期較長,應在結球中期追施1次肥料,可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
5.3 中耕除草和培土
在昆明市種植夏秋山地大白菜,一般需中耕2~3次,即在大白菜幼苗定植成活後,進行中耕、鬆土、除草,填平定植穴;也可在追肥或雨后土壤板結時進行中耕;在植株封行前結合施發棵肥,進行清溝且培土於根際,以促進根系生長和防止倒伏。
6 病蟲害防治
在昆明市種植夏秋山地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黴病、軟腐病、黑腐病,主要蟲害有小菜蛾、菜青蟲、地下害蟲。按照《昆明市綠色安全蔬菜生產技術規程》的相關要求,病蟲害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以化學防治為輔。
6.1 農業防治及物理防治
農業防治為採取種子消毒、培育無病害壯苗、輪作倒茬、科學肥水管理等措施;物理防治為採用黃板、藍板、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等措施。
6.2 化學防治
要求嚴格控制用藥次數、濃度、範圍,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6.2.1 霜黴病
該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生,且若植株感染病毒病則更易發生此病。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的葉片,嚴重時葉片連片枯死。可在病害發生初期,選用72%霜脲·錳鋅500~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400~600倍液或69%烯醯嗎啉·錳鋅450倍液或5%吡唑醚菌酯1 5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
6.2.2 黑腐病
該病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易發生,且在大白菜連作地發病更重。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的葉片、莖和根部,嚴重時植株葉片枯死,最後全株死亡。可選用10%多抗黴素1 000倍液或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農抗120)4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 2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6.2.3 軟腐病
該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生,且在暴雨後會隨雨水傳播病菌。可在病害發生初期,選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3 000~5 000倍液或30%琥膠肥酸銅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噴霧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該病常年發生的田塊,在暴雨放晴後需立即施1次藥進行預防。
6.2.4 小菜蛾
除在該蟲成蟲發生初期用小菜蛾性誘捕器誘殺成蟲、減少產卵量外,在大白菜苗期可選用1.8%阿維菌素3 000倍液或多殺黴素1 000~1 500倍液或1%甲維鹽1 000倍液或5%氯蟲苯甲醯胺1 0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
6.2.5 甜菜夜蛾
除了在該蟲成蟲發生期用性誘劑進行誘殺外,還可在該蟲低齡幼蟲集中為害時,選用1%甲維鹽乳油1 500~3 000倍液及其混劑或10%蟲蟎腈(除盡)1 000倍液或30%蟲醯肼900~1 200倍液或30%茚蟲威(安打)5 000倍液或5%蝨蟎脲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5%氯蟲苯甲醯胺1 0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且以上藥劑可與菊酯類或阿維菌素混用,兼防其他害蟲。
6.2.6 地下害蟲
除在大白菜移栽前翻曬土壤以增加地下害蟲死亡率外,在發現大白菜斷苗後可每667 m2均勻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5 kg於土表進行防治,也可於傍晚噴施5.7%氟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在根周圍的土表進行防治。
7 及時採收
依據市場行情,在大白菜結球後期便可陸續、及時採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