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之後,全社會對健康預防工作日趨重視,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場疫情爆發是史無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同時將中醫藥推上了前臺;適逢中藥復興和消費升級的大風口,這是藥店的機遇。同樣,零售藥店也被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同時受「4+7」帶量採購、非藥品下架或醫保限刷等政策影響,以及持續下滑的客流量、業內上市公司的迅速擴張,藥店運營之艱難史無前例,這是藥店人面臨的挑戰。
面對機遇和挑戰,藥店在引流、商品(增量品類)、全渠道、數位化在線化營銷、員工能力等方面的建設都迫在眉睫。筆者單從養生中藥方面說說,後疫情時代,藥店如何喚醒沉睡的中藥經典名方養生。
病毒最「愛」免疫力低下人群 中醫藥抗疫顯作用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顯示,約80%新冠肺炎死者年齡大於65歲。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而在中國的死亡及重症病例中,老年人同樣佔據較大比例。另一方面,根據治癒病例信息,則是年輕人佔大多數。
年長與年輕人群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免疫系統的強弱。在遇到病毒時,免疫系統不佳的就相當於失去了防線,若是本身帶有慢性病或是先天疾病,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免疫系統較強的則與之相反。
這一點與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正氣學說」不謀而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在3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病例佔累計確診病例的96.37%,在湖北地區中醫藥的參與率也達到了91.05%。中醫藥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
他還表示,中醫藥在阻止輕型、普通型的患者向重型、危重型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治療中展現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在退高熱、促進滲出吸收、提高氧合水平、降低肺纖維化方面。
多元場景業態轉型 新型中藥飲片高速增長
傳統的藥店渠道更多是把醫藥大健康產品作為流量收割兌現的載體,但在全新的醫藥終端渠道遷移中,兼具教育能力與效率優勢的終端藥店將佔據有利位置。零售業態應抓住渠道遷移的機會,摒棄流量收割兌現思維,聚焦消費者需求,結合藥店特點,提供增值服務,提升運營效率。
零售藥店必須強調多元經營新場景。零售藥店提供的核心產品是醫藥大健康品類,其定位就要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以消費者為中心構建多元經營新場景與專業服務體系,這是驅動醫藥零售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中藥飲片是藥店經營的重要品類,其形態創新是重要的產業鏈升級方向,近年來以中藥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為代表的新型飲片適應消費需求,注入時尚元素,愈來愈被消費者接受,新型飲片相對傳統中藥飲片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部分替代的空間,更貼近多元場景的應用。
發展以中醫藥為特色的大健康服務
根據《中醫古籍總目》記載的歷代代表性醫籍,結合醫史文獻學專家推薦,確定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經方、官修方書和歷代有代表性的古醫籍作為重點遴選文獻,以103種代表性醫籍所載10萬餘首方劑作為古代經典名方遴選範圍。經多學科專家多輪論證、廣泛徵求意見、逐層篩選,真正做到百裡挑一,最終形成100首第一批《古代經典名方目錄》,2018年4月16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
來源於古籍的經典名方,有著上千年的人用經驗,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領域廣泛適用,其開發利用可填補我國部分疾病的醫療藥物空白,有效緩解我國老齡化、慢性病「井噴」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帶來的日益嚴峻的醫療需求。
藥店的中藥銷售經歷了抓方中藥、散裝中藥、精緻中藥、粉劑(破壁)中藥,再到如今的中藥經典名方養生。
中藥經典名方養生的載體仍是精緻中藥、粉劑(破壁)中藥等新型飲片,可其健康思維模式、服務思維模式、場景思維模式已截然不同。從「已病治病」到「治未病」,從向顧客推銷各類產品的「以品為中心」到為顧客分辨體質、辨證論治的「以人為中心」,從居家「單一場景」應用到不受時空限制的「多元場景」的應用。
中藥經典名方養生銷售的落腳點
1.員工先行(重中之重)
首先是員工思想上要認可中醫藥,關注中藥,養成銷售中藥的習慣;其次是員工技能上要滿足中藥銷售,手舌面診+九大體質辨別一定要掌握,這是基礎的基礎;最後是員工行為上要重視中藥銷售,積少成多、眾口鑠金的道理就是中藥銷售提升的本質。
2.產品配套
中藥品類設計合理的商品分類與結構,根據藥店自身優勢和特點,可將中藥品類分為抓方中藥飲片(散裝和小包裝飲片)、參茸貴細、精緻飲片、新型飲片、中藥食品、中藥器具、中醫服務等七大中類,為中藥增長構建了足夠的空間和商品線。
同時還可確定了「黃金中藥單品、客群中藥商品、核心中藥品種」三大中藥爆量商品群,為店工理順了中藥銷售的思路和方向,店工只需要問病賣藥,辨證體質,照方推藥。
總之,未來中藥銷售不僅僅是產品和營銷的競爭,更是團隊和專業的競爭,在當下國家重視中醫藥的大環境下,中藥銷售必將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天!
如今打開電腦、點擊手機、翻開報紙,各種中藥養生的知識隨處可見,許多人似乎比醫生還「專業」。那麼,如何讓藥店員工具有專業素質,解決顧客的困惑和疾病成為藥店核心競爭力。切實做好店員中醫手面舌三診、中醫九大體質辨別的理論與實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