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理》:運用數學紐結理論研究物理網絡3D布局的新型框架

2020-12-11 量子認知

科學家最近引入了一種稱為網絡同痕的理論結構,該結構可以幫助科學家區分物理網絡。網絡同痕提供了一種分類工具,概述了3D網絡布局的類別,這些類別可以在沒有連結交叉的情況下相互轉換。該最新研究結果論文,題為:「物理網絡的同痕和能量」,發表在《自然-物理》雜誌上。

論文第一作者、劉延晨(Yanchen Liu),美國東北大學網絡科學研究所和物理系三年級博士生,她於2016年北京大學物理學系畢業。

劉說:「這個項目起初是出於對網絡布局的好奇心。」 「我們辦公室中有許多3D列印的網絡,已在實驗室的各個項目中進行了研究。當查看這些網絡時,我們想知道:如果對於給定的網絡,即連結的固定布線,有無數种放置方式在3D空間中的節點和連結上,如何分辨同一網絡的兩個布局是相同還是不同?此外,我們應如何定義網絡布局之間的相似性,如果兩個布局不同,則如何測量它們之間的差異程度如何?」

同痕,英語:isotopy,又稱為合痕,是代數學的基本概念,源於數學中的同倫(homotopic)的概念。同痕的概念在紐結理論中格外重要:若兩個結同痕,則視之相等;換言之,可以在不使結扯斷或相交的條件下彼此連續地變形。

許多物理網絡,包括人的大腦、血管系統和其他生物網絡的結構和功能通常取決於其三維和幾何布局。然而,在具有相同連接但幾何布局不同的物理網絡之間進行區分可能非常具有挑戰性。

如下如圖所示一個網絡的鄰接矩陣(左),以及該網絡在空間中的三個不同嵌入(右)。網絡的鄰接矩陣記錄網絡的連通性信息。在圖中的網絡中,節點A和B通過連結連接,因此在行A和列B的交點處的鄰接矩陣中的元素為1。類似地,節點A和C沒有通過連結連接,因此在行A和列C的交點處的鄰接矩陣中的元素為零。左邊的鄰接矩陣描述的網絡的前兩個網絡嵌入彼此是同位的,因為它們可以通過簡單地「平整」嵌入而相互轉換,而無需斷開任何連結。另一方面,右側的嵌入與其他兩個嵌入是非同痕的,因為為了將其轉換為其他兩個嵌入,至少需要斷開一個連結(例如紅色連結)以讓其他連結連結通過。

在研究後不久,劉和她的同事意識到,網絡幾何布局可以通過兩種主要方法彼此不同。其中的第一個取決於網絡布局的擴展程度,而第二個則來自所謂的鏈路交叉,即鏈路彼此通過。

如圖所示同一晶格網絡的三種不同的非同痕嵌入。左側的嵌入是未纏結的;與第一個相比,中間的嵌入比第一個更糾結,而第三個嵌入則最複雜。它們的纏結程度可以通過圖形連結數來量化。

劉解釋說:「第一種差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第二種差異令人著迷。」 「在結理論中已經研究了類似的問題,這是一個專門研究由一條或多條閉合曲線形成的結的領域。」

物理網絡的嵌入(即布局)本質上是對如何將其節點和連結放置在空間中的描述。 劉和她的同事在論文中介紹了一種稱為網絡嵌入同痕的概念,該概念可用於區分3D空間中給定網絡的不同可能嵌入。

劉說:「如果兩個網絡嵌入是相互同痕的,則意味著它們可以彼此拉伸,而不必斷開任何連結以使其他連結通過。」 「另一方面,如果兩個網絡嵌入彼此之間是非同痕的,則意味著在不切斷連結的情況下,它們永遠無法連續地相互轉化。」

正如研究人員所定義的那樣,網絡同痕的概念可以用來度量不同網絡嵌入之間的糾纏程度,該度量稱為圖形連結數。有趣的是,研究發現,該度量還與布局的彈性能量相關。

如圖所示觀察到網絡嵌入的彈性能(E)與其圖連結數(G)線性相關。網絡嵌入的彈性能與所有鏈路的總長度成比例。 E和G之間的線性關係可以通過以下事實來解釋,即G的每次增加都會拉伸網絡嵌入中的連結,從而依次增加E和每個纏結引起的能量增加量(每個纏結都會使G增加一個)被量化並為常數。

許多物理系統可以描述為網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物理網絡。研究人員介紹的理論概念是研究這些系統的屬性和幾何特徵的有效工具。

劉說:「這個研究有三項重要特點。」 「第一個是我們定義了網絡嵌入同痕,這是從結理論到網絡嵌入的結同痕的擴展。第二個是我們發明了圖連結數,這是衡量網絡嵌入纏結程度的一種有用方法。最後,我們發現網絡嵌入的圖形連結數與該網絡嵌入的彈性能相關。」

研究人員利用他們的發現建立了一個統計模型,該模型描述了物理網絡中纏結的形成。將來,該模型可用於評估物理系統的3-D布局的複雜程度。例如,在論文中,用它來檢查許多物理系統(例如老鼠的大腦)的纏結。該理論構造可以應用於各種各樣的物理網絡,因此它們最終可以支持針對廣泛主題的物理學研究。

劉說:「目前,正在研究一個特定的物理網絡:果蠅幼蟲大腦網絡,它是由嵌入3D空間的神經元組成的網絡。我們特別對該網絡的物理性(嵌入)之間的連接感興趣,及其結構特性(神經元如何通過神經元連線連接)。」

參考:Yanchen Liu et al. Isotopy and energy of physical networks,Nature Physics(2020).DOI: 10.1038/s41567-020-1029-z

相關焦點

  • 反思理論物理——論數學與物理學的關係
    今天理論物理的理論和模型完全是數學方程或模型,最近理論工作者常常發現,新的物理理論的數學語言並不是最恰當的描述和認知;這一點並不奇怪,表現在各種場理論,引力理論,天體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其背景場只是形式問題,不是本質問題;只是保證方程可以建立和求解。
  • 孫昌璞:理論物理的六個趨勢
    新的理論在解釋已有實驗結果的同時,還將給出更一般的理論預言,引發新的實驗研究。物理學研究這些內稟特徵,決定了理論物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當代自然科學中的核心地位。 理論物理學立足於科學實驗和觀察,藉助數學工具、邏輯推理和觀念思辨,研究物質的時空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規律,從中概括和歸納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理論。
  • 數學知識在高中物理解題中運用的幾點思考,對物理解題至關重要
    高中不僅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物理知識主要是培養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二、數學知識運用於高中物理的重要性(一)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融合高中階段的學科與學科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繫和知識的交匯,高中物理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學科內容,比如函數和圖形等等都具有數學知識的內容和思想。
  • 【物理數學】數學和物理的區別到底在哪?
    物理系:這個理論不錯,因為它能用數學系:這個理論不錯,因為它自洽今天,超模君想跟大家說說一場物理界和數學界永遠不能停下的爭論
  • 物理世界的數學奇蹟:全新的數學之路
    數學對他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阿蒂亞還意識到,他對幾何的興趣要比代數大得多——處理以可視化現實為基礎且與空間相關的概念時,他得心應手;處理抽象的x和y時,就沒有那麼輕鬆愉快了。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現代物理學理論以幾何數學為框架,因此,阿蒂亞的基礎很適合他為現代物理學做貢獻。
  • 物理世界的數學奇蹟:全新的數學之路
    有了這個字典,物理學家和拓撲學家就能互相交流各自在這個領域的工作成果,並朝著對規範理論物理和數學的統一理解不斷邁進。雖然只有專家才能讀懂這本字典中的條目,但這兩門學科的核心概念間存在一一對應關係這一事實本身就對所有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頗有助益。數學家可以運用他們的數學直覺研究規範理論,而物理學家也可以運用他們的物理直覺研究拓撲學。
  • 為什麼說宇宙本質上是物理的、而不是純數學的?
    在理論物理學的前沿,許多最流行的想法具有一個共同點:這些想法始於一個數學框架,該框架試圖解釋比我們目前流行的理論更多的東西。
  • 【物理數學】數學和物理的搞笑差別
    數學系的學生敢不學大學物理(但相較之下更願意選大物);物理系的學生不敢不學大學數學(但相較之下更恨微機原理)。數學系的學生曾錯誤地以為物理就是應用數學的應用;物理系的學生曾天真地認為數學就是理論物理的工具。
  • 基於文獻計量的凝聚態物理理論重要研究機構分析
    DOE阿貢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凝聚態物質理論研究組的核心科學家9人(1名團隊負責人、8名研究人員);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凝聚態物質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理論研究組隸屬於物理系的凝聚態物質物理和材料科學實驗室,有10位核心科學家,上述兩個機構的核心科學家的專業包含了物理和數學。
  •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中心簡介
    理論物理中心是由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式樞院士親手創建的。幾十年來,為我國理論物理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些知名的海內外物理學家,正活躍在各領域的前沿。理論物理專業博士點是國家首批博士授予權單位,吉林省重點學科。理論物理中心是我校的處級研究單位。
  • 物理數學天才康切維奇
    康切維奇讀中學時就開始接觸大學的數學與物理知識,他對數學發生興趣,得益於他的哥哥和幾本好書。他的數學天賦在數學競賽中得到了 體現,16歲時獲得全蘇中學生數學競賽第二名,使他在中學畢業時受到莫斯科大學的垂青。康切維奇16歲時進入莫斯科大學數學系,那裡每年招 收400多個學生,每個星期都有100多個數學討論班,足夠滿足任何人的胃口。康切維奇參加了Gel』fand等許多大數學家主講的討論班。
  • 第二屆彭桓武理論物理論壇在理論物理所舉行
    繼去年的第一屆彭桓武理論物理論壇之後,10月15日第二屆「彭桓武理論物理論壇」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開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副主任汲培文到會致開幕詞,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何祚庥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張宗燁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所所長朱少平研究員、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孫昌璞研究員分別作學術報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黃濤研究員,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所賀賢土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嶽良分別主持了論壇報告。
  • 攻關理論物理最基本核心問題
    布局基礎前沿科學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是一所擁有輝煌歷史的基礎前沿科學研究所,由「兩彈一星」元勳彭桓武、周光召,以及何祚庥、戴元本等老一輩理論物理學家創建。  蔡榮根介紹,理論物理所的科研人員獲得過12項國家獎,其中國家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在全國理論物理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中,我所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數量佔比非常之高。」  「這些成績是由老一輩理論物理學家的前瞻性思維和布局,由一支精幹和強大的研究力量所取得的。」
  • Cocos Creator 3D 物理模塊介紹
    對於一些暫不清晰的功能需求,我們將會提供實驗性的組件,例如 mesh collider(沒有發布正式組件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底層支持不夠)對於某些暫未提供組件化服務的功能,各位開發者可以考慮在現有的框架之下直接使用底層的物理接口(例如現有的 cannon.js)。以下步驟將會介紹如何在項目工程中直接訪問到底層的物理接口:1.
  • 費曼:是學物理好還是學數學好?
    這確實不是數學要研究的問題。 物理和數學之間的另一層關係是,數學推理在現實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並應用於物理學中,有時,物理學家的推導對數學也有幫助。 到此為止,費曼沒有進一步解釋,但是有一個相關的示例是愛德華·維滕的正能量定理(他因此獲得菲爾茲獎)。
  • 物理學家可能永遠也無法解釋數學的強大威力
    換句話說,至少有些自然定律就是用數學術語構建的。在那些定律中用到的數學字符、關係和公式是按照特殊的目的發展出來的。例如牛頓,他建造了微積分這一數學的分支,因為他需要這個工具來建造他的運動方程。相似的,弦理論學家經常為了自己的需要構造數學工具。另一個是被動的方面,指的是有些情況下抽象的數學理論在創建之初就沒有考慮過應用,只有過了數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才會在物理模型中展現出強大的預言功能。
  • 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現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卡弗裡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C)/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SKLTP)拓展項目研討會」在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14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理論物理所、中科院研究生院、晨興數學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所的代表和27位來自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等十五所中學以及來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東城區科技館的老師們參加了研討會。大家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研討會由理論物理所副所長陳曉松主持。
  • 理論物理所基於統計物理思想確定性算法求解壓縮感知問題研究獲進展
    理論物理所基於統計物理思想確定性算法求解壓縮感知問題研究獲進展 2018-02-28 理論物理研究所   面對這一挑戰,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軍從統計物理角度對欠定線性稀疏求解問題重新進行了考察,發現該問題的容易獲得的最短稠密解包含了最稀疏解的極重要統計信息。基於這一洞察,周海軍與副研究員張潘、實習生沈牧天,共同開發出最短稠密解引導下的最稀疏解構造方法SSD(shortest-solution guided decimation)。
  • 文小剛:物理學的新革命——凝聚態物理中的近代數學 | 眾妙之門
    物理學革命與數學的引入歷史上物理和數學有著十分深刻的聯繫。物理的目的之一是了解新的自然現象。而一個新的自然現象之所以新的標誌,就是我們連描寫它的名字及數學符號都沒有。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的數學語言來描寫新的自然現象。這就是數學和物理之間的深刻聯繫。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物理學的重大革命,其標誌都是有新的數學被引入到物理學中來。第一次物理革命是力學革命,需要研究的物理現象是天體的的運動。牛頓不僅要發明他的萬有引力理論,而且還要發明微積分這一套新的數學來描寫他的理論。第二次物理革命是電磁革命。
  • 淺議現代數學物理對數學的影響
    物理的目的是想了解新的自然現象。而一個新的自然現象之所以新的標誌,就是它連名字、連描寫它的數學符號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當物理學家有一個真正的新發現的時候,她什麼都說不出來,什麼都寫不出來,也無法進行計算推導。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的數學語言來描寫新的自然現象。這就是數學和物理之間的深刻聯繫。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物理學的重大革命,其標誌都是有新的數學被引入到物理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