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弛有度 取捨有道 「15萬億」後房企發展的想像空間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弛有度 取捨有道 「15萬億」後房企發展的想像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6 01:36:53

每經編輯 吳抒穎 陳夢妤    

9月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九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在深圳圓滿落幕。站在大時代的節點,與會的地產精英都寄望這場盛會能夠提供思考的新維度和新方向:地產行業已經到了「15萬億」的市場規模,下一步應該繼續擴張,還是保持平衡?

這場盛會選取了多個備受業界關注的熱點切口,討論行業以往鮮少探索卻值得關注的議題,從地產IP升級之路、TOD發展模式中的房企探索到中國世界級灣區的地產價值,與會嘉賓直抒己見,從中可以觀察到這個行業未來的一些動向與熱點。

與此同時,今年的年會,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每經智庫為學術研究基礎平臺,首次重磅發布每日經濟新聞第一個垂直行業智庫型產品《2019中國地產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100》。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致辭中表示,今年的價值地產年會的主題是「新擴張與再平衡」,探討「15萬億」之後整個地產行業和房企的取捨之道,發展之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探討行業和它的下一個走勢,對於整個房企領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此外,中房集團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產證券化REITs課題組組長孟曉蘇作了《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主題演講。他指出,第一,要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第二,要完善市場體系與保障體系;第三,要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地產企業的IP升級之路

房地產行業對品牌價值和品牌力量的重視超過以往。

這是一個「穩字當頭」的行業,它不再像過往那麼火爆,消費行為更加理性,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對品牌認可度的感知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這個行業正在走向成熟,眾多房企認識到,優秀的品牌表現能夠帶給一個企業溢價的能力。

地產IP的打造,是建立一種價值觀圖騰、建立一種具有企業獨特價值和辨識度的精神符號,並以此為連接點,將產品、品牌、渠道、客戶、社群等串聯成場景化體驗,賦能企業,進而形成強大變現能力的過程。

參與這場對話的嘉賓所在企業,對地產IP的打造是有獨到見解的。泰禾具有「院子」的大IP,金科是首家提出「美好生活」的房企,億達中國在產業地產領域獨樹一幟,福晟和榮盛的產業版圖多元,他們打造IP的歷程和感想是值得行業思考與關注的。

「地產IP(的構建)現在剛剛開始。」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的發言開門見山。

地產的IP是什麼?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吳洋認為,IP的本質是能跟人發生情感互動、能夠建立起來聯繫和連接的符號。為IP下定義,則分為產品IP、個人IP和產品IP。「IP可以有不同形式,但最終還是為品牌價值服務。」

金科股份聯席總裁方明富指出,金科IP的打造,是圍繞消費者需求而變化的。「以前是我們要怎麼做,現在是我們需要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從產品層面,消費者的變化也帶來了產品層面的變化。」

打造地產IP的好處,億達中國高級副總裁於大海的感觸是最深的。他指出,20多年來,億達孵化了「商務園區運營專家」概念。「這個IP的形成為億達在資源獲取和整合方面降低了成本,在市場上也提升了競爭力。」

TOD發展模式中的房企探索

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TOD(軌道+物業)模式是時下房地產企業最關注的發展模式之一。TOD模式能夠最大化地實現軌道交通站點的集約開發與多重功能,但開發難度極高,對房企的實力也有一定要求。

參與這場對話的企業中,京投發展、越秀地產都是國內TOD開發的佼佼者,藍綠雙城在這一板塊也有重要布局,他們對TOD業務的發展布局,為關注這一模式的房企提供了鮮活的例子和經驗。

這場對話的主持人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用一組數據介紹了TOD模式的重要性:TOD以城市交通帶動地產的發展,地鐵上蓋物業是TOD的代表;2018年全球72個國家有493個城市已經開通了地鐵;中國2018年一共開通了187條軌交,運送旅客超過184億人次。

京投發展總裁高一軒十分看好這個市場,他首先亮明觀點:「軌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藍海市場。全國目前規劃有100多個軌交基地,平均開發的規模都在50萬平方米以上,這個市場的容量大概是10萬億~20萬億元。它雖然是一個細分市場,但爆發力驚人,而且未來房企深入這個領域會獲得非常持久而深厚的回報。」

雖然是藍海,但不是誰都能做。藍綠雙城科技集團總裁顧建明說,TOD有非常高的門檻,需要積累。TOD涉及從前期策劃到最後的運營服務等方方面面,它不是簡單的房地產,而是一個綜合體。

越秀地產總經理助理、大灣區軌交地產公司總經理張研對此也深有體會,他認為不是所有的房企都適合做TOD項目。「因為它不是標準化的,不可能快周轉,而且地鐵保護的要求也非常高。」

大灣區的地產價值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片發展的熱土。在對大灣區價值的討論中,大灣區龍頭企業之一的佳兆業、全國化布局的陽光城以及在大灣區尋找機會的三盛控股代表了三類企業的維度,從他們的觀點碰撞可以更加全局化地看到房企在大灣區的布局思路。

每一家房企都想在大灣區有所作為,這是中國最前沿的區域之一。

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表示,陽光城將把重兵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規劃,確實看到未來的機會。陽光城在原來傳統的大灣區五個區域拓展房地產之外,今年也成立了城市更新團隊,我認為城市更新的機會很大。」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吳建斌對廣州是看好的,因為體量大、人多,又是一線城市,陽光城會把重點放在廣州,接下來是珠海。

三盛控股常務副總裁馮輝明指出,大灣區是中國最前沿的地帶,也是經濟基礎最發達、人口導入最強的區域。三盛進入大灣區,最早的是三盛教育,在廣東周邊區域服務了將近3000所學校,後期在科技、教育,包括地產方面,都會向灣區深度邁進。

金地集團助理總裁王勇認為,從粵港澳大灣區的機會來看,傳統以住宅開發為主的,東莞、中山、廣州、佛山會更多一點。但如果把視野放寬,比如跟文旅結合,肇慶也有機會;跟康養結合,清遠也有機會;跟教育結合、跟產業結合,東莞的地也不會那麼貴。

相比起剛剛在粵港澳大灣區起步的企業,佳兆業是「運氣好」的房企。佳兆業集團控股首席增長官、經濟研究院院長劉策指出,佳兆業50%~60%的業務在大灣區,30%的業務在深圳。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利好,接下來佳兆業每年都會有增長。

會議同期,「2019中國價值地產總評榜」重磅揭曉。碧桂園、萬科集團、中國恆大等企業獲得「年度價值地產企業」,金科股份、佳兆業集團等企業獲得「年度價值地產上市公司」,福晟集團、中海地產等企業獲得「年度價值地產企業公民」,華夏幸福、華僑城等企業獲得「年度價值城市運營商」,我愛我家、58同城安居客等企業獲得「年度價值地產機構服務商」。

相關焦點

  • 從頭部房企的發展規劃,看十年後的地產股
    18萬億的規模,比今年可能實現的16.5萬億~17萬億略高,是一個合理的預期。2030年能否保持,除了房價是否達到效果外,很重要一點是保障房的供應量,這會對商品房土地供應產生很大影響,是此消彼長的過程。TOP10房企,如果達到35-40%的佔比,會有6.3萬億到7.2萬億的總銷售額。
  • 徵服女人的關鍵是張弛有度
    但是不能一味地按照她的標準去做,否則很容易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心理,而是要張弛有度的追求對方。 其實,追求喜歡的人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有耐心。 有優點就會有缺點,想要教育好不能抓得太緊,要學會張弛有度,培養兩個人的感情基礎。
  • ...院長黃瑜:「15萬億」後樓市會發生結構性變化 2019年市場或有下降
    2018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規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5萬億元新高,整個行業也呈現出新特徵。中央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徹底斷絕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再度大幅放鬆的可能性。但與此同時,各地的松限傳聞依然不斷傳出。在此背景下,行業和企業的下一步會有怎樣的變化?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近日專訪了中指控股CEO、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
  • 張弛有度
    張弛,這個名字起得好!好就好在,名字與人特別搭。不急不躁,有張有弛,高山流水。多好的意境!
  • 萬億房企魔咒:一場規模極限與突破瓶頸的世紀之爭
    這是與「萬億」規模最接近的三家房企。一年前,這些企業曾在內部不同場合提過萬億計劃,並為這個計劃投下巨額砝碼。以萬科為例,萬億計劃原本預計在兩個戰場展開:傳統地產開發與創新業務。但是不知不覺,有關萬億的故事逐漸被淡忘。「我們內部已經很久沒有提過『萬億大萬科』的事情了。」一名萬科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 張弛有度的《飛馳人生》:心之所向,飛馳的是一種人生態度!
    文學作品思想的傳遞與電影不同,文學作品遐想的空間很大,而電影相對要直觀的多,所以這部電影結合沈騰式的搞笑,時而捧腹時而一本正經,這樣的方式如電影主角的名字張弛一般,張弛有度。導演以這樣一種輕描淡寫的方式,對張弛當初違規比賽的做法做出了解釋。生活除了艱難,還有親情張弛出獄後,與這個不是自己的兒子相依為命,辦起了大排檔,這個鏡頭在電影中並不長,可以說一閃而過,但是有很多觀眾感覺到了張弛的這種責任吧。
  • 文一地產集團張弛有度 品質與發展兩手抓
    從30萬元創業資金起步的小民企,到如今在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上有名,文一集團以15年的發展軌跡劃出了一條穩健向上的曲線,一躍而成為全省民企的領頭羊,穩居安徽省本土房企第一。這每一步都走得穩紮穩打,背後蘊藏著經營的智慧與果斷。
  • 鹿奔:弓到自然 張弛有度
    仿效鹿奔的優美姿態,習練者的身形弓到自然,暢情悅志;張弛有度,調攝氣機。度是質和量的互相結合和相互規定。度的兩端是關節點,也就是一定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範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在這個範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突破關節點,事物的質就要發生變化。不言而喻,練功要有度,練弓更要掌握好幅度。小功法,大道理。學會把握分寸,掌握適度原則不僅習練鹿奔用得著,人類生活的諸多領域都需要!
  • 女人撒嬌的最高境界:張弛有度
    正是因為梁若張弛有度的撒嬌,既讓蔣明覺得新鮮,又讓蔣明願意付出更多去換取這種撒嬌。-03-其實,這就是撒嬌的最高境界,在男人不厭煩的前提下,對男人撒撒嬌,既能鞏固感情,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低級別的撒嬌,是女人無理取鬧,讓男人覺得厭煩,普通級別的撒嬌,是女人在無條件包容自己的男人面前「作」,最高級的撒嬌境界,就是像梁若這般,張弛有度的撒嬌。其實,只要你把握住「張弛有度」,男人就不會覺得你的撒嬌是在逼他就範,也不會覺得你們的相處太過於生硬,沒有水乳交融的感覺。
  • 婚姻之道 張弛有度
    我們聽了很多的雞湯,各種版本都有:家庭是講愛不是講理的地方;婚姻需要包容;婚姻需要經營;婚姻需要付出;婚姻需要給對方空間……等等,雖然有許多的感情導師在不斷的探討研究,但是婚姻的大樓還是時常倒塌,愛情的墳墓依然上演著各種魑魅魍魎的故事。最終也沒人能真正的抓住人的心魔,只好找個藉口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讓女人更依賴你的秘訣:「張弛有度」
    經營愛情需要一定的技巧,太過於在意會造成自己的卑微,太過於鬆懈,會帶來情感交流的障礙,所以你想讓女人更依賴你,不妨試試「張弛有度」。適可而止的付出,張弛有度的索取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得到來自於女人的依賴,並不是你付出得不夠多,而是你不懂得適可而止。
  • 跟心儀的男人談戀愛,要懂得「張弛有度」
    有一句話是那麼說的,在戀愛中:誰先認真,誰就輸了。認真的談戀愛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把戀愛當成一切。但往往有時候愛得太深,就會讓人變得盲目。如果女人在和心儀的男人談戀愛時不懂得張弛有度,很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愛而讓兩個人遺憾離場了。01別因為愛失去自尊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的,更別說是和喜歡的人談了戀愛。
  • 張弛有道,有松有緊,才能夠達到真正的高效率
    真正高效率和優秀的人,並不會為了完成任務,而間刻不停地去工作學習,相反,他們會在學習上一段時間後放鬆自己,或是做做運動,聽聽歌,或是簡單地眺望遠方,讓自己的神經放鬆片刻,再讓大腦投入到高強度運轉中。這樣反而效率會更高。
  • 《狼道》智慧之五十:張弛有道,功成身退
    張弛有道,功成身退當退則退,當收就收,切莫太貪心。悲劇之始就在於自己能否在已經取得相當不錯的成就時及時收手。尤其是,當你已經預見了將來的生存危機,而你想追求的又是另外一種生活的時候,不妨做個有先見之明的人,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毫不猶豫地功成身退,現在的社會給我們提供了相當寬鬆的環境和各種各樣的機遇,抓不抓得住全憑我們自己。
  • 「張弛有度,是我態度」,深圳自如第六屆自如生活節啟幕
    (原標題:「張弛有度,是我態度」,深圳自如第六屆自如生活節啟幕)
  • 年底開發商"拼命找錢":有房企海外發債利率高達15.5%
    (原標題:年底開發商「拼命找錢」:有房企海外發債利率高達15.5%)
  • 「張弛有度,是我態度」,第六屆自如生活節啟幕
    今年的自如生活節第六季將於12月2日啟幕,持續至12月13日,以「張弛有度,是我態度」為主題,通過文娛、環保、互動體驗等系列活動,關注後疫情時代年輕人對生活更多元、更深入的感悟,鼓勵大家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賽道和進度條,更加關注「我要的自己」,掌控生活的主動權,自主調整生活節奏。
  • 突破時間與空間,+零售讓餐飲從5萬億進軍16萬億?
    +零售為什麼能讓餐飲從5萬億進軍16萬億? ——新食材洞察 2020年對餐飲業是不尋常的一年,無論規模大小,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戰,也讓更多的餐飲人將眼光放到了線上。 除了上線外賣擴大門店半徑,餐企想要發展,還有什麼機會?
  • 克而瑞發布中國房企產品力TOP100
    「『三道紅線』政策發布後,房地產業的發展邏輯可能會發生巨大轉變,從過去的『高增長』時代走向『高質量』時代。高質量的增長時代,最重要的標誌是產品的高質量。」丁祖昱表示,很多企業,特別是前50強的房企,整體產品力、產品線、標準化水平都有了長足進步、全方位的提升。
  • 國安信銀:膽大機會時代過去後,龍頭房企卻是另一種「春天」
    繼10月9日徐州、紹興發文收緊樓市調控後,10月10日,長春再次加碼調控,要求購買新房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成,新政自10月15日起實施。至此,今年7月以來,已經有超過27個城市發布了超過30次收緊調控政策。01收緊背後,是什麼在左右政策變化?其實,在收緊之前,上半年的樓市調控還是以穩市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