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輿論場的演化與動態方程
1、輿論場的演化及其內在規律
通過分析輿論演化發展的進程可以發現,輿論場的演化歷程可以創新性地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單核管制輿論場、雙焦橢球輿論場、莫比烏斯輿論場、單核共生輿論場。單核管制輿論場向雙焦橢球輿論場的演化過程是單輿情發聲中心的球體向雙輿情發聲中心的橢球體的演化;雙焦橢球輿論場向莫比烏斯輿論場的演化過程是雙輿情發聲中心呈不同解讀的橢球體向雙輿情發聲中心呈同一解讀的莫比烏斯帶的演化;莫比烏斯輿論場向單核共生輿論場的演化過程是雙輿情發聲中心呈同一解讀的莫比烏斯帶向雙發聲中心重合解讀同體的單球體的演化。
第一階段球體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均完成相等,表示官方輿論場要求與期望的輿情同口徑傳達與解讀;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演化中單球心演化為雙焦點,球心到球體表面再返回球心為兩倍半徑長即直徑的距離,隨著輿情形成中心的分離,出現官方輿情中心、民間輿情中心兩個焦點環繞的輿論場,即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橢球體一個焦點發出的信號經過橢球體表面反射到另一焦點,焦點到球體表面的距離加球體表面到另一焦點的距離具備等價原理。顯示出受眾接受來自於兩個輿情中心的輿情強度和是等價的,偏向官方輿情的受眾受主流媒體的影響多而受自媒體影響小,偏向民間輿情的受眾受自媒體的影響多而受主流媒體影響小。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演化中橢球體演化為具雙焦點的莫比烏斯帶結構,隨著官方輿論與民間輿論的激蕩與碰撞,輿情發聲中心依然各異但對同一輿情的解讀逐漸趨同,同一輿情解讀的兩面性逐漸被莫比烏斯帶結構所呈現的單面性替代。第三階段莫比烏斯帶結構顯示環狀的同一面性。輿論場演化的終極目標是兩個輿情發聲中心的重合,由雙焦點的莫比烏斯帶結構演化還原為雙焦點重合的單球心球體結構,即莫比烏斯帶結構因焦點逐漸聚合而形成官方輿情與民間輿情重疊的單球心球體。
2、輿論場動態方程解析
不同的歷史階段呈現不同的輿論場域,官方輿論場主導形成單核管制輿論場、官方輿論場民間輿論場對立橢球輿論場、官方輿論場民間輿論場共生莫比烏斯輿論場、官方輿論場民間輿論場統合單核輿論場。
為了有效分析輿論場的動態演化,本文對表徵輿論場四個階段的幾何結構進行了分析,其中第一階段的球體方程為:,球體的半徑為a,球心坐標為(0,0,0);第二階段的橢球體方程為:,其中b=c,線性離心率,兩個焦點的坐標分別為(e,0,0)、(-e,0,0)表示在X-Y平面上的橢圓圍繞X軸旋轉一周形成的橢球體,其形狀類似於紡錘體;第三階段的莫比烏斯帶方程為:
。
第四階段的球體方程為:,球體的半徑為a,其中雙焦點重合為球心坐標(0,0,0)。
五、輿論場結構模型構建
1、 主流媒體一元動力系統
主流媒體一元表達時代就類似於只有一個中心的球,因為球是以一個點為球心,以等長半徑所繪製的封閉曲面形成的系統。特點是:單中心、同口徑。
官方輿論場只有一個中心,球心即為輿情發聲中心,受眾得到的信息同口徑、無差異,不能容忍不同解讀。
2、 主流媒體—自媒體二元動力系統
主流媒體—自媒體二元並存時代又分為三個階段:雙焦橢球輿論場、莫比烏斯輿論場、單核共生輿論場。
雙焦橢球輿論場類似於有兩個焦點的橢球體系統,橢球體是以兩個焦點為核心,以到兩個焦點距離和等長為條件所繪製的封閉曲面形成的系統。特點是:雙中心、異口徑、和等距。
二元並存時代存在兩個輿情發聲中心,分布於兩個焦點之上,焦點之間發聲角度不同而表現為口徑相異,受眾根據離發聲中心或焦點的偏好差異而呈現不同的向心力,受眾獲得的輿情強度之和等距。輿情表現出是兩個面、兩個世界。
莫比烏斯輿論場:這個時期輿情發聲中心依然是兩個,但輿情在不同受眾群裡的表象是一樣的,即輿情只有一個面和一個世界。
單核共生輿論場:因社會的進步、政府公共服務與管理能力的提升,自媒體逐漸走向成熟,對同一個事件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解讀趨同,即可演化為發聲中心的重合,橢球結構內化為雙焦重合的單核共生球輿論場。
六、輿論場動態演化分析
1、 一生二的裂變過程
主流媒體單中心、同口徑傳播時代隨著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自媒體的興起,導致單中心的裂變,雙焦點逐漸形成,圍繞著雙焦點形成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共生的橢球架構二元輿論場。
2、 橢球結構向莫比烏斯帶結構轉化的統合過程
橢球結構雙焦點輿論場隨著信息的交融將輿情的二面性逐漸瓦解,形成雙焦點但對輿情判斷的同口徑,及有雙焦點但對輿情的反映同步或者無差異,類似於莫比烏斯皮帶輪一樣。
3、 雙核結構向單核共生的統一場過程
雙焦點同步輿情面呈現的莫比烏斯輿情帶,因輿情發聲中心的逐漸整合和趨同,最終形成單核共生的統一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