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詩山有這麼一座百年番仔樓,曾開辦過南安第一家幼兒園,也曾作為養老院供孤寡老人居住,而今,樓主的後人將它移交給政府,希望老樓經過開發保護,能煥發新的生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南安詩山鎮鵬峰村,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番仔樓:調志樓,它由當地僑親陳宏調始建於1921年,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外觀看起來依舊堅固。陳宏調,又名宏潮,是知名的菲律賓僑領。他幼時家貧,後來到菲律賓創業,生意有成後,回鄉興建調志樓。這是一座兩層四角樓,共有33間房間,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走進樓內,彩繪的瓶裝欄杆依舊精美。天井處被兩排磚石拱門隔成三部分,最中央還有一個六角水池。
(調志樓創建者陳宏調孫子 陳昌華)
「側門口是一個花園,外面還有一個大花園, 也有菜園,前面還有一大片竹園,當時非常漂亮。」
(調志樓創建者陳宏調曾孫 陳灝倫)
「三四戶家庭,二三十人居住,很熱鬧,小時候我們經常在內庭、院子裡跑來跑去玩耍。那邊的水池,我小時候經常抓魚放在池子裡。」
根據《南安縣誌》記載,1922年,陳宏調在調志樓開辦了南安第一家幼兒園。
(調志樓創建者陳宏調孫子 陳昌華)
「村裡附近的孩子來這裡上課,我都記得,我和他們一起玩耍。」
除了幼兒園,這裡還曾免費辦過託兒所和敬老院,一座樓,融入了創建者陳宏調心懷家國、造福桑梓的濃濃情懷。
如今,陳宏調的後裔均移居海外或省外,只在特殊日子才會回鄉看看。調志樓多年無人居住,日漸老損。木質樓梯、門窗歷經風雨侵蝕,漸有損壞,院牆邊、天井裡、水池內,已是雜草叢生。
(調志樓創建者陳宏調孫子 陳昌華)
「有一些地方已經崩壞了, 我父親80年代也有來維修過一次,不然不可能保存到現在。」
為保護老宅,傳承家族歷史文脈和華僑精神,最近,陳宏調後裔特地從香港回來,將調志樓使用權和管理權無償移交給詩山鎮政府,希望依靠政府的力量,讓這座百年番仔樓重現光彩。
(調志樓創建者陳宏調曾孫 陳灝倫)
「依靠政府的力量,將這棟樓作為慈善機構,或者是文教基地,我們都很支持。」
調志樓移交籤約儀式上,詩山鎮政府將一面牌匾贈送給陳宏調先生後裔,上面寫著「弘揚先輩風範 傳承優秀文化」。詩山鎮政府將對調志樓進行修繕保護,並將向社會徵集今後的開發和利用方案。
來源:無線泉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