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濤|日本還是第一嗎?

2020-12-25 澎湃新聞

《日本第一》,[美]傅高義,丹柳、張柯、谷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228頁,39.00元

《日本還是第一嗎》,[美]傅高義,沙青青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170頁,45.00元

一、「日本第一」的誕生

2003年,日本國民偶像團體SMAP發行了單曲《世界上唯一的花》(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該曲以其簡潔明快的曲風和朗朗上口的歌詞成為平成時代傳唱度最高的流行歌曲。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之後,該曲發布了中文版,歌詞大意與日文版差異不大。為便於讀者理解,摘錄中文版幾句歌詞如下:「回想起我們從兒語牙牙,就怕輸掉明天,付出代價。所有的人都想要第一個到達,你不會落後不要害怕。用清脆步伐,你是這世界上最特別的花,每個人都是種子在發芽。」

關於這首歌所要表達的主題,雖然有各種解讀(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反戰歌曲,因為歌詞裡面有諸如「無須爭論誰是第一名」等表述),但我想對於個體的尊重、多元共生的理解恐怕不容否定。特別是最膾炙人口的那句「不需要成為第一(Number One),只需要成為具有特色的唯一(Only One)」。當然,也有批評的聲音,其中有一點就是「為何不去追求第一?」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這也跟印象中那個事無巨細、精益求精、重視集團主義的日本多少有些不搭調。

1979年,哈佛大學日本問題研究專家傅高義出版了《日本第一》()一書。該書的精裝本在美國賣出了四萬冊,平裝本賣出了十萬冊,而日文版則以七十萬冊的銷量冠絕群雄,可謂「牆裡開花牆外香」。該書出版後輿論界反響不一,日本國內倒是普遍樂見有美國學者為其經濟的成功背書,因此也給傅高義帶來了超高的學術知名度。1980年代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民眾都四處「爆買」,恰如其分地演繹了「日本第一」的繁榮景象。不幸的是,在進入1990年代以後,因為泡沫經濟的崩潰以及政治社會多重危機導致日本經濟進入蕭條期。輿論界對傅高義的讚美開始變成質疑,雖然作者本人對其做了相當多的解釋工作。

Japan As Number One

《日本還是第一嗎》——傅高義以這個疑問為題目的著作於2000年出版,算是對各方質疑的一種正式回應。這本書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著作,也沒有非常縝密的敘事邏輯。該書的主線是回應「日本是否仍然第一」的疑問,但也穿插了傅高義作為日本研究學者的學術生命史,對於我們理解其學術軌跡也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傅高義在書中交代,這一年他將從哈佛退休,結束了繁重的行政工作,開始有時間潛心於中日問題的研究,這些都是後話。我在這裡也並非基於該書的研究框架和內容進行評價,而是藉此機會思考「日本第一」在歷史與當下的存在意義和價值。

以上就是傅高義1979年《日本第一》和2000年《日本還是第一嗎》兩本書誕生的前因後果。從2000年到現在,日本在政治上經歷了政權更迭、經濟上經歷了長期衰退,同時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洩漏所帶來的創傷到現在尚未撫平。如今又是二十年過去,本書的中文版姍姍來遲,但傅高義的疑問對於中國讀者而言可謂恰逢其時。

傅高義

二、日本成為「第一」

日本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其經濟總量於1968年超越聯邦德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國,這個國家的成功引來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究竟其成功的背後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社會學家出身的傅高義此前對日本家庭和社會結構有著深厚的研究積累,在此基礎上他寫就了《日本第一》一書。

儘管傅高義本人多次澄清,所謂的「日本第一」是一種抽象意義,作者並不認為從數量的角度日本能夠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巨無霸。但日本經濟制度的諸多模式是值得美國學習的,所以該書副標題是「美國應該從中學到什麼(lessons for America)」。在《日本第一》一書中,傅高義主要介紹了日本經濟成功背後的社會以及制度基礎。就具體內容而言主要涉及知識精英、官僚階層、政治分配、企業治理、基礎教育、社會福利、公共安全等領域。例如日本獨特的官僚(公務員)選拔機制如何確保精英階層治國,確保行政部門的高效率。而在公共安全領域的低犯罪率則有利於塑造良好的社區共同體,賦予日本民眾較高的安全感,這也是美國所難以匹敵的。作者希望日本能夠成為美國的鏡子,希望美國能夠從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獲得啟示。

傅高義對日本近乎崇拜的讚美,導致美國學界對他的批評超出了學術討論的範疇。其中不乏情緒化的攻擊,例如「傅高義戴著玫瑰色的眼鏡打量日本」「傅高義在日本的時間太長了,他失去了自己的客觀性」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正如作者反覆強調的那樣,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在《日本第一》一書中,他如此說道:「我是發自內心對自己的祖國美國的不可抑制的愛國心而寫的。」而在二十年後出版的《日本還是第一嗎》一書中,傅高義仍然不忘澄清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者,一個世界主義的愛國者。我希望美國做得更好,對來自日本的挑戰能做出建設性的回應」。

針對日本經濟取得的奇蹟,美國不是沒有回應,但是否是作者所期望的那種「建設性的回應」,則要打下大大的問號。

傅高義的作品給美國帶去的不是「lesson」而是「threat」,當然我們也不可以把帽子都往傅高義一個人身上扣。查默斯·詹森(Chalmers A. Johnson)的著作《通產省與日本的奇蹟》(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大約與傅高義的著作同期出版。美國商務部則在更早一些時候就注意到了日本對美國的威脅,並於1970年代初期發表了有關日本政企關係的重要研究報告(

Japan: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該報告不僅為美國政府在接下來同日本的貿易摩擦(1970年代美日之間圍繞紡織品以及鋼鐵等領域的貿易摩擦十分尖銳)談判提供重要的參考,作為嚴肅的學術作品也具有相當高的影響力。例如日本著名政治學者大嶽秀夫在評價這一時期的日本政治學研究時,亦將這一報告作為比較政治經濟學領域的代表作品

(大嶽秀夫:《經濟高速增長期的日本政治學》)

《通產省與日本的奇蹟》()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進入1980年代後,日本確實向著「第一」的方向邁進。根據1983年美國商務部發表的報告,在當時公認的五個高新技術領域(飛機製造、航空航天、半導體、光纖、智慧機器人)中,美國只在飛機製造和航空航天領域佔據優勢。日本在這兩個領域主要受到和平憲法和武器出口限制,並無意願向著兩個領域涉獵過多。美國蓋勒普調查公司受日本外務省委託開展的輿論調查顯示,每四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認為日本在高技術領域是美國的威脅。「日本第一」給美國帶來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但美國政府並沒有按照傅高義的路線圖來設計美國的道路,而是通過發起對日本的貿易戰、科技戰等相對極端的方式來打壓日本。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相繼將日本大型企業排除了美國國內光纖通訊技術建設項目之外。計算機企業巨頭IBM更是直接將三菱、日立等企業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訴諸公堂。

當然,如果美國一點沒有學習日本,也未免讓作者感到失望。傅高義儘可能地尋找更多美國學習日本的案例,在我看來相較於「學習」,毋寧說是「合作」更加貼切。例如汽車生產鏈的分包製度,日本的關聯企業在汽車組裝過程中顯示出優越性,對此美國的汽車企業開始尋求改善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關係的方法,這是從日本關聯企業制度中獲得的啟示。汽車產業是日本的強項,美國在該領域的很多環節都不及日本。哪怕是汽車產業,美國之於日本更多的還是打壓,而不是學習或者合作。美日汽車(包括零部件)領域的貿易摩擦在1990年代進入高潮,相關細節不再贅述。

三、向日本學習?

美國不學習日本,但總有國家願意向日本學習。

在《日本還是第一嗎》這本書中,傅高義多次提到日本的經驗給東亞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日本第一》出版之後,讓傅高義成為東亞各國的座上賓,後來傅高義本人也將其研究的觸角伸向了所謂的「東亞四小龍」(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傅高義在該書中回憶了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與其座談的細節。李光耀想要學習的日本的警察制度和勞資關係模式,而這兩點都是傅高義在《日本第一》一書中專門論述的問題。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則是期望能夠獲得日本的投資,因此想了解日本的企業管理模式。

在《日本第一》成書之前,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已經從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軌跡中受益,將其發展定位於出口導向型經濟。比較特殊的是,由於同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存在的矛盾,韓國不太情願接受「日本第一」這樣的說法,當然更不太有韓國人會公開讚美日本,但根據傅高義的回憶,《日本第一》的韓文譯本在韓國政府內部傳閱,雖然沒有面世,但可以見得已經影響到韓國政府高層了。所以,傅高義的書已經成為「不同國家發起、一個更大型的學習日本的運動中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日本也積極向國際社會推廣其取得成功的經驗。廣為人知的「雁行發展模式」堪稱日本經驗的典範。1993年世界銀行發布《東亞的奇蹟》()研究報告,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日本成為正面樹立並積極推廣的典型。雖然在此後的十年中,因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而進入「失去的十年」,但對於部分起步階段的亞洲國家而言,仍然具有學習的價值。因為對於相對落後的國家而言,其經濟發展水平甚至不及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之前的日本,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與日本的差距至少在三十年以上。無論從管理、技術再到資金、人才等各個領域,日本仍然是東亞國家學習的榜樣。尤其是在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仍然保持世界經濟第二的位置三十多年,足以見得其經濟的強韌性。

EAST ASIA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日本自1990年代所經歷的一切是否意味著日本不再是第一了呢?日本是否仍然有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呢?對於前者傅高義的答案一如既往,日本從來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作者也從未試圖證明日本就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所謂的「第一」無非是本著警醒的目的,加上出版商本著銷售的目的而刻意追求的效果。對於後者,答案則是肯定的。誠如他在《日本還是第一嗎》中所言:「我相信二十年前我所描述的是正確,而且時至今日那些描述中的大部分仍舊正確。」

傅高義寫作《日本第一》時只是把經濟高速增長作為一個結果呈現給讀者,就過程而言他並沒有做更多的追溯,而是基於社會學家的本能從家庭、社會結構的視角進行了剖析。日本在經濟領域遭遇了瓶頸,但並不意味著要否定其在社會治理、官僚體系、組織模式等領域保持的領先優勢。向日本學習也並非等同於一刀切地追求GDP,但是批判傅高義的人們並不這麼認為。在《日本還是第一嗎》的回應中,傅高義對這二十多年(1980-2000年)日本面臨的困境進行了通盤迴顧,並反思了此前在《日本第一》一書中他尤其讚賞的一些的制度,例如教育制度、領導力不足等問題,但這些都不足以妨礙日本繼續領跑。在傅高義看來,日本面臨的挑戰中最根本的還不是制度,而是少子老齡化的問題,日本能否有效地應對少子老齡化是影響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二十年後的今天再看日本,毫無疑問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日本社會的少子老齡化

看過日本之後再來看中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了三十多年。目前GDP大約百分之六的增速雖然有減緩,但在世界中仍然屬於高速。中國的發展在利用了日本的資本技術的同時,也參照了其經濟發展的經驗。如今,中國的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並且大幅甩開同第三名日本的距離(中國GDP的總量約為日本的2.5倍),大致相當於美國GDP總量的三分之二。這一幕與1980年代的日本何曾相似?

如今,美國發起的對華貿易戰硝煙不啻於三十年前美國對日本的打壓。1980年代以傅高義為代表的西方學者著書立說,盛讚日本取得的非凡成就。三十多年過去,也有西方學者積極評價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平心而論,無論是對日本還是中國,西方學界出現讚譽的聲音是好事情,但因此自我滿足似乎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傅高義在《日本還是第一嗎》一書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當被成功衝昏頭腦後,他們會變得傲慢,很多日本人通過閱讀這本書再次確認他們做得有多好,滿足外國人看待他們的好奇心。」在《日本第一》面世時,曾經擔任過美國駐日大使的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埃德溫·賴肖爾(Edwin O. Reischauer)曾有過一個很有趣的評論:「這本書應該在美國成為必讀書,在日本則該被禁止出版。」

如何客觀正確地認識日本是擺在中國民眾面前的一大課題。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地理相近、文化親緣,但我們卻鮮有學者能夠像傅高義那般觀察的透徹。近些年中日之間面臨著複雜的政治問題,在認識日本的問題也呈現兩極化的極端。其中,「熱捧日本」和「唱衰日本」是其中兩類代表性認知。「唱衰日本」的論調會選擇性過濾掉日本的優勢,而「熱捧日本」的論調則對日本面臨的危機視而不見。

不可否認,經歷了長期經濟蕭條的日本,其企業仍然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其民眾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高素質,其社會仍然以高標準快節奏運轉,其科教領域仍然保持著年均一位諾貝爾獲獎者的高效率。當日本著手處理問題時,時機將再次到來,所有國內外的民眾都再次認識到日本的長處。於此同時,少子老齡化的加劇、貧富差距的拉大、教育科研預算投入的減少也在威脅著日本作為發達國家的地位。

對於中國而言,無論第一與否,日本都是一面鏡子,理性地認知其教訓,客觀地吸收其經驗,或許這才是傅高義不斷強調「日本第一」的初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王廣濤:「雅虎日本」客觀中立?一個基於手機截圖的小實驗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廣濤】近幾年中日關係企穩向好,中國輿論的對日好感度提升明顯,而日本輿論的對華好感度提升緩慢。其中,有很多日本人認為中國輿論對日好感度提升是中國政府積極引導的結果,而日本媒體是自由、客觀且中立的,沒有也不可能「引導」輿論,這導致日本輿論對華好感度低空徘徊。
  • 中國青年眼中的真實日本到底什麼樣
    為了儘量客觀還原日本社會的真實樣貌,中國青年網特邀請多位留學生講述他們眼中的日本社會。  真實的日本青年究竟什麼樣  日本名古屋大學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王廣濤坦言,「對他們印象並不差」。  「這或許跟我所在的大學有關係,整體上而言名古屋大學的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學生們對日本政治和中日關係也比較關心,總體上來說並不排斥中國。」
  • 日本還是第一嗎?哈佛「中國先生」傅高義:我從未後悔寫下《日本第...
    201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日本第一》,傅高義特意寫作新序,復旦大學美研中心主任、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沈丁立翻譯的這一新版再度在中國讀者中引發熱議。 關於《日本第一》,20多年後,傅高義又有回應之作,那就是2000年出版的《日本還是第一嗎》。在日本從經濟騰飛到「失去的二十年」明顯變化的背景下,傅高義再度審視「日本第一」的內核。
  • 日本人看傅高義:深懷熱愛的日本研究者與「偉大的普通人」
    而從《日本新中產階級》(1963)到《日本第一》(1979),從《日本還是第一嗎》(2000)到《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2019),傅高義的研究促進了外國民眾對日本的了解,使他們認識到日本的發展與突破,同時也給予了奔赴海外的日本留學生和創業者「走出去」的信心。
  • 日本議員也以「安全」為由提議限制中國APP
    日本議員也以「安全」為由提議限制中國APP【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洋】據日本《讀賣新聞》28日報導,隸屬於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以下簡稱「議員聯盟」)當天召開會議,決定向日本政府提議,要求立法對中國的手機APP進行限制,這其中就包括在日本年輕人中很受歡迎的短視頻社交平臺TikTok等。
  • 日本第一公主美成初戀,為何日本網民還是攻擊她?
    日本皇室以「亂象」出名,因為注重血統,基本公主、皇子都是近親聯姻,近親結婚基因都會出現問題,沒就不錯了,至今很多公主長相都一般。今天要說的,就是公主裡最出眾的一個,秋筱宮佳子。當今日本的皇室是由天皇和皇族組成,雖然到現在已經沒有皇帝的實權,但就像廟裡的聖僧一樣,依然是精神領袖,如同國旗一樣是國家的臉面,地位還是跟皇帝一樣的。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研討會 專家積極看待中日韓自貿區建設
    圖為中國原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中)在會上作報告。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22日電 (王廣濤 張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籤訂標誌著中日兩國第一次建立了直接的自由貿易區,為今後中日兩國深化合作打開了一扇大門。」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趙啟正近日在一場活動上說。
  • 菅義偉坐上「總裁椅」,日本之後的選擇會是什麼?
    日本2013年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此基礎上將維護「自由、民主、對基本人權的尊重、法治等普世價值和規則的國際秩序」作為日本重要的國家利益。將價值置於國家利益的高度,在部分現實主義者看來難免有違和感。在筆者看來,動搖日本國家利益的三個問題分別是:朝鮮核問題、貿易保護主義的擴散、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瓦解。
  • 韓國:李舜臣是亞洲第一武將,日本:能比中國的成吉思汗牛嗎?
    但是我們要是說中國的武將亞洲第一,那麼韓國可不樂意了,人家自己又一次站出來說,自己的這個武將是全亞洲第一,這個人就是李舜臣,可以任意的打敗全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所有武將。面對韓國這種毫無逼臉的說法,中國網友早就習慣了。不過日本網友卻不淡定了,什麼時候輪到你們這個國家的人來充當亞洲第一武將。
  • 日本2019電影票房排行,第一還是那個男人的
    眾所周知日本的二次元產業發展十分完善,日本也被稱為動漫大國,不僅在日本的宅民在日本的數量也不算少,還在全世界備受矚目著期待日本二次元的作品,雖然並不在那片土地之上的我們,但還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個文化。
  • 世界上高鐵技術排名前三的國家,日本第三,中國第二,第一知道嗎
    導讀:世界上高鐵技術排名前三的國家,日本第三,中國第二,第一知道嗎如今的中國,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城市建設方面都已經有很大的成就了,而現在我國在高鐵方面的技術,也另很多人都非常的驕傲,因為目前我們中國的高鐵裡程在世界上已經排名第一了,比那些第一修建高鐵的國家還要高出很多
  • 世界一流,日本第一的學校
    為什麼選擇日本東京大學?岑默不語:生物化學。比較喜歡理科專業,世界上都有名的學校就來了。你好網:這所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多嗎?關係如何,會互相照顧嗎?岑默不語:挺多的,關鍵時候大家還是能互相幫忙的。你好網:學校周邊的交通方便嗎?岑默不語:很方便很方便,好幾個出口,離地鐵都很近。你好網:你們學校的學生社團活躍麼?中國留學生有哪些社團?
  • 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超過日本、韓國,你拖後腿了嗎?
    根據最近統計,中國男女(19歲)平均身高均為東亞第一,其中中國男性的身高,是近30年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群體。一代更比一代高,你家孩子拖後腿了嗎?兒子的話讓小婉有了危機感,現在的孩子也太高了,他以為自己兒子12歲176cm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還是要加把勁,不能讓孩子「矮人一截」。
  • 日本傳奇女掌門講述日本第一溫泉的秘密
    原標題:【獨家】日本傳奇女掌門講述日本第一溫泉的秘密(高清) 她就是那位連續三十四年被日本的專業雜誌評為日本百選溫泉旅館第一位的加賀屋女掌門人小田。在「溫泉國」日本有大大小小兩萬多處溫泉,溫泉旅館不計其數,被評為第一位已是不易,三十四年蟬聯第一難度可得想而知。這位「加賀屋」的女掌門人也因此儼然成了名聲鼎赫的傳奇人物。10天前,我參加日本觀光廳和觀光振興協會主辦的第二次「觀光待客研討會」時,有幸見到了這位傳奇的特邀嘉賓。
  • 日本醫療世界第一,你排第幾?
    日本的高品質醫療服務,說它第一,必有緣由。比如說啊,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幾乎一直是全球第一。人均80幾歲,包括美國在內,都是沒辦法和日本比的。日本,百歲以上老人六七萬人,而我泱泱之華夏,真正百歲以上的,沒水分不吹牛的,能有多少呢?殊途同歸,啥意思?
  • 為什麼日本冬天那麼冷,日本女生還是穿短裙,她們不冷嗎?
    但是在日本,日本的冬天也算是比較冷的,也比較經常會下雪,但是大部分日本女生依舊會穿著短裙、長筒襪,露出一大截大腿出來,就算是出門也很少會像我們北方地區人們一樣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日本女生都不怕冷嗎?實際上,這與日本的發展歷史有關係。
  • 傅高義出版《日本第一》後的二十年發生了什麼?
    然而九十年代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裂,銀行和金融業出現危機,經濟開始持續衰退,數年中總有人會問傅高義:「您現在後悔寫下《日本第一》了嗎?您哪裡出錯了嗎?」2000年,傅高義又出版了一本《日本還是第一嗎》,作為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其中文版最近也在國內推出。
  • 為什麼日本便利店是世界第一,它又究竟便利在哪裡,你知道嗎?
    但是,日本便利店始終佔據著全球第一的位置。無論是日本的動漫還是日本的電視劇,便利店的出現率向來很高。在我們國家,大家在便利店和超市之前,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超市,而大家很多的生活用品基本也都是從超市採購回來的。但是 ,在日本就很少會有這樣的說法。對日本人而言,一個便利店幾乎就能滿足她們在日常生活裡面80%的需求。
  • 女子日本藥妝店撒潑 臺灣最美的風景還是「人」嗎?
    臺灣女子日本神戶藥妝店撒潑,怒罵大陸籍店員「你滾」。>怒罵大陸籍店員「你滾」     快評:日前,一名臺灣女子在日本神戶藥妝店刷卡購物,結帳時刷不過。日本店員請來大陸籍店員翻譯溝通。女子在櫃檯前對著她咄咄逼人:「明明是你們機器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卡刷不過又堅稱不是自己卡片的問題,與來幫忙翻譯的大陸店員大吵。一起排隊的臺灣人錄下她態度惡劣的行為,並發布到網上,引起網友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