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權謀術:如何向領導要官?巧借他人之手,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2020-12-16 客多邦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

#曾國藩#曾國藩二次出山的時候,目標更為清晰,那就是要想消滅太平天國,得手中既有兵,還得有實權。因為湘軍作為民間武裝力量,朝廷並不會給予糧餉支持,所有的軍費開支均為地方自籌。

可是,這就讓曾國藩陷入了困境,由於沒有地方實權,根本調配不了地方官員,在他二次出山的時候,幸好得到好朋友,也就是湖北巡撫胡林翼的支持,才讓湘軍的後勤有了保障。

但這也讓曾國藩更加清晰地看到,要想持續保持湘軍的戰鬥力,自己必須成為地方大吏。這就牽涉到向領導要官的技巧了。

如何向領導要官?曾國藩一改往日要挾鹹豐皇帝的方式,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那就是巧借他人之手,即使達不到目的,也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八月,曾國藩到達江西湘軍兵營的時候,本想從江西東部進入浙江,以阻擊石達開的部隊。可是,此時的石達開卻已進入福建,於是,鹹豐皇帝又命令曾國藩不要去浙江了,而是去福建。

但事實上,此時的石達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已經成為流寇,直到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五月,石達開才有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進軍四川,到了蜀地後,以利用長江上遊的天險,作為太平天國的最後根據地。

如果石達開的目的得到,那麼,對大清王朝來說,就是一個致命的威脅了。為此,鹹豐皇帝大驚失色,十分惶恐。

當時,四川總督王慶雲已調任兩廣總督,四川的總督位置正好空缺。曾國藩看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將四川總督的位置奪到手中。雖然後來曾國藩的目的並沒有得到,但他提供的權謀方法,卻不得不讓人佩服。

任何一個領導,都討厭手下跑官要官,那麼,曾國藩是如何運作,讓鹹豐皇帝沒有看出瑕疵的呢?

相關焦點

  • 曾國藩權謀術:獲得領導重用有兩個前提條件,能力和學識除外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而能力很強的人要想獲得領導重用,就必須先學庸人身上的一個優點:圓滑。這是官場上的生存法則,也是曾國藩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前面我們提到,曾國藩由於其父病逝,以回家守孝的理由,要挾鹹豐皇帝給他實權,拒不回到兵營,從而讓鹹豐皇帝對他大失所望。甚至同意曾國藩的奏請,讓他安心在家守孝,從而剝奪了他的兵權。
  • 曾國藩權謀術:人生在世,懂得這三個秘密,不要外傳
    在我國歷史當中,謀權術非常受用,其不是只存在於帝王和重臣之間,就是普通百姓同樣也需要懂得一些謀權之術。曾國藩作為晚清的重臣,在33歲的時候,就悟到了人生的至理:人生在世要懂得這三個秘密,並且不要外傳。作為晚清的重臣,曾國藩自進入翰林院工作之後,就一直很努力,不料被革職。這與他不懂得與人如何打交道,有著很大的關係。
  • 曾國藩權謀術:能分清君子和小人需求的人,都是情商高的人
    #曾國藩的權謀術,主要理論依據來源於理學思想中的「帝王之學」,以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和教訓,因此,自成一派,非常適合當時以及現在的官場和商場。從曾國藩早年在京的為官足跡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既侍奉過寬厚的道光皇帝,也陪伴過狡詐多疑的鹹豐皇帝,其中,雖然屢次遭到小人陷害,但他總能遊刃有餘,輕鬆化解,這都和他懂權謀術有很大關係。
  • 如何讓他人心甘情願幫你?看了曾國藩駕馭人心的方法,我明白了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那麼,如何才能讓他人心甘情願幫助你呢?懂權謀術的人,都善於從駕馭人心的方法入手。曾國藩在官場上,一向提倡寬容才能聚眾,關鍵時刻要學會低頭,給他人臺階下。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曾國藩是一個駕馭人心的高手。看了曾國藩駕馭人心的方法,我終於明白了,其實,要想別人心甘情願幫助你,除了寬容,還得有技巧。
  • 如何籠絡人心?牢記曾國藩的三個方法,讓他人心甘情願任你擺布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曾國藩第二次出山的時候,朝廷依舊還是原來的朝廷,官場依舊還是原來的官場,可他為何就能混得走了呢?無論是籌糧籌餉,還是後勤保障,都比以前順暢,甚至到了「再至江西,人人愜望」的地步。可見曾國藩受歡迎的程度有多高。這是曾國藩的權謀術發揮了作用。
  • 曾國藩對朋友見死不救,為何無人恨他?做好這點,輕鬆俘獲他人心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可是,曾國藩在湘軍還未完全練好的時候,一連對自己的朋友、親人、老師都見死不救,可朋友們為何不僅無人恨他?反而越發尊重他呢?從曾國藩的實踐來看,只要做好捫心無愧這一點,可輕鬆俘獲他人心。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做到捫心無愧呢?
  • 曾國藩成為二品禮部侍郎時,悟出四個字,現被成功人士當名言警句
    這部分人,已經學到了晚清名臣曾國藩的權謀之術了。曾國藩官居二品後,悟出了四個字,至今被很多成功的官員和企業家牢記心中,有些甚至將這四個字寫下來,掛在自己的辦公室或者家中,當著名言來讀,以時刻警醒自己。如果理解了曾國藩這四個字中的真正含義,那麼,無論是為官,還是經商,都必定有一番大作為。要了解曾國藩在為官中總結出來的權謀精髓,我們得了解他當時的處境。曾國藩38歲的時候,也就是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大起大落階段。
  • 如何和領導身邊的人打交道?曾國藩: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如何駕馭領導身邊的人?這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可很多人研究了一輩子,也未能找到玄機。曾國藩33歲這一年,才真正和道光皇帝身邊的人打交道,而且,他總結出,和領導身邊的人打交道,無論對方的職位有多低,也不能看不起對方,尤其是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否則,就很有可能讓你前面的一切努力歸零。
  • 背水一戰,給自己一片沒有退路的懸崖
    主要說的就是人要切斷自己的退路,給身後留一片懸崖。當你沒有任何退路的時候,往往能夠激發出最大的潛力,調動所有的激情,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一位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為了尋找一份能夠餬口的工作,便騎著一輛舊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只要給他一口飯吃,他就會暫時停下疲憊的腳步。
  •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
    古今完人曾國藩,如何做好領導之位?看他給我們的啟示我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人物,他們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學習。曾國藩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較熟,他是清朝末年的人,被稱為完人。不得不說,曾國藩的一生是成功的,他不僅僅是當時的重臣,同時他也是有名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曾國藩的一生都離不開一個重字,所謂的重,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包括穩重沉重自重等方面。現在的人,很多人都想向他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想要成功,面臨的競爭就更加多了,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面對外面的誘惑,能夠找到自己重的方向,平衡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 曾國藩每遇小人時,就用鬼谷子這3句話警戒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社會複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為複雜,如果我們不小心防備,可能必將給自己帶來大禍。就像人們經常說的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最後演變成一件大事,搞得以悲劇收場的真的是讓人非常的寒心。
  • 李鴻章調任上海,如何鎮壓地頭蛇?曾國藩教高招,這才是為官之道
    在面對內部憂患時,李鴻章所處的官僚階級也就決定了他要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與利益,對內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從曾國藩手下一個小小的「年家子」,到影響一個時代的朝堂重臣,李鴻章的人生轉折在他受任江蘇巡撫平定上海就來臨了。恩師曾國藩所教給他的一招,有效打擊了上海當地的「地頭蛇」,堪稱為官典範,為李鴻章的官場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 曾國藩:職場一「立」一「達」,變身識人高手,人生處處行得通
    司馬光用了19年,反反覆覆提點皇帝一定要善於用人。但古往今來,能把這一道理悟透的人少之又少,曾國藩是個特例。曾國藩悟到了:知人善用,是一種仁德,與慈愛不同,這個仁德是領導專有的品質。曾國藩家書裡,有這樣一句話,是我對曾國藩改觀的開端: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這是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人才能說出的句子。
  • 曾國藩的最高官位,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1864年湘軍攻克南京,席捲大半個中國的近代規模最大農民起義運動正式被打響,這場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內戰。這場內戰的主導者正是曾國藩,曾國藩作為湘軍的領導者和創始人,具有絕對的領導天賦和聰慧的頭腦。有人曾言,但凡曾國藩動了造反之心,愛新覺羅家族怕是要易主。
  • 曾國藩收禮反遭戲弄,看「千古完人」如何扳回一局
    在聽說曾國藩的事情後,笑他「迂腐」,就想找個機會逗逗他。趕在曾國藩生日的時候,讓小廝前去送禮。過生日的曾國藩比平日裡少了些許嚴肅,收到同僚的祝壽信封,還是很開心的。他接過信封拿起來一看,只見封皮上寫著:「送賀禮白銀一錢,現銀五分,賒欠五分。」而信封裡面,真的就只有五分銀子。
  • 曾國藩37歲為何能成為二品大員?升遷的背後,是一場權謀較量
    #曾國藩37歲這一年,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事業巔峰。因此,當廣東巡撫的職位空缺後,穆彰阿向道光皇帝推薦,讓曾國藩去任廣東巡撫。可曾國藩卻抓住道光皇帝的心理,不僅為自己輕鬆化解了一場危機,還再次連升兩級,成為紅頂子二品大員。那麼,曾國藩是如何操作的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穆彰阿為何要讓曾國藩出任廣東巡撫。
  • 曾國藩的寫作之道 | 洞見之選
    曾國藩希望兄弟子侄都能成為自家庭前的「芝蘭玉樹」,所以在家書中不厭其煩、嘔心瀝血教導他們如何做人,如何持家,如何做事,如何讀書,如何寫作等等。這些文字今天讀來仍有現實意義。曾國藩的自律人生也由此可見一斑。    如何治家?
  • 報考公務員,要不要給自己留條退路呢?
    我們來分析下原因吧~1給自己留了太多的後路你雖然決定了公考,但是心裡卻總是安慰著自己:「這次去考試其實就是練練手,明年還有機會,不著急。」「我目前工作收入還不錯,就算考不上也無所謂。」這樣的狀態,會讓你在公務員考試與求職之間糾結、如何兼顧備考與工作之間焦慮。2時間和精力大不如前很多人說,如果我拿出備戰高考的精力備考公務員,早就上岸了。現實是進入社會後你還有這樣的戰鬥力嗎?
  • 曾國藩: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4種富貴相
    這樣的人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遲早要吃大虧。保持謙遜,包容他人,才是善身之道。曾國藩早期在長沙帶兵,自視甚高,看不上共事的同僚。所以在做事的時候,態度傲慢,一點也不尊重別人。告訴他自己一個人就能做好,別派人來瞎攪合。武昌告急,他向駱秉章求援,依然是一副大爺的嘴臉。「唇齒利害之間,不待智者而知也。」告訴駱巡撫唇亡齒寒,要儘快發兵,不要讓等別人提醒你。
  • 辭職時,不要和領導說這3句話,要懂得給自己留退路
    辭職時,不要和領導說這3句話,要懂得給自己留退路在社會市場複雜多變的現在,大多數人都會在很多公司之間跳槽,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價值的增長,同時獲得加薪和升職等機會。如果我們覺得當前的公司沒有發展空間了,或者是覺得這個公司開出的薪資不符合自己的勞動價值,或者是自己不認可這裡的企業文化等等,我們就會從當前公司辭職,去尋找下一份工作。而當我們在辭職的時候,其實要懂得為自己的將來留一條後路,以後即使不能夠重新回這個公司來任職,也能和領導以及同事們聯繫一下,成為自己的人脈資源。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在辭職的時候對領導說以下的這3句話,免得以後不僅沒有聯繫,還鬧得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