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權謀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從第一章開始閱讀,以全面了解曾國藩權謀術的若干細節和運用方法,從而舉一反三,為我所用。
#曾國藩#曾國藩二次出山的時候,目標更為清晰,那就是要想消滅太平天國,得手中既有兵,還得有實權。因為湘軍作為民間武裝力量,朝廷並不會給予糧餉支持,所有的軍費開支均為地方自籌。
可是,這就讓曾國藩陷入了困境,由於沒有地方實權,根本調配不了地方官員,在他二次出山的時候,幸好得到好朋友,也就是湖北巡撫胡林翼的支持,才讓湘軍的後勤有了保障。
但這也讓曾國藩更加清晰地看到,要想持續保持湘軍的戰鬥力,自己必須成為地方大吏。這就牽涉到向領導要官的技巧了。
如何向領導要官?曾國藩一改往日要挾鹹豐皇帝的方式,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那就是巧借他人之手,即使達不到目的,也要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八月,曾國藩到達江西湘軍兵營的時候,本想從江西東部進入浙江,以阻擊石達開的部隊。可是,此時的石達開卻已進入福建,於是,鹹豐皇帝又命令曾國藩不要去浙江了,而是去福建。
但事實上,此時的石達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已經成為流寇,直到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五月,石達開才有了明確的目標,那就是進軍四川,到了蜀地後,以利用長江上遊的天險,作為太平天國的最後根據地。
如果石達開的目的得到,那麼,對大清王朝來說,就是一個致命的威脅了。為此,鹹豐皇帝大驚失色,十分惶恐。
當時,四川總督王慶雲已調任兩廣總督,四川的總督位置正好空缺。曾國藩看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將四川總督的位置奪到手中。雖然後來曾國藩的目的並沒有得到,但他提供的權謀方法,卻不得不讓人佩服。
任何一個領導,都討厭手下跑官要官,那麼,曾國藩是如何運作,讓鹹豐皇帝沒有看出瑕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