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故宮來一場親密接觸 故宮博物院公益講座亮相蘇州尹山湖美術館

2020-12-23 媒體大搜索

12月12日下午,以《清宮包裝藝術評析》為主題的故宮知識講座在尹山湖美術館舉行。100餘名中國文物和藝術愛好者聆聽了故宮博物院書畫教育中心主任陳連營的精彩演講,在蘇州與故宮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紫禁城今年已經整整600歲了,藏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為了收納這些藏品,明清兩代的皇帝專門設立內廷作坊和宮廷御用作坊造辦處,「集天下之良才,四海之巧匠」打造了不少精美的包裝匣盒。這些宮廷包裝保護功能和藝術創意兼備,其材料的應用及製作工藝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它們和皇家典藏相互輝映,衍生出了精巧細緻的包裝藝術與文化。

講座現場,陳連營從包裝及其沿革、清宮包裝藝術概觀、清宮包裝藝術特徵、清宮包裝藝術對當代文創產品借鑑價值等方面進行闡述,使大家對清宮包裝的生產管理、藝術特徵及其繼承和創新價值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講座吸引了各個領域的聽眾,有熱愛藝術的高校學子,有工作在一線的藝術工作者,還有年過花甲熱愛文物鑑賞的老人。大家都通過生動的講座聆聽故宮的故事,了解細膩的雕刻工藝,更加明白了非遺傳承的重要性。

故宮和蘇州在歷史上有著密切聯繫,故宮文化與蘇州文化相互浸染、影響。故宮博物院目前藏有180多萬件(套)藏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蘇工蘇作,將故宮與蘇州緊密相連。當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也和大家分享了他來到蘇州後的感想,並表示故宮博物院將和尹山湖美術館進行深度合作,助力蘇州手工藝和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博物院培訓學校與尹山湖美術館當天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辦學,今後將在蘇州定期開展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化與藝術講座。尹山湖美術館將成為故宮博物院面向社會公眾傳播傳統文化、發揮社會教育職能的窗口示範型教育基地,也將成為廣大文化與藝術愛好者提升自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家園。

據介紹,由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故宮博物院培訓學校擁有教育部及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的認證資質,已承辦過多項與文化藝術教育相關的培訓項目。故宮博物院培訓學校不僅與國家各部委、教育學會等合作開展了教育培訓項目,還積極拓展傳統文化普及教育,針對精英人士及社會公眾的不同文化需求,開設了內容豐富的文化藝術培訓課程,通過深度挖掘故宮博物院的文化潛力,擴大了故宮博物院的社會影響力,讓收藏在深宮中的文物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教育作用。(蘇報融媒記者 姜鋒 實習生高呈文/攝)

責任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今年雙12,蘇州尹山湖美術館邀你來聽故宮的故事
    2020年12月12日,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成功舉辦了一場以《清宮包裝藝術評析》為主題的故宮知識講座。百餘名中國文物和藝術愛好者聆聽了故宮博物院書畫教育中心主任陳連營教授的精彩演講,在蘇州與故宮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昨日下午,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開幕儀式,著名導演張藝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等嘉賓到場參加。該展今日將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正式亮相,展覽至2021年2月5日結束。
  • 故宮博物院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重磅展品將亮相 (3/3)
    故宮博物院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重磅展品將亮相 (3/3) "← →"翻頁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2020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東城區,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故宮出版社常務副總編宋小軍,故宮出版社副社長錢傳強等領導嘉賓出席並致辭,公益講座及新書發布會由東城區圖書館主持。600年的紫禁城,如今的故宮,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故宮博物院院長為基輔大學師生講述「故宮的世界」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將博大精深的故宮文化介紹給烏克蘭青年學子。 人民網基輔4月19日電(記者 譚武軍)4月19日,正在烏克蘭訪問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應邀為基輔國立大學師生舉辦題為「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專題講座,將博大精深的故宮文化介紹給烏克蘭青年學子。 講座中,單霽翔回顧了故宮輝煌的歷史,介紹了故宮的現狀及「故宮人」為發揚光大故宮文化而付出的努力。
  • 故宮博物院閉館避免交叉感染 恢復開放時間待定
    故宮博物院閉館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關於閉館的公告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故宮博物院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故宮博物院2020年1月23日故宮博物院發布閉館公告 中國多地取消新春文化活動故宮博物院23日晚發布閉館公告,從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故宮博物院公益拍賣,天燈萬壽燈籌款兩千萬!
    「景禧燈華——故宮萬壽燈天燈宮燈復原品公益拍賣」活動在故宮乾清宮廣場舉行。作為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重要實景展品的這組天燈(一對)、萬壽燈(一對)、宮燈(五對)復原品,依據故宮檔案藏品研究成果復原製作,於2019年春節期間在故宮乾清宮前展出。此次共14件復原品進行拍賣,拍賣共獲善款2005萬元。
  • 「文脈·國脈」故宮集藏文創大課堂!故宮博物院二新郵利好……
    ,加大集郵文創產業發展力度,中國集郵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永信到任總公司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前往故宮展開走訪調研,並特邀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先生一行做客中國集郵總公司「文脈·國脈」文化大講堂。
  • 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
  • 故宮博物院大規模「院外展」亮相山西太原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1日在山西太原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1000餘件文物與觀眾見面。這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也是故宮博物院一次大規模的院外展覽。本次展覽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至2019年3月31日結束,共有壽慶、宮廷琺瑯器、御窯瓷器、名家書畫、明清官式建築、老照片、數字故宮7個專題展。「數字故宮·萬象紫禁」數字展示廳吸引了不少觀眾,它以專題片、互動體驗等方式,從古建築、歷史事件、文物珍藏等多個角度,生動講解故宮蘊含的豐富信息和背後故事。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知名展品「翠玉白菜」特展。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原標題: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題:故宮,我來了!
  • 故宮博物院送課到家,系列童書和同名公益視頻課發布
    近日,故宮博物院官方微信公眾服務號「微故宮」對外正式發布,《我要去故宮》系列童書和與其同名的公益視頻課正式上線,為漫長假期不能外出旅遊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份文化大禮。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雲遊」故宮,了解紫禁城的奧秘。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機關,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改名稱並降級。島內專業人士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中國兒藝聯手故宮舉辦「逛故宮 看兒童劇」主題夏令營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周瑋)作為第七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的重要項目之一,11日至12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手故宮博物院舉辦「逛故宮 看兒童劇」文化藝術主題夏令營。  這次夏令營活動中,80餘位小營員在擁有600餘年歷史文化的故宮聽專業講解,上有趣的文化課,體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欣賞精彩的兒童劇《綠野仙蹤》及《會飛的奶牛》,體驗「快速站在舞臺中央」戲劇工作坊活動,與國家一級演員親密交流,零距離接觸兒童戲劇。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