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創建宮室……今以告成。這一天是1420年12月8日。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公益講座開始前,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當起了「推薦人」,他細數原因,「故宮有8700多間房子,單院長走過好幾遍;故宮博物院每周一閉館,也是在他的倡導下開始推行的,給了古建築一個喘息休息的機會;為了故宮的環境整潔,每次他看到菸頭都會彎腰撿起來……」

「其實他說的,比我做得好得多。」單霽翔一登場,回應王亞民的話,引起一陣善意的笑聲。他說,「做事業一定要有情懷,有胸懷。」

和以往的講座一樣,單霽翔邊講邊亮出了幻燈片。第一張上寫「使命必達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一張張老照片划過,一段段故事被他娓娓道來。

「曾經我們提出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交給二十一世紀,當時筒子河情況堪憂,有很多汙水排水口,經過努力,筒子河變得碧波蕩漾了。我們做到了。」

「我到了故宮博物院工作後,很興奮。因為我是在四合院裡長大的,退休前能到最大的四合院裡看門,很幸運。」

「當年,故宮排隊買票的觀眾太辛苦了,排隊半個小時買到了票,還要驗票、存包,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博物院。我們想改變……」

沒有晦澀的古文,也幾乎沒有使用太多成語,單霽翔全程用大白話講述「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他說,博物館首先要做好文物保護的工作,在加強保護前提下對歷史文物進行科學開發和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文物的活化利用和鍛鑄文化自信是時代賦予文博人的神聖職責。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是厚重又博大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作為一座博物院,這裡珍藏著186萬餘件(套)文物,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中國文化遺產的守護者與傳承者,也是中國文化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名片。

今天發布的三本「導覽」中,《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講述紫禁城建築的故事。全書分九篇,包括城池、外朝中路、外朝東西兩翼、內廷中路、內廷內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內西路、內廷外東路、內廷外西路、古建築的門道等。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以「細說文物」「詳話展覽」「萃賞國寶」三個部分為內容,多維度、立體化地向讀者展示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以及文物和展覽背後故宮人為守護這些珍寶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講述了一代代故宮人無私奉獻,恪盡職守,保護故宮的感人故事。單霽翔在書中以自身「故宮行走」的深切感觸、細微體悟,為讀者講述馬衡等學者專家守護文物、保護故宮的故事,講述鄭振鐸等大家與故宮的密切往來。

公益講座由東城區文旅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2018年起,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主要通過故宮大講堂、故宮文創館、故宮文化數字多媒體展覽、非遺項目、紫禁書院、故宮書店等逐步展開全面合作。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冕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通過微博向自己發出了一條簡單的生日祝福——「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之前總聽到紫禁城600年,原來今天才是官宣」「願你丹宸永固,下一個600年更好!」……在微博評論區裡,一句句祝福飽含了網友對故宮的熱愛與期許。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故宮博物院計劃著,用一系列慶祝紀念活動更好地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著,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在保護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著,把更多文物資源和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 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獨家講述他們與故宮的故事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本報獨家專訪了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請他們講述自己與這座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群的故事。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聽到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更清晰地感受到了故宮精神的傳承。正是在一代又一代故宮人的不懈努力下,古老的紫禁城日益散發出青春的活力,600年的紫禁城逐漸走入當下百姓的生活,壯美的紫禁城正昂首邁向輝煌的未來。
  • ...更要「開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在北京西郊籌劃故宮北院區
    25日晚,第6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上海交大文治堂告訴師生,「據我們老員工回憶,當天下午當觀眾離去以後,他們從地上撿起被踩掉的鞋,撿了一大筐。」在「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首講中,他幽默地表示,當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其實正好是世界五大博物館的所屬國。
  • 「老故宮」李文儒榕城開講紫禁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  10日是故宮博物院95歲生日,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當過10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7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館員的李文儒,7日晚帶著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走進三坊七巷麒麟書局,與榕城書友面對面交流。開講前,68歲的李文儒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讓600歲的紫禁城迸發更多活力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故宮博物院計劃著,用一系列慶祝紀念活動更好地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著,將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在保護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著,把更多文物資源和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
  • 600年的紫禁城、95年的故宮博物院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央視網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出書、拍電視劇、發紀念幣……600歲的紫禁城,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亦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最近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過生日,故宮是認真的!2020年,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即將上線,包括電視劇《故宮如夢》、電視紀錄片《紫禁城》、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大型史詩劇《紫禁城》等。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文/李婧華一座紫禁城,凝聚國史之精粹。朱紅的大門,雄偉的大殿,精緻的白石臺基,歷經600年的歲月,這座祥瑞之城依然屹立。從明清時期到今天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
  • 故宮「劇透」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覽計劃
    來源:央視網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故宮博物院攜手人民日報社打造「書桌上的紫禁城」
    「書桌上的紫禁城——故宮文具品牌發布會」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敬勝齋舉行。人民日報社編委、海外版總編輯王慧敏,人民日報社編委、秘書長喬永清,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主任馮輝以及眾多來自各部委與企業的領導、文藝界知名人士出席發布儀式,共同見證了「故宮文具」品牌發布和產品上線。今年4月,故宮博物院和人民日報社攜手合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故宮「網紅院長」單霽翔為大連理工大學師生上「直播課」!
    黃瓦朱牆,雕梁畫棟,2020年的故宮已經有600歲了,巍巍城牆高聳,幾世滄桑芳華。5月21日晚,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雲端做客大連理工大學"百川講堂",講述他如何實現"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的莊嚴承諾。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紫禁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它的建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
  • 軍旅作家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
    您曾提出要讓故宮博物院「活起來」,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在多個場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實際上,多年以來,總書記一以貫之關心故宮,從視察文物到接待外賓,從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再到提出「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總書記的指示和教誨已化作強大動力,促使「故宮人」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之所以能呈現出今天的壯美紫禁城,是一代代「故宮人」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所取得的成果。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
    去年「入宮」 女青年最多  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直言,「爆款」不可預測,但故宮要對「獻寶」展說不,未來會更加關注學術的支持,盡力避免觀眾來故宮「到此一遊」,更希望他們看展有所悟。他說:「目前為止,故宮展出的文物接近院藏5%。博物院將通過研究,設計一些專題展覽,讓更多文物走出來。」
  • 六百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成,單霽翔講述故宮是一座怎樣的博物館
    「換算成陽曆,當天就是1420年12月8日,正好是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造完成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今天(12月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的一場講座上說。「去年故宮全年參觀量達到創紀錄的1933萬人次,這麼多人進入故宮,開啟這場文化之旅,如果能提前對故宮有一些了解,會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單霽翔說。
  • 93歲,故宮博物院送給自己這樣一份生日禮物……
    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93歲生辰。古老紫禁城為自己準備的生日禮物是——一座總用地約62.01公頃的北院區,這座「宮外宮」正式啟動建設。未來,這裡將規劃文物展廳、文物修護用房、文物庫房、數字故宮文化傳播用房、觀眾服務用房和綜合配套設施用房等。新院區的「三大殿」當屬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這裡主要是為了解決故宮博物院大量大型珍貴文物,例如家具、地毯、巨幅繪畫、滷簿儀仗等,因場地局限而長期無法得到搶救性保護和有效展示的問題。
  • 2021宮裡上新福筒,為紫禁城600歲生日點亮一盞燈
    昨天,故宮博物院在「微故宮」公眾號,發布紫禁城建成600年主題文章,隨後,600歲生日的祝福湧向紫禁城。-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即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
  • 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特展時間地點及購票入口
    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特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展覽看點:點擊查看  展覽門票:此次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門票免費參觀  購票入口>:官網購票 | 特惠購票  如果沒有搶到9月10日的票,但又想近距離感受展覽的魅力,不妨在線觀看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大展的直播吧!
  •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 拉開「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活動
    2021年《故宮日曆》 故宮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2021年《故宮日曆》23日在線上發布。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其中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更反映出古時對農事的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