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600歲的紫禁城迸發更多活力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2020-12-22 人民日報

  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故宮博物院計劃著,用一系列慶祝紀念活動更好地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著,將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在保護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著,把更多文物資源和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

  

  「我們將迎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通過一系列活動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在辭舊迎新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給人們帶來一份「大禮」。自2019年4月8日上任後,王旭東首次面對媒體,介紹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

  挖掘紫禁城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

  歷史的長河奔湧向前、時間的結繩銘刻閃耀,從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這不僅是故宮的盛事,也是中國文化界的大事。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將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

  600歲的紫禁城將推出哪些大展?這是普通觀眾關注的焦點。王旭東介紹,「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變化,闡釋紫禁城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境界。「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備受矚目的《韓熙載夜宴圖》將登場。「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主要展現蘇軾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風範,及其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陶瓷館專館在武英殿將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8000年延綿不斷的發展歷程,改進陳列後文物數量由原來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中國與凡爾賽展」將還原一個更豐滿、更全面的18世紀中法兩國文化和藝術盛況。「每個展覽都會有焦點,我們不排除出現『爆款』文物,但是更希望人們可以在文化殿堂中靜靜地汲取營養。」王旭東說。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王旭東深有感觸。「當我們回望過去,要跟今天連接,然後更好地走向未來。」王旭東說:「紫禁城蘊含無盡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我們還需要不斷挖掘。600年的紫禁城要融入國際社會,通過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汲取其他國家的先進文明,在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對話中,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同時與當下人們的生活聯繫,讓老百姓與紫禁城緊緊相連。」

  故宮將把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相結合

  2019年12月19日10:47:03,隨著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位楊姓觀眾檢票入院,故宮博物院2019年接待觀眾數量突破1900萬人次。橫向來看,故宮博物院位列世界博物館參觀人數「第一」。縱向來看,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故宮博物院共接待觀眾4.56億人次;自1979年至今,共接待觀眾3.88億人次,佔70年來觀眾總數的85.1%;自2012年至今,接待觀眾1.29億人次,佔70年來觀眾總數的28.5%,40歲以下觀眾佔56.16%。「這從側面反映出經濟社會的發展,反映出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隨著文化和旅遊的不斷融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王旭東說。

  面對參觀人數的不斷增長,如何平衡開放和保護的關係,是一個難題。王旭東強調,保護是第一位的,要在保護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故宮博物院建院95年來,一代代故宮人做了大量保護工作。隨著保護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文物保護理念也在不斷提升。過去做了大量的搶救性保護,為保護故宮作出重大貢獻。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相結合的階段,風險監測成為保護的重要部分。」

  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是王旭東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時積累的經驗之一。從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後,他歷任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院長助理、保護研究所所長。王旭東還記得,他第一次到莫高窟,望著漫天的戈壁沙漠、看到鑿有洞窟的崖體,就這樣走著走著,忽然有種感覺,他要留在這個地方。這一待,就是28年。

  在王旭東看來,被黃沙包圍的敦煌莫高窟,反映了中國古代4至14世紀佛教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代表著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頂峰的故宮,蘊藏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無論是敦煌研究院還是故宮博物院,都有一種精神和價值,肩負著聯繫傳統與未來的使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王旭東說。

  適應時代所需,

  讓文物的靈魂、價值活起來

  走訪故宮博物院38個部門,召開多個專題座談會,開展為期幾個月的調研,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大半年裡,王旭東說自己是故宮文化的「小學生」,需要調查研究學習。在紫禁城開啟一個全新的600年之際,故宮博物院正式提出建設「四個故宮」的理念——即「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

  「平安故宮是基礎、學術故宮是核心、數字故宮是支撐、活力故宮是根本。」王旭東說,平安故宮是重中之重,同時故宮博物院會加強學術研究的力度,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籤訂協議,將院外學者「引進來」,讓故宮的學者「走出去」。

  而故宮的保護、研究,最終落腳點是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小小的文物擁有大內涵,文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藝術、科學等價值,要不斷挖掘文物的價值和背後故事,激活其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與今天生活和社會相聯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文物真正活起來。」王旭東強調,讓文物活起來的內涵,並不是讓文物本身走出故宮、滿世界漫遊,而是把故宮的文物資源、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影視作品,適應時代所需,讓文物的靈魂、價值活起來。「活力故宮要靠人來完成,讓『故宮人』活起來,吸引更多人參與,讓故宮成為活水,才能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

  「一個時代做一個時代的事,希望下一代提起我們,可以說一句『這幫人還行』,我們就滿足了。」王旭東說。

相關焦點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故宮博物院計劃著,用一系列慶祝紀念活動更好地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著,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在保護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著,把更多文物資源和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
    去年「入宮」 女青年最多  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  2020年到了,恢弘的紫禁城正式迎來600周歲,新展覽、新文創、新數據已經趕著趟兒地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  國寶重器時隔數年再亮相,不僅秀貌,還將展「內涵」——近年來新的解讀、新的研究成果等也會同時揭秘。
  • 科技「後浪」讓600年紫禁城煥發數字活力
    接下來,在「文明傳承少年說」青少年主題演講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的2018級本科生王傲、浙江大學附屬中學丁蘭校區的金正宇和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學趙晨希等分別作為大、中、小學生代表就現代科技與考古、站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傳承文化美與放飛科技夢
  •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陶瓷館活動介紹
    「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  據故宮博物院介紹,2020年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的誕辰,在九、十月份將集中舉辦一系列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的展覽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通過微博向自己發出了一條簡單的生日祝福——「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之前總聽到紫禁城600年,原來今天才是官宣」「願你丹宸永固,下一個600年更好!」……在微博評論區裡,一句句祝福飽含了網友對故宮的熱愛與期許。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看,科技少年手中的600歲紫禁城,美又颯
    12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斑駁的紅牆,參加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的少年創客們踏入故宮大門,用他們親手創作的一件件散發著青春氣息和智慧光芒的「數字故宮」「活力故宮題目來源於實際生活,力求以科技手段解決現實問題,用創客方式傳播科技冬奧知識,用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與600歲紫禁城的融合,傳播中國文化。來看看科技少年們手中的600歲紫禁城吧。這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瓊枝溢年光」。看得出來這件作品的「原型」嗎?
  • 出書、拍電視劇、發紀念幣……600歲的紫禁城,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亦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最近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過生日,故宮是認真的!深厚的學識素養、紮實的研究功底、豐富的工作經驗,老一輩故宮專家用一生守護著故宮,而他們撰寫的這些學術文稿也將為紫禁城下一個600年的保護和傳承奠定堅實基礎。
  • 2021吉林省考申論範文:信用讓城市活力競相迸發
    信用對於個人,對於社會,對於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信用良好的人能夠得到更多的人的諒解,反之會被人懷疑,信用良好的國家,更能得到百姓的認可,得到國外的信任,為國際上對外合作提供支持。在城市中,信用的作用也展現得淋漓盡致,它促使了城市活力競相迸發。信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
  • 600歲紫禁城上演現代燈光秀
    600歲紫禁城上演現代燈光秀 2019-02-19 09:30
  • 臺灣教授說北京沒有下水道,看到600年前的紫禁城,讓他顏面掃地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笑話,臺灣一個叫範世平的教授,在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中宣稱:「大陸城市一下雨就淹水,因為沒有下水道,連北京也沒有。」今年正值紫禁城600周年,7月11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名為《故宮博物院(二)》的特種郵票。此次紀念郵票規格為4枚/套,外加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和千秋亭,而小型張圖案則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
  • 活力迸發的隴南熱土
    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走出去、請進來」,隴南厚植開放「基因」,不斷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強化創新能力,著力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社會環境,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深耕細犁,2.79萬平方公裡的熱土上發展活力全面迸發。
  • 紫禁城建成600年發紀念券,掃描「太和殿」可觀飛龍騰空
    今天一早,紫禁城收到一份科技含量頗高的600歲生日賀禮——「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通過專有的APP掃描紀念券上的「太和殿」,飛龍瞬間騰空而起。該紀念券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籤署戰略協議後合作發行的首款產品,採用了手工雕刻凹印技術。宮廷味兒是其最大特點。券正面圖案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同時展現其雄偉壯觀與歷史深邃;右上角為雕刻凹版團花,嵌入「六百年」字樣,更顯莊重。券背面圖案主景選用的是紫禁城九龍壁右側第一條龍,寓意龍騰盛世;右上角為故宮日晷。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紫禁城600年賀歲禮,濃濃宮味過大年
    從1420年到2020年,今年春節是紫禁城600歲生日,也是這座宮城即將迎來的第600個新年,由故宮宮廷文化出品《宮裡上新》潮玩年品禮盒,不僅是600年紫禁城送給當下的賀歲禮,更是一份是潮玩新春的新年「宮」略。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故宮,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更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家。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如果不做準備和引導,去故宮絕對是個難挨的疲累旅程。
  • 帶你穿越紫禁城600年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今天正式開展清晨6點,央視新聞開啟8小時獨家沉浸式直播>帶你「雲打卡」紫禁城直播正在進行中精彩內容太多,來一睹為快!紫禁城晨曦旭日緩緩東升日光照耀下,角樓盡顯壯麗輝煌紫禁城在晨曦中醒來宮門開紫禁城內最大宮門浩蕩開啟太和殿的脊獸北方有這麼個說法:「一個人閒得五脊六獸的」
  • 紫禁城建成600年發紀念券,手機掃「太和殿」可觀飛龍騰空
    今天一早,紫禁城收到一份科技含量頗高的600歲生日賀禮——「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通過專有的APP掃描紀念券上的「太和殿」,飛龍瞬間騰空而起。該紀念券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籤署戰略協議後合作發行的首款產品,採用了手工雕刻凹印技術,宮廷味兒是其最大特點。券正面圖案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同時展現其雄偉壯觀與歷史深邃;右上角為雕刻凹版團花,嵌入「六百年」字樣,更顯莊重。
  • 2020紫禁城600年金銀紀念幣圓形圖案介紹
    背面圖案 紫禁城俯瞰景觀,輔以祥雲組合設計,並刊面額及「紫禁城建成600年」字樣。  3克圓形金質紀念幣  背面圖案 銅鶴、大吻造型,輔以旭日、祥雲等組合設計,並刊面額及「紫禁城建成600年」字樣。
  • 恢宏壯闊 氣韻生動品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_藝術鑑賞_中國...
    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皇宮,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廷建築群。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幣共7枚,其中包括1公斤圓形金幣、3克圓形金幣、2公斤圓形銀幣、5克圓形銀幣各1枚,以及15克長方形銀幣3枚。
  • 2020紫禁城600周年長方形銀質紀念幣詳情介紹
    2020紫禁城600周年長方形銀質紀念幣詳情介紹  15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  背面圖案 太和殿建築造型,輔以祥雲及臺基等組合設計,並刊面額及「紫禁城建成600年」字樣。  15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  背面圖案 中和殿建築造型,輔以祥雲及臺基等組合設計,並刊面額及「紫禁城建成600年」字樣。  15克長方形銀質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