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音量的高低關乎一個人的素質,你的聲調和音量會反映你的內心

2020-12-15 同根築夢

說話的音量就像一個量尺,量出一個人內在修養的深度。

噪音無疑會帶給人不適的感受。

梁實秋曾說:

「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

蔡康永也說:

「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 ,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 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古人說貴人聲音低,便是這個道理。

1

你曾遇過說話聲音很大的人嗎?多少有的,和他講話時你有什麼感受呢?

或許你們正在對話感受不明顯,換個立場,若你正坐在餐廳吃飯,隔壁桌的人笑鬧聲震耳欲聾,你大概不會很開心。

人情緒高昂時,就會不自覺地放大音量,比如說興奮或生氣時,這時還能停下來考慮一下身邊的人,便是一個人的修養。

有人覺得聲音大就能壓過別人,就能取得優勢。

其實不是的,那只會顯得這個人沒自信又心虛。

宋慶齡溫柔地為自己辯護

15歲時的宋慶齡在美國一間女子大學念書,有次班上在討論歷史問題。

一位美國學生發言:

宋慶齡15歲就進入美國的一所女子大學學習。

「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身為中國人的宋慶齡自然不認同,但她仍是安靜耐心地聽完他的發言。

同學講完後,宋慶齡立刻就站了起來,她雖然心情激憤,但仍是用溫柔的語氣反駁了同學的論點。

達文西曾說:「真正懂的人不需要大聲表達」。

有修養的人,不會言辭粗魯又激動地和人爭得面紅耳赤。

2

以聲壓人不如以德服人。

音量完全無法代表一個人的能力和自信,以大聲引起別人注意,想要讓別人認同自己,只會讓人看穿你的修養不足。

內心溫和善良的人,多半不會有一張粗魯的嘴。

老黃生平沒見過溫柔細心的人有著大嗓門,不知你的身邊有嗎?

倒是看過許多修養有待加強的人,說話大聲又急躁,尤其不喜歡聽別人講什麼,只顧說自己的。

不只你說出來的話代表了你,你的音量、語調,都可讓人看穿你的本質。

3

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

無論那人正在做什麼,都該享有不被打擾的權利。

行為令他人不悅,需要他人忍耐,就是修養欠缺的表現。

優雅的高級餐廳,若遇上一個家族正在開心慶生,吵吵鬧鬧大聲嘻笑,整個餐廳的氣氛都會瞬間改變。

甚至是工作場合,大家正在凝神工作,突然有人聊得很開心,大笑大鬧,整間辦公室的同事專注力都受影響。

有些人天生習慣說話大聲,站遠一點聽,還會誤會他們正在吵架。

宋慶齡一生說話聲音柔和、安詳。

《宋氏三姐妹》一書中曾到:「孫夫人說起話來細聲慢氣」

宋慶齡在公開場合說話一向十分得體,不曾高聲叫囂,受到眾人尊重。

說話音量的高低關乎一個人的素質,你的聲調和音量會反映你的內心,輕聲慢語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受。

總結

人在吵架的時候,不知不覺音量變大了,大聲的同時,也更刺激對方,有時有理也變沒理了,反而不能理性討論。

聲音大不代表就贏了,沈穩的語氣、肯定的用語,更能說服別人。

下次跟人起爭執時,告訴自己不要衝動,好好地說話,才更能妥善處理好事情。

相關焦點

  • 人們說話的語氣、語調、音量,我們可以看清一個人的內心!
    言語是上天變得最最偉大的魔術,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說話的語氣,還有語調加上音量去看清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而且有的人還說言語是最最有效地方法啦,而且也有人說過說話也是最為鋒利的刀刃。那麼說話怎樣是有修養的表現的那就是有理是不在聲音的高低的我們在平常的時候總是自己去定義聲音的高低氣足,其實音量的高低其實是不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真真正正的底氣的,而且在不合適的地方,不區分場合的地方去高嗓門的去說話是能夠反映出這一個人的素質不是很高,而且修養還是非常的不夠的
  • 你在辦公室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你有沒有碰到那種人:在辦公室大家都安安靜靜工作的時候,突然扯著嗓子說話,生怕別人聽不到,不管是公事還是私事,絲毫不顧及場合,恨不得有擴音器。其實說話音量的高低,反應了一個人的素質與修養。領導說:「她本身沒有什麼大毛病,但是音量大,真的是一個人素質及修養不佳的表現,如果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她也這樣,那豈不是對公司損失很大嗎?」領導的這句話其實潛臺詞就是:如果你連自己的音量大小都無法控制,那你怎麼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工作方方面面呢?能控制好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身的一種修行。
  • 你說話的音量,散發著你的修養
    你說話的音量,散發著你的修養一個人的素養不是單憑某一個指標就能斷言,就像人們經常疑問看書到底有沒有用,短時間裡是無法體現的,但是時間長了,你讀過的書就融合在你的氣質裡,你的修養體現在舉手投足間。而你在平常說話的音量就能體現出你的修養。
  • 降低自己說話的音量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
    在公共場所不管不顧地大聲說話,其實很丟人。大家都靜悄悄的,就你大聲喧譁,還覺得自己很有魅力,這樣的人,是不是傻?說話音量代表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不愛喳喳的,要不去了大城市,要不當了小領導,素質高了些。愛喳喳的,都是普通人。這種喳喳,也不都是在說別人閒話。就是說話音量奇大。離得近了,震得耳膜都疼。所以小城裡有人總結: 三個老婆,一個炒鍋。
  • 你說話的音量,暴露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層次
    眾所周知,很多公共場合,都會看見有個告示牌,請保持安靜,著名作家梁實秋曾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說話的音量是可以控制的,在大聲說話如有打擾到他人,我們應該察覺到,並減低音量。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夜市街邊的大排檔,不管人多人少,往往是鬧哄哄的,夏天的大排檔,更有甚者,甩開胳膊,上衣,大聲吆喝著幹完一杯再來一杯,似乎大聲喧譁,能帶給他們愉悅,完全不考慮周邊人的感受,但是,當你走進西餐廳,或者咖啡廳的時候,裡面的就餐的人都自覺保持低聲說話,以免影響到其他人,而高檔的餐廳,就更不用說了,待在那樣的環境裡就餐就是一種享受。
  •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修養
    說話聲音的高低,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說話的音量,藏著一個人內在的素質和修養。說話的音量裡,是能看見一個人的靈魂的,能讓人感知你是兇惡還是善良,是狠毒還是溫柔,是冷漠還是慈悲。
  • 說話的音量,決定了你的高度,也就定受你尊重程度
    最後請了村裡一個讀書的老先生出馬,兩村的代表在我家聚頭,我以為非得打起來不可,沒想到會開了不到兩個小時,就不聲不響地解決了矛盾。在我的印象中,這個老先生說話總是溫溫吞吞的,沒有一點我堂叔那種大嗓門的豪氣。他帶頭開個會,竟然把我堂叔都解決不了的事情給解決了,實在是震撼到我了。
  • 職場中,你說話的音量,決定了你的層次和地位
    職場中,很多人都有一個行事準則:少說話多做事。但很多時候,說好話、好好說話也能助你一臂之力。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衡量一個人水平和能力的尺子,更是一個人脾氣和修養好壞的直接反映。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言談見真人,你說話的方式,就代表你的層次和人品。
  • 識人術:一個人說話的音量,會暴露他的性格和層次,太準了
    梁實秋說過:「大聲說話,是一種本能;小聲說話,是一種文明。」這句話講得有理,說話的音量可以控制,所以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不過,一小片藥就能見到真功夫。別小看一個人的數量。說話的音量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和水平。他可以看到人,而且非常準確。
  • 音量大小控制好,孩子溫文爾雅有教養,「音量表達」培養得重視
    在不適合的場合裡大喊大叫,會讓大家覺得這個小朋友怎麼那麼調皮甚至都不喜歡他。反而有些孩子會觀察注意場景的不同,在安靜的說話會小聲一點,顯得溫文儒雅有教養,當在需要大聲講話的說話就會提高音量,顯得十分有氣場。
  • 餘生做一個有溫度的人,別讓你的音量拉低自己的修養
    因為說話聲音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梁實秋曾經說過,大聲說話是人的本能,而選擇小聲說話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文明。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音量,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所以,你的音量,決定了你的修養。而你的修養,也決定了他人的目光。當修養不在線的時候,再美的顏值、外貌,都會瞬間掉價、一文不值。
  • 夜讀|君子四修:音量、肚量、膽量、心量
    1音量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柔聲細語,是最好的家風。胡適犯了錯,母親從來不在外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靜時,關上房門,心平氣和地跟胡適擺事實講道理,跟他說:「你要踏上你父親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丟他的臉。」
  • 說話的音量,能看見一個人的靈魂,讓人感知到你是兇狠還是善良!
    控制自己大聲說話的本能,既顯得文明,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行。說話的音量有溫度從說話的音量裡,能看見一個人的靈魂,能讓人感知到你是兇狠還是善良。
  • 你的說話語氣暴露了你的內心世界
    在與人交談的時候,聲音的聲調和說話的語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出一個人的心理。如果對方說話的速度比較慢,可能表示他對你有一些不滿,相反,如果說他說話的速度比較快這可能他在人前比較自卑,或者就是他的說話的真實性比較低。當然有些人要除開,他們天生說話的速度就比較快。
  • 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於是,我轉過頭去跟小孩的家長說:「您好,您們家小孩這個動畫片的聲音是否可以放小聲一點,這樣會吵到我們其他人。」孩子父母聽完倒是不樂意了,「你就耳機調大點聲,這孩子不給看動畫片,他就鬧,他鬧起來的話,給你管,你要不要?「聽完,我默不出聲的轉過頭了,同事跟我說,何必跟這種人計較呢,我們還有一個小時不到就到站了。但很快,其他乘客開始也有意見。
  • 在職場你說話音量的大小,暴露了你在公司的地位,很準!
    在職場你說話音量的大小,暴露了你在公司的地位,很準!你有沒有注意過在職場,你說話音量的大小?我就注意過這個事情。我發現在職場,有些人說話聲音大,有些人說話聲音小。像我在職場,就屬於說話聲音大的那一類人,因為我對自己足夠自信,所以我的聲音自然就會非常鬆弛,能夠用最自然的狀態去展現自己。當然這也和我們本身的特質有關。今天我們就先忽略掉本身的聲音特質,來談一談在公司,你說話音量的大小,暴露了你在公司的地位。
  • 你說話的音量,決定了孩子的幸福
    大聲說話常常刺傷了孩子的心。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者將媽媽們的大吼大叫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讓10名7到11歲的兒童聽,聽完給他們發紙筆,要求孩子把喇叭裡的訓誡寫下來,結果,寫下來的正確答案只有13.3%。研究表明,聲音越大,孩子注意力越是無法集中。
  • 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你的音量
    像這位網友一樣,我們很多父母都認為,只有自己大音量,孩子才會重視自己說話的內容,才會把自己說的話聽進去,並乖乖按自己說的去做。 然而事實上,實驗結果恰恰相反,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實驗表明:父母說話的音量越高,孩子接收的信息就越少。
  • 谷歌Pixel 5音量控制出現Bug:手機音量會隨機降低
    來源:CNMO據外媒報導,近日有用戶在論壇反映,自己的谷歌Pixel 5手機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們在觀看視頻時,手機的音量會隨機降低。用戶已經在谷歌Pixel支持論壇上提出了這個問題,也有其他的用戶表示自己也存在這種情況。
  • 各國遊客音量大賽,中國人還是輸了
    撇開著裝和外貌不談,嘰嘰喳喳的思密達中頻繁又劇烈的爆破音,總是能讓他們做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奇效。假如你在飯店或是酒館遇到聚餐的韓國人,那麼千萬要保護好自己的耳膜。或許是平時生活太過壓抑,再加上韓國傳統的聚餐文化,韓國人聚餐大多數會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