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米恩,是指如果你在危難的時候給人很小的幫助,人家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了幫助,反而會讓人忌恨。
這句老話來源有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其中一家人因為能幹些,家中要富裕的多。這兩家本來沒有什麼恩怨的,可是,這一年,老天爺發怒,降下了災禍,田中顆粒無收。這窮的一家沒有了收成,只好躺著等死。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著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這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為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次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鬥吧。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他的兄弟說了,這鬥米能做什麼?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來地裡的種子,這個富人太過分了,既然你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才給這麼一點,真是壞的很。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不是人。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當一個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他一鬥米,他可能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鬥米,就能給我更多,你竟然不給我。你就成為他的仇人了。
農村人常說:九回好,一回不好,人家就記恨;九回不好,一回好,人家就感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幫助別人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長期的幫助,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突然停止了幫助,人家就記恨你!
在農村扶貧工作中,可要注意這種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