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0
23
今日00:00分我們迎來了24節氣中第18個節氣
霜降
霜降,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此天氣逐漸變冷,開始有霜。
霜降/霜降三候
豺乃祭獸
霜降之日「豺祭獸」,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殺獸陳列,古人說是「祭秋金」,也是別秋的一種儀式。
草木黃落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瑟瑟,天氣漸冷,草木也開始枯黃凋零。
蜇蟲鹹俯
蜇蟲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準備進入冬眠狀態中。此時大自然逐漸安靜,所有的生物在一同等待來年的新生。
霜降/節氣農事
寒露時節是晚熟的蘋果、紅果、柿子等農作物的收穫期,要抓緊時間及時採摘。畜牧業要準備抓膘以安全過冬,也要為牲畜過冬備好糧草。從事農業勞作的用戶應注意以上霜降節農事習俗項目,及時處理農事。
在冬季,霜降時節主要收穫花生、甘薯、棉花、秋耕等植物。按照霜降節農事習俗北方地區在進入霜降後較為繁忙。
霜降節農事習俗主要是在寒露節前將小麥的種植完成,並且抓緊收穫花生、甘薯,及時收穫棉花。所以秋耕更應抓緊進行。而且此時,大白菜進入生長後期,需要注意水肥管理,除治病蟲等。
霜降時期的霜降農事習俗主要為防霜,在作物方面是收穫的季節,部分地區的霜降農事習俗為防霜。 霜,指夜晚氣溫下降到0℃以下,地面附近及近地物體上的水汽凝結而形成的白色松冰晶。霜在農業生產上會造成霜害,但霜也有它的功勞。因為水汽凝結時還可以放出大量的熱,它能緩和氣溫下降速度,減輕植物的凍結程度。
霜消時,能吸收大量的熱量,有利於受凍的植物慢慢復生。所以霜還能提高冬季蔬菜的品質,被霜打過的蔬果也會變得香甜可口。
霜降/節氣風俗
1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霜降的最佳食品。
吃柿子
2
古語道:「霜打菊花開」,所以賞菊花成了古人霜降這天的雅事。「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賞菊
3
登高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能達到增強體質、防禦疾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霜降/氣節養生
注霜降保暖
天氣逐漸變冷,若不注意保暖,會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病發率增加。
注健康飲食
霜降後應健脾養胃。慄子有養胃健脾等功效,也可以吃一碗香噴噴的羊肉麵,或者喝一杯熱騰騰的枸杞茶,都可以起到禦寒等作用。
傳播寧夏歷史文化
挖掘寧夏文化價值
每周六晚 21:58
鎖定寧夏衛視《故事》
跟我們一起探尋
這個你「不知道」的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