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

2020-12-17 澎湃新聞

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

2020-10-23 0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鄭州市氣象局提醒:

【2020年10月23日06時發布】

今天白天到夜裡:晴天間多雲

東南風轉偏南風:2-3級

最高氣溫:18-19度

最低氣溫:6-7度

明天白天:多雲

大家早上好

鄭州今晨的溫度為7.4度

創下近一段時間新低

出門請添衣

昨天早晨6時是7.9度

但午後14時達到21.7度

今天最高氣溫預計是18-19度

看來這次冷空氣

只是讓鄭州早晚的氣溫

變得更涼了一些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

小布為此查了許多資料

下面就給大家說說

霜降節氣都有哪些講究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這個時節,夜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可能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成細小的冰,形成白霜。古人把每一個節氣到來後的15天分為三候,每候5天。

霜降

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

二候草木黃落

三候蟄蟲鹹俯

霜降習俗

吃柿子

霜降時節,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但應適可而止。

賞紅葉

「霜葉紅於二月花」。霜降過後,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

賞秋菊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與親友一起賞菊飲酒。

霜降養生

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是進補的好時機。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慄子也是這時的進補佳品。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

晚秋時節天氣漸涼,秋燥明顯。飲食調養方面,可多吃健脾潤燥的食物。日常多喝茶水,增加溼度。

深秋的肅殺景象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還要參加一些娛樂放鬆活動,調養身心。

氣象部門根據常年觀測

總結了霜降節氣期間

不同地方的天氣特點

提醒大家注意

記得

之前有一天

一位粉絲給小布留言說

二十四節氣

是根據中原地區

氣候規律制定的

他這話對不對呢?

順著這個線索

小布查了一些資料: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南京農業大學沈志忠教授研究認為:二十四節氣萌芽於夏商時期,測定了冬至和夏至。西周時期進一步測定了春分、秋分。到了春秋時期,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已經全部形成,秦漢之際趨於完善並定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新華社當時的報導說,「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

由此看,早在戰國時期

就已經有了二十四節氣

起源地大體是黃河流域

但具體在哪裡沒有明確

鄭州區域黃河圖 鄭報全媒體記者 馬健 攝

依小布看,24節氣裡面包含了大量農業活動的術語,一定是農業活動比較多的地區最先運用的,中原地區作為傳統農耕區,應該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源頭之一。上面那位粉絲說得有道理!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

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下方留言

重點閱讀推薦

鄭小布的萬事通指南

關注「鄭州發布」官方微信(微信號:zzfabu),在聊天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即可查詢以下內容:

回復【暖氣費】即可查詢暖氣繳費等相關辦理信息

回復【水費】即可查詢生活繳費等相關辦理信息

回復【暫住證】即可查詢鄭州暫住證辦理信息

回復【同名】即可查詢「河南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天氣】查詢你所在地的天氣信息

回復【ETC】即可查詢有關ETC的一切詳情

回復【路況】即可看到最全面的高速路況

回復【地鐵】即可查詢地鐵的運營時間以及車票

回復【違章】即可查詢愛車的違章記錄

回復【身份證】即可在線預約辦理身份證及進度查詢

回復【公積金】即可進行公積金查詢和辦理

回復【學位】即可查詢與學位相關的信息指南

回復【婚姻登記】即可查詢婚姻登記點和詳情

回復【助捐】即可查詢所在地助捐地點和管理內容

更多城市服務點擊導航欄【便民服務】,若有其他想要查詢的內容,歡迎與鄭小布溝通交流!

編輯∣黃修成 黃永東

視覺設計∣王超塵 周高虹

綜合∣中國氣象、河南氣象、鄭州市氣象局等

了解最新鄭州動態

原標題:《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霜降|二十四節氣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此時,太陽黃經到達210°。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過後,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霜降之至,瑟瑟秋風,天氣轉冷,此時萬物畢成,畢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
  • 小布說天氣丨今日大雪,想好吃什麼餡兒的餃子嗎
    小布說天氣丨今日大雪,想好吃什麼餡兒的餃子嗎 2020-12-07 0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霜降|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今日霜降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太陽黃經達到210°時,霜降節氣便到了,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霜降之後,秋天結束,凜冬將至。
  • 品穀雨茶,聊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那麼,你知道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嗎?今天,咱們就喝著沁人的穀雨茶,就著眼前這繁花綠葉,聊聊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當然,如果你還能聽到窗外有布穀鳥的鳴叫,那就更應景了!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耕社會,為了準確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就根據太陽運行發明了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時節。
  • 滎陽市第一幼兒園開展二十四節氣--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為了幫助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萌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10月23日滎陽市第一幼兒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霜降節氣活動。
  • 二十四節氣|霜降,秋天的最後一站
    霜 降 AUTUMN 霜降,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秋天將畫上句號,也就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 我們的節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霜降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當傳統文化與創新設計相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一、歷史淵源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是我們的先輩們文化智慧的高度凝聚產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國際氣象界中,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小布說節氣丨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打算怎麼過?
    小布說節氣丨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今天你打算怎麼過?小布已陪伴大家走過了一輪又一輪二十四節氣,在時光流轉中,感受八婺大地的美麗變換、金華鄉土人文的溫度,以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這次我們推出《小布說節氣》,一起來聽聽,金華各地鄉音中的二十四節氣,看看金華人對節氣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傳統食物風俗習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二十四節氣」:承載先民智慧,見證歲月滄桑
    在國際氣象界,24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媲美。在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關於節氣的古代詩歌和歷史典籍文獻,倍感親切。遇到重要天氣變化的時候,總會利用節氣來幫助判斷天氣,做出妥善的安排。節氣與我生活密切相關,形影不離,因此受益匪淺。
  • 虎姜媽媽:層林盡染,寒霜降 | 二十四節氣拓展
    馬上就要到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那就從這個節氣開始吧!意思是霜降時節,氣溫變的更低,露水凝結成霜。霜降就是天氣變冷,開始降霜的意思。所以往往霜降時節氣溫驟降,大人孩子都需要及時地增添衣物。我們都知道一年中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十五天。同時每個節氣又分為三侯,每侯為五天。霜降三侯分為:一侯,豺乃祭獸。霜降日,豺狼開始捕獲獵物。
  • 「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11月30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網絡配圖 僅供參考那中國的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呢?
  • 中國二十四節氣,收藏!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常識】「二十四節氣」考點匯總
    ,一年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通過審議,把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清明:吐故納新、生氣旺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從哪裡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被收錄於小學語文課本的《二十四節氣歌》,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詳。「應天時而動,就地利而興,二十四節氣的本質是一種時間制度。」
  • 霜降養生吃什麼、霜降節氣習俗一覽 霜降詩詞古詩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  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  露水凝結成霜。  丁酉年  九月初四  整合:新華每日電訊  今日霜降。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氣肅而凝,露結為霜。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民俗專家細說廈門版「節氣歌」
    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時間,這個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這二十四個節氣在廈門本地有著怎樣的傳承和故事?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