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勇 濟南報導
11月29日上午,「消除C肝,責無旁貸」全國C肝規範化診療項目山東省啟動會在濟南舉行。該項目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旨在規範我國慢性C肝的診斷和治療,提高慢性C肝的診斷率和治療率,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
WHO發布的《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顯示全球約7100萬人感染C肝病毒。我國C肝病毒感染者約979萬例,是我國第四大傳染病,C肝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硬化以及肝癌逐年上升,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具體來講,新發感染率降低90%,病死率降低65%。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需要90%以上的感染者得到診斷,80%以上確診的患者得到治療。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副院長、山東省肝病診療中心主任李強教授
媒體採訪會上,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副院長、山東省肝病診療中心主任李強教授指出,C肝是一種傳染病,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容易慢性化。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期會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負擔。
「像愛滋病患者,反覆輸血的患者,包括做器官移植、反覆針刺的患者,都是該疾病的高危人群,發病率非常高。」李強表示。
「十四五規劃」提出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提到愛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是重點任務。李強指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慢性C肝防治最重要的策略。
病人看病要花錢,好的醫保政策可以使藥物有更好的可及性。李強表示,2019年,3種藥物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山東也很快落地了,診療費用比以前降低了85%。對於一個基因1b型的病人,加上報銷大概3000元左右就能達到治癒。
「有了醫保政策支持後,病人非常滿意,也願意主動接受治療,花費兩三千塊錢就可以得到治癒。李強強調,醫保政策是慢性C肝規範化治療最大的支持。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C肝成為可防可控可治癒的疾病,但要消除C肝依舊存在問題和挑戰。聊城市傳染病醫院黨委書記付春生表示,目前對C肝的認識普遍不足,預防C肝的認知重和視程度有待提高;基層對C肝的診療能力不足,缺乏規範化;普通百姓主動篩查C肝意識不強,接受規範化治療的比例很低。
付春生強調,如果大家都知曉C肝可以短時間治癒,主動接受規範化治療,加之通過主動篩查早發現,很快可以實現2030年消除慢性C肝疾病的目標。
如何有效提升基層醫院和醫生的C肝整體診療水平?付春生表示,首先要發揮各級傳染病醫院的作用,普及C肝方面知識,開展專業化培訓,深入基層指導防治工作,加大對高危人群的篩查力度。通過整體聯動,既可以早期發現C肝感染者,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基層診療水平。
對於C肝患者,付春生表示,首先要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診療。在基層,一定要及時轉診到設有感染科的專業醫院,請專業醫生會診指導。患者要按要求服用藥物,及時隨診,以便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此外,付春生強調,切忌病急亂投醫,尤其不要相信偏方,以免耽誤最寶貴的治療時間。
談到基層醫院診療差距和難點時,新泰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曹化娥表示,對於C肝來說,基層醫院診療水平差距不大。但是,像併發症肝硬化、肝癌的治療,與中心醫院還是存在明顯的差距,主要是診療能力和患者信任度。
「病人和非專科醫護人員對C肝的認識不足,認為C肝治療費用高,無法治癒;或者平時沒有症狀就不治療;轉診溝通不完善,大部分病人治療意願不強,沒有辦法進行轉診治療;50-65歲人群屬於高發群體,但是主動篩查、治療意願不強,擔心治療費用問題,需要加強普及醫保政策工作。」 談到基層診療難點時曹化娥說道。
C肝是可以治癒的疾病,目前發現C肝病人比較困難。付春生建議,發揮衛生主管部門的作用,對高危地區重點人群進行篩查;加強易感人群的篩查,比如吸毒、紋身這些群體;各級醫院對就診患者進行主動篩查。
要實現消除C肝的目標,李強認為僅靠醫務工作者並不夠,還需要聯合社會多方力量。C肝防治涉及篩查、轉診、診斷、病毒基因分型、用藥選擇和報銷等環節,需要政府、行業、醫療機構、企業以及媒體等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