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城產」營城邏輯,最根本的是吸引人、留住人.
「十四五」已開始布局,「十三五」即將收官。過去五年,「蓉漂」成為新時尚,成為繼 「北漂」「上漂」「廣漂」之後,出現的又一個新名詞和新的社會現象。
以成都高新區為例,戶籍人口以平均每年超過5萬人的速度在增加。這一現象的背後 ,折射出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的力度,以及讓「蓉漂」不再漂的溫度。
▲菁蓉匯
引才
讓「蓉漂」在此「落地生根」
對於成都高新區來說,築巢引才工作起步很早。
1998年8月,成都高新區在高朋大道5號設立中國成都留學人員創業園,2000年揭牌成立中國成都博士創業園,成為全國首家由人事部與地方政府共建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次年9月,博士創業園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
到2015年,首場「創業天府·菁蓉匯」啟動,成都高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進入更為高光的時刻。五年來,菁蓉匯先後走進北京、上海、深圳、柏林、以色列等地連續舉辦1000餘場系列活動,實現「知本」和「資本」有效對接。
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首次走進西部,亮相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至此,「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穀、西有菁蓉匯」的全國雙創區域引領版圖形成。同年,高新區菁蓉匯入選2018年度成都十大「天府新坐標」。
引才的同時,注重讓人才「留得住」。成都高新區全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出臺了「金熊貓」等系列人才創新創業政策,提供啟動資金、辦公場地和成果落地應用場景,實施業界共治,開展企業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讓人才創新創業更容易成功。
經過五年的努力,越來越多的「蓉漂」選擇在此「落地生根」。「十三五」期間,成都高新區人才規模翻一番、超過60萬;人才結構持續優化,人才隊伍年輕充滿活力,35歲以下人才佔從業人員超過90%,本科以上佔比近60%。
如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下,成渝高新區攜手,將探索建立兩地高端人才評價互認機制,對互相認定的高端人才,探索在安家保障、醫療保障、創新創業等方面對等共享,推進公共資源合理共享;同時,建立高層次人才共享資料庫。
▲交子公園
營城
夯實公園城市底色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以此為指引,成都高新區明確推進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推動一批在成都市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特色項目,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對於生活在成都高新區的人來說,8.6公裡「空中綠道」、下一個世界級商圈都是新詞,但也都可感可觸。
在這裡,借鑑紐約高線公園、舊金山九曲花街等項目理念,鐵像文旅環將形成一條獨具高新特色的空中綠道環線。針對周邊居住的年輕家庭和上班族等綠道主要適用人群,該綠道以步行遊憩為主,兼顧跑步功能和騎行功能,成為具有舒適體驗的健康步道與騎行道相結合的綜合綠道。
而成都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的規劃布局,則是適應成都城市人口分布新格局、滿足「新成都人」消費需求的順勢選擇。
據了解,順應公園城市加快建設之勢,成都高新區公園綠地建設全域鋪開,累計建成投用綠道裡程達314公裡,累計建成桂溪生態公園、新川之心公園等10個城市公園,建成桂溪星河、雙祥遊園等37個小遊園、微綠地。同時,綠色交通體系連線併網,交子公園社區、瞪羚谷、騎龍灣等8個公園社區和交子大道片區、鐵像寺水街片區5個重點示範街區高水平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底色不斷夯實。
▲成都高新區五岔子大橋
惠民生
產業高地釋放更暖「民生溫度」
對慣於創造「加速度」的產業高地來說,「民生溫度」顯得更為重要。
2016年初,成都高新區通過新聞媒體、政務微博、政務微信、門戶網站等平臺向群眾徵集有效意見建議202條。那時,成都高新區就已敞開大門「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公開徵集民生實事,形成群眾「點餐」政府「買單」的特色形式。
2019年10月,成都高新區召開教育大會,制定出臺了《成都高新區關於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作為該區首個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定位的文件,強調持續完善優質教育資源鏈條,強化優質教育資源導入。
總體來看,「十三五」以來,成都高新區教育事業成效顯著,科創教育全國領先。新開辦中小學23所(包含教學點位),新增學位37440個;新開辦幼兒園80所(包含教學點位),新增普惠性學位25950個。在這裡,成都首個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開園,主要面向菁蓉匯片區提供服務,進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時,成都高新區結合基本公共服務圈評估,大幅上調全區規劃學位配置數量,著力解決各區域學校不均衡問題。
在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方面,成都高新區也不斷探索創新。今年11月,成都高新區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正式籤約合作開辦高新區華西婦幼保健院。該院作為高新區首家區屬專科醫療機構,定位於「高水平、高起點的智慧醫院 」,將依照國際先進標準,採用開放式設計,以綠化做適當隔離,並依託5G、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打造完整的「院內院間院外全空間」「診前診中診後全時間」的全時空智慧醫院生態體系。
與此同時,繼牽手華西醫院、華西二院之後,成都高新區再次連結優質醫療資源,與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合作,通過建立以家庭醫生團隊服務為載體,以雙向轉診、專科聯盟和網際網路醫院為主要建設內容的特色老年病防治聯盟,為區域群眾帶來更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
此外,為給各類人才提供優質的安居服務,今年5月,成都高新區在工作會上就明確,今年將加快推進62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續建項目建設,啟動6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新開工項目,加快人才公寓上市供應,啟動172萬平方米已達預售條件的人才公寓售賣。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力求有感受的發展,讓市民群眾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更好的福利保障,讓企業擁有更優的發展環境,將成都高新區塑造成最適宜居住、最具幸福感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