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確定玻爾茲曼常數,PTB正在為重新定義溫度單位鋪平道路

2021-02-15 計量測控

目前,溫度單位開爾文的準確度提升可以說只能依靠水了,也就是水的三相點溫度。換句話說,溫度的基本單位取決於性質可能變化的材料。但是這種情況即將發生變化:2018年秋季,開爾文以及國際單位制(SI)的所有其他單位都將根據由基本常數組成的堅實且不變的基礎而重新定義。開爾文將以玻爾茲曼常數為基礎,來自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的科學家現在已經通過介電常數氣體溫度計確定了這個常數,並且其準確度足以排除妨礙重新定義溫度單位開爾文的所有障礙。該項研究結果已在《計量學》(Metrologia)期刊上發表。


圖中PTB科學家Christof Gaiser手握的正是介電常數氣體溫度計的核心部位。這些不同的銀色壓力容器都有特殊的電容器,它們充滿氦氣以進行內部的測量。

目前,SI基本單位開爾文的定義仍然基於水的材料性質:三相點。只要溫度明確,水既可以呈現固態,也可以呈現液態和氣態。但是,由於沒有兩處水域是完全相似的,因此水的三相點取決於所用水的同位素組成。儘管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已經就「標準水」達成一致,但這種情況遠非理想。因此開爾文與千克或摩爾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它們都是基於材料的性質,無論是所謂的「原器」(例如千克的國際原器,它是由鉑-銥合金製成的圓柱體)還是水(如開爾文)。所有這些材料在許多方面都是可變的。2018年秋季將召開一次大型國際會議,屆時整個國際單位制(SI)都將進行重新定義。從那時起,所有單位都將基於一組基本常數,即物理宇宙的不變特性。這些常數將成為「所有事物的衡量標準」。

適於溫度測量的基本常數是玻爾茲曼常數kB。它表明氣體的熱能(即氣體顆粒的運動)與溫度的關係。在密閉容器中,可以通過確定氣體的壓力來測量動能。這可以通過聲學氣體溫度計來完成(準確度符合要求)。英國、義大利、法國、中國和美國的計量機構在進行相應測量時,測量不確定度都小於1ppm(百萬分之一),從而實現了溫度計量諮詢委員會(CCT)為開爾文重新定義制定的第一個條件。然而,另一個條件規定,還需要用第二種不同的方法達到類似的測量不確定度。為此,PTB於2007年啟動了介電常數氣體溫度計項目,該項目的測量不確定度目前已達到1.9 ppm,因此符合要求的準確度。

這種特殊溫度計所基於的原理是利用稀有氣體氦作為電介質來改變電容器的電容。因此,可以通過電測量來測量給定壓力下氦氣的密度,然後再通過密度來測量溫度。此外,電容測量值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準確度。在這種情況下,測量不確定度僅為十億分之幾。然而,為了達到這樣的精確度,每一項的調節都要非常完美:科學家們必須確定高壓(高達7 MPa,幾乎接近不可能)下電容器的材料特性,並確保所用氣體的純度高於99.99999%。此外,PTB必須改進基於壓力天平的最佳壓力測量標準。得益於PTB內部的各種合作項目(特別是「壓力」和「幾何標準」這兩個工作組)以及大規模的國際合作,PTB已成功取得了這些全球獨一無二的研究成果。

現在玻爾茲曼常數已經通過至少兩種獨立的方法進行了測定且獲得了足夠的精確度,CODATA在2017年9月計算了最終的kB值。「CODATA基本常數任務組」是一個國際專家組,其任務是評估全球計量機構測量的基本常數值,並使這些值相互一致。這將為根據基本常數重新定義開爾文鋪平道路。我們可以期待2018年秋季的座右銘是:「為一個全新的SI清空舞臺!」

——編譯:李莉萍

  如有科技文獻外文檢索、翻譯等服務需求,歡迎來函來電!

  聯繫人:李莉萍

  郵箱:liliping@jlck.cn

  電話:010-62457159

  微信:liliping304

【小編叨叨】號外號外!!計量測控推出全新版塊——海外聚焦,我們定期翻譯整理計量檢測相關的國外科技動態、文獻資料,方便讀者進行參考交流!如有科技文獻外文檢索、翻譯等服務需求,歡迎來函來電!

相關焦點

  • 開爾文與玻爾茲曼常數
    國際單位制中的熱力學溫度(絕對溫度)的單位以開爾文勳爵的名字命名為開爾文(K)。絕對溫標與攝氏溫標使用相同的刻度間隔,只是絕對溫標並不是將零點任意地設定為水結冰的溫度,而是設定為物質可能具有的最低溫度。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 安培不再是原來的安培,4個基本國際單位被重新定義!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那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原標題: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那就是,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實物原器退出歷史舞臺隨著SI修訂的生效,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塊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原器(IPK)將成為千克定義的歷史。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SI基本單位中的4個,即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定義。新定義將從2019年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起生效。這是SI自1960年創建以來最為重大的變革,是科學進步的裡程碑。
  • 國際單位制進入常數時代 千克的定義變了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供圖   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的新定義,並宣布明年5月20日起,作為國際計量局的成員,中國將與全球其他國家一致啟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
  • 「千克」新定義今日正式生效!安培、摩爾、開爾文的定義同樣改變
    7 年後,在第 26 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投票決定,改變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這4個基本單位的定義,新定義將全部採用基本物理常數來定義,分別以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伏伽德羅常數(NA)的固定數值來實現。 歷經 8 年的討論與修訂,今天,這四個單位的定義正式改變了。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中國計量院供圖光明日報11月17日報導,記者16日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於16日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
  • 2018年計量國際單位制 將被重新定義
    1960年之前,「1米」被定義為地球一周的四千萬分之一,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裡一根「穩定」的金屬鑄成的「米」的基準原器就是全世界最準的「1米」。1960年,「米」被定義為質子數為86的氪原子能級躍遷時輻射波長的倍數。1983年,「1米」再次被重新定義為「光在真空中3億分之一秒所走的距離」。一次次的變化,目的只有一個,讓這個長度單位越來越準。
  • 什麼是國際單位制?有哪些新定義?
    而面積、體積和質量等貿易、商業以及稅收等領域所需的其它單位,則通過「米」來定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1960年,第11屆CGPM將包含六個基本單位的單位制命名為國際單位制(SI),即:米、千克、秒、安培、開爾文和坎德拉。國際單位制(SI)相關單位被世界共同採納。1967年,基於銫原子的特性,即基態超精細能級躍遷的頻率重新定義了秒,實現了從「天文秒」到「原子秒」跨越。
  • 質量單位「千克」被重新定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重」了…
    在2018年11月舉行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各個國家的代表將就是否採用安培、千克、開爾文、摩爾4個單位的新定義進行投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的質量單位「千克」(kilogram)將有新定義了!值得一提的是,千克是目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唯一仍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其他的六個基本單位是米(長度),秒(時間),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和坎德拉(發光強度)。
  • 「國際千克原器」明年退休,基本計量單位邁向量子時代
    剛剛,正在法國凡爾賽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決議。國際單位制中的4個基本單位改由自然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國際計量日(5月20日)起正式生效。至此,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將全部由基本物理常數定義。圖為以國際千克原器為基準的校準裝置這4個基本單位分別是: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物質的量單位摩爾以及溫度單位開爾文。
  • 昨天,計量單位"重新定義
    這一天,「千克」等國際單位制的所有計量單位,正式迎來新的定義,用實物基準定義計量單位的方法成為歷史。這是2018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被認為是國際單位制創建以來最重大的變革。▲2019年世界計量日活動主題海報 圖片來自中國計量網計量,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度量衡」。
  • 國際單位制的根本性飛躍:常數定義今日正式實施
    加之此前對「秒」「米」「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有常數定義,正式邁入量子時代。說起國際單位制,人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都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國際計量大會決定修改阿伏伽德羅常數
    大會通過了對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進行一系列調整的提案,其中包括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的定義修改。 ,這一常數被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單位為mol^-1」。
  • 七大國際單位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
    熱力學溫度由開爾文定義,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是七大國際單位之一。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氏度(oK)。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將其改為開爾文(K)。
  • 2018年,7個基本計量單位將全面實現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
    科學計量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它通常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準確定義和實現計量單位。並為最新的科技發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1960年之前,「1米」被定義為地球一周的四千萬分之一,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裡一根「穩定」的金屬鑄成的「米」的基準原器就是全世界最準的「1米」。1960年,「米」被定義為質子數為86的氪原子能級躍遷時輻射波長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