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什麼時候起,丟掉想去支教的夢想的?
支教紀實(六)
從前,很多人都有一個去支教,幫助山裡小朋友的夢想。後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選擇了想想,現實裡也不再有那份責任感。
留守兒童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止步於想想呢?
支教,顯然是一件很需要決心的事。有很多人不來支教,也許就是家裡人的不同意。父母一反對,他們一猶豫,就打消了去支教的想法。
朋友甲,很早之前就已經諮詢我關於支教的事,當時也是勵志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去堅持自己的理想,去山裡幫助。可後來隨著對支教的認識加深,然後再加父母也不是很同意,就打消了去支教的想法。
我和很多朋友都談過,關於支教,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想法,就像社會責任感一樣。剛上大學的時候,社團招新可能有的人會加入支教團。然而,很多想去真正支教的人,有的根本進不了支教團,還有的進了支教團之後,就只是為了給自己貼金。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自己去了解支教,自己去實踐它。大多數都是在大一,大二,大三上半學期有這種想法。後來隨著找男女朋友,找工作各種,都打消了去山裡幫助孩子們的夢想。
孩子穿的很破的褲子和冬天的鞋子
朋友乙,之前跟我一起要去支教的,可後來因為研究生考試出了點問題,她很遺憾的就沒有去,但她承諾,明年一定去!不過她還是用她的行動在幫助著我鼓勵著我,以及傳播孩子們的希望。給我買了零食,給孩子買了鉛筆和本子。
你看,都是同樣的人,有的人因為自身條件限制,去不了,但是他還是很熱愛並關注這份夢想,有的人打消想法之後,從不關心此類事,變得麻木。
山裡的孩子需要大家的關注,他們的爸媽沒能力帶他們去工作地上學,這樣的提議,只是那些坐在辦公室裡用屁股想的人出的餿主意,貌似很合理,但不現實。那麼小的孩子是最需要關注和關心的,你的一點點互動,都有可能是給孩子們創造了一次很大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留守兒童,了解山村教育,了解農村留守老人,了解社會弱勢階層,在和平年代已經是彰顯人性的最大方式了,責任感,不就是這樣嗎。
孩子們在看電影 我的電腦太小 只能坐在桌子上
無論是支教,還是作為愛心人士,山村裡的孩子們都非常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關注。鄉村學校沒有老師,學校裡沒有很好的教學設備。回到家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在學校又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可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