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當初放棄去支教的原因嗎?(關於支教你不知道的事)

2020-12-13 鄉村支教老師大明

你是從什麼時候起,丟掉想去支教的夢想的?

支教紀實(六)

從前,很多人都有一個去支教,幫助山裡小朋友的夢想。後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選擇了想想,現實裡也不再有那份責任感。

留守兒童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止步於想想呢?

支教,顯然是一件很需要決心的事。有很多人不來支教,也許就是家裡人的不同意。父母一反對,他們一猶豫,就打消了去支教的想法。

朋友甲,很早之前就已經諮詢我關於支教的事,當時也是勵志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去堅持自己的理想,去山裡幫助。可後來隨著對支教的認識加深,然後再加父母也不是很同意,就打消了去支教的想法。

我和很多朋友都談過,關於支教,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想法,就像社會責任感一樣。剛上大學的時候,社團招新可能有的人會加入支教團。然而,很多想去真正支教的人,有的根本進不了支教團,還有的進了支教團之後,就只是為了給自己貼金。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自己去了解支教,自己去實踐它。大多數都是在大一,大二,大三上半學期有這種想法。後來隨著找男女朋友,找工作各種,都打消了去山裡幫助孩子們的夢想。

孩子穿的很破的褲子和冬天的鞋子

朋友乙,之前跟我一起要去支教的,可後來因為研究生考試出了點問題,她很遺憾的就沒有去,但她承諾,明年一定去!不過她還是用她的行動在幫助著我鼓勵著我,以及傳播孩子們的希望。給我買了零食,給孩子買了鉛筆和本子。

你看,都是同樣的人,有的人因為自身條件限制,去不了,但是他還是很熱愛並關注這份夢想,有的人打消想法之後,從不關心此類事,變得麻木。

山裡的孩子需要大家的關注,他們的爸媽沒能力帶他們去工作地上學,這樣的提議,只是那些坐在辦公室裡用屁股想的人出的餿主意,貌似很合理,但不現實。那麼小的孩子是最需要關注和關心的,你的一點點互動,都有可能是給孩子們創造了一次很大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留守兒童,了解山村教育,了解農村留守老人,了解社會弱勢階層,在和平年代已經是彰顯人性的最大方式了,責任感,不就是這樣嗎。

孩子們在看電影 我的電腦太小 只能坐在桌子上

無論是支教,還是作為愛心人士,山村裡的孩子們都非常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關注。鄉村學校沒有老師,學校裡沒有很好的教學設備。回到家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在學校又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可憐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學畢業後去支教?當代大學生支教碰到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大學生去支教既是國家所規定的一項行動,也是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可缺少的經歷,但是你知道大學生在支教期間會遇到哪些事嗎?現在我簡單聊一聊。支教對於大學生來說,是身份的轉換,即從學校走向社會,從學生轉換為老師,這對大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同時支教也能培養大學生的擔當與責任感,鍛鍊獨自生活的能力。然而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大學生的安全問題並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大學生支教期間被性騷擾的事例。
  • 支教閒談(林淑芬)
    網上有許多抨擊短期支教的文章,不知道寫這種文章的作者有多少個是親身經歷過支教活動的。我們置身其中也會思考這中間的意義。思考完以後得到的結論是,如果可以必須支教。我沒有那麼偉大,可以放棄自己的後半生去駐守在孩子們身邊成為一個鄉村的支教老師,他們是我非常欽佩的。可是,這樣的老師屈指可數。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孩子們他們會因為一個數學老師請假一個月而停掉一個月的數學課。
  • 你可能有支教的愛心不一定有支教的條件
    一  位支教大學生告訴記者,她在支教之後,再  沒逃過一節必修課,「對於改變農村基  礎教育的現狀,我們無能為力,但是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  改變自己。」興奮與慌亂的早上  徐暢(化名)記得那是高一暑假的某個下午,她在網上看到一段關於大學生支教的紀錄片。片尾,亮白色的字體在黑色的熒幕上亮起——這群山村裡的孩子,匯同那些慌亂的青春,最終會前往何方?
  • 如果年薪60萬,讓你去偏遠山區支教一輩子,你願意嗎?
    年薪60萬,去偏遠山區支教,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是肯定會去的,畢竟這個收入是我們現在工資收入的8倍!不過,如果是國家發工資,從來就沒有60萬的支教!所以這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實際上去不去偏遠山區拿60萬年薪的支教,還取決於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個人事業發展前途,婚姻家庭因素,要不要接送小孩上學放學,要不要照顧老人等等因素。我講一個實際的案例大家就知道有人的選擇總是會讓我們意外。
  • 支教是什麼?為什麼會去支教?支教生活是怎樣的?
    認識支教第一次真正聽說支教還是2013年在南京看到相關的信息並和同事談起支教這個話題,支教是什麼,聽同事們說的是哪裡哪裡有多苦有多窮,小孩上學要翻懸崖才到學校,不通水不通電,和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照片,後面才說到大學生和一些社會精英在這艱苦的環境下的生活
  • 大學畢業去西部支教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相比之下以前的人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在做事、說話上都很有水平,甚至講大道理不比大學教授差,這是什麼原因呢?歲月一直在讓人變老,但真正讓人成長的是經歷。而現在的人都是有知識而缺少經歷,這樣的人做起事來就像古代的趙括一樣紙上談兵』很在行,但幹事實就不行了。
  • 你知道「支教保研」嗎?大四的同學們,這是一條不尋常的研路
    「保研」這個詞,對大家來說應該不陌生的,隨著考研的競爭越來越大,也有愈來愈多的同學想通過保研來獲取讀研的機會,我們通常說的保研都是通過本科期間的學習成績來獲取名額的。但是你有聽說過「支教保研」嗎?無疑,「支教保研」是面向本科畢業生的,也就是大四的同學。
  • 支教老師連踹小學生,支教需要什麼條件?沒有做好準備不要去支教
    這樣的老師不去參加跆拳道比賽真是可惜他了,對五年級的小學生動手算什麼老師?這位老師是東南大學的支教志願者,事情發生後,當地教育局、東南大學都很重視,現在已經停了涉事老師的職。去貧困地區支教,是一件很光榮又很辛苦的工作。
  • 支教感悟:因為支教我的人生比別人多了一年
    我的一生,因為支教,比別人多了一年。  每周一次的全體教師會,還剩下三次沒開;今晚得知,全縣期末考試提前了。看來,一年的支教工作要提前結束了。  「老師,你馬上就要走了,如果讓你留下來,你會留在這裡嗎?」
  • 【支教專欄】——優秀學長許仁傑專訪
    繼基科班之後,小M又要推出新專欄啦!!這回小M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樣的優秀專欄呢?沒錯,就是支教啦!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一名明星學長——許仁傑學長為我們分享一些支教的經驗~~什麼?你說傑哥是導生和支教沒關係?NO!NO!NO!,我們傑哥不僅僅是14級數科4班的導生,而且還是著名支教隊微學π(2014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第一名)的創始人,曾任螢火助學引導員,現任中國大學生支教聯盟秘書長,西南區負責人。
  • 短期支教是錯誤的?親身經歷過支教活動的人有話要說
    ,也放棄了打零工,也放棄了這家爆玩兩個月的機會,他們選擇了更有意義的支教活動,給貧困地區小朋友們當一段時間的小老師。有些志願者的行為甚至讓孩子們還得到了錯誤的榜樣,比如有些情侶手牽手漫步田間。那短期支教真的如文章所說百無一用嗎?支教活動參與者有話要說對此,土著收到了來自曾經參加過短期支教大學生「九流」的留言,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觀點。
  • 為什麼大學生暑期支教越來越不受待見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公益性的活動變得如此人人唾棄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1.暑期支教嚴重打擾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短期支教一般只有兩個禮拜。但兩個禮拜,卻常常在假期最中間的時候。一般是七月底八月初。這個時候,所有的中小學都在放暑假,孩子們本來應該享受快樂暑假,現在卻被迫回到學校去接受所謂的公益性支教。
  • 大學生支教活動變了?支教活動不再被歡迎,支教老師:理由太現實
    我國領土面積大,人員分布不均勻,這就導致了對在教育資源的分布上,也極其的不平衡,很多偏遠地區甚至都沒有學校。為了改變偏遠地區孩子學不上習的問題,國家貼心地推出了「大學生支教」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大學生得到鍛鍊,還能讓山村中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政策剛發布的前幾年,支教活動確實極大提高了我國偏遠地區的教育水平,而去支教的大學生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寶貴的經歷。
  • 楊少敏:我在廣西支教的「平凡」故事
    她開玩笑說,每天晚上都不敢開燈,夏天的時候更是嗡嗡的往臉上撲。由於批改作業難、方言和普通話表達方式不同等多重原因,教語文成為學校裡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而楊少敏一去就擔任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壓力很大。「一開始覺得很挫敗。」
  • 東南大學MBA學員徐毅支教心路歷程
    誰的青春不迷惘。2017年,除了考上MBA這件事,我竟然困頓到哪怕是能勸服自己的一點點收穫都沒有。我離開了陪伴我一起成長五年的博世,加入了朋友的艾米歐語言中心,做文案、搞裝飾、跑市場……換個環境親力親為,努力掙扎著不讓自己頹下去。創業文案一套一套地做,四牌樓上課一節不落。有一天,MBA仼課老師周勤教授偶然說起自己多年偏遠地區支教的經歷,竟觸動了我沉封已久的信念。
  • 支教感悟:支教是一場有關成長的「畢業」旅行
    選擇到勐臘這個邊疆縣城來支教,我主要有這樣幾個想法:一是想去教書,圓自己一個支教夢;二是想去祖國的邊疆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那兒現在建設得怎樣;三是想去熱帶地區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文化與風情,來一次未知的沒有計劃的「畢業」旅行。正是因為沒有計劃,全靠自己探索,所以這一年中不期而遇的一些人和事,乃至一些突發狀況才會顯得彌足珍貴,促我成長。
  • 從姚明、李健、江一燕到身邊普通人,為什麼他們都願意去支教?
    支教——這個暑假裡一直都很熱的話題,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不少人在讀大學時或是工作後,都有過支教經歷。特別是在暑假,許多學校和團體都會組織同學去支教。或多或少,你都能感受到,從明星到身邊普通人,支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 ——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定西支教記
    艱苦擋不住奉獻的快樂  今年9月,初來定西的天津師大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驚訝地發現,「天津來的老師」已成為當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每周末,往返蘭州和定西的長途車司機都會在發車點等一等,接上採購完生活物資準備回村的支教教師;每一屆新到的支教教師都會得到當地大大小小商家的特殊優惠……  天津師範大學輔導員張玥2003年曾到定西巉口中學支教,那一年的經歷令她記憶猶新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孩子們有的拿著比自己還高的掃帚去掃地,有的去鋤草,看到老師來拍照還賣力地掃起漫天黃土,那畫面就是我們小時候讀書的模樣,是否這樣的教育才是更有利於人的成長呢?胡雪瀅老師一直和我說,她在反覆思考這個問題。▲支教老師和活潑可愛的學生們打成一片。當然,當地村民的熱情還遠不止於此。早上出門去學校,坐在門口的老大娘都會寒暄著問問老師吃了早餐沒。支教老師們在當地吃碗米粉,老闆娘知道是支教老師來了,都要多加一個雞蛋。
  • 援藏支教有工資的?有什麼政策好處的?我來告訴你
    記:2018年3月25日 晴 在藏第6天  很多人問我,你參加援藏支教有工資發的嗎?一個月給你多少錢?又或者是,你參加支教,肯定是有什麼政策好處的吧。面對這些提問,我都會笑著告訴他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