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支教的愛心不一定有支教的條件

2020-12-13 濟南日報
  

支教老師帶著孩子做課外閱讀。徐暢給孩子上課。女報記者 蔣之光 實習生 劉昶
  又是一個暑假,在中國廣大的農
  村,數以萬計的大學生將奔赴這裡,開始支教生活。很多人認為,這種公益活動受益主體是山區裡的孩子,而事實上這種活動對於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有重要意義。他們有人會在乘坐漫長的火車後被水腫的雙腿撐緊褲子,也要為怎樣省錢在火車站的廣場上討論1個小時,在一些地區,能吃到豆腐乾和滷雞蛋就算
  一頓大餐。他們也許無法給山裡孩子帶來徹
  底的改變,但能在這些經歷後自我蛻變。一
  位支教大學生告訴記者,她在支教之後,再
  沒逃過一節必修課,「對於改變農村基
  礎教育的現狀,我們無能為力,但是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
  改變自己。」興奮與慌亂的早上
  徐暢(化名)記得那是高一暑假的某個下午,她在網上看到一段關於大學生支教的紀錄片。片尾,亮白色的字體在黑色的熒幕上亮起——這群山村裡的孩子,匯同那些慌亂的青春,最終會前往何方?她瞬間被擊中了,支教成為她強烈的願景。
  即使上了大學,這個濟南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大二女生依然保持著晚上10點前睡覺的習慣,可在去貴州支教前一夜,她因「興奮得睡不著覺」半夜爬起來吃了四分之一片安定,才慢慢睡去。
  第二天早上5點半,徐暢醒來的時間比鬧鐘提前了30分鐘,她感覺精力充沛到可以「一口氣爬上珠穆朗瑪」,畢竟「支教」這個詞在高中時幾乎與「理想」畫上等號。
  也在這個清晨,與徐暢同屬於一支支教隊伍的王華(化名)險些錯過火車。本來按照計劃,這個暑假她要去廣州湛江看陳奕迅的演唱會,可是票賣沒了,她的心情「爛透了」。悻悻之下,她偶然在學校的布告欄裡看到了去貴州支教的信息,思忖了半分鐘後,她向宣傳單底部的號碼打了過去……
  要去的地方是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陰底鄉一個叫紅星的村子,同行的還有另外12名濟南大學的學生,其中3名是貴州人。「到了那兒,你們就是我們的『耳朵』和『嘴巴』了。」出行前,這群年輕人擔心的是難以與當地人交流,可他們沒有想到,乘坐普通交通工具去往中國西南部的一個村莊竟是如此之難。
  事實上,大多數大學生的支教活動都是自費完成的。幸運的是,這支隊伍在出行前得到了「靈青計劃」的資助,即便如此,他們的活動資金也非常有限。
「性價比」最高的KTV
  一張從濟南前往貴陽的K491次列車硬座的票價是251元,需要在車上度過33個小時。前10個小時,徐暢和隊友依靠薯片、可樂、撲克,時間並不難熬。而接下來的23個小時,則需要多支付一些耐心才可安然度過。他們有4個靠窗座位,14名隊員輪流坐著靠窗睡一會兒,兩三個小時一輪換。王華看到只買了站票的農民工坐在車廂過道裡,很想邀請他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一會兒,可最終「沒敢開口」。到達貴陽時,隊友徐菲菲
  這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山村。700戶村民多是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在外地打工。村裡的主要作物是土豆,食材匱乏,隊員的每頓飯都有土豆。
  可是總有快樂的事情,比如跟孩子們在一起。
  8歲的孫薇總是跟在徐暢的背後,這個大眼睛的姑娘每天都會送老師回家。「一開始是我們送孩子,可是到了家,孩子們就偷偷跟在我們身後,陪我
  們回到住的地方再各自散去,最後就
  成了他們送我們回去。」
  村裡的地總是溼漉漉的,泥濘不堪。有一天,王華發現自己的鞋沒了,她只能穿拖鞋陪孩子們上課。到了晚上回家,她看到黑色的運動鞋又回到床邊,泥巴被清理乾淨。「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是誰幫我把鞋洗了,那群孩子真的很可愛。」
  在《面對面》節目裡,德國人盧(化名)出現水腫,緊身牛仔褲有種要被撐破的即視感。事實上,這支隊伍的每個成員的腿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腫。
  旅途並沒有就此終止。在徐暢的印象裡,到達的時間是晚上9:00左右,而根據現在的列車時刻表,這趟車應該在晚上7:01到抵達貴陽。究竟是列車晚點還是記憶出現了混亂,徐暢也說不清楚,她只記得「當時困爆了」。
  按照正常邏輯,他們應當找到乾淨的賓館入住,用熱水澡洗刷旅途的勞頓。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群年輕人站在貴陽火車站的廣場上,用1小時對比出性價比最高的住宿方法——去KTV。如果到肯德基留宿一晚,會遭受工作人員的白眼;若是到網吧通宵,每個人需要支付10元;而住賓館,費用太高了。最終他們花了100元,挑選了一個「沒有幾首新歌」的KTV。「一開始大家還都在一個房間裡坐著睡,到了後半夜就跑到別的包間躺著睡了。」
  意外總在計劃外突然出現,凌晨4點時,服務員告訴大家,店裡要打烊了。就這樣,大家只能拎著行李到旁邊的德克士坐著,等待天亮後第一班駛向畢節的長途車,之後要再經過6個小時,才能到達紅星村。
盼望下一個暑假
安克到廣西支教時,曾讓當地的孩子畫了一幅「巨幅畫卷」,這一做法也被徐暢和隊友們效仿。而在這一幅畫卷中,每位隊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現在很多聲音指責大學生支教活動是種形式,無法給山裡的孩子們帶去改變。可是,比如我們會教孩子們洗手,傳遞健康的習慣,而這就會成為一粒種子,總一天能在孩子們的心裡發芽。」
  分別的早晨,支教隊伍本想在孩子睡覺時離開,可當大巴車駛進村莊,屋裡的孩子們都跑了出來。
  王華慶幸沒有買到演唱會的門票,以此為機緣看到了一個不太相同的世界。徐暢則盼望著,盼著下一個假期快點到來。相關連結短期支教是「添亂」?
  暑假到了,許多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進行支教。然而,這樣的短期支教究竟效果如何?上海同濟大學的研究生董亞寧經過兩年調研發現,超過一半的受支教學校校長表示不信任支教者,認為支教大學生是在「添亂」。
  董亞寧是公益機構千裡草助學計劃的成員,他曾對短期支教行為進行過調研。調查中,98%的學校對大學生短期支教表示認同,也認為有效果。不過也有學校表示,這種短期支教的方式給學校帶來了不少負擔。一是受教學校需要花精力和時間為大學生支教提供條件;二是受教學校擔心支教結束後校方的教學將存在問題,比如80%的受教學校擔心支教結束後學生上課會表現得不專心。
  短期支教對於受教學校的學生來說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調查發現,60%的受教學生接觸到大學生教學後感覺到自己學校的老師教學水平不佳,78%的受教學生認為平時學校上課比起支教期間上課沒意思。這樣一來,開學後這些受教學生可能排斥學校原本的課堂教學方式。
  董亞寧認為,大學生支教初衷非常好,但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其實究其原因就是志願者對孩子和老師的需求不明確。 (郭瑩)
山區支教都需要帶什麼?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想要奉獻自己,遠赴貧困地區支教的熱血學子。但很多人還未踏出他們走向山區的第一個腳印就已退縮了。讓他們退縮的原因多是「支教條件艱苦」的擔憂,那麼去支教前,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1.常見的蚊蟲叮咬防護用品。
  2.生活必需品以及一些日常換洗衣服。
  3.去那邊,如果住學校,合夥買個小電扇,走時送給學校,記得給學校算水電費。
  4.帶些給孩子的禮物,文具、體育用品、書籍。
  5.看你去支教的條件如何,如果當地照明不好,需電棒。
  6.常見藥品,如感冒藥、發燒藥、創口貼等。一般去後,周邊會有些賣菜的,到當地購置些做飯必需品。特別需要注意安全,切忌下水以及亂走,尤其是女生。 (蘭琪)

相關焦點

  • 支教不應該有附加條件
    最早知道支教,是因為我學校裡有一位老教師(現在已經退休),曾經去新疆支教過三年。提起支教,大多數人談論的是這位老教師,曾經領雙份工資,表示羨慕他的經歷,但是一說也讓他們去支教,他們卻說吃不了那樣的苦,受不了那個罪。
  • 被利用的愛心:「愛心支教」變收費輔導班
    ,有很多大學生們想通過鄉村支教、兼職打工等方式來擴寬視野、增長見識,本來是好事一樁,但日前,陝西部分高校學生參加了一個愛心支教活動,到達支教點後才發現是收費輔導班。這些實際困難,想要奉獻愛心的學生們曾經想自己克服,但他們發現這個組織竟然沒有和當地學校對接,需要大學生自己去招生,還要向學生收取課時費。西安某高校學生:它這個收費是,小學六塊,初中七塊,高中八塊,美術課全都是八塊。一節課的費用。記者:當時告訴你要自己去招生,有沒有提出過疑問?
  • 支教老師比幾十年如一日的鄉村教師更有愛心,更加的不堪平庸
    第126天 有網友回復我說:支教老師比幾十年如一日的鄉村教師更有愛心,更加的不堪平庸9月12日,星期六,中雨黃小葉利用星期六的時間,批改了學生的數學作業與作文,期間看了一下頭條,看了一篇支教老師感動人文章。看了文章之後,黃小葉想著本學校的支教人員,享受著幾倍於自己的錢,卻對學校與孩子們的作用毫無意義。
  • 支教老師腳踢小學生?沒有愛心的教師,不必借著支教鍍金
    關於支教,小編眼裡一直都是很神聖的事情,因為大多數支教都是從繁華的城市去偏僻的鄉村甚至大山裡的孩子去上課,給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因此對於支教的志願者,小編一直有很崇高的敬意。一個研究生,一名支教老師,你說你對一群孩子像那麼重的時候才七八歲的孩子呢,都是人家的寶貝呀,二年級的孩子能有多大的錯,你自己一腳下去啊,給孩子身體給他們心裡造成多大的傷害呀,就這種素質怎麼能夠去教育孩子?這真是給支教隊,我可以給你的學校抹黑呀,網友說得好,學歷只能過濾學渣不能過濾人渣呀,所以這個事兒只有嚴肅處理才能以儆效尤啊。
  • 你還記得當初放棄去支教的原因嗎?(關於支教你不知道的事)
    你是從什麼時候起,丟掉想去支教的夢想的?支教紀實(六)從前,很多人都有一個去支教,幫助山裡小朋友的夢想。後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選擇了想想,現實裡也不再有那份責任感。支教,顯然是一件很需要決心的事。有很多人不來支教,也許就是家裡人的不同意。父母一反對,他們一猶豫,就打消了去支教的想法。朋友甲,很早之前就已經諮詢我關於支教的事,當時也是勵志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去堅持自己的理想,去山裡幫助。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交通便利是人才引進的第一要素,當地人有句俗話:「連民工都留不下,怎麼可能留得下名師!」酈家坪鎮方圓百裡村落稀疏,開車有時候要隔一兩座山頭才可以看到下一棟房子。即便看到了房子也鮮有人氣,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感覺無人居住。鎮上有一半以上的適齡學生不僅是貧困家庭學子,同時也是留守兒童。
  • 「狀元教育」變味的「愛心支教」
    2013年07月15日 02:31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厭倦了名不副實的「愛心支教」,7月11日10時,安慶市樅陽縣後方鄉,大二女生晏子(化名)拖著行李離開了藍天幼兒園。
  • 【支教心語】「心心相映」 讓支教充滿愛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從決定參加支教到慢慢開始熟悉支教工作和生活,轉眼已一月有餘。雖然前往支教的民豐縣安迪爾鄉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支教工作的內容和責任對於我來說卻是全新的,有過對不適應生活環境的擔心、有過對如何開展支教工作的擔心,也對正在上初三的兒子放不下心來,糾結和擔心在去之前始終縈繞在我心頭。
  • 支教老師連踹小學生,支教需要什麼條件?沒有做好準備不要去支教
    12月1日,有網友發帖反映,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一小學內一名男老師連踹4名學生,學生被踹後,摔倒在地。這樣的老師不去參加跆拳道比賽真是可惜他了,對五年級的小學生動手算什麼老師?這位老師是東南大學的支教志願者,事情發生後,當地教育局、東南大學都很重視,現在已經停了涉事老師的職。去貧困地區支教,是一件很光榮又很辛苦的工作。那麼,支教需要什麼條件呢?
  • 愛心支教!這一站,西烏蘭不浪中心校……
    12月8日,呼和浩特晚報攜手伊利集團、呼和浩特市勝利教育再次啟程「愛在身邊·愛心支教」公益活動,走進武川縣西烏蘭不浪中心校,用愛心支教、愛心圖書的雙重方式為孩子們送出了貼心關愛。趣味學習 活學活用當日7時30分,伴著冬日的暖陽,支教志願者一行從市區出發,趕往武川縣西烏蘭不浪中心校。因路途較遠,當抵達百公裡外的學校時,正值上午第三節課。據了解,該校義務教育階段因部分年級沒有生源,所以全校僅有25名學生。
  • 萌推助力水杉支教協會獻愛心 捐贈冬衣送溫暖
    近日,萌推攜手水杉支教協會,為山區的孩子們送上了一批冬衣。這批新衣飽含著社會的關愛和溫暖,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2020年的一場雪,讓新年的寒冷指數飆升。很多城裡的朋友和孩子們,還在享受下雪帶來的驚喜與浪漫,但是貧困山區的孩子正在經歷著寒冷的考驗。冬天雖然冷酷,但是一些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沒有遺忘他們,萌推的愛心冬衣正在送達。
  • 瓦吾小學2020年秋季學期支教老師招募通告-胡秋根橙心公益支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自建校至今,由最初的土坯房到瓦吾山口的三間磚瓦房,再到如今寬敞明亮的新校園,十多年來山村學校的改變,離不開各方愛心人士的鼎力支持。2、我校地處高山彝族地區,硬體設施不同發達地區,希望我們的支教老師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克服生活條件上的不足;有團隊精神,與人為善,服從學校在校務管理、生活與教學任務上面的安排,不散播影響教學隊伍團結的言論及情緒。
  • 大學畢業去西部支教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去西部支教,生活條件相對較差,面對的問題又多並且父母又不在自己身邊,常常需要自己獨自解決,這就在潛移默化中鍛鍊了人的抗壓能力,自然而然人就長大了。所以經常有人說:那些去支教回來的人看著像大叔。其實不只是他們年齡大了,重要的是人甩掉了原來的稚嫩。
  • 校園愛心支教,融入高中生活
    校園愛心支教,融入高中生活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大學生愛心支教活動,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2020年8月10日湖南工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團的第一天,我來到了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的漢壽龍池實驗中學。
  • 支教明明很辛苦,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支教,支教有何好處?
    在我們的眼裡,支教就是跑到一個偏遠的山村當中,去給教學水平不高的山村的學生教學,這份工作看起來好像很辛苦,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支教,那麼,去偏遠地區支教究竟有什麼好處呢?所以這也是支教的意義所在,大學生們一般都是在城市裡上學,會接觸到許多有用的東西,會認識到一些山區裡的孩子所沒有見到的東西,支教的時候可以把這些告訴他們,拓寬山區孩子的視野。當然,大學生們都可以給這些山區裡的孩子留下好的榜樣,給他們留下好的印象,會對他們的價值觀有一定的影響。
  • 莫大暑期支教項目開啟|一次支教,兩種成長
    通過接受支教,缺乏教育資源的地區的孩子們了解到原來山的外面還有更廣大的世界,讓孩子們有選擇的機會、探索的空間。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關注鄉村教育,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支教隊伍中。留學生支教項目,不僅是推動偏遠地區教育公共服務和教育資源均等化發展的青春舞臺,也是培養有理想、知國情、有擔當的海外人才的實踐課堂。
  • ——天津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定西支教記
    :兩個女生負重步行兩個小時去換煤氣罐的狼狽;用拼插積木的思路自己安爐子、裝煙囪的智慧;初次架火有如故意縱火般濃煙滾滾引來鄰居關注的尷尬;整個冬天無數次自己劈材、砸煤塊,斧子失控時十指連心的疼痛;主食、副食天天都是洋芋的食譜……種種困難,支教團成員都一一克服,再難再累,只要看到班裡孩子們露出收穫知識的喜悅笑容,心頭便雲開霧散。
  • 愛心支教拓展學生知識面
    暑假期間,南京師範大學愛心學社「師繹光愛」暑期支教活動在北京市光愛學校開展,15名志願者參加支教活動。
  • 濰坊支教教師順利赴開州、聊城支教
    2020年8月30日與31日,分別對於濰坊對口支教重慶開州、山東聊城的兩批老師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從這天開始,他們將開啟一學期的支教之旅。8月30日早上9:15,濰坊第七批支教開州的老師們乘機直達重慶。開州教委負責對接的陳老師引領教師們坐乘大巴,並於下午6點半順利到達開州。一路上,陳老師安排周全,對支教教師們照顧周到。
  • 山東學子愛心支教十年:守候留守兒童 關愛少年成長
    這一年改變了很多人:充滿愛心的山威學子,在課餘時間,有了一個更有意義的選擇——成為一名孫家疃小學支教志願者;周末被留在家、無人陪伴的小朋友們,也有了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忙碌的家長們,也可以放寬心……由此可見,這項活動的創辦是十分有價值的,也因此走過了十年的旅程。「清晨,迎著山威的一縷縷陽光,我漫步在校園裡,出發去小朋友們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