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教案和電子教案:老師,你最想用哪一種?

2020-12-14 小桔燈

開學了,教師要上課了,備課是必須的。

備課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形成書面的教案。

教案有兩個作用,一是為給學生上課做準備,另一個作用就是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

昨天,在全國教師交流群中,幾位老師討論起教案的事。

現在,有手寫教案和電子教案兩種方式,老師們最喜歡哪一種呢?

對於手寫教案,一些老師認為:每年抄同樣 的內容,今年做完,明年抄一遍,年年都是同樣的內容,感覺真是多餘的。一位老師說,我們這兒中心校長新官上任,要求不分教齡長短,教案一定要具體,字體要工整。我們經常寫的頭昏眼花,浪費了大量的精力。

對於電子教案,電子教案方便,每學期可以進行必要的增進和刪減知識。有老師說,他們採用電子教案,是集中備課,每位教師分段備課,集體分享。

從討論看,許多地方依然要求老師手抄教案。每學期寫的教案,就開學時上級裡檢查,用一下,然後就塵封了 。

大家願意使用電子教案,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現代化教學時代,還用老辦法要老師手寫教案,這是學校領導管理沒有與時俱進,是不合的。

但面對上級檢查,教師們也只能按上級的要求去做———手寫教案。

一位老師講述了他們學校的一件事情:

我們這裡前幾年也都要求教案必須手寫,還有專項考核,極大多數老師很反感,後來有幾個老教師就不寫教案。學校說要考核,幾個老教師要求把校長、主任的教案拿出來學習學習,但校長和主任一大群一個也拿不出來。後來大多數教師也不手寫教案了,都用電子版,學校也沒法了。

有評論說,形式並不重要,關鍵「作者」要「用心」,講「良心」,要有吃苦耐勞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和進取精神。做到這些,「紙的」也放光,做不到,「電子的」也不亮。無論哪種形式的「備課」,如果能解決實際問題,都需要「設計者」付出艱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都沒什麼「捷徑」可走,本質上沒有什麼「先進」和「落後」之分。良心和精神有,「紙」的也能深入人心;良心和精神無,即使「電」也沒有穿透力。正如衡量兒女是否孝道不能以「窮富」為標準一樣:窮不一定不孝,富不一定就孝。

教師「備課」,「備」的是「人心」。應該聽從教師的意見,讓他主動「作為」!手寫教案和電子教案,應該各有所愛,教師願意怎麼做,就讓他們自由的選擇,難道就會就會於下大 亂了嗎?

相關焦點

  • 學校要求老師必須手寫教案?校長:手寫教案大有好處!
    學校要求老師必須手寫教案?校長:手寫教案很有好處本人小學教師一枚,每天忙於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因為是班主任,還要跟家長打交道,處理各種班務。有時候,忙得不可開交,忽然工作群收到通知:下周檢查各科教案,大家做好準備。
  • 觀點:電子教案好還是手寫教案好?我匯總了各自優點,給出了建議
    支持手寫教案的觀點:手寫的過了腦子,印象更深,還可以練字,而電子教案可以複製粘貼,不利於教學。老師要達到板書能力,就要通過書寫訓練,這樣也可以讓老師對教案內容認識得更深刻,減少板書過程中的提筆忘字。中立態度,形式不是關鍵:無論是電子教案還是手寫教案,這都只是一種形式,不過是教學內容的載體,不要拘於形式,關鍵是老師能不能認真製作教案,責任心、態度、教學的方法、教學水平、教學的內容這些更重要。
  • 觀點:電子教案好還是手寫教案好?我匯總了各自優點,給出了建議
    老師要達到板書能力,就要通過書寫訓練,這樣也可以讓老師對教案內容認識得更深刻,減少板書過程中的提筆忘字。支持電子教案的觀點:手寫的不一定是認真的,也可能是應付的,電子教案不一定是複製粘貼的,也可以手打,一樣過了腦子。手寫的復用率低,又浪費時間。
  • 教育領導為什麼要禁止「電子教案」而提倡「手寫教案」?
    「電子教案」,必須「手寫教案」!,到學校常規教學考核檢查時,便急匆匆從網上下載、列印來交差,所以要杜絕「電子教案」;二、擔心不鑽研課標和教材:書寫的過程就是學習、鑽研教材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列印「電子教案」只是短暫操作而已;三、看不到的教師基本功:手寫教案不僅體現老師的教學思路設計,還能體現教師的書寫、布局等基本功,而且,手寫教案便於留存檔案
  • 手寫教案可以休矣!
    「非要逼著」,這說明手寫教案在我們一線教師看來基本沒有意義。個人以為,手寫教案對於剛入職的新老師是有意義的,除此之外,就是在浪費老師的生命。一般情況下,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師備課只須要寫簡案,即將教學設計簡略地寫在教科書上即可。我們知道教學是動態的,很多教學預設和教學現場差別很大。有經驗的老師都會根據教學現場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
  • 校長:只有這樣做,「手寫教案」不再檢查;老師:拍手叫好
    我是教學的第一線老師,我上的課,不敢說有多好,但大部分學生都說讓我教就是幸運。我是很反感形式主義,做事最起碼要有效率才是。一個熟練的老師,寫得再好的過程,到了課堂上也不可能完全執行,寫出來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與其花時間寫工整的教案不如花時間鑽研教材,精雕細琢每一道題才是認真備課。
  • 小學數學老師的手寫教案,堪比印刷體,不服不行
    說起教案,大家一定覺得是很久遠的事情了。大家的印象中,手寫教案古老又落後,有很多學校早就用電子教案代替手寫教案了,統一列印出來需要的時候做好批註就可以了,省時省力還高效,可以說事半功倍。不過,有些學校為了保證教學效果,仍然規定教師要手寫教案,等於強迫讓老師們必須提前備課,做到心中有數。說到手寫教案,你一定會覺得枯燥乏味,勞神費力累得人手臂酸痛。可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些手寫教案卻像印刷體一樣排版整齊,內容精美,看了不得不讓人嘖嘖稱讚。
  • 手寫教案,是教師「懶政」,還是領導「高明」?
    手寫教案,是教師「懶政」,還是領導「高明」?如今,很多地方都要求教師手寫教案,不再允許老師使用方便實用的電子版列印教案,讓教師的備課處於一種低效率的工作狀態之中。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很多老師都是從網上下載教案應付上級的檢查的。對於這種下載的教案,老師們往往連看也不看一眼。久而久之,領導們就想出了讓老師們「手寫教案」的高招。這樣教師們再也不能用下載的教案來糊弄他們了。
  • 中小學老師,手寫教案有沒有必要?
    作為老師來說,想上好課一定要備課,備課就一定要有教案,但是教案是否需要手寫呢?有些學校檢查教案的領導和寫教案的老師,經常不能達成一致。作為備課的主要內容,教案還是要有的。無論你批評形式主義或者走過場都好,一方面,寫教案是為教學負責,檢查教案,是學校的日常工作。
  • 老師手寫印刷體教案,卻被網友嘲諷沒有靈魂,工整的教案重要嗎?
    老師手寫印刷體教案,卻被網友嘲諷沒有靈魂,工整的教案重要嗎?現在人對於文字基本上分為兩個幫派。一種是覺得文字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所以說寫好寫壞,只要能夠讓讀到的人理解這個字的意思,明白寫的是什麼就可以。另一種則是認為寫字是一種藝術,寫字就一定要好好寫,要把一筆一划寫的很清楚,要寫的很仔細,這樣才能夠讓人看來比較舒心。
  • 老師們能說說手寫教案的優點和弊端嗎?
    提起手寫教案老師們一點都不陌生。老教師特別有體會,甚至寫了一輩子的手寫教案。目前95%的學校還在要求老師手寫教案,甚至還定期檢查老師的手寫教案。但是手寫教案也有它的優點和弊端,我今天簡單的來說說,優點是:一、能讓老師們更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有的老師比較懶,上課前不能及時備好課,但是,學校要求老師們書寫教案,就能逼迫老師熟悉教學內容,增加老師的熟練程度。
  • 手寫教案也可以用另一種呈現
    一個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手教師,手寫教案也許是有用的,但是對於從事教書七八年十年以上的老師還要要求手寫,我覺得這樣的要求就是對老師的拖累,作為老師大家都知道,學校的工作是細碎的、是繁雜的、是緊張的,是重複的,所以工作中那些讓老師重複的部分我認為能省就省,手寫教案目的不外乎就是讓學校去檢查,為了讓自己的考核分數不被扣或者少扣,老師們不得不把教案寫了又寫,抄了又抄,說實話
  • 到了期末,手寫教案檢查又成老師的一座山,不如這樣,更好!
    到了期末,老師們都在忙著趕課程,忙著給學生複習應考。但是,這時候卻有一個「不速之客」闖了進來——手寫教案,期末檢查必備。都到期末了,還要忙著抄教案,你說讓人煩不煩,可是就有人不煩,那就是校長。他可是在教師大會上鄭重地宣布,手寫教案必須交,要把它作為檢查的一個重點,沒有之一。
  • 「手寫的教案」是形式主義的奇葩
    「手寫的教案」是形式主義的奇葩曾傳華2020年5月6日,《新華網》發布了一則消息《北京市教委:使用代寫教案老師將受處理》,文章用「據悉」爆料,「本市一些學校為了避免部分教師弄虛作假,無奈之下只能要求全體老師的教案不準列印,必須手寫。」
  • 要求老師「手寫教案」,工資再高我也不來
    這個沒錯,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這桶水就是你的專業知識。小張不怕,她報考的這科妥妥地收下了前二名。其次是技能考核,「三筆字」和普通話,多媒體課件製作與使用。這些要求也無可厚非,這些都是老師的看家本領,有傳統的技能,如「三筆字」和普通話;也有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方面的要求,如多媒體課件製作與使用。
  • 在線教學必須手寫教案,集中到校接受檢查
    教案是我們老師為上課所準備的預案,在備課時,把相關的知識點、重點難點和拓展訓練等都寫下來,以便我們上課時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進行,從而避免了遺漏等錯誤現象的發生。手寫教案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寫一遍教案等於把本節內容在心裡上了一遍,課堂上對知識的把控更得心應手,不會出現遺漏,上課會更順暢。
  • 手寫百萬字教案 七旬教授走紅校園(圖)
    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們在準備打包的箱子裡,裝上了一沓沓老師手寫的教案副本。這是嚴廷德教授用楷體字一筆一划寫出來的有數百萬字的教案。  《古代文學》、《訓詁學》、《國學》……一本本教案記錄著嚴廷德教授的教書生涯,從教近半個世紀,他始終堅持著手寫教案的工作習慣。「我想,這是老師送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以後每當我看見它就會提醒自己,治學做事要嚴謹,做人得謙和。」
  • 要求教師手寫教案,每學期評分,你如何看?一線老師:遮羞布
    一直以來,中小學都要求教師必須手寫教案。確實,從我參加工作到現在,30年了,這個制度,都未曾得到更改,幾十年來,一線老師們,都是手寫教案。那麼,手寫教案為何多年來沒能取消呢?其實一線老師心裡都清楚,手寫教案,大多情況下,是為了應付上面檢查,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並非是教案!老師們在上課前,認真研讀教學參考,以自己的教學經驗,圈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設計練習,這些才是真正有實效的。而手寫教案呢,作用並不大!
  • 領導要求必須帶手寫教案上課!而且要「詳案」!有必要嗎?
    隨著電腦的普及,電子版教案和課件慢慢走進了老師們的教學生活,按理說,手寫教案也漸漸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可一些學校,還會有很多老師帶著手寫教案上課,經了解,這是學校的強制要求,如果不帶,就要對老師問責。因為學校要求必須寫「詳案」,所以老師每天要花很多時間來寫。
  • 絕妙的創意:手寫可播放式電子教案——基於手寫筆+平板電腦+同屏技術的成熟電子化備授課模式的分享
    3.基於手寫筆+平板電腦+同屏技術的授課模式(後文簡稱本模式)的優點:1)用手寫筆代替粉筆,筆者經過一年的摸索已經可以做到完全不依賴粉筆上課,徹底解決吸粉筆灰的問題。2)手寫電子教案的製作與在紙質備課本上備課完全一樣,相較PPT來說幾乎是零技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