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山東省教育廳的通告顯示:苟晶1997年高考成績為551分(總分900),當年山東理科本科線為607分。成績被邱小慧使用,錄取在北京煤炭工業學校。1998年高考成績569分,也未上本科線。
注意:頂替上的是北京煤炭工業學校,而非中國工業大學(北京)。
這次通報共有15人依法受到處理。十天左右在調查之後能拿出處理方案,也算大快人心了。
現在的問題是:持續熱切關注苟晶事件的人們,可滿意了?
反觀眾友對筆者所寫文章給出的評論,發現大家想要的基本上是以下幾點:
現在看來,隨著高考分數顯示對苟晶學霸身份的存疑,邱老師的罪孽也相應輕緩了一些。
總的說來,苟晶有些神話自我,而我們也將她過度理想化了。
首先從她兩次高考成績來看,遠非眾人所想的學霸。那麼是濟寧實驗中學重點尖子班並不重也不尖,還是苟晶對自己高三表現(班級前五,全市第四)言過其實,或者是苟晶一上高考考場就暈菜?
據她自己所言,她一直是心理素質特別好的人,也不至於總是暈在考場吧。況且,那同班後來的8位博士5位教授,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吧。
這裡看的人迷亂:到底,哪一節不實呢?
通報之前,苟晶始終沒有說自己當年到底被頂替上的是什麼學校,都是大家胡猜出來的。她也沒有說自己考了多少分,而是始終強調自己當年的學霸身份,及最終去的學校的不堪與早期打拼事業的不易。對人造成一種人才受苦難的衝擊感。
而對於我,一位雙手合十輕言細語面像慈善的女士所言,定是大實話。實話可能沒錯,但是隱瞞一些重要真相,這於真誠打了折扣。
有人說苟晶要的不是實相,而是流量。對此,苟晶說自己做電商並不是才起的心思,而是已經十幾年。
有人說苟晶就是想做一把網紅,苟晶再三強調,自己想要的已經得到:至少今年的高考學子可以放心不被頂替。
苟晶說自己最近睡不好,捲入這種大風浪中,這也很正常。她說會看所有朋友的評論與私信,並感激那些鼓勵與關愛她的人。
由此,我想說:其實,苟晶只是一位平凡的不服輸勤快能幹聰明人,她有故事,也有想讓大家看到自己故事的決心,如果講自己的故事能夠以某種形式促進社會發展,她樂意為之。
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很少能這麼近地參與正義行動,於是傾向於將發起這種事件的人神話。
雖然苟晶有炒作之嫌,我仍然願意向她致敬。
正如苟晶自己所言,趁著陳春秀被頂替事件,自己才敢發聲。雖然在披露事實過程中,有自己的輕重抉擇,但我相信她基本還是不敢講假話吧。
現在,我們撇開她個人人品,來看整個事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最初關注苟晶事件並講述的時候,有朋友說:這種事情,很常見的。 一副風輕雲淡不以為是的樣子。這讓我很震驚:我們的社會有這麼黑暗嗎?
我始終無法想像:一位頂著莫大精神心理壓力準備高考的學子,同時還要擔心這種付出與努力完全無效的可能。我與大家一樣,希望國家能擁有更多真正的人才。
而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途徑,這一通道,不允許有人恣意破壞。如果有,必須及早清理,還大眾公平公正,保證人才的正常挖掘與發展。
在這一點上,苟晶事件仍然有其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