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學生暑假打工,他們卻實習海外名校,從牛津鎮到伯克利

2020-12-16 上觀

暑期的大學校園不再是大學生們的主戰場,除了在家享受舒適的空調與多汁的西瓜,實習也是永恆的主題。而這個夏天,與以往暑期打工的主旋律不同,滬上本科生的實習腳印開始遍布全球。

 

從牛津鎮到伯克利,這些同學在上學期通過郵件自主聯繫海外知名學府的導師,獲得實驗室實習資格後,便在暑期裡踏上了他們的海外研修之旅。

 

外松內緊的實習

胡炳坤是上海交通大學本科大三學生,目前還在牛津大學材料學院半導體及矽太陽能電池課題組開展為期9周的科研實習。

 

英國牛津鎮。從計程車上搬下行李,站在Linacre學院的門前,已是晚上11點,在接待處籤了協議、拿了鑰匙,他才第一次走進公寓。收拾完行李已是深夜,帶著疲倦與喜悅進入夢鄉,絲毫不受時差影響。

 

白晝因為緯度高而漫長,甚至到晚上9點才會日落,人們的活動時間被神奇地拉長了,晚上七八點還在酒吧的院子裡喝著啤酒聊著天,並不著急吃晚飯。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天氣溫宜人,「從蒸鍋般的上海來到這裡,就好像到了天堂,我和家人開玩笑時會說,暑假來牛津避暑了!」

 

整個牛津鎮的市中心其實就是由牛津大學各個學院的學院樓組成,建築流派很多,建造的歷史時代也不同。胡炳坤說,就好像回到了幾個世紀之前,你會感嘆這歷史的積澱。小鎮的布局很緊湊,中心區域不太大,步行基本可以達到想去的地方,因此生活很方便。

 

英國人很有情調。他們很喜歡陽光,學校公園的大草坪上,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躺在上面曬天陽的人;居民很喜歡敞篷車,陽光越好篷子敞得越開。一到周末,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們在鎮裡或步行、或騎單車,充分享受著周末和假期。

 

「圖書館是我來到一所新大學最想去參觀的地方!」也難怪他會被牛津大學圖書館深深吸引。

 

不同於國內,牛津大學每個學院都有自己單獨的小圖書館,學生們可在其間通宵自習。學校的公共圖書館也別具魅力,巴德裡圖書館是最具代表性的,新舊巴德裡圖書館之間以長長的地下通道相連,極大地方便了讀者。走進地下,你才會發現牛津大學圖書館的藏書有多少——兩層的地下密集書庫讓你眼花繚亂。牛津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數量僅次於大英圖書館,豐富的藏書、無數的在線資料,還有發達的圖書館電子系統,為牛津學生提供了最珍貴的資源。

 

「我走進一個陳列著教會書卷的圖書館,浮雕莊重,兩邊三四米高的書架上擺放著十分厚重珍貴的羊皮捲圖書,氣勢恢宏,走在中間,我瞬間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知識真的是一片浩瀚的海洋,相對於這些陳列了幾百年的圖書,自己真的很渺小。」

 

「當然,相比交大的材料學院,這邊的課題組規模較小。」 胡炳坤所在的半導體和矽太陽能電池課題組僅由一位教授和兩位博士後、兩位博士生組成,另外便是4位暑期科研實習的同學了。課題組實驗室有很多,儀器也很豐富,這一點很不錯,一般測試都可以在實驗室內完成。

 

胡炳坤很喜歡這邊科研實習的氛圍。「教授Peter Wilshaw不僅是一位很聰明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很幽默、很有情調、很喜歡講話的人,而且他很『親民』,對博士生還有年齡更小的我都沒有架子。」課題組有一次集體去撐船(punting,牛津大學傳統、經典的娛樂、運動項目),撐船的教授玩心大起,改變方向去「撞」另一艘船,甚至還成功「奪」得對方的船槳。

 

課題組舉行「組會」也使他受益匪淺。演講人或描述結果,或拋出疑惑,大家討論十分熱烈。對於一個結果圖像,Peter會走上講臺,畫圖講解,各種知識信手拈來。「這種氣氛很棒,因為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還了解到,牛津大學的博士生培養計劃中沒有發表論文的限制,而且3年就可以參加博士答辯,一般3年半可以畢業。相比於國內,科研工作時間也不長,一般下午六七點鐘就下班了。

 

是否覺得他們很輕鬆?「我剛到這邊來,也是這麼想的。懷著疑惑,請教了學長後方才了解博士生的壓力並不輕鬆半分,可謂外松內緊。儘管沒有論文數量要求,但是畢業答辯很嚴苛。他們工作時間似乎較短,但是他們會用最高的效率完成相同工作量的工作,自然就節省了很多時間。」

 

「我還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是,這邊的博士生或者博士後是真的熱愛科研事業,一個新的測試儀器到了,或者是一個測試結果很優越,他們的興奮溢於言表,一天的心情都是高昂的。」正是熱愛,讓他們一往無前。

 

特講規矩的實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校於1991年,可以說是相當年輕的大學,上海交大材料學院的大三學生代振邦便在這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水平不容小覷,舉個例子來說,交大材料學院有兩臺掃描電子顯微鏡,平時預約做電子顯微鏡時簡直比選課還要刺激,幾乎是在開放預約的瞬間就被秒殺,然而那邊的材料學院則有7臺不同型號的電子顯微鏡。

 

「想到自己在這邊做實驗的便利,心裡不免有些小激動。但剛要興致勃勃地想要開展自己的實驗時,卻被實驗室的『規矩』攔了下來。」

 

原來新加坡政府對安全問題十分重視,每個參與和化學試劑或者電力相關工作的人,都必須參加安全培訓才能獲得進入實驗室的資格。不得已,代振邦報名了安全培訓課程,在經歷了近20個網絡授課和教室授課課時後,終於在一星期後獲得了實驗室的進入權。但是,作為本科生,即使經過安全培訓也不意味著任何時候都可以進入實驗室,而是被嚴格限制在了Office Hour,即周一至周五的早9點至晚5點,超過一秒門禁卡就會失效。

 

「在國內可以享受自由進出實驗室,再受到這麼嚴格的限制,顯然會有些不適應。」

 

時間卻讓這種「規矩」的好處日益顯現。安全知識在短時間內深刻銘記在代振邦的心中,「許多知識在我第一次聽說時會冒出一身冷汗,因為在國內時就會不經意地觸碰這些禁區」;而門禁也迫使他學會更合理地規劃時間,儘可能在工作時間完成任務,提高了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讓他的生活更加豐富,相比於在國內上課的日子,竟然還多了許多鍛鍊身體的時間。「總之,這些看似苛刻到不近人情的規矩,卻在悄無聲息地規範著我的行為,讓我更接近一位合格的研究者。」

 

獨立自主的實習

「第一次用自己的實驗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和搬磚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標誌著從實驗目的,到數據分析,都成了我自己的獨立工作。」馬景鋮是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大三學生,現在正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香檳分校實習。

 

而一開始,他的實習內容只是操作著別人的試驗臺,記錄並整理數據,「這更像是一個體力活兒,我好像什麼都不用幹,做做實驗,寫寫圖像處理的代碼,讓電腦跑數據就好了。」

 

在此,他花了整整一周,學習了圖像處理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思路,編寫了700行的圖像處理代碼。第二周,實驗正式開始,到周五處理完所有數據之後,他卻意外地發現現象不同於預期——「重新審視整個實驗後,我發現實驗的設置太過隨意了」,他似乎發現了一個新的方向,儘管實驗正陷入僵局。

 

課題組裡的一席話給他指明了方向——「去找一找相關的文獻吧,看看別人做成什麼樣子了,你也可以先想想如果這個項目不行,我接下來該做什麼?」

 

於是,第三周他在查閱文獻、與教授等人的討論中度過,令人歡欣的是,的確發現了這個領域的空白地帶。而第四周,他在網上購得材料,親自動手並成功設計出自己的試驗臺。之後兩周的研究他也如魚得水,不僅可以實現實驗參數的靈活調整,也對處理實驗數據輕車熟路。

 

「儘管從接到任務,到把它變成了自己的獨立課題,前後已經花了一個月,但是我已經做好了實驗儀器,明確了研究目標,因此即使我沒有辦法在接下來的有限時間裡完成整個項目,我也算是給後人鋪足了路,可以讓香檳分校的本科生在新學期接手任務。」

 

他的表現讓教授給他拋來橄欖枝,教授在郵件中表示,非常希望馬景鋮在大四的時候申請成為實驗室的研究生。「這使我喜出望外!」

 

打怪升級的實習

鄭凌寒(合照左二)是上海交大電院計算機系的大三學生,這個夏天她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我本人是計算機專業,最大的愛好是畫畫,於是我選擇參與了一個計算機視覺相關項目,既能夠提高專業知識,又與自己的興趣沾邊,一舉兩得。」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在實驗室的實習生活可不是跑腿複印文件便能應付的,院校對這些「實習生」的學習與專業能力有著切切實實的要求,紛至杳來的挑戰讓她心生「膽怯」。

 

快速熟悉工作是第一道坎,不僅僅是語言環境的改變。赴美之前,鄭凌寒便通過郵件向項目負責人諮詢了大致情況,帶著從交大圖書館借來的相關書籍,奔赴伯克利。第一周,通過閱讀這幾本書,她完成了自學所需代碼庫、熟悉常用的函數、配置電腦環境等一系列準備期工作。第二周正式開始學習項目代碼時,她如魚得水,不需要斷續查閱資料,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就像打怪升級,第二個挑戰接踵而至。項目要求他們對光學甚至眼科有一定了解,而論文中所提到的光場、波前、高階像差、澤尼克多項式,鄭凌寒此前聞所未聞。她只有硬著頭皮自學:查閱維基百科明晰概念、谷歌相關教材和資料、聯繫相關學長諮詢、在筆記本上塗塗畫畫輔助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調試修正程序……經過頭疼又忙亂的幾天,終於「叮」地一下,好像在黑暗的房間摸索到了燈的開關,許多的想法與疑惑都串起來,一切都仿佛清晰明朗了。

 

實習過程中最為棘手的並不是要學的東西很多,而是不知道去做什麼。項目組的氛圍非常自由,教授鼓勵學生自主發揮,主導自己的工作,教授僅僅提供簡單的構思、對學生的想法中肯評價,但卻並不會幹涉細節如何實現、功能如何拓展。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鄭凌寒都處於一種「找路」的狀態。事實上,這段時間,整個組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大家只好停下來反覆討論,大開腦洞。這兩周是痛苦的,就好像是一船水手失去了方向;同時也是有意義的,大家兩周的頭腦風暴中,更加細緻地考慮了項目的不足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對項目的理解大大加深。

 

經過這段瓶頸期,組內人粗略劃分成了3個不同方向,各有分工。「我也在這兩周不斷提出新的想法,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雖然有成功有失敗,但是在自主思考過程中所鍛鍊的能力以及體會到的參與感,是平日按部就班完成作業時無法感受到的。」

 

圖片來源:作者本人 提供  圖片編輯:朱瓅

 

相關焦點

  • 別去打工!送給暑假大學生!
    暑假快到了,很多大學生也都開始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了,有的人計劃著旅行,有的人計劃著回家,還有的人計劃著勤工助學去打工!不同的決定,不同的體驗,當然也決定了不同的人接下來的人生!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暑假打工很重要,因為可以幫你積累實習經驗,可以讓你未來求職的時候多一些競爭力,有些人甚至在暑假實習期間就把自己的未來工作都確定了。
  • 大學生暑假打工體驗賺錢的苦與樂 感受生活的難與易
    一放暑假,袁夢就來到新幹縣一家超市做箱包專櫃銷售員,她說,這是其第一次打暑期工,主要是想體驗賺錢的辛苦。「真的很不容易,打工讓我明白父母賺錢的辛苦,以後再也不會亂花錢了……」性格開朗的她和超市其他同事相處融洽,大家對她的評價也很高,認為這個小姑娘懂事、能吃苦。袁夢告訴記者,暑假越來越少,她要珍惜每次機會,為將來走向社會積累更多經驗,同時也為以後儲存資金。
  • 滬上大學生海外實習表現:請病假去玩 實習被炒魷魚
    原標題:大學生暑期海外實習近年成熱門表現不當屢有發生請病假去玩,實習生被炒魷魚  暑假裡漂洋過海去找一份「洋實習」,正在成為大學生的新潮流。記者從滬上一些高校了解到,近年來大學生去海外實習人數越來越多。  然而,隨著海外實習大學生人群的的擴大,因為表現不當、不熟悉當地文化而被公司辭退的現象也屢有發生。
  • 大學生暑假打工,工資卻遲遲不發,公司:他們說走就走
    大學生暑假打工,工資卻遲遲不發,公司:他們說走就走素材來自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在如今現在的暑假,很多學生都會去打工。先在社會上打磨,能為自己的經歷增加一點也是很好的選擇,還能賺點生活費。我們在以前會經常聽到一些,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卻很少聽到有人拖欠大學生工資的。到底是什麼事情呢?以下是小編對於整件事情的一個梳理:1、最近一群大學生反應,沒有一點心思學習。他們一群大學生暑假打工,幹了一個月工資都不給他們發。
  • 3次海外交換+5段實習,指南者留學學員從雙非財經到威斯康星
    整體金融市場對於有海外留學經歷和工作經歷的國際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受此影響很多工作崗位也會對海外留學背景相應的要求。所以就我所學習的商科專業來說,留學是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在大二暑假參加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暑期學校之後,我才真正下定決心研究生階段去留學。
  • 實習、深造 45.82%的大學生暑假僅給自己放10天假
    這個暑假,她只給自己留了一到兩周回家休息的時間,其餘時間全部在北京的一家廣告公司實習。像王小婧這樣把暑假留給學習或實習的大學生並不少,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高校64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1.49%受訪者選擇在暑假參加實習、學習、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45.82%受訪者給自己安排的休息時間不足10天。
  • 揭秘山東大學生暑假:超四成選擇打工 青島日薪最高
    又是一年一度的開學季,當代大學生在2020年的線下新學期終於到來了,這場寒假連著暑假的開學,是全社會之盼。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臨沂籍大學生最勤勞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面臨較大的壓力和挑戰,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很多低年級學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做暑假工,既可以接觸社會鍛鍊自己,又可以使自己的經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
  • MCD海外實習開啟M計劃,讓每一位大學生都擁有海外實習的機會
    近期,MCD海外實習發起了一個以大學生和海外實習為核心所打造的 「M計劃」夢想助力項目。MCD海外實習將在全國範圍、特別是高校內尋找有能力、有夢想的「M合伙人」,與他們攜手搭建起一個平臺,助力更多學子實現海外名企實習的夢想,創造更精彩的未來。
  • 揭秘山東大學生暑假生活:超四成選擇打工 青島日薪最高
    又是一年一度的開學季,當代大學生在2020年的線下新學期終於到來了,這場寒假連著暑假的開學,是全社會之盼。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臨沂籍大學生最勤勞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做暑假工,既可以接觸社會鍛鍊自己,又可以使自己的經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根據齊魯人才網數據統計,有43.52%的大學生選擇做暑假工,另外有18.26%的大學生利用暑假進行實習,提升個人技能。
  • 調查稱九成留學生回國就業 海外實習比例偏低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日前進行了「海外留學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英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成為留學最多的國家,60%的留學生在海外獲得碩士學位。參加調查的留學生中,約54%的人在海外有實習、打工或工作經歷,9成左右的人已回國或者欲回國就業。正在國內和海外工作的留學生中,就讀計算機科學、機械和生物等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而留學生中就讀金融、商業管理和語言文化的人最多。
  • 大學生實習變打工,幾千塊工資只到手500塊,這是怎麼回事?
    大學生實習變打工,幾千塊工資只到手500塊,這是怎麼回事?不過現在的大學生實習卻是變質了,一些普通的大學,都會直接讓大學生自己去找實習單位。而大學生又哪裡可以找得到好的實習單位呢。而有的也是直接找人開個實習證明後就給學校交差了,實習已經變成一個麻煩事,對於大學生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了。
  • 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青島以158元日薪領跑全省
    時值九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開學季,當代大學生在2020年的線下新學期終於到來了,這場寒假連著暑假的開學,是全社會之盼。為了解山東大學生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特殊的暑假,山東本土求職招聘網站——齊魯人才網面向全省5萬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並結合網站平臺自身數據,力求為大家描述真實大學生暑假現狀。
  • 海外實習 | 成為商業精英!拿名企offer!申名校
    針對就業市場和學生的需求,拓達聯合眾多知名企業推出【海外暑期實習項目】,為期6周,幫助大家親自體驗國外工作環境,在跨文化環境中提高自己的領袖能力和商業思維,為未來求職和留學深造的你增添一份獨特的個人經歷!海外實習經驗分享:國際環境教給我什麼?
  • 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逐年紅火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向嫻華文/攝)  昨天,40多位大學生在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候機,他們來自省內包括寧波的各所高校,將前往紐西蘭進行各種進修、體驗。從上月15日起,參加2019年暑假海外體驗項目的大學生陸續出發,持續整個暑假的海外遊學活動內容豐富:或做義工,或進行短期學習,或從事一份帶薪的實習工作,或前往一地觀摩交流。
  • 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青島以158元日薪領跑全省
    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臨沂籍大學生最勤勞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影響,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面臨較大的壓力和挑戰,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很多低年級學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做暑假工,既可以接觸社會鍛鍊自己,又可以使自己的的經濟條件得到一定改善。
  • 大學生實習成為一種任務 實習目的很不明確
    暑期是大學生實習的黃金時期。實習,本是大學生踏入社會前的預備演練,是將書本知識應運到實踐工作中的一次檢驗。然而,記者在調查後卻發現,大學生的實習正陷入不同的尷尬境地。可3天過去了,小陳一點動靜都沒有,也不見來報社,張記者一打電話才知道,小陳已經到外地旅遊去了,修改稿件的事自然不用再說了。對此,張記者很是無奈,他說:「我碰到過好幾個這樣的實習生了,他們大多來待上幾天混個公章後連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記者還發現,為了獲得實習學分,更有學生隨意到一些認識的小公司、小超市等一些不太靠譜的地方蓋個公章了事。
  • 大學生實習被當廉價勞動力用,你怎麼看?
    首先,我覺得大學生實習,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學習知識,如果跟了好的師傅,會學到很多,成長很快,別說當成廉價勞動力,沒有收學費,也是用人單位的仁慈,很多大學生是託關係,才能有進到好的單位實習的。@貓女女巫師
  • 大學生打工賺錢是得不償失,還是很有必要?
    現在在大城市上學的大學生,很多都有社會實習,社會實習社會工作的經歷。有很多學生是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所以才會在上學的同時打工賺錢。也有很多學生是因為打工可以學到很多在課堂上無法獲得的社會經驗,既能賺錢又能賺經驗,何樂而不為呢?
  • 這個暑假,漢川市大學生實習實訓伴成長
    18名實習實訓大學生交心談心。,他們在外面引導群眾掃碼,一站就是三個小時,但對他們來說,實習總是充滿收穫,很快度過了一個充實的暑假。   「在實習期間給我最大的收穫是為漢川的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也是為自己的家鄉盡了一份力,學到了一些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比如指導群眾怎麼辦老年卡,或者是社保、醫保等這些窗口辦事的事項,學會了在外面怎樣和各種各樣的群眾去交流引導,幫他們解釋這裡的工作流程,這些實習讓我體會到很開心。」大學實習生曾子昊感觸頗深。
  • 暑假幹什麼?給你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圖片來源網絡小編選擇了50位拿到世界TOP名校offer的百利學子,分析了他們的暑期時間安排,同時根據網絡數據統計,看看這些學霸在高中暑假、大一暑假、大二暑假(數據來源於百利50份名校學子暑期安排在50份名校offer錄取學生大一新生的暑假安排中,有44%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安排、或者比較瑣碎,統一歸類到「其他「,此外,有56%的學生有明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