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城市繁華喧鬧,一顆拳頭大的心卻空蕩蕩的。
在大城市當外賣員的小飛,送完了最後一單外賣,回家洗好澡,頗有儀式感地拿出了前幾天買的「新玩具」。
這是個特別的「娃娃」,是小飛花了110元,在網上某個成人用品商店「重金」入手的玩具。
對於單身男士來說,她無疑是個「好朋友」。小飛一開始很羞澀,甚至有點難堪,但是那無處安放的情感,又找不到一個合理的宣洩口……於是,他選擇了「娃娃」。
很多時候,處於社會底層的打工者,擁有著最熱烈的感情。他們每天奔波忙碌,做著最苦的工作,被生活壓榨得透不過氣。但是每當夜幕降臨,孤獨和空虛感就充斥了全身,想找個傾訴的人都沒有。
他們當中很多正值青壯年,有的沒有談過戀愛,有的是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有的是娶不起老婆的單身漢。底層打工人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沒有條件結婚,連找女朋友都是一件難事。
但是,他們難道就沒有去「愛」的權利嗎?
他們也許比誰都渴望得到愛。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都有七情六慾,如果把情感需求看作「不道德」的事,那麼未免太壓抑人性了。
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是自己解決問題的。但是,也有人會因好奇而加入一些網站或社交軟體,花錢買些快樂。
一不小心,也會被騙。
但是,你以為這就是他們追求「愛」的全部嗎?
不,其實他們更渴望的是「內心」上的滿足,「情感」上的慰藉。
只是,他們找不到可以互相傾訴的對象。只能通過那短暫的快感,來宣洩苦悶的情緒。
外出打工者,有的也會因為長年離開家,而在外面建立起「臨時家庭」。
一些已婚農民工來到城市打工,由於長期兩地分居,呈現了許多在不影響夫妻關係的狀況下組建暫時小夫妻的狀況。這種不正常的關係被稱作「臨時夫妻」。
老沈,江蘇人,2000年來寧波打工。他在江北一家機械廠做電工,有一個單獨的辦公室,裡面沒有電腦,只需一張寫字檯。
「起初,我和老婆一同過來的,一同做了兩三年,但家裡孩子沒人管,老婆就回家照顧孩子去了。」老沈說。自那以後,他就一人單獨在寧波打工賺錢。為了省錢,他很少回家,以至好幾年連春節都沒回老家過。
後來,老沈認識了同個工廠裡的肖燕。「當時,她在我眼裡只是個誠實不愛說話的女人。」老沈說,直到有一天,她出租房裡的電燈壞掉,叫他可不能夠輔佐修一下。老沈直爽地允許了。
從那時候開始,兩人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聊天。「那段時間,每天都想著早點下班,不為別的,就為有人能夠聊聊天。」老沈說當時的覺得像談戀愛一樣。
肖燕的丈夫在雲南打工,兩人過年才見一次面。其實,老沈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於是倆人心照不宣地住在一起了。但兩人並沒有結婚,由於他們彼此都不敢肯定,兩人的關係到底能夠維持多久。
其實,兩個異鄉人在一起談不上多深厚的感情,只是一同搭夥過日子罷了。
「暫時夫妻」很簡單,基本沒什麼感情,有的只是各取所需。除了對老婆的愧疚外,他們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現在的女孩子對物質要求頗高,想找到合適的另一半並不容易。
哪怕你的要求只是「異性」,都沒有人願意跟你在一起。男女比例失衡,更加劇了單身男性的群體數量。
想結婚,先要有車子、有房、有彩禮,眼前就是一座大山,跨過去才能看得見結婚的希望,否則,想組建家庭就是一個白日夢。
這是現實的殘酷,也是底層打工者的真實現狀。
沒有人願意孤身一人,只是現實總是讓人失望。
沒有成功的人生,哪來讓人羨慕的愛情?說到底,這就是底層打工人的困境。
底層打工者的尊嚴,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儘管他們的社會地位不夠高,但是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會有情感的需求,都有被愛的權利。人性不是在壓抑中爆發,就是在生活中壓抑,最終傷害的不只是個體,而是整個社會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