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難點,是明知會惹麻煩,還忍不住碰底線

2020-12-25 居家生活大爆炸

新人養魚,總是飽含心酸跟失敗,每一次死魚都讓人心灰意冷。別人養的好好的魚,在自己手裡居然活不了多久。同樣是養魚,為什麼會承受這麼多挫折?

圖片來源丨Pixabay

養心的路上兵荒馬亂,當猝不及防的困難到處都是,你還願意養魚嗎?

創意魚缸

因為好奇心,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自然之美,也創造出很多形狀奇特的魚缸。它們美觀,圓潤,色澤璀璨,有的還流光溢彩。

圖片來源丨Pixabay

但表面炫技的魚缸並不適合養魚。至少清缸麻煩,造景也有點困難。更有奇形怪狀的,清便都要浪費很多時間。如果留下這種麻煩魚缸,你還會在打理魚缸中享受快樂嗎?

不用過濾跟加熱

不加過濾跟加熱的,大多是古法養魚。這個坑太複雜,不支持新人玩,而且不到一定境界,養不出哪種超然於物的感覺。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Moorthy Gou

除此之外,魚缸裡有過濾是必要的,否則單靠水的淨化能力,是沒什麼作用的。而且一旦魚缸裡沒有循環,水慢慢變成死水,魚是活不久的。一個好的過濾能幫你維持水循環,培養硝化細菌,分解水裡的殘渣跟糞便。也能抑制水裡部分有害物質。

加熱棒同樣是比較重要的養魚裝備。你可以只認為它的加熱作用,但不要忘了, 有它在,水溫就可以維持在一定範圍內,不至於大幅度波動,魚就不會出現應激反應或者白點。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季節,加熱棒也是一種可靠的保障。

用仿真水草造景

學不會造景跟懶得造景的魚友,可能會喜歡上仿真水草,不過很少有老人真的入手仿真水草,原因很簡單,假草不自然,而且有些材質會壞水,導致死魚。

圖片來源丨Pixabay

俗話說「養魚是養水」水壞魚死的例子多到數不過來,其中就有用仿真水草壞水的情況。

仿真水草的用料並沒什麼保障,你可能不會想到那些塑料製品會分解多少有毒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又是怎麼一點點蔓延到魚缸每個角落,混合在水裡,被魚吸進身體裡,破壞它們的身體組織,甚至導致喪生。

喜歡各種混養

養魚不混養,不是痴心絕對就是初入廳堂。只要進入水族圈,看過花花世界裡成百上千種觀賞魚,就會走火入魔似的想要擁有那些品相純正,體態豐潤的魚。它們可能是孔雀、鸚鵡、錦鯉、招財,或者大型的龍魚、魟魚等。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Rian Castil

魚的分類有很多,比如:熱帶魚跟冷水魚的差別;上層魚、中層魚跟下層魚的搭配;淡水魚與深水魚的禁忌,都是很有講究的。憑感覺混養,多半悲慘收場。即使一知半解,也會魚死缸亂。只有積累混養經驗,才能避開雷區,進入下一關。

飼養密度大

成功混養的朋友,會不自覺的想嘗試下增加密度。天才一般的養魚高手知道魚缸的極限密度是多少,但他們不會無聊到捨棄觀賞性,增大密度,證明自己的能力。用一句俗語總結:貪多嚼不爛。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frederica

剛脫離新手階段的魚友可能會增加密度,可能願意承受魚缸觀賞性不足的尷尬。那麼魚缸尺寸固定,缸裡的水就這麼多,新加入的魚也要喘氣,吃飯,排洩,還要有遊動的空間跟自己的領地。密度太大意味著耗氧量又快又多,排洩物飆升,而且大密度導致魚沒法找到自己的領地,發色也不會好看,甚至一旦有一條魚病了,其它魚也等著受罪好了,這可真是經典的「一鍋端」了

換水

換水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有些人還是中招了。沒有老人帶的新人可能不知道要換水,好在掛幾次魚也能明白。有一些養過一段時間的魚友,其實也會別有心思的不按標準換水的。比如家裡養了錦鯉或者金魚,就不管當地水質問題,不曬水直接換,所以有的魚受不了,開始生病了。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muiseadam

之前我遇到過一個朋友,它每次換水,都要超過1/2,而且魚還奇蹟般的活下來了。之後他向我炫耀自家的魚皮實,我也深感生命的頑強。雖然這種做法我不認同,但魚是人家的,能說什麼呢?

後來,它的魚死了,按照他的話,是:離奇掛掉,原因不明。

水草造景基礎知識

水草分陰性跟陽性,石頭會改變硬度,這些小知識可能不會被所有魚友用到。但只要造景缸,就要考慮這些方面。

圖片來源丨Pixabay

陽性的生長快,需要比較強的光照跟二氧化碳。陰性對以上兩種條件的依賴不是那麼高。一般水草缸可照8小時,長期沒有光照的水草會枯萎。

新魚入缸過水

嚴格意義上講,過水分三種,廣義上說有兩種,不過我們常用的是其中的一種。新魚入缸前的過水,類似於你買了一套房子,裝修完之後,要開窗通風一樣。否則屋裡味道太重,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圖片來源丨Pixabay

所以過水的的基本要求,需要魚袋跟魚缸裡的水溫基本一致,魚缸裡的水慢慢注入魚袋裡,使魚袋裡的水慢慢的跟魚缸水融合。這樣做的好處是,魚可以慢慢適應水質變化,不至於忽然進了新環境,產生應激反應。

所謂應激反應,就是精神恍恍惚惚,整天神神叨叨,身體免疫力下降,用藥催也不容易好,還喜歡跟其他魚比病情,別的魚染了什麼病,它也要患那種病。而且嚴重的都能短時間暴斃。

熱帶魚跟冷水魚混養

熱帶魚跟冷水魚混養並不是不行,但其中有很多細節要靠經驗化解,拿錦鯉為例,它可以生活在2-30℃的水裡,原則上可以跟熱帶魚混養,但在18℃上下的水裡才能維持良好狀態。

圖片來源丨Pexels

而很多熱帶魚只要在低於22℃的水裡生活,就出現體色暗淡,或者滋生白點的狀況。其次,凡事混養,就要考慮酸鹼度,硬度,新水跟老水的使用,以及溶氧量等問題。我國冷水魚大多需要很大的溶氧量,部分還需要造浪,所以在跟東南亞、南美、非洲的熱帶魚混養是比較難的。

雖然網絡上部分魚友稱熱帶魚不能跟冷水魚混養,但我本人持樂觀態度。凡事都要在琢磨中不斷完善,沒準什麼時候就能混養了。只是對各種魚以及養水不太了解的朋友,還是別涉及這麼深的玩法了。

病魚

買到病魚意味著遇到了不良商人,也就是說商家為了賣魚,用藥給魚續狀態。等買回來時,魚進入新缸,就會暴露原本就有的症狀。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waldemarb

這種情況有點難辦,首先病魚進入新環境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而且在應激反應下,加速死亡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即使魚友想及時止損,買來魚藥治療,病魚帶來的細菌也會快速蔓延到全缸,其他魚會跟著遭殃。

除了這種狀況,我也想把一些染色的魚劃為病魚。比如市面上帶有鮮豔色彩的玻璃拉拉,大多是以消耗生命力為代價,用雷射技術染上的顏色。

圖片來源丨Pexels

養魚作為一種持久性比較強的愛好,已經被很多朋友接受。它的多變性以及靈活性註定了養魚的樣子不止千萬種。不過不管哪種養魚方式,都要明白哪些問題需要規避。就像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要儘快明白校園跟社會之間的區別一樣。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老司機們會養魚嗎,養魚是什麼梗?
    老司機們會養魚嗎,養魚是什麼梗嗎,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養魚那些梗! 在網絡上海王常與」中央空調」同義,指曖昧關係眾多,經常以廣撒網為中心指導思想撩妹的渣男,源於「本以為遊進了哥哥的魚塘,沒想到哥哥是個海王」的梗,而養魚則是說你是海王養的其中一條小魚,把你當做備胎的意思。
  • 養魚先養水,養魚新手做到這三點,維護出一缸好水不再難
    本期是新手養魚不死魚系列視頻的第三期,老孫主要和大家聊一聊,新手養魚,如何去做,才能維護出好的魚缸水質,並且要注意的一些坑。下一期視頻,老孫會給大家講,如何科學準確地了解我們的魚缸水質情況。新手養魚,魚動不動就生病,始終養不出好狀態,其中原因多半是因為水質出了問題,養魚先養水是新手應該知道的最基本的道理,懂得如何把水質維護好,少走彎路,很多養魚遇到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 三條底線千萬別碰,不僅沒用還受罪
    而且不乏有一些明星,他們在拍戲過程還懷著孩子,有的時候生產完還來不及恢復,就去繼續工作,即使她們後期吃著高昂的補品,也能發現其實復出後的她們是沒有之前的狀態好的。還以為人家在哪裡做的保養,一問才知,原來是生完孩子坐月子期間,家裡人都特別照顧她,她自己也比較注意,不僅之前的一些頭痛的小毛病不再犯了,而且體質也有一定的上升。三條底線千萬別碰,不僅沒用還受罪!
  • 想在心儀之人剛分手時「趁虛而入」,最好別碰了這些「底線」
    想在心儀之人剛分手時「趁虛而入」,最好別碰了以下這些「底線」,只有尊重對方,讓對方去保留這些東西,雙方的感情才能快速的進一步發展:對方的財產每個人都有分配自己財產的權利,財產是屬於個人私有的東西,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好的物質條件,也能讓我們更加有安全感。
  • 夫妻吵架,這5個底線一定不能碰!
    靈兮情感 還深愛著的人,都值得去挽回 吵架其實並不可怕。如果能好好把握分寸,吵架就是生活的調味劑,能讓兩個人加深對彼此的了解。 相反,如果失了分寸,吵架就是一場災難,會漸漸消磨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感情。
  • 小故事大道理《大衛惹麻煩》兒童故事繪本
    書名《大衛惹麻煩》   1、兒童故事大全《大衛惹麻煩》兒童故事繪本簡介:  小朋友也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你會發現,在家裡被媽媽說不的大衛年齡尚小,所犯的錯誤是那個年紀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衛做了那些事情?  每次大衛闖了禍,他總是說--不!這不是我的錯!
  • 在領導眼前,三個底線不要碰,兩個原則要堅守
    在領導手下幹工作,有三個底線不能碰,兩個原則要堅守。要是你做不到,鐵定在領導手下幹不成。不是被其他員工擠走,就會被領導直接給幹掉。趕緊看一下吧:一、老實的底線---儘量做到中規中距領導允許一個員工不老實,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底線。同樣,領導喜歡老實的員工,也一定要有一個底線。所以在工作上一定要做到中規中距,最好能夠靈活一些,既不要做得過火,又不要做的死板。你把握好了老實的底線,就會被領導用得更久!
  • 身為員工,不能碰的五個底線,容易被領導冷落
    不想被領導冷落,身為員工一定不要去碰五個底線。這是身在職場,跟隨領導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要是這些都做不到位,別說會被領導冷落了,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有被淘汰的風險。這五個底線分別是:一、馬虎---小心引起領導的憤怒領導對員工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在工作上的馬虎,要是你沒有一點節制,總是屢教不改,就會引起領導的憤怒。那你在工作中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領導會像跟特務一樣一直盯著你。要是也沒有任何改變的動機和念頭,就會被領導果斷放棄!
  • 養兒子的家庭,注意兩個「底線」不能碰,不利於今後成長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雖然「重男輕女」思想已逐漸被淘汰,家裡養兒子和女兒的地位同等重要,但在教育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尤其是在教育男孩上,有幾個底線千萬不能碰,否則很容易影響親子關係。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養兒子的家庭,注意兩個底線不能碰
  • 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
    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富人給孩子取名都不大呢?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名字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 這些「底線」,男人再愛你也不碰,很多女人卻經常做!
    其實一個人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這不是說夫妻兩人的感情不堅定,而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底線,都有別人不能觸碰的人事。每個人都有對自己來說比較珍貴的東西,面對這些人事都應該尊重理解,特別是夫妻相處中,這些「底線」,男人再愛你也不碰,很多女人卻經常做!一、對待父母的態度。
  • 孩子的哪些「底線」碰不得?趕緊改正,否則會嚴重影響孩子心理
    就像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線。如果父母挑戰了他們的底線,就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故意和大人對著幹。那麼,孩子們都有哪些「事」是家長不能觸及的底線?底線2被愚弄的「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遭到成人或大孩子的欺騙,比如,大孩子把洗衣粉用彩紙包好騙小孩子說「好吃」,小孩子真吃了,大孩子哈哈大笑,小孩子方知上當受騙。
  • 買了個大魚缸養魚,大魚天天吃小魚,沒幾天還都死光了,咋回事呢
    一般會養寵物的人都比較熱愛生活,也有可能是比較寂寞。前幾天,小白覺得家裡很冷清,忍不住興起了養魚的衝動,當天她就去逛了市場,買了個大魚缸回家,開啟了養魚的生活,然而,沒想到,這居然是一場悲劇的開端。她覺得很奇怪,甚至也不知道大魚會吃小魚,但為了查出事情真相,從這天開始,她沒事就盯著它們,觀察它們的行動,終於,她發現了……原來大魚天天吃小魚!等她用手機抓拍到的時候,小魚差不多已經被大魚全部吃光了。本來,小白覺得,既然大魚吃小魚,那以後就不養小魚了,多養兩條大魚吧,沒想到,就連這個最後的願望,她都沒能實現。
  • 大學的這四大「潛規則」要知道,觸碰了會惹麻煩
    大學的這四大「潛規則」要知道,觸碰了會惹麻煩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大學就好比一個小型社會」,現實確實如此,在大學裡不單單要學習,還要經營好人際關係,作為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可以說充滿了好奇,總是想要去探索。
  • 孕期最危險的不是孕早期,而是孕七月,這些底線不能碰
    導讀:孕期最危險的不是孕早期,而是孕七月,這些底線不能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最危險的不是孕早期,而是孕七月,這些底線不能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人月經第一天,3個「底線」務必守住,子宮也許對你說「謝謝」
    而女性在來月經時,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對比較低,如果不注意保養,也會導致子宮受到一定的傷害。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節,特別是以下幾個底線,也是儘量守住,或許有助呵護子宮,切莫忽視。女人月經第一天,3個「底線」務必守住,子宮也許對你說「謝謝」碰冷水。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在來月經期間,本身身體就比較脆弱,陽氣缺乏,一定要注意少碰涼水。這樣的話,很容易導致溼寒之氣入侵體內,造成宮寒、月經不調、痛經的現象,不利於女性的健康。
  • 今年養魚有補貼麼?養魚補貼怎麼申請?2020年養魚補貼政策
    養魚補貼要怎麼申請呢?接下來一起跟著小編了解下2020年養魚補貼政策吧!3、稻漁綜合養殖補貼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資源,通過養殖魚類,而且實現了優質稻米的生產,比如現在可以養殖稻花魚,使用同樣的成本,實現了效益最大化,而且這種稻漁綜合養殖已經開始推廣國家級示範區,政府在這方面也會繼續給予扶持。
  • 繪本故事_50《大衛惹麻煩》
    撒謊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犯的錯誤,我們在得知孩子撒謊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大衛又來了,經歷了被媽媽說不,被老師說不的成長經驗,大衛似乎並沒有痛改前非,在這本書裡,繼續發揮超人能量,大惹麻煩
  • 他垂眼看她,忍不住抬手碰了碰她臉頰,好蘇!
    「你說過,那天知道你們會去拜拜的只有鄒宜平。」他明白她為什麼可以在無證據下認定兇手是誰。  「沈小姐,還沒考慮好?」外頭人已不耐久候,再敲了敲窗。沈觀忍不住,問:「你們寶哥要見的是我,與我朋友無關,是否能讓他下車離開?」  「這沒辦法。我要是讓他先走,他帶警察跟上來,我怎麼跟寶哥交代?」沈觀不再開口,一路沉默至車停下。
  • 讀懂婚姻真諦的「陳養魚」不養魚了,演員楊玏:不是所有人都會活得...
    角色:養魚不僅是標籤,也是敘述角色的語言因為養魚的角色愛好,楊玏飾演的陳嶼被網友戲稱為「陳養魚」,最近楊玏在機場還收到了粉絲送給他的小黃魚和錦鯉玩偶,楊玏在微博以角色陳嶼的口吻打趣道:「他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謝過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