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哪些「底線」碰不得?趕緊改正,否則會嚴重影響孩子心理

2020-09-05 童年的機器貓

就像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線。如果父母挑戰了他們的底線,就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從而故意和大人對著幹。那麼,孩子們都有哪些「事」是家長不能觸及的底線?



底線1隱私的「事」

家長不要公開暴露孩子的隱私,不能當眾說寶寶尿床,也不能把寶寶和你說的私密話抖出去,孩子可能說不喜歡某個人,也可能說長大後與某某結婚等。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小,說給別人聽也無妨。當眾暴露孩子的隱私,既傷了其自尊,又會讓他缺乏安全感,也不再信任你,融洽的親子關係被扭曲,不利於以後的家教。

底線2被愚弄的「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遭到成人或大孩子的欺騙,比如,大孩子把洗衣粉用彩紙包好騙小孩子說「好吃」,小孩子真吃了,大孩子哈哈大笑,小孩子方知上當受騙。家長如果在小孩子面前提起這件事,既讓孩子感到難堪、後悔,又讓他感到人心複雜,不敢與人交往。被愚弄的事,家長不能拿出來嘲笑孩子,否則會讓孩子憎恨那個騙他的人,並對家長產生不滿。



底線3被打罵的「事」

以前孩子犯了錯,家長打罵了他,如今又在別人面前提起,甚至把打罵的情形逼真地描述出來,無形中造成了對孩子的「二次傷害」。被打被罵,對孩子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往事再提,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反感,孩子可能會故意和家長對著幹。

底線4出糗的「事」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有不少出糗的事,比如,穿衣分不清正反面,說話口齒不清,總分不清「灰」和「飛」,登臺唱歌忘詞,等等。出洋相的事家長不應再提,否則,會讓孩子感到尷尬,也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糗事當笑料,家長一笑了之,孩子卻可能耿耿於懷。

底線5幹不好的事

有些平常小事,一般孩子都能幹好而自家孩子卻幹不好,比如2歲了還不會走路,3歲不會開童車,5歲不會搭積木,6歲不會吃魚,等等。這些事孩子沒幹好,可能是因為自家孩子發育比同齡人慢半拍,這是正常現象。如果過分渲染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進行消極的暗示,給自己貼上「低能兒」的標籤,從而影響今後的成長。

更多驚喜福 利,還可以看下面【了解更多】哦!也可以加 V【uu80wp】或關注 v 公 眾 號【美白祛斑祛痘小妙招】

相關焦點

  • 孩子這些底線,父母千萬碰不得,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成年人之間發生爭吵,經常會說:「你觸碰到我的底線了!」可是你知道嗎,不光是大人,小孩子也是有底線的!當他敏感地感受到一些令自己不舒服的訊息時,或突然發脾氣時,或許你已經觸碰到他的底線了。如果父母的舉動,讓孩子覺得挑戰了他們的底線,孩子就很容易讓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事事都和大人反著來。那麼,家長平常生活中有哪些做法容易觸及到孩子的底線呢?
  • 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笨,趕緊改正吧!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不經意間做出的舉動,卻可能使孩子變笨、耽誤孩子的成長。今天這篇文章,列舉了5個常見的錯誤做法,家長們要趕緊改正!否則,孩子的表現非但不能如你所願,還將越來越差。某天,一位長輩拉過我低聲說,別在外人面前誇孩子,要謙虛,否則他們很快就會驕傲得翹尾巴。不可否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可我始終覺得,好就是好,孩子做得好就該被肯定。要知道,大人(尤其是老師和父母)的評價,是孩子自我認知的主要來源。
  • 每個孩子都有「底線」,家長教育時不要踩雷,否則影響孩子一生
    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可能只會影響孩子幾年,但是,家長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說錯話,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有些孩子心理素質比較差,會因為家長訓斥兩句而改變性格,更甚者會出現輕生的想法,批評可以,但要適度。
  • 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
    ,往往會觸碰到孩子的底線,可能家長們不知道除了成人,孩子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1.以前的錯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錯,而孩子往往也是在各種錯誤中成長起來的。但是有些媽媽會把這些錯誤看成是孩子成長中的笑話,時不時地與眾人說起。
  • 「好月子」和「壞月子」差異明顯,這4條底線不能碰,寶媽要知曉
    另外,產婦生子後身體激素急速下降,會導致心理上有很大的波動,容易情緒不穩定,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心態。產褥期護理不好的產婦,很容易導致各種「月子病」,嚴重的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恢復。產褥期關係女人一生的健康,這4條底線不能碰,寶媽要知曉不要碰涼的東西坐月子期間產婦身體虛弱,不能碰涼的東西,尤其注意洗手時不能碰涼水。
  • 孩子教育中,這幾個「不要」一定要改,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教育十分關鍵,但有的話家長千萬不要說,否則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如果你總對孩子說以下的話,那就趕緊改正吧。有時候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呀,殊不知簡單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心理會有很大的影響,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
  • 新手寶媽見不得婆婆碰孩子?「護犢心理」再強,也別傷了老人的心
    就看到她看微博上發布了一個動態,說是奶奶都喜歡搶孩子嗎?我一看就明白了,這不就是當初的我嗎?想當初,我也是見不得婆婆碰我兒子,後來發現周圍的新手寶媽都有這種現象,只要看到婆婆抱著娃,心裡那個著急啊,就像出現個什麼意外,特別不喜歡婆婆碰娃,而且最擔心的是怕婆婆帶娃帶的會不跟我親,要知道那可是我用命換來的孩子。雖然都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
  • 「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
    導讀:「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大避父」不是簡單說說,這些雷區不能觸碰,否則就打破底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心理底線就是家庭教育的紅線
    @言之推微教育覺得;無論怎麼去教育,用什麼手段去教育,只要明白孩子的心理底線在哪裡,那麼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應該止步在哪裡。所謂孩子的心理底線,說白了就是孩子的尊嚴界限。大多數人根本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底線,沒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出走孩子的父母也是這樣,根本沒有考慮孩子是一個有自尊心的「人」,不僅不給予安慰,反而火上澆油,放狠話說:走了就別再回來。好吧,如你所言,償你所願,結果這個孩子比父母更狠,一走到現在也沒有回來。然後父母在這十年當中找了很多地方,還是沒有尋回自己的孩子,回過頭去重新看: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 聰明的家長,不會輕易觸碰孩子這5個底線,否則親子關係只會疏遠
    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才讓親子關係變得生疏。如果家長想一直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下面這些孩子的「底線」不要輕易觸碰。一、侵犯孩子的隱私空間孩子無論在多大的年紀,都有自己的隱私世界需要守護。尊重孩子的隱私,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孩子才會有釋放自己的機會,與家長和諧相處。否則,孩子可能會感到壓抑,而想遠離家長。
  •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打不得罵不得,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小明在進入到叛逆期之後經常違背父母的意願,甚至還會經常出現和孩子打架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明的爸爸媽媽就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辦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一、孩子進入叛逆期,會有哪些特徵?3.更加注重個人外表一般來說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正是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時間,所以對於外表也會格外重視。男孩子會特別注重衣著打扮,女孩子也會注重保養自己的皮膚和頭髮以及自己的身材,甚至還會有很多孩子為了追求所謂的好看和靚麗,做出一些成年人不能夠理解的事情。
  • 「人前教子」真的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嗎?未必,但真的會傷害孩子
    而且在面對孩子受傷時,很容易瞬間變「蜥蜴腦」,開啟戰鬥模式,自己孩子受傷了,傷在兒身疼在娘心,別人也要付出同等的代價。從打自己孩子這位媽媽的角度來看,知道自己是過錯方,積極地認錯道歉並提出解決方法,但均不被採納,一直被羞辱和指責,惱羞成怒下只想趕緊逃離,只好滿足男孩媽媽提出的要求。
  • 寶寶未滿100天,這5個育兒禁區家長不要碰,會影響孩子健康
    尤其是未滿百天的孩子,身體發育不夠好,免疫力又低,既需要家人的細心照顧,還得注意一些育兒禁區。寶寶還未滿100天,這5個育兒禁區家長千萬不要碰,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不足百日的寶寶,不宜長時間抱 小蘭與丈夫結婚多年,一直未有身孕,做好了一輩子沒有孩子的準備,誰料到,她突然有一天懷孕了。
  • 孩子出現這些表現,趕緊就醫,否則後悔莫及!
    孩子出現這些表現,趕緊就醫,否則後悔莫及! 孩子生病了,需要看醫生嗎?如果你真的擔心孩子,最好就趕緊去醫院。兒科醫生指出,孩子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 壓力≠動力,這個觀念要改正,要不然傷害的只會是孩子
    為了讓孩子能夠變成家長心中期待的那個樣子,平時的教育中,很多家長都是"用力過猛",恨不得讓孩子一夜之間就長大,懂事。在家長看來,當下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餘的事情都可以被無限期推後。為了讓成績有所提高,家長對孩子的管教可以用嚴苛來形容,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 吼孩子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吼孩子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明明知道這個問題很嚴重!我今天又忍不住吼了孩子!內心無比的悔恨!1,經常吼孩子,會導致孩子膽小,自卑!2,會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沒有主見!3,孩子長大了,得抑鬱症的機率比較高!4,經常吼孩子,會讓孩子變得也喜歡大吼大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效仿父母!等孩子長大了,很難更改這個毛病!
  • 為何富人給孩子取名都不大呢?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
    導讀:為何富人給孩子取名都不大呢?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富人給孩子取名都不大呢?這些底線也很少碰,但普通人卻相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東西別讓孩子碰一定要注意收藏好!否則會很危險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由於孩子的好奇,總是會去碰很多危險的東西,當這些危險的東西給孩子帶來傷害的時候,再後悔就晚了,所以,家庭中不要讓孩子碰到的東西,一定要注意收藏好。  2.刀具等利器  剪刀、水果刀等鋒利器具千萬不要讓寶寶碰到,會造成流血事件。家長平時保存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並告訴孩子刀具等不是可以隨便拿著玩的東西。如果孩子感興趣,可以用塑料玩具替代。平時不要讓孩子進廚房,以免打破餐具割破手,或碰到刀具造成傷害。
  • 孩子也有六條底線!父母一條都別碰,對孩子的傷害將是一輩子
    1、孩子出過的糗事。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必定出過不少糗事,比方剛學說話時將「停電」說成「停蛋」,這種出洋相的事兒很傷孩子的自信,仍是少提為好。2、孩子丟人的小毛病。3、孩子被捉弄的事。比方家長拿透明皂逗孩子說是糖塊,孩子吃後才知道上當。這種小時候的事再提,會讓孩子感覺尷尬和懊悔,也簡單對家長發生不滿。4、孩子做不好的事。
  • 「詭計多端」的孩子,兒時會出現這3種行為,家長要早發現早改正
    我鄰居家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經常會聽王姐誇自己家孩子多麼多麼乖,多麼多麼好。因此,如果孩子在兒時存在以下這3種行為,父母要及時的發現,並且幫助孩子進行改正。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會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孩子,這樣很容易養出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