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暗含的感統訓練,不要制止孩子這樣玩

2020-08-14 融教之家

現代社會,因為自由活動受限,家長溺愛包辦,缺少玩伴,剖腹產孩子的增加等因素,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

在養育過程中,許多家長無形中限制了孩子們玩的權利,也剝奪了他們感覺統合發展的機會。

其實,孩子在生活中一些看似「頑皮」的小舉動,恰恰暗含著感覺統合訓練的契機。

地板爬行

因為「怕髒」,家長對孩子的限制太多,這不讓爬、那不讓爬,孩子也就缺乏成長中所必須的各種感覺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多玩爬行的遊戲:

家長可以在地板上鋪上泡沫墊,讓孩子多爬行,也可以在地板上放一個長椅子,讓孩子在不碰到椅子的情況下,在地板上爬過去。

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既鍛鍊了身體雙側的動作協調和肌肉控制,同時也刺激了前庭覺

撕碎紙屑

很多孩子小時候喜歡撕書、撕紙巾,大多數家長將這一行為定義為破壞性行為,每次看到床上、地上一片狼藉,就特別生氣。

其實,撕紙也可以成為孩子感統訓練的一種方法:

在撕紙遊戲中,可以讓孩子撕出各種形狀,長條形或者圓形,家長也可以輔導孩子撕一些簡單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

也可以讓孩子把撕好的方形紙片拼成房子、汽車;圓形的紙片拼成皮球、呼啦圈;三角形的紙片拼成小山、帽子等。

利用撕紙,家長可以從中找到很多訓練孩子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的機會,同時也發揮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

親親抱抱

針對於焦躁、粘人、壞脾氣、發音不準、偏食、動作慢的孩子,抱抱親親能夠有效改善孩子的觸覺失調。

將孩子抱在身上,家長用臉頰或額頭摩擦孩子的臉,或者是互相親吻臉頰。

媽媽也可以用頭髮接觸孩子的臉,但是要注意頭髮的清潔和孩子的反應。

上下樓梯

現在有很多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減少了孩子的很多運動機會,導致孩子出現感統失調。

其實,看似平常的上下樓梯可以鍛鍊孩子的前庭平衡覺。

平時帶著孩子多走一走樓梯,讓孩子做到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再到連續上或下樓梯。

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前面或後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

等孩子漸漸熟練後,讓孩子自己上下樓梯。

跳沙發

當看到孩子爬上沙發再跳下來時,相信很多家長都忍不住去制止。

但其實,適當的蹦跳對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相當有作用!

這個大運動練習對於寶寶理解高和低的概念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的了,當然這個遊戲對於不到兩歲的寶寶來說爬上去會比較容易,再跳下來可能就不容易了,沒關係,家長可以幫助他們下來,無論是幫他們爬下、拉著他的手跳下或者直接抱下來。

做家務

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認為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

其實,做家務對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非常有用:

例如,在擦地板時需要用雙手雙腳撐住身體做出爬行的姿勢。

這樣不僅可以刺激前庭覺,鍛鍊視覺空間感,還能夠鍛鍊胸、腹、腰、背等各部分肌肉,促進整個身體的協調活動和大腦雙側分化。

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對孩子的感統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於家長的溺愛和限制,孩子慢慢失去了這些鍛鍊機會。
感統訓練是針對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量身定做的一門必修課,彌補孩子自然玩耍的缺失。

感統訓練的益處

1)提高兒童學習成績,改善其厭學情緒

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行為集中感統訓練後,動作變協調,情緒變穩定,注意力改善,對於學習困難的兒童,同時參加感統訓練後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

2)對腦神經生理抑制具有改善作用

感覺訓練對提高兒童精細操作能力、視覺辨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均有明顯作用。

3)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後能得到顯著改善。

4)促進觸覺系統的發育

無論是觸覺敏感還是觸覺遲鈍,經過針對性強的感統訓練,都可以改變孩子膽小、愛哭、脾氣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狀態。
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它會伴隨著人的一生,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很難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應該提早讓孩子進行感統訓練,不要讓我們的孩子變成了一群聰明的「笨小孩」。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暗含的感統訓練,爸爸媽媽們別再錯過啦
    代社會,因為自由活動受限,家長溺愛包辦,缺少玩伴,剖腹產孩子的增加等因素,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在養育過程中,許多家長無形中限制了孩子們玩的權利,也剝奪了他們感覺統合發展的機會。其實,孩子在生活中一些看似「頑皮」的小舉動,恰恰暗含著感覺統合訓練的契機。
  • 這些生活中暗含的感統訓練你知道嗎?
    許多父母對於感統訓練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渴望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效陪伴,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感統訓練。其實,孩子在生活中一些看似「頑皮」的小舉動,恰恰暗含著感覺統合訓練的契機,來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利用撕紙,從中找到很多訓練孩子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的機會,同時也發揮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
  •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在「玩」中訓練改善?
    孩子身體不協調,平衡感差;難以完成跳繩、投擲、接球、踢球、等運動,穿衣服、繫鞋帶、系扣子困難,不能靈活用筷子 、剪刀剪紙、寫字、玩拼圖遊戲困難,身體乏力、笨拙、鬆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於一件事。上面這些問題,與感統失調都有很大關係,我發布了很多關於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文章,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嚴重感統失調的人往往在運動、協調、判斷、處理、語言、視覺、聽覺,記憶、和其他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感統失調隨著年齡、身體的發展,會有相應的改善,但如果不及時幹預訓練,成年後仍然會存在,身體協調差、易疲勞、情緒差,計劃和組織事務,存在相應困難的問題。
  • 生活中看似·頑皮·的小舉動,恰恰暗含著感覺統合訓練的契機
    在貴州大數據峰會上,馬雲語出驚人: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 生活中可以這樣鍛鍊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感統
    戶外感統訓練最近有家長向我諮詢孩子在家的話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統呢?孩子鞋子會穿反,沒有方向感孩子特別爬高,不敢爬攀登架孩子的沒有肌肉張力,手指軟弱無力,手眼不協調孩子已經5歲了,還是不會跳等等在家庭中,怎樣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感統呢?
  •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感統訓練機會,你幫孩子抓住了嗎?
    在專業的感統訓練中,訓練老師常常會運用大量的感統教具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環節,讓孩子在攀、爬、滾、蹦、跳,穿、夾、塗、釘、捏等各種不同的活動操作過程中得到大量的自身體驗與能力提高。但是,在家庭當中,受空間和經濟等因素的限制,購置大量專業的感統教具顯然是不太現實的。那麼 ,這是否意味著在家裡就不能做感統訓練呢?
  •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感統訓練機會,你幫孩子抓住了嗎?
    而感統訓練,就是通過豐富的適宜的,各種各樣有針對性的感覺刺激,點燃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的大腦和各大感覺系統在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能力的提高,進而改變文章開頭我們列舉的種種異常行為。在專業的感統訓練中,訓練老師常常會運用大量的感統教具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環節,讓孩子在攀、爬、滾、蹦、跳,穿、夾、塗、釘、捏等各種不同的活動操作過程中得到大量的自身體驗與能力提高。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當你經常跟孩子玩感統遊戲,你就會成為孩子的知心好朋友,他會在生活中,把更多的心裡話告訴你,他會告訴你他喜歡動畫片裡的哪個人物,並且它有什麼樣的力量,告訴你他在學校與某個同學怎麼了等等,當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後,你就可以幫助孩子把內心不安、恐懼、焦慮、害怕等情緒進行疏導,那麼孩子的心理就會更健康。
  • 孩子寫字不好,學習困難,感統訓練怎麼玩?(附:訓練項目)
    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下介紹:當孩子在認真寫字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這些問題時,說明孩子感統失調了,那麼,關於感統失調,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培訓機構,通俗的講: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機器,我們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後,發出指令,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
  • 如何在家中給孩子做感統訓練?
    3-6是最佳的感覺統合訓練糾正時間,自己在家裡也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感統訓練來鍛鍊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認知能力。怎樣在家裡做感統訓練呢?需要什麼道具呢?主要從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本體覺、平衡覺方面進行訓練。訓練的道具可以購買一些,也可以不用購買利用家裡的一些常用物品就可以進行感統訓練。
  • 自閉兒的感統訓練,還可以這樣做
    導讀:自閉症孩子不配合感統訓練怎麼辦?孩子哭鬧、家長著急、老師無奈,實際上,自閉症兒童對感統訓練的配合能力是提高孩子其他能力的基礎,所以訓練自閉症兒童的配合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訓練新生對康復機構老師的適應能力當新生來到康復中心這個陌生的環境中,都感到有一種恐懼感,例如飛飛(化名)第一天來中心訓練時就一直哭鬧,只要看見門就想開,看見老師就遠遠的離開,非常害怕。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老師就應積極去親近他,跟他說:「寶寶,不要哭,來,到老師這邊來。」一邊說,一邊拉著他的手去給他拿一些玩具。
  • 能在家給孩子做感統訓練嗎,還是一定要去感統訓練機構?
    原因是為了追求經濟的最大化就大量招生,而場地和師資有限,所以就通過縮短訓練時間來安排眾多孩子的課程,一周就安排一兩節課,每節課就三四十分鐘,而且每節課裡的孩子還非常多,一個教具輪流排隊也玩不了幾分鐘。這樣短的訓練時間,其效果可想而知。二、有些訓練機構教學方式不科學。
  • 城市地區的孩子,如何做感統訓練?
    感覺統合失調,雖然並不屬於疾病範疇,但是,作為家長,一旦聽到這樣的詞彙有可能與自家孩子產生關聯,還是會格外緊張。只要測評結果顯示孩子的感覺統合狀態良好,就不需要做感統訓練了嗎?很遺憾,在這裡小編不得不十分嚴肅地告訴你,「感統訓練,每個孩子都需要做,即使孩子的測評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父母也絲毫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就目前這個社會的大環境而言,實在太不利於孩子的感覺統合功能發展了!」
  • 感統測評顯示孩子能力還不錯,還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感覺統合失調,雖然並不屬於疾病範疇,但是,作為家長,一旦聽到這樣的詞彙有可能與自家孩子產生關聯,還是會格外緊張。只要測評結果顯示孩子的感覺統合狀態良好,就不需要做感統訓練了嗎?很遺憾,在這裡老嶽不得不十分嚴肅地告訴你,「感統訓練,每個孩子都需要做,即使孩子的測評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父母也絲毫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就目前這個社會的大環境而言,實在太不利於孩子的感覺統合功能發展了!」
  • 感統訓練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感統訓練就是帶著孩子玩。看似簡單的「玩」,有很大的學問。在該「玩」的年齡不去正確的玩,到了上學的年齡,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孩子比,差距越來越大,各種補習班也無濟於事。這是為什麼呢?,會通過有計劃而且專業的訓練,為孩子徹底清除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改善孩子的情緒,提高自控能力,邏輯能力,還有自我的生活品質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 孩子好動、坐不住、感統訓練怎麼「玩」?
    如果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小時候做過感統訓練嗎?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沒做過!其實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做過感統訓練,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想很多人小時候都曾有過淘氣的歷史,男孩登山上樹、摸爬滾打,女孩跳格子等等,我們小時候成群結隊打打鬧鬧,被充分散養的童年,正是讓我們身體的感覺統合功能: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得到了充分發展鍛鍊,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的孩子生活上被代勞,行為上被保護限制,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孩子的運動量非常有限,活動空間基本多為室內,出行車接車送,上樓有電梯,長期接觸電子產品,身體的感覺能力、語言、社交得不到充分鍛鍊
  • 感統訓練
    若說是孩子還太小吧,可問題是別的同齡孩子就不這樣。媽媽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貝貝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  媽媽於是努力去查找各種書籍,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專家的幫助。到後來貝貝的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美國聰明兔鄭州感統訓練營,經過測試,確定孩子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到底什麼是感統失調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感統失調?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一個學校幾百上千人,如果課間都跑出去玩,老師確實也看管不過來,為了讓孩子們不出事,家長們不鬧事,老師們省事,所以便有了這個規定。其實不光中小學,很多幼兒園也有這樣的情況,害怕孩子們室外活動出意外,就採用減少體育活動和遊戲的方法,讓孩子們乖乖的坐在教室。
  • 哪些孩子需要進行感統訓練?(內附:各個年齡段感統訓練方法)
    感覺統合訓練——不是很多家長認為的那樣,交給老師就可以不用管了。父母是孩子感覺統合訓練中不可或缺的輔助人員。訓練過程中的親子交流是感統發展的重要基礎,父母的參與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快速發展。不是很多父母簡單理解的玩遊戲,感統訓練涵蓋身體協調性訓練、大肌肉和小肌肉訓練、手-眼-腦協調性訓練以及感官訓練等等,不經過專業訓練,只是「玩一下」,並不能改善孩子情況。
  • 感統訓練中的感統教具都有啥用?
    感統器材也就是感統教具,是專業感統老師為了給孩子提供足量有針對性的感覺刺激而設計的輔助訓練工具。每個正規專業的開設感統課程的機構,都會配備齊全的感統訓練教具,以方便感統訓練的老師隨時根據課程設計為接受訓練的孩子提供需要的感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