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外語培訓灰色利益鏈:向學生傳授作弊技巧

2020-12-15 騰訊網

全國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本月7日落幕。若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想像這一嚴肅的考試,考前會有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向你傳授考試作弊的技巧,考後成績不理想還可以修改分數——只要肯花錢。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針對這一現象調查發現,如此培訓以及參加考試,不但衡量不出專業技術人員的真實水平,反而會使這一考試變成某些機構和個人的牟利工具。

英語培訓課堂,公開指導作弊

「2012年職稱英語壓題班開班,命題研究專家親自授課,100%命中,讓你輕鬆通過考試。」這是記者3月16日收到的一條手機簡訊。

此後直到考試前一周,記者熟悉的幾位參加今年職稱外語考試的朋友先後收到不同培訓機構發來的簡訊,內容大多是緊急通知「職稱英語特訓1天,零基礎保過」。

為了調查這一現象,記者花費400元,報名參加了一家培訓機構的課程。當日,能坐150人的大教室座無虛席。課程中,記者見證了一位英語教師如何向考生傳授作弊技巧。

這位老師推薦每位考生買一本《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稱「這本詞典是職稱英語考試可以信賴的朋友」。她首先讓學生把詞典上的空白或空頁碼標出來,然後叮囑考生把一篇必考的閱讀理解文章的題幹和答案以及其他可能會考的閱讀理解題目答案和完形填空的整篇文章逐一抄在詞典空白處。

在授課過程中,老師一遍又一遍啟發考生,讓考生不用擔心。「完形填空要抄英文原文,閱讀理解除英文答案外還要抄中文譯文。」「你背下來沒用,一到考場就懵了,要記在詞典上才管用。」

「在詞典上做好目錄,考試時按圖索驥,可以快速找到答案。」「記的是筆記,不是舞弊的證據;但在考場上看的時候不要固定一頁,以免讓人產生懷疑。」

這位老師講課十分「精彩」:「英語單詞不認識,沒問題」,但「在考場上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傻瓜,像傻瓜相機一樣,只要在詞典上快速拍到,就得分了」,反而是「你考試思考得越多,看得越明白,越容易失分」。

「你可以非常從容地進考場,試卷完全在你掌控中。」這位老師為一些沒有英語基礎的考生帶來了信心:一開考,先到詞典上把完形填空找到,「用15分鐘先把15分裝進『兜』裡」;再接著做那篇必考的閱讀理解文章,用12分鐘又可以拿到15分。「加起來一共就有30分,這是底,是保證。」

「老師,你真讓我省了好多事,我現在撿起這些(英語)書,再去『啃』它,老費勁了。」當日,一位年逾四旬參加培訓課的考生對這樣的授課方式很感興趣。

7日,記者把當天英語考試試卷內容與這位老師透露的必考文章對比了一下,發現內容完全相同。

某些培訓機構,教學讓人驚訝

在網際網路上輸入關鍵詞「職稱外語考試輔導」,可以搜索到370多萬條信息,隨便點開一個網頁,就有機構或個人表示,只要在考試前付款就可以提供原題和答案,有的還表示「可以修改考試成績」。

在北京工作的梁先生說,他與一些朋友報名參加職稱英語考試之後,就陸續收到各種幫助考試過關的簡訊和電話,其中有一個電話自稱北京某大學的,說考試題目是該校老師出的,他們賣的試卷80%是原題,一套2000元等。

記者通過QQ聯繫到一家培訓機構。簡單交流後,對方表示只要先繳納1000元,就能得到2012年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的試題和標準答案,「我們提供的考卷答案是請專業老師做出來的,準確率在95%以上,這是通過一些關係,花重金買過來的」,對方保證說絕對不會有問題。

「我們的生意一直很好,不會騙人。」這家機構還介紹,他們已經給上千名考生發送過考題了,操作職稱外語考試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考生不過的。

一些培訓機構還宣稱,可以幫助修改考試成績。一位網名為「智博考務」的人員在QQ上對記者介紹:「我們已做了5年,修改成績都是要有特定的關係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他說,先付3000元的一半,我們轉給關係人,你提供身份證與準考證號碼和姓名,我們利用人事關係幫你操作,修改完後你官網驗證沒問題就付清餘款。

在一家中央某媒體工作的黃先生認為,網際網路上存在一個龐大的職稱外語考試「經濟體」,無論其真偽,它反映了一個問題:現在的職稱外語考試已被某些培訓機構或個人當成「搖錢樹」。

正視存在問題,改革考試制度

是什麼原因讓一些人產生了作弊的念頭?調查發現,主要是利益,這些人受利益的驅動,將職稱外語考試當成了牟利的工具。

業內人士給「職稱外語考試」算了一筆經濟帳:一是考試報名費,每人三四十元到五六十元不等,這筆錢由各級有關部門按一定標準和比例分配使用;二是購買相關圖書,如《職稱外語指定用書》及《考試大綱》,這些圖書動輒四五十元;三是培訓費用,各類輔導紛紛湧現,許多培訓自稱是省級人事考試中心開辦的,或者是有命題老師親自授課,費用從四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對於職稱外語考試存在的一些問題,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認為,職稱外語考過之後,不少人扔在一邊,考而不用,這種「牛不喝水強按頭」的做法讓專業技術人員浪費了寶貴時間和精力。

也有專家指出,有關方面要正視職稱外語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要斬斷灰色的利益鏈;同時,還要改革考試制度,有的崗位可以不將外語水平作為職稱評定的必備條件,而用職業資格認證、專業技術水平認定等形式來替代。

另外,還可以引進外語水平證書互認機制,對於那些通過託福及大學英語四、六級等國內外通行的外語水平考試的人,相關部門應予以承認,讓他們免考職稱外語。

據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相關焦點

  • 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曹博)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 販賣作弊工具傳授作弊技巧 如此職稱英語考試報告會
    30日晚,一場名為「2002年全國職稱英語考試報告會」的現場,卻「演變」成一場販賣作弊工具和傳授作弊技巧的報告會,令裝扮成考生前去暗訪的記者大吃一驚   南方網訊 30日上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據這位將要參加4月14日全國職稱英語考試的女讀者稱,3月17日,她參加了深圳市某培訓中心舉辦的「2002年全國職稱英語考試報告會
  • 英語和職稱評審「拉郎配」 灰色利益鏈成斂財工具
    唯英語論的「硬槓槓」被指阻礙人才選拔,唯論文論、唯項目論的僵化評價指標催生出灰色產業鏈條,教育產業化的膨脹衍生出職稱考試與培訓的市場陷阱,而評審過程中人情替代規則、對人不對材料等「心裡有、嘴上無」的灰色空間現象也讓職稱評審的公正性遭受質疑。  日前,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時間表已經確定,此舉也被看做是職稱制度改革的破題之作。
  • 揭職稱考試灰色利益鏈:代考等各環節均可獲利
    提到職稱外語考試,吳女士語氣裡滿是無奈。  35歲的吳女士在南京一家媒體做編輯,前年報了中級職稱。因為大學裡學的是俄語,所以她的職稱外語「理所當然」地成了俄語,並且要達到俄語中級。記者了解到,當年,全南京考俄語的就她一棵「獨苗苗」。  「為了考試,我悶頭苦學了整整一個多月,哪有心思上班啊?」吳女士說,那個月比大學裡準備英語四六級還苦。
  •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但是,他以高考作文閱卷組長之名出書售書,在培訓機構傳授高考作文戰法;在命題和閱卷中利用職務之便讓購書和聽課考生評高分滿分的營私舞弊鏈條,尚未揭露出來。最近,媒體又披露,李勝宏教授多年參與浙江高考數學試卷命題,而他每年都在培訓機構任教,對迎考的高三學生進行「強化」培訓。
  • 【關注】新華社炮轟「職稱英語」:這發炎的「闌尾」該切了
    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據經濟參考報近日發布的消息顯示,早在11年前,新華社已經質疑過職稱英語考試,但十幾年過去,無論民間和社會輿論的質疑聲多麼強烈,職稱外語考試依然屹立不倒。  新華社文章說,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近期有關部門加大清理規範職業資格許可認定力度,已公布取消211項職業許可認定。
  • 新華社炮轟職稱英語:這發炎的「闌尾」該切了
    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據經濟參考報近日發布的消息顯示,早在11年前,新華社已經質疑過職稱英語考試,但十幾年過去,無論民間和社會輿論的質疑聲多麼強烈,職稱外語考試依然屹立不倒。  新華社文章說,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近期有關部門加大清理規範職業資格許可認定力度,已公布取消211項職業許可認定。
  • 職稱英語這個「闌尾」該切掉了
    但被民意長期詬病的職稱英語仍然沒有任何改革的大動作。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必要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一方面,很多在職人員入職前都已取得水平更高的英語等級證書,職稱英語認定屬於重複認定、浪費資源;另一方面,職稱英語名義上是為了提高在職人員的外語水平,但其入門級水平根本無法提升考試者的應用能力,與大多數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也關係不大,是典型的「闌尾」。更為荒誕的是,這個「闌尾」已得了嚴重炎症。
  • 切掉職稱英語闌尾!職稱外語和計算機將不統一要求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已經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開設綠色通道,對外語、計算機考試不做硬性要求。  23日,山東省人社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職稱考試制度屬於國家層面制度設計,當初出臺職稱考試制度的初衷是,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上述人士表示,他已經注意到了此次中央意見中提出的改革職稱制度的內容。
  • 新華社:相關部門還要多久才能切除職稱英語這個發炎的闌尾?
    新華社發布題為《職稱英語「闌尾」該切掉了》的文章指出,職稱英語根本無法提升考試者的應用能力,與大多數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也關係不大,是典型的「闌尾」,阻礙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文中指出,職稱英語考試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報名等各個環節都有人鑽空子,日漸異化成斂財工具。
  • 新華時評:職稱英語「闌尾」該切掉了
    但被民意長期詬病的職稱英語仍然沒有任何改革的大動作。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一方面,很多在職人員入職前都已取得水平更高的英語等級證書,職稱英語認定屬於重複認定、浪費資源;另一方面,職稱英語名義上是為了提高在職人員的外語水平,但其入門級水平根本無法提升考試者的應用能力,與大多數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也關係不大,是典型的「闌尾」。更為荒誕的是,這個「闌尾」已經得了嚴重的炎症,阻礙各類人才脫穎而出。
  • 職稱英語這個「闌尾」該切掉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但被民意長期詬病的職稱英語仍然沒有任何改革的大動作。  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必要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一方面,很多在職人員入職前都已取得水平更高的英語等級證書,職稱英語認定屬於重複認定、浪費資源;另一方面,職稱英語名義上是為了提高在職人員的外語水平,但其入門級水平根本無法提升考試者的應用能力,與大多數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也關係不大,是典型的「闌尾」。  更為荒誕的是,這個「闌尾」已得了嚴重炎症。
  • 餘祖欣:切除職稱英語「闌尾」要能細活細做
    但被民意長期詬病的職稱英語仍然沒有任何改革的大動作。(9月5日新華網)新華網一篇短評,言盡了當前職稱英語之弊,更將其形象比作闌尾,而且是有炎症的闌尾。闌尾者,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但若是生了病、痛了腹,便也就不割不行。1998年7月,人事部發布了《關於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的通知》,決定自1999年開始,實行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等級統一考試。
  • 斬斷圍繞「五唯」現象的灰色利益鏈
    據教育部網站27日公布的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 揭職稱外語替考黑幕:「槍手」大多是在校學生
    >  昨日,華商報A01~A03版推出重磅調查——「記者臥底職稱外語考試,揭開替考黑幕」,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替考暴利  託培訓機構找「槍手」 要交 8000 元到 18000 元費用  「評職稱必須外語過關」催生替考產業  昨日,此前向華商報爆料替考黑幕的知情人再次爆料稱,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替考行為,是因為巨大的利益驅使,而華商報記者也從側面證實了這種情況的存在
  • 央視曝光考研作弊利益鏈:有多少人的努力正在被踐踏
    以「研究生考試包過,不過關全額退款」的名義從各地的培訓機構中招募作弊考生,並利用「槍手」與高科技設備為作弊考生提供答案。從「招生」到培訓再到作弊,從培訓機構到考研「槍手」,一條巨大的利益鏈展現在人們面前。
  • 大力剷除「花錢買實習機會」灰色利益鏈
    一個985本碩的計算機系學生被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崗拒絕了,因為沒有相關實習經歷。這樣的故事她聽得越來越多,所有故事最後都匯總到一個關鍵點——沒有大公司實習經歷,找不到好工作。 通過各種複雜分散信息的指引,李莉最後找到一個能夠去大型公司實習的渠道,而且還可以任意選擇公司和崗位,不過,這需要她花一筆錢,大概在幾萬元。類似李莉這樣的大學生不在個別。
  • 職稱評定應堵漏洞
    4月的「培訓班傳授職稱外語考試作弊技巧」的輿論風波還未停息,進入5月,「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評委公然索賄」的醜聞又再次攪起陣陣「旋風」。    「職稱評定中的明碼標價早已成為了大家心知肚明的『顯規則』。」在北京一家醫院工作的田凱(化名)經歷了職稱評定的不易。
  • 【重磅】評職稱考英語計算機嗎?中共中央:不作統一要求!
    文章主體取自揚子晚報,原標題: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職稱外語計算機考試,明確不作統一要求聲音: 大家比較關注的職稱制度改革,我們在改革意見中重點是對計算機考試、外語考試,明確要求不作統一的規定,可以根據不同類型人才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考試辦法,特別是對中小學教師、全科醫生,要建立適合他們職業特點的評價制度。
  • 職稱外語該是第212條割掉的「闌尾」
    而這個詞語在職稱評定上也吃得開,凡是外語不過,是評不了職稱的。舉個例子,去年四川在線報導,「成都羊西線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吳小姐要參加29日的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她說,考不上就評不了職稱,評不了職稱就解決不了工資待遇。」就是這麼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