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剷除「花錢買實習機會」灰色利益鏈

2020-12-25 環球留學

艾萍嬌

普通一本大學在讀生李莉今年大三,明年畢業在即,這個沒有任何現成社會資源的女孩開始為實習焦慮。學姐學長告訴她,沒有一份好的實習,幾乎不可能進入名企工作。一個985本碩的計算機系學生被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崗拒絕了,因為沒有相關實習經歷。這樣的故事她聽得越來越多,所有故事最後都匯總到一個關鍵點——沒有大公司實習經歷,找不到好工作。

通過各種複雜分散信息的指引,李莉最後找到一個能夠去大型公司實習的渠道,而且還可以任意選擇公司和崗位,不過,這需要她花一筆錢,大概在幾萬元。類似李莉這樣的大學生不在個別。據《財經》雜誌報導,花錢就能實習,只為裝點簡歷——這張明顯和正常實習不同的暗網利用正規中介公司的招牌,向焦慮的大學生伸出了橄欖枝。

為積累實習經歷提升背景而焦慮的大學生們可能不知道,他們通過正規申請渠道無法獲得的大公司實習機會,其實是被拿出來販賣了。他們花錢能獲得這樣的機會,貌似是「幸運」的,終於解決了實習焦慮,但也是不幸的——連實習機會都要花錢買,這樣的實習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合法的實習,一般需要實習生的用人單位公開招募,由大學生自主申請,雙方進行雙向選擇,這樣的實習才能貨真價實。近年來,一些求職者追捧的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人員,把實習機會作為商品售賣從中牟利。有的中介機構向急需實習經歷的大學生兜售到大公司實習的機會,許多實習機會都明碼標價。有人將這些現象歸咎於實習機會緊缺和大學生存在實習焦慮,其實這是破壞實習市場、危害實習與就業公平的非法買賣,對此必須依法進行治理,剷除「買賣實習機會」的灰色利益鏈。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支持花錢購買實習機會者的觀念。然而,「花錢買實習機會」幾乎所有環節都涉嫌違法。對於招聘實習生的單位來說,如果有員工參與其中,這是員工利用職權謀利。對於運作實習機會交易的平臺來說,這是從事幹擾實習、就業市場的非法經營,這種經營抬高了學生實習、求職的成本,製造不公平競爭。而對購買實習機會的學生來說,拿買來的實習經歷去應聘,哪怕實習經歷是真實的,但也是通過弄虛作假得來的。

或許有中介機構會辯稱,這是給需要實習機會的學生和用人單位搭建直通的平臺,是為大學生提供服務。可是,這不是暢通信息,促進供需見面,平等競爭的服務,而是赤裸裸地花錢買機會,是中介平臺和用人單位把實習、面試機會商品化的利益交易。據報導,近年來一些經營情況不錯的求職培訓機構,基本的套路都是以參加培訓可獲得大公司實習機會、求職面試機會為賣點,如果沒有和大公司的利益交易,這些求職培訓機構怎麼可能這麼有信心?實際上,這不是求職培訓的效果,學生選擇這一培訓,看重的也是實習機會、求職面試機會。

對於實習機會買賣,當前,所有被媒體報導曝光的大公司,都必須啟動內部調查,追究內部機構、人員販賣實習機會的違法問題。沒有大公司內部人員的配合,中介平臺是不可能搞定實習機會的。與此同時,教育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要從維護實習、就業公平,保障所有求職者的合法權利出發,對此進行專項治理,取締運作實習機會交易的機構、平臺。

對於所有大學生來說,公平的實習、求職環境,是最好的求職環境,大學生們的實習焦慮與求職焦慮,主要源於不公平。因此,要對所有製造不公平的所謂實習、求職服務說不。所有大公司在招募實習生以及進行校招時,都必須堅持公開、透明,擇優錄用的原則,而不是搞烏煙瘴氣的「幕後交易」。這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負責。

相關焦點

  •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由此看來,浙江確實存在一條與高考有關的灰色利益鏈。多年參與命題和閱卷的人尤其是擁有極大話語權的組長。他們平時在培訓機構講課售書,在命題時很可將自己講的重要內容或題目稍作變更塞進試卷中;在評卷時可能將自己講過的要求、技法等融進評分細則和處理爭議卷的過程中。
  • 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曹博)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職稱英語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鏈。  職稱英語是目前參與人群最多的職業資格考試之一,涉及在職人員職稱晉升、工資評定等切身利益。但長期以來,其設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難以服眾。
  • 斬斷圍繞「五唯」現象的灰色利益鏈
    「重量不重質」的評價機制還促使青年教師疲於學術產出,一些人甚至為了完成評職稱的科研量化指標,喪失師德,做出一些學術不端行為:抄襲論文、胡編亂造、花錢掛名專著、代發論文……亂象叢生。「五唯」現象有多重危害:首先左右了高等教育的價值取向和利益分配,催生了教學邊緣化、學術功利化和高校行政化、官僚化,降低了中國高等教育質量與美譽度。其次,背離誠信。
  • 花2萬買個頂級金融機構實習機會?揭付費內推利益鏈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  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資源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將實習生安排在其心儀且花費了重金的崗位上。
  • 微信朋友圈刷票灰色利益鏈調查:人工或機器刷票,可控制票數
    不過,大家不了解的是,這種微信投票背後,還有一條灰色利益鏈。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各樣的拉票活動成為微信朋友圈一大景觀。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微信朋友圈拉票活動如此火熱,其背後又存在怎樣的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高價禮品回收背後暗藏灰色利益鏈 購物卡最受歡迎
    高價禮品回收背後暗藏灰色利益鏈 購物卡最受歡迎   禮品回收的「商業奧秘」——揭秘高價禮品回收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在我國的各個城市裡,不難找到這樣一批「生意人」——他們或在鬧市區裡開一家小店,專營禮品回收;或是以出售名煙名酒為主業,「兼職」回收禮品。
  • 預付卡串起灰色利益鏈 目前進入嚴管時代
    預付卡串起灰色利益鏈  韓復齡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預付卡,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單店消費卡,以家樂福卡、京客隆卡為代表,由零售商家、專賣連鎖商家等發放,只可在自己旗下商戶使用,即目前流行廣泛的各種百貨商場、超市發行的預付卡,中石油、中石化發行的加油卡等;二是由專業發卡公司發放,可以在多個特約商戶使用,包含購物、加油
  • 暑期付費實習費用動輒數萬付費內推中介遊走灰色地帶
    據一些尋找實習崗位的學生介紹,付費內推有點像是灰色地帶。因為這些實習中介確實可以為求職者找到實習單位,但並非通過正規的路徑,而且越過實習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與實習單位內部的人員聯繫,通過內推的形式進入公司。
  • 職稱外語培訓灰色利益鏈:向學生傳授作弊技巧
    若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想像這一嚴肅的考試,考前會有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向你傳授考試作弊的技巧,考後成績不理想還可以修改分數——只要肯花錢。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針對這一現象調查發現,如此培訓以及參加考試,不但衡量不出專業技術人員的真實水平,反而會使這一考試變成某些機構和個人的牟利工具。
  • 揭秘付費內推實習利益鏈:明碼標價,花2萬能去國內頭部券商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明碼標價的實習資源背後,中介往往需要打通內部關係,和內部員工進行分成,「裡應外合」將實習生安排在其心儀且花費了重金的崗位上。
  • 人民直擊:買來的實習,變味的內推
    「券商、銀行、律所、網際網路公司;遠程實習、實地實習;推薦信、實習證明……」一份「實習資源盤點」匯集了一批知名企業,表格中幾千到幾萬元不等的金額,並非相應崗位的實習工資,而是「對外售價」,即想獲得這份實習要付的錢。幾萬買實習,幾十萬買全職?
  • 揭職稱考試灰色利益鏈:代考等各環節均可獲利
    秦先生說,衛生管理體系的初級職稱是實習研究員,別看名稱叫初級,要過這考試非常不容易,光是教材他就啃下了十來本。  「有什麼《流行病學》、《社會統計學》、《統計學》、《醫院管理學》、《管理學》、《醫學法學》、《醫學經濟學》等,對我來說,完全就像新學了一個全新的專業。」秦先生訴苦。
  • 二代身份證掛失仍可使用 起底「二代證買賣」灰色利益鏈
    震驚:被掛失的身份證能照常使用 起底「二代證買賣」灰色利益鏈  蘇州警方抓獲一名嫌疑人,半年賣掉200多張身份證,獲利超2萬元  起底灰色利益鏈  這些二代身份證是從哪「採購」來的?  如今,住旅館、買房、炒股、買郵票、買手機卡、開辦銀行卡、信用卡、淘寶開店等,都需要實名登記,轉移錢款也會有記錄,一些不法分子便設法使用買來的二代身份證,隱藏自己的身份以逃避法規打擊或政策監管。  湖東派出所教導員殷吉介紹:「我們近日就接到一起報案,經民警初步分析,受害人就是遭遇了嫌疑人盜用公民身份信息辦理銀行卡實施的網絡詐騙。」
  • 斬斷地溝油回收灰色利益鏈 金華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全國領先
    推行「一本帳」監督管理  在餐廚垃圾集中回收利用之前,潛伏著一條「餐飲單位———回收單位(個人)———地溝油(泔水豬)」的地下灰色利益鏈。至此,地溝油的地下灰色利益鏈被基本斬斷。  引進「一條線」循環發展  一輛輛白色的餐廚垃圾專用車魚貫而入,將滿載的泔水倒入卸料口,經過分揀除雜、除渣破碎、油脂分離,一部分變成一桶桶粗油脂化工原料,另一部分再經過厭氧發酵、除臭、脫硫和淨化,變成沼氣和有機肥。
  • 有償實習「暗網」,如何破?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實習動輒花費數萬元,但其中有一些是涉嫌詐騙的「假實習」,從對接的導師到項目內容都是機構自己一手操辦的;而另一些機構則通過打通關係、走捷徑,幫客戶「拿下」真實習,但多數最終也淪為「水實習」。 實習經歷是大學生就業求職的一塊敲門磚。應該說,大學生付費購買實習機會,是應對競爭壓力的應激反應。
  • 2萬元「買」一個實習機會!中介機構盯上付費內推實習
    高薪的金融業一直吸引著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目光,在大機構的實習經歷無疑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不過,知名金融機構的實習崗位總是僧多粥少,一些中介瞄準機會,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微博「實習」超話中充斥著「內推」的字樣,發帖「求實習」則會招來大批中介主動問詢;同樣,以「金融實習內推」為關鍵詞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搜索亦會出現大量連結。儘管各家機構收費不一,但大都少則幾千,動輒上萬,內推流程也都大體相似。
  • 揭開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灰色利益鏈
    惠山區檢察院對近年來查辦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進行了系統分析,這份系統分析也令潛藏在經濟領域中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利益鏈浮出水面。灰色鏈條下的利益共同體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間,被告人鄧某某(無錫某製衣有限公司實際經營者)在無實際貨物往來的情況下,以向中間人張君生交付票面金額6.2%-6.5%開票費的方式,從河南、浙江、湖北9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59份,價稅合計人民幣5857470元,稅額共計人民幣851085.37元。上述發票均由某製衣有限公司入帳並全部申報抵扣稅款。
  • 如何斬斷「發票黑市」利益鏈? 兩方面原因需重視
    2011年3月以後,劉紅安利用到長沙等地出差的機會,安排文明華多次購買、虛開餐費、菸酒等虛假發票。  調任雙牌縣常務副縣長以後,劉紅安依然不知收斂。2016年1月,劉紅安對雙牌縣政府辦主任陳某說自己要去走訪跑項目,需要到財務室借款8萬元。陳某答應後,劉紅安安排文明華到縣政府辦以出差名義借出了這筆錢。8月初,雙牌縣政府用電腦耗材等發票衝銷了這8萬元「借款」。
  • 虛假好評灰色利益鏈:招模特拍買家秀 需交入會費
    原標題:虛假好評背後隱現灰色利益鏈編者按:你有所呼,我有所應。升學求職、就業創業、交友戀愛、結婚生子、買房租房、通勤買車,如果覺得「太難了」,歡迎跟我們倒倒苦水提點建議,可以把遇到的問題和所思所想發到「青年之聲」版郵箱voice@cyol.com。我們將針對大家共同關心的典型問題和現象,請記者專門調查採訪。
  • 新生兒「足跟血篩查」隱藏灰色利益鏈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遼寧等地部分公立醫院,一項收費近千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自費足跟血篩查,「搭車」國家免費項目,經「捆綁」推銷或「先斬後奏」,幾乎成為新生兒家長的「必選」,其背後隱藏著一條運作多年的灰色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