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眠情況暗藏「危機」,有這5個表現,說明是身體的預警

2020-09-15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睡眠對每個人的生長發育都非常重要,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孩子也是一樣,家長不能忽視睡眠對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

保持充足的睡眠對孩子有多種好處:

1、促進生長發育

新生兒幾乎一半的時間都處在睡眠的狀態,睡覺的時候人體會分泌生長激素,這些生長激素在幫助人的生長和發育。

因此,年齡小的孩子,他生長發育所需的生長激素就越多,也就意味著需要更長時間的睡眠。

如果孩子長期睡不飽、不想睡,那麼生長激素的分泌自然就會受影響,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2、提高孩子的智力

孩子睡著的時候,就是大腦休息的時候。高強度運轉了一整天的大腦在人體睡眠時補充能量和血氧。

疲憊的大腦消除了疲勞,當它再次工作的時候,就能夠更有活力。比如說,在玩遊戲或是在學習的時候,更高的興奮性能夠讓孩子更熱情、更投入、專注時間也會更長。

另外,休息充足的大腦還能夠更快地進行接受、處理信息等工作,因此孩子能夠更快地理解、記憶某些內容。

而一旦睡眠不足,大腦就會罷工,注意力、專注度、理解能力也會相應降低,因此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會比較低。

3、增強免疫力

一個人的神經和精神狀態直接影響著他的免疫力,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睡了一個好覺以後感到神清氣爽,而睡不好的話就會感到頭暈目眩,渾身不舒服,甚至一天都沒有精神。

這就是為什麼長期熬夜或失眠的人通常身體狀態不佳的原因。所以,好的睡眠狀態能夠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自然就能夠提高免疫力。

可以說,充足的睡眠極大地影響著孩子身理和心理的發展。其實,睡眠不光暗示著發育的機會,也暗藏著危機。

孩子睡覺的一些表現,很可能在暗示身體出現了狀況

1、出汗

隨著天氣的變暖,不少孩子睡著睡著衣服就潮溼了,頭髮也被汗溼了。很多家長以為是天氣熱或者是被子太厚了,但其實出汗也是一種身體發出的危機。

如果孩子在剛睡著不久出汗,這個時候的出汗很可能是因為大腦還處在興奮的狀態。一般來說,這種出汗是正常現象。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塊吸汗巾,在睡前就放在孩子的背後,以免半夜出汗吹到風而感冒。

但如果孩子到了快天亮的時候仍然不停地出汗,這時候家長就要小心了。

是否是孩子身體某些方面出現的警告,比如:是否缺乏鈣質、脾肺氣虛等,這些原因都容易導致孩子在後半夜頻繁出汗。

2、磨牙

有時候孩子睡著了會發出磨牙的聲音,磨牙對孩子牙齒、口腔有非常大的不利影響,磨牙也是身體發出的危險警示。

磨牙這一現象的背後可能有多種因素。比如說,白天孩子情緒過於激動或者過度緊張,睡覺時情緒沒有平靜下來,那麼就會出現磨牙的狀況。

另外,寄生蟲感染的原因也要考慮在內。寄生蟲感染會影響孩子身體內部的發育,比如說會妨礙營養的吸收、使得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

睡覺時磨牙也有可能是受寄生蟲感染而出現的現象。

3、抓屁股

感染了蟯蟲之後,孩子睡著後可能會不停地、不由自主地撓屁股。

蟯蟲感染一般是因為孩子碰完髒的東西之後沒有洗手,就馬上用手抓食物或者有咬手指的習慣。

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感染蟯蟲病,其典型表現就是覺得G門很癢,控制不住想要抓撓、食欲不振等。

家長平常也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和用餐衛生,督促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如果孩子感到非常不適的話,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4、踢被子

寄生蟲不僅會讓孩子出現磨牙的表現,還會讓孩子睡不踏實。有時候孩子夜間一直覺得睡不著、踢被子,踢被子容易著涼,因此家長需要多加注意。

除了寄生蟲的原因,骨骼發育異常也會讓孩子睡不踏實,頻繁地踢被子。這是因為缺乏鈣質,身體內的鈣質無法支撐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

這種情況下,家長最好給孩子提供充滿鈣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還要經常讓孩子暴露在陽光之下,帶孩子去戶外逛逛,享受陽光,陽光是補充鈣質最便捷的途徑。

5、咳嗽

有些孩子睡著以後會不住地咳嗽,夜間咳嗽有可能是過敏源引起的。家長應有意識地排查臥室的環境,看看是否有過敏源存在。

另外,有些孩子存在肺熱陰虧的問題。因此,在剛睡下的時候,經常會咳出帶有白色「痰狀物」的咳嗽。

很多家長都以為,只要把孩子哄睡了就沒事了。但是,睡眠是一件無比重要,卻又暗藏危機的事情。家長必須小心孩子睡眠時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的睡眠情況暗藏「危機」,有這幾個表現,說明是身體的預警
    所以,好的睡眠狀態能夠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自然就能夠提高免疫力。可以說,充足的睡眠極大地影響著孩子身理和心理的發展。其實,睡眠不光暗示著發育的機會,也暗藏著危機。孩子睡覺的一些表現,很可能在暗示身體出現了狀況1、出汗隨著天氣的變暖,不少孩子睡著睡著衣服就潮溼了,頭髮也被汗溼了。很多家長以為是天氣熱或者是被子太厚了,但其實出汗也是一種身體發出的危機。
  • 寶寶身體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體內很缺水,媽媽別忽視
    寶寶的健康成長更離不開水,家長應該重視嬰幼兒的日常水分補充。小靜是一位新晉寶媽,寶寶將近八個月了。最近她發現寶寶變得有些奇怪,脾氣像是長了不少,時常大哭大鬧,安撫半天才回歸平靜。起初小靜沒當回事,以為是寶寶鬧情緒。可過了幾天,她發現寶寶的尿液顏色變深,尿量減少,這才意識到寶寶可能身體出了問題,連忙趕去醫院。醫生檢查完表示,寶寶是中度缺水引起的焦躁,幸好來醫院早,才沒有演變成重度缺水。
  • 寶寶睡覺時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得好,父母偷著樂吧
    寶寶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睡眠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但是不同的娃睡眠時間不同,表現不同,其實裡面還暗藏玄機,關乎著寶寶大腦的發育情況,尤其是在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同的小表現,也在釋放著不同的信號。不同的寶寶睡眠情況不一樣雯雯家的小寶6個月了,雯雯經常帶著寶寶下樓玩,碰到了一個同月出生的孩子,雯雯與之攀談起來。大家聊聊孩子的飲食以及睡眠情況,那個寶媽抱怨,自家娃太鬧騰了,每天晚上都讓自己休息不好,問雯雯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 注意,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要注意,說明寶寶在長身體了
    ,如果說發現最近寶寶的性情大變,平時很乖巧的孩子變得異常煩躁,那麼家長朋友們就應該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寶寶身體正處在一個迅速生長的階段。其實寶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必經階段,如果孩子睡眠時間過長,家長朋友們可以細心留意看看寶寶是否需要餵奶,根據實際情況而決定。
  • 寶寶睡覺時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好,是個「高智商」寶寶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好身體,想要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其中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做出很令人奇怪的小動作,讓寶媽覺得不安心,不知道這些表現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還是疾病的徵兆。
  • 6個月大寶寶,這4種情況說明他發育遲緩
    正常的小朋友在3-4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翻身了,發育的比較快的寶寶在6月時就能穩穩地坐著了。最近小王醫生遇到一個寶寶,他到了6個月還不能自如的翻身,小王說,寶寶的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發育遲緩的表現,但是他的家長還不自知。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的哪些表現說明他已經發育遲緩了呢?
  •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很健康
    原標題: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很健康   長壽是每個人的願望,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即使不可以長壽,也希望是晚年幸福健康的。現在隨著生活的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對於健康的衡量標準也會越來越高,健康是一種正常的身體狀態,中醫學認為身體沒有任何疾病就屬於健康,一個人是否健康會從很多方面體現出來。
  • 身體有這6個表現,說明身體已經很疲勞了,得好好休息
    如果自己的身體長期存在疲勞的表現,此時最好及時休息,通過合理的休息是養足精神的有效措施。那麼,出現哪些異常表現,說明身體已經非常疲勞,需要及時休息調整呢?1、打瞌睡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犯困、打瞌睡,說明身體已經出現疲勞狀態,這可能是睡眠不足或者熬夜引起。
  • 寶寶身體有這4種表現,說明缺鈣了,很多家長卻注意不到
    家長一般都知道孩子長到一定年紀了就得補鈣,不然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而往往卻忽略了鈣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其他方面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當寶寶身體健康出現這四種異常情況時,那也可能是孩子身體缺鈣的一種表現。
  • 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事實上,身體健康的寶寶,睡眠狀態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比如入睡後很安靜、睡得很踏實、呼吸聲輕而均勻,甚至有的還面帶微笑的表情。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安穩,說明寶寶將要生病或者已經生病了,媽媽千萬不能忽視。如果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 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表現,說明他不舒服了,家長別大意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表現,說明他不舒服了,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表現,說明他不舒服了,家長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若孩子身體有這4個表現,說明「猛長期」到來,家長千萬要把握住
    男生(17~25歲)女生(16~23歲),我們常常把這三個時期稱為孩子身高的猛長期。孩子進入猛長期後,身體通常會有以下4個表現,這時候父母如果能夠提前發現採取應對措施,孩子就能多長高5-10cm。很多孩子動不動會說自己的鞋子小了,家長通常以為孩子是想換新鞋了,其實這是孩子生長發育的表現,如果孩子鞋子的更換次數頻繁,說明身高也開始猛增,這時候家長要給孩子選稍微大一點的鞋子,不要擠腳,影響了孩子的身高發育。
  • 若孩子身體有這4個表現,說明「猛長期」到來,家長千萬要把握住
    其實孩子的身高發育有3個黃金時期,分別是幼兒期(4~6歲),學齡期(10~14歲),青春期:男生(17~25歲)女生(16~23歲),我們常常把這三個時期稱為孩子身高的猛長期。孩子進入猛長期後,身體通常會有以下4個表現,這時候父母如果能夠提前發現採取應對措施,孩子就能多長高5-10cm。
  • 提醒家長一句:寶寶有這5個表現,說明缺鈣了,快給他補補
    我們都知道寶寶缺鈣很容易影響他的成長發育,若是寶寶身體容易缺鈣,平時除了定期的做微量元素檢測之外,還要多留意寶寶的情況,做好正確的判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寶寶是否缺鈣的表現。超過13個月還沒有長牙影響寶寶長牙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缺鈣等等,一般情況下,寶寶6個月左右就會長出乳牙。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已經到了13個月還沒有長出牙齒,則需要到醫院進行堅持,看是否因為缺鈣還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並根據病因對症診治,以免因為出牙問題影響寶寶正常發育。
  • 睡眠過度會危害健康?身體出現這5種跡象,說明你睡過頭了
    對於我們來說,尤其是上班族,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關鍵,但是每天有無法擁有充足的時間,只能通過休息的時候,補充缺失的睡眠。每天睡眠幾個小時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哪些現象說明睡眠過度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寶寶睡覺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們身體不舒服了,家長要及時去醫院
    很多父母在寶寶睡著之後,不是去休息就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實際上,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是需要關注的。尤其是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出現皺著眉頭、蜷縮身體、亂踢亂翻時,那並不是可愛,而是寶寶的身體出現問題了。關於孩子睡眠,父母需要知道的硬知識對於孩子的睡眠,其實是有周期的,從深睡眠到淺睡眠作為一個睡眠周期,一個睡眠周期平均有45分鐘,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各佔一半。
  • 當寶寶出現這四個表現,說明他正在長個子,新手媽媽要多留意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身體的生長發育是極其迅速的,在營養充足的條件下,成長發育得更快。只要平常注意觀察大家就會發現,寶寶在猛長身體的時候,會有一些異常表現,可惜很多人都沒有留意到。 寶寶猛長身體時都有哪些徵兆?
  • 《戰爭機器5》What's Up更新說明 血量危機預警改動
    《戰爭機器5》開發商The Coalition Games工作室日前公布了「What's Up」更新說明。據介紹,更新將加入「Kantus」兵種和最新的血量危機預警UI。遊戲第四版更新加入的肯突兵將擁有被動技能「熱足(Hot Footed)」,這一技能將使得肯突兵在受到傷害後能夠短暫的提升移動能力,從而加強角色的機動性,十分符合這一兵種在系列中的定位。對於此前購買了「行動2」的玩家,可在第四版更新上線後免費獲得這一角色。
  • 說明寶寶發育良好的幾個睡眠動作,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寶寶醒了,才搞出這麼多動作,後面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寶寶是處於熟睡的狀態。她擔心是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於是就去醫院諮詢了醫生。醫生給寶寶做了檢查後,就表示:不要擔心,寶寶睡覺時蹬腿是正常的現象,並且還是個好事!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得不錯。
  • 母乳餵養時,如果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口糧不夠了
    導語:母乳餵養時,如果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口糧不夠了文/笑雪育兒思考之前有一次跟我媽聊天時,她說了這麼一件事,就是我堂哥家的寶寶四個月多了,最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總是哭,睡也睡不好,一會兒就醒了,吃幾口奶就開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