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睡眠對每個人的生長發育都非常重要,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孩子也是一樣,家長不能忽視睡眠對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作用。
1、促進生長發育
新生兒幾乎一半的時間都處在睡眠的狀態,睡覺的時候人體會分泌生長激素,這些生長激素在幫助人的生長和發育。
因此,年齡小的孩子,他生長發育所需的生長激素就越多,也就意味著需要更長時間的睡眠。
如果孩子長期睡不飽、不想睡,那麼生長激素的分泌自然就會受影響,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2、提高孩子的智力
孩子睡著的時候,就是大腦休息的時候。高強度運轉了一整天的大腦在人體睡眠時補充能量和血氧。
疲憊的大腦消除了疲勞,當它再次工作的時候,就能夠更有活力。比如說,在玩遊戲或是在學習的時候,更高的興奮性能夠讓孩子更熱情、更投入、專注時間也會更長。
另外,休息充足的大腦還能夠更快地進行接受、處理信息等工作,因此孩子能夠更快地理解、記憶某些內容。
而一旦睡眠不足,大腦就會罷工,注意力、專注度、理解能力也會相應降低,因此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會比較低。
3、增強免疫力
一個人的神經和精神狀態直接影響著他的免疫力,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睡了一個好覺以後感到神清氣爽,而睡不好的話就會感到頭暈目眩,渾身不舒服,甚至一天都沒有精神。
這就是為什麼長期熬夜或失眠的人通常身體狀態不佳的原因。所以,好的睡眠狀態能夠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自然就能夠提高免疫力。
可以說,充足的睡眠極大地影響著孩子身理和心理的發展。其實,睡眠不光暗示著發育的機會,也暗藏著危機。
1、出汗
隨著天氣的變暖,不少孩子睡著睡著衣服就潮溼了,頭髮也被汗溼了。很多家長以為是天氣熱或者是被子太厚了,但其實出汗也是一種身體發出的危機。
如果孩子在剛睡著不久出汗,這個時候的出汗很可能是因為大腦還處在興奮的狀態。一般來說,這種出汗是正常現象。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塊吸汗巾,在睡前就放在孩子的背後,以免半夜出汗吹到風而感冒。
但如果孩子到了快天亮的時候仍然不停地出汗,這時候家長就要小心了。
是否是孩子身體某些方面出現的警告,比如:是否缺乏鈣質、脾肺氣虛等,這些原因都容易導致孩子在後半夜頻繁出汗。
2、磨牙
有時候孩子睡著了會發出磨牙的聲音,磨牙對孩子牙齒、口腔有非常大的不利影響,磨牙也是身體發出的危險警示。
磨牙這一現象的背後可能有多種因素。比如說,白天孩子情緒過於激動或者過度緊張,睡覺時情緒沒有平靜下來,那麼就會出現磨牙的狀況。
另外,寄生蟲感染的原因也要考慮在內。寄生蟲感染會影響孩子身體內部的發育,比如說會妨礙營養的吸收、使得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
睡覺時磨牙也有可能是受寄生蟲感染而出現的現象。
3、抓屁股
感染了蟯蟲之後,孩子睡著後可能會不停地、不由自主地撓屁股。
蟯蟲感染一般是因為孩子碰完髒的東西之後沒有洗手,就馬上用手抓食物或者有咬手指的習慣。
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感染蟯蟲病,其典型表現就是覺得G門很癢,控制不住想要抓撓、食欲不振等。
家長平常也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和用餐衛生,督促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如果孩子感到非常不適的話,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4、踢被子
寄生蟲不僅會讓孩子出現磨牙的表現,還會讓孩子睡不踏實。有時候孩子夜間一直覺得睡不著、踢被子,踢被子容易著涼,因此家長需要多加注意。
除了寄生蟲的原因,骨骼發育異常也會讓孩子睡不踏實,頻繁地踢被子。這是因為缺乏鈣質,身體內的鈣質無法支撐孩子骨骼的生長發育。
這種情況下,家長最好給孩子提供充滿鈣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還要經常讓孩子暴露在陽光之下,帶孩子去戶外逛逛,享受陽光,陽光是補充鈣質最便捷的途徑。
5、咳嗽
有些孩子睡著以後會不住地咳嗽,夜間咳嗽有可能是過敏源引起的。家長應有意識地排查臥室的環境,看看是否有過敏源存在。
另外,有些孩子存在肺熱陰虧的問題。因此,在剛睡下的時候,經常會咳出帶有白色「痰狀物」的咳嗽。
很多家長都以為,只要把孩子哄睡了就沒事了。但是,睡眠是一件無比重要,卻又暗藏危機的事情。家長必須小心孩子睡眠時的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