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前路無知己,天涯何人不識君?
大概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好友重逢,把酒言歡吧。在烽火戲諸侯這部小說《劍來》裡面,陳平安認識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夠擔得起「朋友」二字的,卻不多。阿良算一個,左右算一個,鄭大風也能算一個,齊靜春亦師亦友,但差不多同等境界的朋友,我想,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是陳平安初出江湖認識的武當山張山峰和喜歡遠遊並喜歡寫遊記的徐遠霞吧。
距離上一次分別,大概大總管已經有上百萬字沒有再提到這兩個人了,所以,當陳平安在青鸞國與徐遠霞和張山峰二人再度山水相逢時,不說是當事人,就是讀者,也為之感到開心——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逢,這是誰說過的經典話語?用在此時此刻,再恰當不過。可惜,相遇的時機不對,正好遇到兩人被數十位散修圍殺的時刻。
其實,圍殺的起因也很簡單。司馬遷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小說中的這些散修們也不外如是。在得知一頭在某座山頭修行的大妖青牛之後,便合謀要謀取黃色土牛身上的寶貝,以換取錢財。聚集了大大小小修為不俗的散修,要圍毆這頭黃色土牛。
張山峰和徐遠霞得知情況之後,連忙趕過去想要挽救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因為散修們斬殺青牛大妖無妨,但是一旦斬殺途中引起大妖黃色土牛的憤怒抵抗,就有可能引發一場「地牛翻背」,通俗地講,就是這頭牛翻身之時,會將巨大身軀上所載之物掀翻,引發一場大地震,禍害到數萬無辜百姓,故而,張、徐二人才不顧一切,從中斡旋,甚至邀請官方進行鎮壓,不惜賠上自己的武器。
在圍殺的過程中,張山峰和徐遠霞由擔心黃色土牛引發大地震,而演變為要保護黃色土牛,其間的角色轉變,耐人尋味——誰說妖族之中沒有好妖呢?黃色土牛大妖在兩位素不相識的人族保護下,心性轉變,竟然不惜消耗生命,也不願因自己的憤怒而使得百姓遭殃。頗有些仁慈的味道。反觀那些散修,以利益為核心的組合,就讓人有些感慨了,為了黃色土牛身上的寶物,而視百姓生命如草芥,這和最壞的妖族有何兩樣?
這一次,經過數年的閱歷,陳平安已經不像剛出江湖時那麼激進了,即使有了四位藕花福地帶出來的四位「天下第一」扈從,也沒有選擇與眾多散修為敵,反而圓滑地處理了這件事。以五十枚小暑錢解決了一場呼之欲出的大戰。
為什麼陳平安願意捨棄五十枚小暑錢(約等於五百萬良白銀)來拯救一頭大妖?原因無它,只因為陳平安覺得「它比那些散修更像人」,人和妖之間的距離,有時候只有一步之遙,甚至距離更短,正邪之間,不也是一線之隔嗎?
雖然肉疼,陳平安還是選擇救下了大妖黃色土牛。大概,這也是陳平安成長的過程吧。而值得高興的是,與好友久別重逢,畢竟是一件痛快的事情。值得好好喝一杯,這些糟心事,先放一邊再說,何必困擾?那些散修獲得的小暑錢,不久又會回到陳平安的囊中,也在意料之中。
討論:陳平安與張山峰、徐遠霞的友誼感動過你嗎?你還記得他們發生過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