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娃不會說話,寶媽被指責不會帶娃,都是「輔食吃錯」惹的禍

2020-08-25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寶寶什麼時候才能開口說話,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在逢年過節密集聚會期,孩子口齒伶俐的孩子,就是現場的「明星」,總是能得到更多的關注,連父母也覺得「臉上有光」。為了讓自家孩子練出一張「巧嘴」,家長們大多都會特別留心在意,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影響了孩子的語言發育。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明明什麼都能聽得懂,就是「金口難開」。比如,我家鄰居福星,都2歲半了,還只會喊」爸爸、媽媽」,急起來就尖叫,前兩天去醫院做了檢查,確認是語言發展滯後了,而導致福星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卻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竟然是「輔食吃錯了」。

2歲半娃不會說話,醫生說是輔食吃錯了!

前天中午,若蘭睡完午覺,喊著要出去玩。外面實在太熱了,沒法出去,我就帶著她在樓道裡玩。突然,樓道的另一頭傳來了一個男子的咆哮聲:「2歲半的娃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你說你是怎麼帶的娃?」

「但凡孩子不那麼讓人滿意了,就全是媽媽的錯?做媽媽可真難啊!」,我在心裡這樣想著,就看到福星媽媽從樓道的另一頭走過來了。

我們住在同一層樓,偶爾會在樓道裡碰面,之前我帶著若蘭出去玩的時候,有好幾次也遇到過福星媽媽帶著福星在小區的廣場上玩,所以也算是老熟人了。她家福星比若蘭小半個月,現在也有2歲半了。

看到福星媽媽過來了,若蘭乖巧叫了聲「阿姨好」,又問道「怎麼沒帶福星弟弟出來玩」?福星媽媽沒有說話,就站在樓道的窗口跟前發呆。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男子也從樓道那一頭過來了,並且按了電梯向下的按鈕,若蘭就說「媽媽,電梯向下,就是出去玩,電梯向上,就是回家」。

正在等電梯的男子就問若蘭「小朋友多大了」?若蘭說「我2歲半了」。男子就對著福星媽媽說「你看看,同樣是2歲半,人家娃能說會道,福星除了會叫爸爸媽媽,還什麼都不會說。你說你這個當媽的,是怎麼帶的娃?」。

原來,這名男子就是福星爸爸。男子正說著話,電梯到了,他就進了電梯。福星媽媽從出來到這時候,包括被福星爸爸指責的時候,都一句話沒說。直到確認電梯已經下去了,才一臉茫然的,好像在問我,又好像自言自語道「孩子說話晚,怎麼就和吃飯扯上關係了?」。

其實,去年冬天的時候,我們都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的廣場上玩耍的時候,好幾個寶媽在一起,就討論過孩子說話早晚的話題。當時我們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都已經會說好多話了,尤其是若蘭,已經能夠很流利的說完整的句子,在一群小朋友中「遙遙領先」。但是,福星那時候連叫爸爸媽媽都很勉強。福星媽媽倒是很坦然,說這是「貴人語遲」。

雖然我很清楚,孩子說話晚,和「貴人語遲」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那時候福星還不到2歲,不怎麼會說話也正常。更何況別人家的孩子,人家父母都不著急,作為外人,何必非要說人家的孩子「有問題」,惹人家不高興呢?所以,後來大家也就沒再提過這個話題。今天突然被這麼一問,我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孩子說話晚,怎麼就和吃飯扯上關係了?」見我沒有回答,福星媽媽又問了一遍。我終於反應過來,也確認了福星媽媽確實是在問我。

原來,見到同齡的孩子說話一個比一個利落,夫妻倆終於坐不住了。前天早上,福星媽媽帶著福星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福星的舌帶系、聲帶等與說話有關的器官的發育都沒問題

在確認了福星一直是由媽媽在全職帶,家裡的語言環境很好,福星媽媽也一直在很積極的教福星說話等情況之後,又問到了福星的餵養方式,最後得出結論:福星到現在只會叫爸爸媽媽,是因為吃輔食「沒吃對」

中午,福星爸爸回來吃午飯,福星媽媽就和他說了早上去檢查的結果,福星爸爸一聽就發了火,責怪她在家帶孩子,還沒把孩子帶好。而福星媽媽一直想不通,孩子說話晚,怎麼就和吃飯扯上關係了?

別不信!吃錯輔食真會影響孩子語言發育!

孩子說話晚,怎麼就和吃飯扯上關係了?相信有這個疑惑的,不止福星媽媽一個人。但是,事實就是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確實跟吃飯有關係。

福星媽媽說福星小的時候,經常積食,醫生說福星的腸胃不是非常好。為了能讓食物好消化,她買了榨汁機,輔食料理機,把食物做得很精細,福星1歲以前一直只給他吃米糊、雞蛋羹、蔬菜泥這類的食物。

福星媽媽說福星平時吃的食物幾乎都是糊狀的。因為他發現給福星餵較大較硬的食物時,福星直接就會吐出來。所以,一直到福星過了2歲,才改成以粥為主,肉和菜都是弄成末煮在粥裡。她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的「愛」竟然會深深的傷害了孩子。

對寶寶來說,吃對輔食是口腔發育很重要的環節,不同性狀的食物可以幫助孩子強化呼吸、吮吸、咀嚼、吞咽的能力。如果全部在攪拌機打碎後做成精食,或者只喝一些稀粥等流質食物,一旦適應,就不願意費力咀嚼,給他吃大塊的食物,他就會拒絕。

孩子在學習吐字發音的時候,需要唇、舌、下顎,口腔肌肉的互相協調。如果餵養過於精細化,食物過於細軟,孩子吃得不費力,根本用不上牙齒、舌頭和口腔的協調配合,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孩子口腔和牙齒的發育也會遲緩,從而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系統。

所以, 福星的語言發育遲緩,跟他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鍊息息相關,而罪魁禍首就是輔食只有液體和糊狀,並沒有顆粒狀或者稍微硬一點的東西。

輔食添加有講究,不是「餵飽」就行了!

添加輔食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比較重視。如果添加輔食的方法不當,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嚴重的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上面提到的福星,就是因為輔食「吃錯了」,導致的語言發育滯後。所以,給孩子增添輔食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餵飽」就行了!

首先是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是需要給孩子增添輔食的,這樣才能夠滿足孩子對營養的需求,但是,添加輔食也是有時間要求的,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上面提到的福星媽媽,她之所以一直給福星吃糊狀的食物,是因為福星的腸胃不好。而造成福星腸胃不好的原因,就是「過早添加輔食」。

一般來說,寶寶要到6個月左右才開始添加輔食,不應早於月齡4個月或晚於月齡8個月。但福星媽媽聽信了別人「母乳比較稀薄,就是沒營養了」的話,為了給福星「補充營養」,福星媽媽沒有選擇配方奶粉(也許是從經濟考慮,也許會覺得母乳的營養都不夠了,配方奶粉就更不行了),而是不到4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了

這個月齡的小寶寶,腸胃發育尚不完善,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讓寶寶產生腹瀉嘔吐等一系列問題。

其次是輔食添加的量的問題。在寶寶1歲之前,很多營養還要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寶寶仍要以「奶」為主食。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並不是要以「餵飽」孩子為目的,而是要建立起孩子對食物的適應和接受能力,同時建立起規律的飲食作息和良好的飲食習慣。

輔食添加的原則之一就是從少量到多量,例如雞蛋的添加,蛋黃由1/4個,到半個,再到1個,循序漸進的添加,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

但是,福星媽媽為了給福星「補充營養」,總想讓福星「多吃幾口」,結果福星頻繁的積食,腸胃也出現了問題。

再次是不同食物的添加順序。從種類上講,應該按照:澱粉類(穀物)→蔬菜類→水果→肉類的順序來添加。添加澱粉類輔食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含鐵的營養素,其次添加蔬菜汁、水果汁或泥,最後再添加蛋類或肉類。在寶寶未滿6個月前不能添加含肉的輔食。

但是,為了達到「補充營養」的目的,福星媽媽選擇了「更有營養」的肉類。福星最早吃到的輔食,不是含鐵米粉,而是牛肉泥!而且一次性添加多種食物,還美其名曰「營養豐富」。

最後就是食物的性狀問題。輔食添加應該遵守從稀到稠的原則。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固體,例如可以先給寶寶添加米湯,再到稀米粥或米糊,再到稠粥,最後再是軟飯。

輔食的製作也應該從精細的製作開始過渡,如先給寶寶添加米糊、蔬菜汁,然後是蔬菜泥,到蔬菜末,再到碎菜,最後再是塊狀菜。可以逐漸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6個月之前,寶寶吃的都是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等流食,6月齡開始添加半固體的食物,比如:米糊、水果泥、蛋黃泥、魚泥等。

7~9月齡時,可以由半固體的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如面粥、碎菜粥等。

10~12月齡時,大多數寶寶可以逐漸轉化為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輔食。

福星媽媽因為前期的錯誤,導致福星腸胃受損,消化不好,於是一直停留在吃「糊狀食物」的階段。最終影響了孩子的語言發育,追悔莫及。

寶寶輔食應該怎麼吃?專業大咖來幫忙!

看到上面的介紹,很多新手爸媽們是不是頓感「壓力山大」?這麼多的「講究」,而且一不留神就掉進「坑」裡了,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怎麼辦?

新手爸媽也不用過度焦慮。有句話叫「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既然新手爸媽們沒經驗,也不懂這些,那就請「專業人士」來幫忙好了。若蘭媽咪為大家推薦一本非常靠譜的輔食書《輔食每周吃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劉長偉先生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的營養醫師,是營養學碩士,是33萬媽媽關注的兒童營養專家。這本書還是著名兒科醫生張思萊奶奶、《嬰幼兒睡眠全書》的作者小士大橙子和微博大V、婦產科醫生王玉玲聯合推薦,質量是非常有保證的。

這是一本專門為0-3歲寶寶打造的輔食添加書,幾乎涵蓋了所有0--3歲寶寶飲食中所遇到的問題。全書一共215道食譜,為寶寶搭配了每周的飲食計劃,一天吃幾頓,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書中都寫得一清二楚。

書裡的每一道輔食,都標註了食材、方法和時間,而且每一步的製作過程都非常詳細,不僅搭配了精美圖片,還標註了營養價值注意事項,再笨的媽媽,再有代溝的長輩,也可以根據這個食譜做出美味的輔食來。

除了營養輔食之外,這本書還提供了不少特有的「功效」輔食,比如補鐵的、補鈣的、補硒的,還有不打針不吃藥,就可以緩解便秘、腹瀉、咳嗽的。簡簡單單的一本書,就可以讓爸爸媽媽輕鬆面對寶寶經常遇到的這幾個頭疼的毛病,堪稱是寶寶的「輔食添加寶典」。

寶寶好營養,關鍵三歲前,抓住0-3歲寶寶發育關鍵時期,科學餵養、均衡營養是核心。有了專家科學的配方和專業指導,媽媽們只要每天按照書中的介紹做就行了,再也不用挖空心思想辦法和擔心寶寶營養不均衡而傷腦筋了。

是不是很心動?目前只需要49.8元,感興趣的媽媽們可以點擊下方【去看看】,詳細了解。有了專業人士助力,就算是新手爸媽,也能讓輔食添加變得得心應手。

相關焦點

  • 2歲半娃不會說話,都是輔食吃錯惹的禍,這份輔食添加指南請收走
    比如,我家鄰居福星,都2歲半了,還只會喊」爸爸、媽媽」,急起來就尖叫,前兩天去醫院做了檢查,確認是語言發展滯後了,而導致福星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卻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竟然是「輔食吃錯了」。2歲半娃不會說話,醫生說是輔食吃錯了!
  • 2歲寶寶不會說話,原來都是「它」惹的禍
    童童已經2歲了,只會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三個字的詞語都很少說,出門還得帶著口水巾,跟同齡孩子比起來差遠了。 童童媽媽一度懷疑:是不是孩子語言發育滯後了? 媽媽的擔心並非多餘,雖然孩子的語言發育,存在一定的個體化差異。但大多數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如果比同齡孩子晚了3~6個月,爸媽就必須得引起重視了。
  • 2歲娃不會說話,竟是輔食吃錯了!輔食添加有講究,不是餵飽就行
    福星比若蘭小半個月,現在也有2歲半了,不過,到現在還不怎麼會說話。福星媽媽一直說這是「貴人語遲」。見我沒有回答,福星媽媽又問了一遍,「孩子說話晚,怎麼就和吃飯扯上關係了?」原來,見到同齡的孩子說話一個比一個利落,夫妻倆終於坐不住了,帶著福星去做了檢查。
  • 奶奶帶娃身高猛漲,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指出:都是午睡惹的禍
    為了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寶媽絞盡腦汁,學習各種營養搭配,生怕孩子因為吃不好而影響身體的發育。在這一動力下,許多寶媽化身為廚房達人,還精通各種營養學知識。其實,想要孩子身體健康,長得更高,健康合理的飲食只是一方面,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必不可少哦。
  • 5個月寶寶患腎結石,醫生:輔食惹的禍,添加輔食易存在5個誤區
    孩子的飲食、成長發育和學習情況等問題都是父母比較操心的,在眾多問題中,父母比較關心的就是關於寶寶的健康問題了,特別是照顧1歲之內的寶寶,更需要父母更費心了,要不遭罪的就是寶寶了。對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添加輔食是一個必需的環節,正常情況下,寶寶在6個月左右才開始添加輔食,才是正確的,給寶寶添加得太晚或太早都是不利的,有一位5個月大的寶寶,全身變得浮腫,一連著20多小時都沒有出現排尿的情況,寶媽怕寶寶出現就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夏天寶寶上火、便秘、不長肉,是奶粉惹的禍?奶粉:這個鍋我不背
    寶寶難受,寶媽心疼。無奈上網搜搜,發現80%的答案都是:奶粉的錯。寶媽不禁提出疑問:難道真的是奶粉惹的禍?今天小編一一來為大家解答。一、寶寶上火是奶粉惹的禍?答案:錯真相:「牛奶」在中醫中歸為平性食物,給寶寶喝奶粉也屬於正常的飲食,所以奶粉是不會直接導致上火。
  • 寶寶輔食黑名單:這4種輔食不適合2歲內的寶寶,很多寶媽都在犯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父母都是希望寶寶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從寶寶出生後,可能就會研究寶寶的輔食,但寶寶6個月後,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就會迫不及待地給寶寶精心準備各種輔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腸胃嬌嫩,並不是所有的輔食,都能夠吃的,尤其是這幾種寶媽心中非常營養健康的輔食,可能並不是和2歲以內的寶寶吃,你知道麼?
  • 3歲前,寶媽帶娃牢記「不吃兩飯,不喝三湯」,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領居家的孩子剛滿1歲,大人就忙著給孩子戒奶,餵孩子吃大人飯。媽媽還高興地四處宣傳,自己家的娃比別人家的吃飯早,每頓飯都很愛喝米湯,沒想到餵了幾個月就住院了。
  • 寶寶不愛吃輔食的原因找到了,4招讓寶寶愛上輔食,寶媽也輕鬆
    ,寶寶一口都不吃小娜是一位新手寶媽,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朋友圈中「曬娃」,每天刷朋友圈肯定會刷到幾條她的帶娃日子,這不最近不曬娃了,改成曬吃的了。小娜在群裡和大家倒了好一陣子的苦水,說:「沒想到給娃做輔食這麼不容易,而且我辛辛苦苦給娃做的,他一口都不吃,8個月大了也不能光喝奶啊。」
  • 孩子什麼時候添加輔食最好?輔食吃什麼?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都在這
    後來和麗麗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都是輔食惹的禍,去醫院也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因為腸胃不適而出現身體問題。麗麗今年25歲,結完婚之後家裡人都開始催生。她也是沒辦法,於是只能和自己的丈夫開始積極地備孕。生下孩子之後,其實她對於育兒知識也不太了解,但是總想著自己的婆婆生過孩子養過孩子,知道如何把孩子養得更好,所以平時什麼都聽婆婆的。前段時間婆婆說一直吃母乳寶寶會沒有營養,於是就說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吃。之後婆婆每次都會把輔食做好端來餵孩子吃,還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帶孩子也是這樣的,孩子吃了身體又壯又高。
  • 大寶2歲半不會說話總愛哭?巧用"寶寶語言",跟娃"開懷暢談"
    文丨小凡媽媽-育兒點金術(歡迎新手爸媽交流育兒經驗,老手爸媽探討養娃心得)前幾天一位寶媽琳琳來向我求助,說是家裡的孩子2歲半了,但還是遲遲不會說話,遇到什麼事情只會通過哭鬧來表達,我們耐下心來跟他說話也不聽,有時候生氣了連飯也不吃。
  • 五個月嬰兒「腎結石」,太早餵輔食惹的禍,輔食添加看好四個信號
    因為孩子早產擔心孩子體弱,聽一個親戚說,可以給孩子補充一些礦物質,所以,他們從孩子出生三天就開始給孩子餵輔食,添加維生素。竟然是因為太早餵輔食惹的禍!孩子過早添加輔食有哪些危害呢?2)有增加過敏風險如果家長添加輔食沒有注意篩選,加上寶寶本身的消化功能還不健全,很容易因為餵的不當引發寶寶的過敏。
  • 寶媽給娃吃錯飯,3歲半娃被幼兒園拒收,無知的愛,害了娃誤了媽
    寶媽的一句叮囑,3歲半孩子被幼兒園拒收,害了娃誤了媽! 今年,辰辰3歲半了,足夠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娟子早早按要求提交了所需資料,也都順利通過審核了。前幾天,幼兒園通知讓帶上孩子,去參加「入園面試」。
  • 3歲雙胞胎入學差別大,姐姐皮實,妹妹愛哭,父母區別帶娃惹了禍
    當然,樂樂也有一個偷笑的想法,那就是,不會害怕自己的雙胞胎女兒被欺負,畢竟自己的女兒可是兩個人呢。樂樂覺得:這都是我們(父母)的錯。一、性格差異大父母的區別帶娃,導致孩子的性格差別很大,尤其是雙胞胎之間。沒有哪個孩子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因此,被父親帶大的娃會更勇敢,而母親帶大的娃則更嬌氣。這樣的區別帶娃,導致了姐姐的性格比較受歡迎,而妹妹的性格比較嬌氣矯情。
  • 5個月寶寶腎結石,醫生:都是輔食惹的禍,很多家庭還在這麼餵
    說到餵輔食,很多人覺得不算什麼大事,不就是讓孩子吃點大人的食物嗎,我們能吃,孩子也能吃,可往往是覺得簡單的事,卻很有可能出問題。有一位5個月大的寶寶,全身浮腫,二十多小時沒有排尿,被媽媽送進了醫院,而醫生在檢查後發現,孩子的雙腎長滿了結石,直接給孩子下了病危通知。在詢問孩子的病史的時候,醫生發現,孩子全身長滿了結石,都是餵輔惹的禍。
  • 奶奶帶娃身高長得快,媽媽帶娃卻不見長,醫生:都是午睡惹的禍
    一直崇尚科學育兒的她,基本都是按照各種育兒寶典來帶娃,書上說對孩子好的事,無一例外全部照做。這天中午剛吃過飯,孩子要去外面玩,小周堅決不同意,她說現在該午睡了,午睡過後才能去玩,這樣才能長高個。為何以前奶奶帶娃身高長得很快,現在自己帶娃卻不見長呢。於是她便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當問及孩子的生活習慣時,醫生批評道:都是午睡惹的禍,跟午睡撇不開關係。
  • 寶寶睡覺有這3種不良習慣,是輔食餵養過度惹的禍,越吃脾胃越弱
    兒童在1歲左右的年紀,正是是健脾養胃的敏感階段,如果此階段將孩子脾胃調理得當,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會起到最直接的影響。編 輯:柔山寶寶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大部分的的父母都知道該給寶寶引入輔食了,但是輔食的添加講究還真不少,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給寶寶吃。
  • 2歲寶寶長出「鯊魚牙」,媽媽慌忙帶娃就醫,醫生:夜奶惹的禍
    2歲寶寶 長出「鯊魚牙」,媽媽慌忙帶娃就醫,醫生:夜奶惹的禍同事陳清第一次當媽媽,喜悅之情不言以表,她從生下孩子那一刻起就發誓,一定要細心呵護寶寶,所以在照顧孩子這方面她做得很好。「尖牙」帶去醫院一看,醫生的結論讓她如五雷轟頂。
  • 1歲寶寶不會"吃飯",奶奶著急帶娃就醫,醫生:飲食吃得太精細
    1歲寶寶不會&34;,奶奶著急帶娃就醫陳奶奶的孫子已經有一歲多了,寶寶1歲斷奶以後,兒媳回到工作崗位,現在由陳奶奶負責帶孩子。然而前不久,陳奶奶發現,自己的孫子不會&34;、不會咀嚼。吃飯的時候都是抿兩口就吞,硬一點的食物,如玉米粒、火腿粒等就直接吐出來不吃。見狀,陳奶奶擔心孫子身體出了問題,著急帶娃就醫。
  • 1歲寶寶不會「吃飯」,奶奶著急帶娃就醫,醫生:飲食吃得太精細
    011歲寶寶不會「吃飯」,奶奶著急帶娃就醫陳奶奶的孫子已經有一歲多了,寶寶1歲斷奶以後,兒媳回到工作崗位,現在由陳奶奶負責帶孩子。她每天都精心給寶寶準備飯菜,因為擔心孩子被噎著,許多固體食物陳奶奶都碾碎弄成泥狀再餵給寶寶吃,這樣寶寶就不用咀嚼了。然而前不久,陳奶奶發現,自己的孫子不會「吃飯」、不會咀嚼。吃飯的時候都是抿兩口就吞,硬一點的食物,如玉米粒、火腿粒等就直接吐出來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