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深圳一地鐵站的觀光電梯裡,一名女子突然蹲下大便,同在電梯裡的男子則一直按著電梯關門按鈕,為她把風。之後,兩人一同離開電梯,留下一堆…我從第一反應的作嘔之餘,突然背脊一涼,想到當初自己的一件糗事…
每早上班先去肯德基報到
一直讓我鬱郁不解的是,我家門口的地鐵站為什麼沒廁所…南京地鐵2號線投入使用後,我發現他每站都有廁所,然後我才猛然意識到2號線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而經過我家的「生命大動脈」——1號線,因為修建的比較早的關係,好像全程只有四個廁所。真的..只有…四個……
生物鐘這玩意太準也煩,你說早晨上班來不及我不吃早飯忍一忍小意思,這每天早晨準時肚子疼又準時卡在地鐵裡面如何不讓我憂心,話說南京地鐵可能因為是「香港地鐵血統」,確實比其他很多城市略顯「高端大氣上檔次」,可是這世界的潔淨總不能用不拉便便換來吧…
就有這麼一次,我眼睜睜的看著旁邊一哥們兒臉都紫了,右手緊緊地鐵桿子上抓牢,身體形狀已經因疼痛走樣,一邊還不安的看著到站提示,後來終於崩潰了問旁邊的我知不知道哪站有廁所。說真的我當時也不知是被他傳染的還是什麼,也蠻想上廁所的,而且我知道我下的新街口那站雖然有廁所,但每次都排隊,所以想了想,跟那哥們兒說我們下一站就下去找找,沒準有廁所。他痛苦的表情中露出一瞬欣慰,我能聽到他內心在急切地倒數這最後到站前的60秒…
叮!門開了,哥們兒飛奔出去,我也緊隨其後,樓下沒有於是飛奔上樓,遇到個執勤的,他的一句話讓我旁邊這位哥當即快跪倒在地,他說:「本站沒有廁所,你們可以坐去新街口去上。」「那你們怎麼上廁所的?」「出站有個肯德基,不過廁所排隊人很多,我是執勤的實習生,我們都是回旁邊我們警官學院上廁所…」好吧,既然如此,旁邊難友跟我使了個英勇就義的眼神:那我們就等下輛地鐵去新街口上吧——雖然新街口距離我們還有三站….
重新上了地鐵後,我安慰他,最後5分鐘,堅持下吧…新街口我熟,下去咱就飛奔直達目的地!老兄鄭重地點了點頭,此時已臉色蒼白。
終於下了地鐵,我和他跑向那個我知道的最近的地鐵廁所。新街口因為是南京最大的交通樞紐,地鐵下的狀況非常複雜,一般人到那廁所我估計都要找半天,而我超慶幸我知道在哪兒。大概繞了三分鐘我們抵達了「天堂」,oh,進天堂確實得排隊,那哥們兒去男廁所只等了兩個人終獲解放,而我前面卻排了9個大姐,等著三個坑位(還有一個是壞的,廁所大媽也不管),我現在只能等啊等…等這些磨蹭的大姐一個個蹲下又起來…
後來,每天早晨上班「內急」時,我都在上次據說有肯德基的那站下,去解決個人問題,估計店員都快認識這個每天早晨飛奔進又飛奔出的我了。
丟人丟到首都去了
要說這件事雖然我自認為緊張刺激環環相扣,但要跟我去北京發生的一件事比起來,那簡直是於我如浮雲。前段時間家在北京的表姐結婚,於是我請假來帝都晃悠了一陣。當然作為一個南京妹紙,我首先想感嘆的是,北京好像每站都有廁所,到底是首都呀。
表姐家在大屯,在一個黑色星期五,我一個人沒事做,決定去離家最方便去的立水橋商區去看看有啥逛的。而才上車不久,情況又來了,這次情況特殊,不是又憋不住的問題了,而是,我的「大姨媽」來了。反正聽說是寫化名,我也不怕大家笑話了。我剛開始想,北京廁所配置應該都不錯,每站都有,我現在剛來「大姨媽」,應該不會「出大事」,我就待會兒到立水橋,下來找個廁所處理下吧。風平浪靜到了立水橋,我下車後小步挪動著,期望著不遠處就能看到「男女標誌」,可是!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工作人員,在我面前只有長長走道通向樓梯下去。
我這情況哪能走樓梯啊?確認看不到廁所後,我在眾人的推搡中挪著下樓梯(北京地鐵人真的好多啊),我帶著自己小兒麻痺症般的姿勢絕望的出站,然後終於看到個安檢,我問她,哪兒有廁所,她指了指另一個13號線的進站口說要從那兒進站,再上樓,然後右轉經過一個通道,就到了。
OMG…為什麼廁所會要人先出站再從另一邊進站?是不是剛剛會有捷徑呢?但是沒有任何指示牌啊!我只好再次刷進站後,把自己彆扭地小心翼翼地搖晃著上樓,上著上著,我背脊一涼,悲劇發生了,我弱弱感覺到了什麼,還聞到了白色褲子上的血腥味…
我不敢想像自己此刻屁股後面是怎樣一副光景,搖晃的走過右邊的通道,搖晃著再一次排隊等女廁所前面的五位大姐。總感覺所有人都在對我指指點點,當時真是心煩意亂。處理完出站時還發現我的地鐵卡竟然扣費了!在南京同站進出是不會扣費的…這真是我上過的最貴的廁所了,不止是專門花了2塊錢,還在帝都讓人看了笑話,真是悲涼…
我一直在想,我上班了,也在納稅了,怎麼就連人有三急這點小小需求都不能保障了呢,不說南京,帝都每天地鐵總有幾百萬客流量吧,大家坐地鐵都得這樣的上廁所嗎,南京人民更是憋死算了嗎?我看有的地方公共廁所豪華的跟別墅式的,花那麼多錢,結果真正又有幾個人上呢,幹嘛不把錢投在真正需要廁所的地方,在關鍵時刻真能救人一命。
有關部門想服務於民,真得好好看看自己有沒有誠意呢,如果打心眼要解決這件事,就不會2號線意識到了廁所問題,1號線卻不管不顧,就不會讓人繞到這裡又繞到那裡被動地決定自己在哪兒才能「釋放」。真心的,盼望這類「必需」的公共設施變得人性化的一天。
講述人:小童(南京女孩)
欄目策劃:搜狐評論 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