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箇好山!
「三皇」上一篇已經有了詳細的介紹,這五帝究竟是哪幾位呢?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五位天帝。指五方上帝,即中央上帝:黃帝、東方上帝青帝: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黑帝世稱玄帝:顓頊)。
在中國文化中,東方青色主生發、和平,伏羲首創醫學治病救人,觀氣象變化,故而列陣在東,被尊為青帝。
南方紅色,因相對黃帝所處的位置在南,古代社會形成了對火的圖騰崇拜,故而列陣在南被尊為赤帝。
西方屬金,主殺伐,出產礦藏《漢書律曆志世經》載:「少昊帝 《孝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黃帝之子清陽也,是其子孫名摯立。土生金,故為金德,天下號曰金天氏。周遷其樂,故《易》不載,序於行。」現在看來,對於少昊的推崇蓋因青銅、鐵礦石而來,在遙遠的那個年代,金屬稀缺,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由此來看應該也屬於一種變相的圖騰崇拜,故而列陣在西被尊為白帝。
北方屬水,陰陽五行以黑色為代表,大家都知道萬物都是離不開水的,水是生命之源,因水火不相容故而與火站在了對立面,故而列陣在北,被尊為黑帝。
中央無極土,黃色主藏汙納垢、包容、柔和出產豐盛,黃帝統一了各個部落發展農業、改良舟車、發展醫學《黃帝內經》,形成了統一的規劃發展、各個部落融合溝通發展,黃帝以寬大的胸懷包容各個民族部落,使得他們和諧共處,列陣在中被尊為中央上帝:黃帝。
仔細看來好像「三皇五帝」重複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小編是這樣理解的:
1、五帝的方位本就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序的,沒有伏羲始祖無論如何說不過去,所以伏羲必居 其一,毋庸置疑。
2、黃帝所處的時代,以及承前繼後的作用,彰顯了其重要的地位和無比重要的作用。並且少 昊、顓頊都是黃帝的後代,如果「三皇五帝」是其子嗣排寫的話,黃帝必不可少。
總結來講,畢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多多了解一些民族的發展還是很有好處的,畢竟有些來源於神話傳說,不可考證,所以眾說紛紜。其實重複了又何妨?也許在那個年代人家也是可以做兼職的呢?
今天就這麼多了,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留言,大家互相交流,歡迎批評指正。
下一篇分享內容:堯、舜、禹的傳承是如何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