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精準地保衛我們的肺?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新冠肺炎會不會轉化為肺癌?疫情防控常態化會給肺癌患者帶來什麼影響?這是疫情觸發的肺癌防治新問題。

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

記者:屈婷

17年來,創辦「抗癌廚房」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見證了數以萬計的癌症家庭經歷輾轉求醫、反覆治療的苦楚。

「地方上不會看、看不了,最後還是要到腫瘤醫院來。」萬佐成總結道。

「抗癌廚房」其實是一間露天小吃店,開在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的小巷裡。大家稱它為「抗癌廚房」,是因為做飯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及其家屬。

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已經成為「半個」癌症專家。據他觀察,肺癌病人是最多的,因為「抽菸的人多嘛,還有這個癌跟環境汙染有關」。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最多,也有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發現時基本上到了中晚期。

新冠肺炎疫情下,呼吸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萬佐成關閉了「抗癌廚房」,改成自己下廚,然後無接觸地為患者送餐。

「得病的人心情好,才會好得快。」他對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說,肺癌不傳染,希望大家不要歧視患者,要給他們戰勝病魔的希望。

肺癌發病人群呈「兩頭翹」的趨勢

這是一組嚴峻的數字:我國肺癌每年新增發病約78.7萬人,死亡約63.1萬人,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1.5人患上肺癌,約佔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五分之一。

在日前舉行的中美國際肺癌多學科論壇上,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說,肺癌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其領銜的肺癌診療多學科團隊的最新調查顯示,肺癌發病率在40歲以上人群中急劇上升,在80至84歲年齡段達到峰值。

對於中國來說,疫情防控常態化將長遠影響一系列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肺癌無疑是其中最為艱巨的挑戰——連續10年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位居惡性腫瘤之首,發病人群呈現中青年和老年人「兩頭翹」的趨勢。

該調查還顯示,我國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高於女性。此外,城市地區男性肺癌發病率低於農村地區,而女性肺癌發病率則相反。

國家癌症中心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辦公室開展的多中心回顧性流行病學調查則表明,根據2005到2014年的10年數據分析,我國肺癌防治情況呈現以下趨勢:老年患者、女性患者、晚期疾病患者比例增加;吸菸率在下降,但吸菸暴露持續高水平;腺癌取代鱗癌成為主要病理類型;醫療費用大幅增加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老齡化,我國肺癌防治工作也在「升級」。原衛生部於2008年啟動了國家癌症登記和跟蹤計劃,癌症登記處的數量從2008年的95個增加到2019年的574個。面向大規模高危人群的城市癌症和農村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分別在2012年和2005年啟動。去年,健康中國行動宣布開展面向2030年的癌症防治行動,明確了提高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等一系列「硬指標」。

權威腫瘤專家疾呼,儘管醫學進步帶來了戰勝疾病的希望,但呼吸健康仍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全社會攜手應對。

現實困境:首診科室決定治療方案

這是一個揪心的故事:一位從事胸外科工作17年的醫生發現,做了半輩子機械維修工的父親得了肺癌,發現時已淋巴結轉移。有職業暴露史的父親是肺癌高危人群,為啥自己卻忘記了?自責和心疼讓這位醫生淚如雨下。

「吸菸、職業暴露史、家族病史,以及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是罹患肺癌最高危的因素,但現實中篩查覆蓋率不夠。」權威臨床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說,我國肺癌的篩查、診斷技術已取得實質性改善。目前低劑量螺旋CT(LDCT)是較為準確的篩查技術,高解析度CT則是最重要的診斷技術之一。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肺癌精準診斷,使得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成為可能。

一名中年患者給王潔留下深刻印象:看病的時候,他遞上厚厚一摞CT胸片和病曆本,寫著來自不同醫院、不同醫生的各種治療方案。這名患者越治療越覺得無所適從,加上恐慌心理,幾乎要崩潰了。

這是腫瘤患者普遍面臨的一個困境。目前,我國腫瘤患者的診療模式,大部分還是誰第一個「抓到」患者就由誰來治療。取決於首診的是外科還是內科,患者拿到的治療方案各有不同,甚至是相悖的。

「在這樣的治療模式下,患者有可能接受重複檢查、非最佳治療、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王潔說。

後來,這位中年患者接受了多學科團隊的集體會診。專家建議患者先進行一種新輔助治療,而不是先手術。完成新輔助治療後,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縱隔淋巴結也同步縮小。後續順利地完成了手術,並根據術後病理報告完成了後續的規範治療。

王潔表示,開展精準預防、多學科診療是推進我國肺癌防治的關鍵。通過多學科診療團隊的集體努力,可以使腫瘤患者的治療更加精準、及時、規範,並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醫生在查看患者肺部CT片,研究治療方案。新華社資料圖片

發病率高、五年生存率低,讓肺癌治療是世界性難題。在中美國際肺癌多學科論壇上,多位國內外院士專家表示,不管是「化療+手術」的老辦法,還是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新技術,提高肺癌整體療效在於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MDT)。

從2018年起,我國已全面開展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工作,要求試點的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建立MDT標準化操作流程,並逐步擴大病種範圍。今年,中國醫師協會成立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推動專科醫院、基層醫院開展MDT建設,落地「多學科參與,上下級協作」的腫瘤診療模式。

作為腫瘤多學科診療專委會主任委員,王潔認為,MDT模式已成為歐美醫療體系的常態,但我國僅有部分三級綜合/專科醫院建立了MDT,且使用率不高;二級綜合性醫院則全部沒有建立MDT。要破解腫瘤患者收治無序、治療和預後水平不佳等痼疾,依然任重道遠。

「未來,希望基於腫瘤多學科診療平臺,行業內可以開展更多能夠落地的系列項目,培訓肺癌領域醫生多學科協作的理念,進一步提升不同層級醫生的水平。」王潔說。

新冠肺炎與肺癌關聯性尚不明確

新冠肺炎會不會轉化為肺癌?疫情防控常態化會給肺癌患者帶來什麼影響?這是疫情觸發的肺癌防治新問題。

王潔說,肺癌很容易引起肺炎,慢阻性肺炎與肺癌的發生也可能有一定相關性,但新冠肺炎與肺癌的關聯性「短時間內還缺少科學證據」。

「目前唯一可以明確的是,如果是一個腫瘤病人感染了新冠肺炎,那麼其發生重症機率是增高的。」她建議,腫瘤病人在疫情下應做好防護措施,更好地保護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讓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不少人在體檢中發現了肺癌或肺部小結節。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在快速增長。

王潔說,只有10%到20%的肺結節是早期肺癌,大家不用過分緊張。即使是肺癌,只要積極治療,也可以實現慢病化生存。

從每天凌晨四點開始,一直要忙活要到晚上九點,日復一日。萬佐成說自己就像一部慢慢走動的鐘表,但他要一直走下去,因為「要讓他們吃飽飯,再好好堅持下去」。

時間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意味著希望。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段建春表示,近10年的數據研究表明,肺癌發病「兩頭翹」的趨勢,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日益沉重的醫療負擔。「十四五」規劃實施期間,中國應首要開展控煙和環境汙染治理,並加強相關職業防護,加大對全人群的健康防癌宣教。肺癌防治應決勝於「疾病未發生時」。

那位自責的胸外科醫生等到了希望:年逾80歲的父親在接受了多學科聯合的精準治療後,又重新站了起來,勇敢地繼續與病魔鬥爭。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每一分鐘就有1.5人患上肺癌,如何保衛中國人的肺?
    文 | 屈婷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ID:xhmrdxwx),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14日,原標題為《如何更精準地保衛我們的肺?》。「吸菸、職業暴露史、家族病史,以及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是罹患肺癌最高危的因素,但現實中篩查覆蓋率不夠。」權威臨床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說,我國肺癌的篩查、診斷技術已取得實質性改善。目前低劑量螺旋CT(LDCT)是較為準確的篩查技術,高解析度CT則是最重要的診斷技術之一。新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肺癌精準診斷,使得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成為可能。
  • 新橋醫院新技術精準切除雙肺13個結節
    同時通過智能診斷和經驗判斷李女士肺部結節良性概率較小,更傾向於早期癌變。李女士感到非常困惑,自己工作的環境好,空氣非常好,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會患上肺癌呢。戴紀剛教授解釋道:「磨玻璃結節肺癌恰恰在女性、不吸菸的患者中高發,這其中的具體原因目前還沒有研究透徹,但估計跟每個人的個體因素、基因突變情況或環境汙染有關」。
  • 「致我們的2035」保衛藍天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從經濟、科技、法治、文化、生態等多個方面為我們進一步描繪了2035年的美好畫卷。這樣的遠景目標規劃,落實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將會是什麼樣?我們又該如何為之奮鬥?
  • 雙肺多發13個磨玻璃結節 AI技術協助醫生診斷和精準切除
    帶著一肚子疑惑李女士,找到了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主任、肺磨玻璃結節專家戴紀剛教授。戴紀剛教授仔細閱讀了李女士前後兩次的CT片,並應用最先進的AI(人工智慧診斷系統)技術輔助閱片,發現雙肺共有13個磨玻璃結節,大的不到1釐米,最小的只有3毫米。同時通過智能診斷和經驗判斷李女士肺部結節良性概率較小,更傾向於早期癌變。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天津寧河:保衛「京津綠肺」 共謀綠色發展
    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以及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作用。因為大面積的天然溼地製造出大量的新鮮空氣,這裡的負氧離子含量是中心城區的30到60倍,成為名副其實的「京津綠肺」。現在的七裏海河道縱橫,溝汊交織,沼澤遍地,窪地廣布,葦草叢生,草木競秀,魚美蟹肥,百鳥雲集。
  • 上海話需要保衛,普通話如何推廣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建議「保衛」上海話。  對於上海市人大代表的這一建議,我很不理解。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便是:上海話需要保衛,普通話如何推廣?  當然,認為應該保衛上海話的人大代表提出了很多理由,解釋為什麼要保衛上海話。
  • 保衛藍天!我省四地啟動汙染天氣應急響應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空氣品質預測預報,12月21日至27日,全省汙染傳輸和氣象條件依然不容樂觀,南昌、九江、萍鄉、新餘、鷹潭等多地將很可能連續出現輕至中度汙染,個別時段還可能出現重度汙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做好防護!防護!
  • 支氣管炎、肺氣腫、這些折磨人的病,我們如何才能養好我們的肺?
    針對這一現象,整個病房充滿了咳嗽和哮喘的聲音,在我們這個行業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科室的「旺季」已經到來。難怪,由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在自然界中發病率很高,再加上寒冷環境的刺激,患者數量一定很大。
  • 如何讓自己的英語表達更精準
    ,總是能夠憑藉直覺,去判斷作者的文字表達是否精準。可我們從小到大學,學了那麼多年英語,你讀過任何關於如何精準表達的英語課本嗎?英語語法,有大量教材,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比如he is...是對的,he are...就是錯的。精準表達這件事,還真沒什麼書給你講過具體規則。是不是這件事完全就沒有方論可供學習嗎?我認為並不如此。
  • 快節奏的時代,如何精準地表達
    在當今快餐文化時代,我們深受各類網文的毒害。鋪天蓋地的自媒體文如同「垃圾」,傾倒式地湧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便開始越來越注重時間成本和溝通效率。也就是說,對於當代人來說,精簡地表達顯得格外重要。追大師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大師們是如何遣詞,又如何字句斟酌。二:掌握精簡寫作的技巧善用「二元結構」和「三元結構」結構法。
  • 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利於我們長壽健康、不衰老,而且對我們的五臟心肝脾肺腎都有好處。然而你知道五臟心肝脾胃腎都喜歡什麼運動嗎?下面就趕快讓大眾微健康的養生專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心肝脾肺腎如何保健?5運動尤為適合,讓您的內臟功能更強大,一起來試試,非常簡單!
  • 全民養肺,刻不容緩,最全的養肺方法送給你
    肺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對其他臟腑有覆蓋保護作用。這也是提醒我們要好好養肺了!全民養肺,刻不容緩養肺不僅僅是中老年朋友的事情,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好好養肺。1、女人不養肺,老得特別快肺是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就像一臺中央空調,但又不像空調那樣能常清洗或更換濾網,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清理更換。
  • ...如何保護我們的肺?華西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理組長線上科普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呼吸是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生命律動。呼吸是大事,但如何好好呼吸、健康呼吸,更是關係到每個人生存質量的大事。隨著全球環境汙染的加劇,尤其是冬天來了,我們有必要聽聽專家的科普和建議。為了有效遏制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讓我們能夠暢享呼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特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呼吸醫護專家,根據專家多年的臨床診療與護理經驗,針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編寫了《華西專家說「肺」話——暢呼吸科學指南》。
  • 全民養肺,刻不容緩,最全的養肺方法送給你!
    所以我們知青的遇見不僅是在路上而是在心裡,更在靈魂裡。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人的每個年齡段也有每個年齡段最珍貴的東西。對我們這些與共和國災難同齡的人而言,聚會也就成了晚年生活中最珍貴的休閒娛樂之一。        想想當年,朝披寒露晚凝霜,田裡稻花冉冉香。
  • 全民養肺,刻不容緩!這份最全的養肺方法送給你,趕緊看~
    4小孩不養肺,容易咳嗽 秋冬,孩童特別容易感冒咳嗽,就是因為肺不好,如果不養肺,就等於埋下了健康隱患,小朋友一言不合就會咳嗽。 知道養肺的重要性,那麼該如何養肺呢?最方便的養肺方法——搓手腕 手腕上有肺經的總開關是太淵穴 ,搓太淵穴可以增強人的肺氣,上面已經談到人的第一道防線就是肺,肺主皮毛,皮膚的防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肺氣足不足影響著衛氣的保衛能力強不強。而太淵穴 是補強肺氣的第一穴。【取穴】拇指指根下面有一個窩。
  • CT基礎:肺大泡、肺氣腫、肺的氣囊、囊腫、空洞,CT如何鑑別
    五、CT術語肺囊腫CT術語肺囊腫,不是我們平時說的「肺囊腫」這個疾病。不能很準確的鑑別!要綜合臨床資料來分析。1.假如這個病人以前體檢過,有肺大泡,CT發現和以前相同,就是肺大泡。假如新出現的,就可能是肺氣囊。2.假如這個患者沒有體檢過,暫時叫它肺氣囊,肺部感染好轉,囊腔消失,就是氣囊;囊腔穩如泰山,那就是肺大泡。3.假如肺部感染好轉,囊腔不消失掉,後來做了手術,病理是肺囊腫,那就是肺囊腫,不是肺大泡。
  • 肺大泡是什麼病 如何治療肺大泡
    肺大泡是一種肺部疾病,肺是呼吸系統中重要組成器官,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肺,呼吸都會變得很困難。那麼肺大泡是什麼病呢?又該怎麼樣治療肺大泡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肺大泡治療方法有哪些吧!肺大泡治療方法有很多,但是首先我們還是應該搞清楚肺大泡的發病原因,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預防肺大泡。肺大泡這類疾病一旦病發危害很大,所以預防很重要。
  • 海爾卡奧斯高保衛:工業網際網路是推動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如何將工業網際網路的宏偉藍圖在傳統製造業中變為現實?工業網際網路與龐大的製造業結合能迸發出多大的能量?近日,正在南安布局石材工業網際網路的卡奧斯建材行業總經理高保衛接受了新浪家居專訪。高保衛表示,卡奧斯依託石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造全產業鏈、全流程的協同關係,構建開放的全產業鏈生態,既能實現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又能以大規模定製模式快速滿足用戶需求。
  • 肺不好的人,冬季養肺吃什麼好?「潤肺能手」,多吃肺更強壯
    這時候就要考慮考慮,該如何養肺了,平時吃些潤肺養肺的食物,不但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加免疫力,還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肺不好的人,冬季養肺吃什麼好呢?01雪梨雪梨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水果,果肉白嫩似雪,所以就叫雪梨,它含有檸檬酸、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
  • 《健康養生》全民養肺,刻不容緩,最全的養肺方法送給你!
    這也是提醒我們要好好養肺了!養肺不僅僅是中老年朋友的事情,無論男女老少,都應該好好養肺。男人往往有吸菸的習慣,這樣很傷肺,每年因吸菸而導致肺癌的比例就相當高。此外,根據中醫五行的理論,肺為金,腎為水,所以通過養肺,還可以起到補腎的效果。腎藏精,腎臟好的人,精力就會特別旺盛。老人因為肺氣不足會常感到氣短乏力,尤其是患有老慢支、哮喘的人,就更為此感到苦惱了。「主呼吸之氣」是肺最本職的工作,它上與鼻、口相通,氣體可由此直接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