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買了套學區房,辦戶口時才發現和鄰居「撞地址」了!孩子入學...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杭州網】;

7月5日,浙江溫州市民董先生反映,他上月花160多萬元買了一套位於溫州市區永寧巷的學區房,在辦理戶口登記時發現「怪事」:買的明明是201室,可在轄區派出所查詢201室戶籍時卻發現,201室戶籍裡登記著的除了前房主一家竟然還有另一戶人家。而且這戶人家竟是同幢樓裡的206室,更奇怪的是對方拿出的不動產權證書上寫著的地址竟然也是「201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兩套房產的房本上

寫著同一個地址和門牌號

董先生說:「為了孩子上小學,我在6月份買的這套學區房。從買房到房屋過戶都很順利,也沒發現任何問題,直到去派出所辦理戶籍時才發現這麼怪的事情。」

5日上午,記者來到董先生新買的這套房子——永寧巷X號201室。這幢居民樓已有30多年房齡,共住著42戶人家,分為南、中、北三個樓梯,上下五層樓。由於房屋老舊,部分門牌缺損,無法直接從門牌上判斷房號,只能從樓道中安裝好的電錶及房號標識,以及現有其他樓層門牌號來判斷房號。其中,201室位於樓房南側,南梯上樓;而206室位於樓房北側,需從北梯上樓,實際上兩房相隔較遠。

記者聯繫206室房主了解情況,他表示自己的房子實際上是206室,但不動產權證書上確實寫著201室。「我是2018年買的房,過的戶。前房主的房本上寫著的也是201室。我們這幢樓裡好像都這樣,106、306的房本上登記的地址也是101、301。」他說,因為當時房子交易、過戶、辦理戶籍等手續都很順利,所以他也就沒有在意這個問題,直到這次201室的房主來找他。

雙方核對彼此的不動產權證書發現,除了登記的地址一樣,兩套房子的不動產權證書編號、房子面積、戶型等都不一樣;例如201室的面積是45.52平方米,206室的面積是33.25平方米。

究竟誰要變更地址

雙方「都想對方改」

永寧巷X號樓是「溫州市瓦市小學(瓦市校區)和溫州市第二中學」的雙學區房,而這兩戶人家購買房屋都是為了孩子上小學,且買的都是60平方米以下的房產。

根據《2020年鹿城區小學招生工作實施辦法》,鹿城區小學招生政策中關於瓦市小學瓦市校區的規定是:「瓦市小學施教區內,房產建築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20平方米以上,領取房屋產權證(包括新購房、買賣、析產、繼承等)須滿三年;2017年7月10日之後領取的瓦市小學瓦市校區施教區房產權證,同一房產三年內只允許有一戶(一對夫婦及其未婚子女計為一戶)家庭子女就讀同一所學校。」

因此,雙方基於同一地址可能存在入學風險,產生了疑慮和摩擦。董先生說:「明明是兩套房子,可不動產權證上、戶口簿上的地址卻是一樣的。我這孩子2022年準備讀小學,他家孩子比我早一年讀,這又在我家的戶口上,我擔心他家會佔用我家『三年讀一戶』的入學資格,影響我孩子以後入學。

「我家孩子明年讀小學,我是2018年買的學區房,正好符合『60平方米以下須滿三年』的政策,他現在要求我變更地址。那我變更了,入戶時間就要改成變更地址的時間了,那就不滿三年了,對我影響也很大。」206室房主說。

雙方表示,他們為此一同走訪了轄區派出所、鹿城區教育局招生辦等部門了解情況。

206室房主說:「當時部門接待人員和我們說,不變更也不會影響我們雙方孩子入學,所以我就不想變更了。要變更的話,201室現在剛交易過戶,變更也更方便,他可以把自己門牌申請改成201-1。」

對於這種說法,董先生卻不認同:「我本來就是201室,是他佔了我的門牌號,要改的人不應該是我。」隨後他把這一問題向市不動產權服務中心反映,要求變更206室不動產權證上的地址,改為其實際地址。「可我幾天後接到該中心的電話回復,電話中說『誰申請,誰變更』,這意思就是我們申請就要我們變更,這我是不願意的。」

由此,雙方對「是否變更不動產權證書上的地址,由誰來變更地址」這兩個問題陷入了僵持。

門牌登記混亂問題存在已久

社區接到多次反映

那麼對於兩房為什麼會「撞地址」?又該怎麼解決?記者聯繫了該房產所在的五馬街道朔門社區居委會、鹿城公安分局中山派出所、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

五馬街道朔門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主任伊素芳表示:「2018年,206室交易時就有房產中介過來要求我們社區出具一個『證明206室是201室』的證明,我怕造成混亂,沒有同意開具證明。今年201室反映地址撞了的問題。其實,這幢樓裡不動產權證書上的地址和戶口簿地址登記不一致的問題早就存在。因為有的市民辦理入學時需要不動產權證、戶籍地址一致,所以經常有這幢樓的業主因為地址不一致跑過來要求開證明,比如403室的不動產權證書上是403,但戶口簿上卻不是403。這也是歷史遺留問題,由於這樓是學區房,交易頻繁,所以這方面就越來越亂。2018年,社區為解決這一亂象,向五馬街道辦事處和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反映過,上級同意對這一亂象進行統一整治,但前提是要收集永寧巷X號樓所有業主的不動產權證書進行地址重新梳理和登記變更。但當時很多業主不同意或嫌麻煩,結果就不了了之了。」

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具體情況需要對不動產權證書進行系統查詢才能調查清楚,周末沒有辦法操作,工作日在市民提供不動產權證書後可以進行查詢和調查。」

同樣,5日是周日,中山派出所戶籍民警休息,無法進行相關查詢和調查,值班民警表示工作日在市民提供戶口簿後可以進行查詢和調查。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 張新彤

相關焦點

  • 浙江男子買了學區房,辦戶口時才發現和鄰居「撞地址」了!孩子入學...
    7月5日,浙江溫州市民董先生反映,他上月花160多萬元買了一套位於溫州市區永寧巷的學區房,在辦理戶口登記時發現「怪事」:買的明明是201室,可在轄區派出所查詢201室戶籍時卻發現,201室戶籍裡登記著的除了前房主一家竟然還有另一戶人家。
  • 浙江男子買了套學區房,辦戶口時才發現出事了
    7月5日,溫州市民董先生反映,他上月花160多萬元買了一套位於市區永寧巷的學區房,在辦理戶口登記時發現「怪事」:買的明明是201室,可在轄區派出所查詢201室戶籍時卻發現,201室戶籍裡登記著的除了前房主一家竟然還有另一戶人家。
  • 市民困惑買了「重名」學區房 孩子入學資格怎麼算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民王女士向《代表在線》欄目反映,為了讓孩子明年就讀市實驗中學,今年7月她在市區卷索巷買了一套學區房,卻至今無法確定孩子屆時能否入讀。  原來,王女士買的這套學區房所在地址下登記著兩套房產,分屬不同戶主,該地址已有孩子入學。
  • 入學摸查越來越嚴,住學區房未必能就近讀名校
    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為了保證「對口生源」入學,校方對學生的入學摸查比往年更嚴格,一些名校在執行「按學區劃片入學」的政策時,添加了軟性附加條件,儘量杜絕「空戶」「搭戶」等行為。但也不排除有人為讓孩子上好學校,刻意把其戶口轉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名下。」武漢市教育局有關人士介紹,在光谷一小、大興第一實驗小學等優質小學周邊,類似的情況比較常見。剛買的二手學區房 對口入學名額已被佔用「房子和戶口都在學校公布的對口範圍之內,孩子卻沒法對口入學。」
  • 無錫小學可以辦轉學了,但買了這些學區房的人有點尷尬…
    昨天一大早,我們學區房群裡就有家長爆料,說經開區的融成小學在辦轉學手續,人還挺多。,轉學要求裡也有幾個硬槓槓,比如:有對口小學學區房的房產證;父母(離異除外)和孩子都在這套房子的戶口裡;6年內沒人用過這套房子的學籍;對口小學的相應年級還有空餘學額;個別比較熱門的學校可能還會要求實際落戶或居住時間滿一年;……
  • 買了學區房卻發現房東讀小學的孫女戶口未遷 買家鬧上法庭
    浙江在線04月16日訊 二手房市場上學區房一直是成交熱點,隨著招生政策的變化,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讀對應學區的情況時有發生,購買學區房的人也越來越謹慎。胡先生購買了一套海曙中心小學的學區房,籤了合同,交了定金才發現房東孫女的戶口落在此房屋內,雖然是在另外一家學校就讀,但這依然讓胡先生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此讀不了書,為此他要求解除合同,雙方爭執不下鬧上法庭,最後法院判決撤銷雙方籤訂的《存量房買賣中介合同》,並要求房東返還胡先生1萬元定金。
  • 學區房又出事兒了!兩戶人家,一個戶籍地址,孩子上學怎麼辦?
    學區房又出事兒了! 01 7月5日,溫州一位董先生在6月份花了160多萬買了一套學區房,但是在戶口登記的時候發現問題了。
  • 別以為買了學區房就萬事大吉!孩子要幼升小,房產證卻辦不出
    因為開發商問題,項目延期交付,地核驗以及大產證辦理進度無法正常推進,導致家長無法辦理產證,孩子戶口無法遷入。也就是說,原本期望能進入對口學校的孩子即將面臨無法正常入學和被統籌的危險。記住,買了學區房一定要遷戶口,也不要以為有房產證就可以了,在幼升小的時候,首要看的是戶口,如果戶口和房產證地址不一致,是很難對口入學的。
  • 有戶口不一定能入學,買學區房不一定進對口!|上海學區房乾貨必看!
    之前我們為大家帶來許多關於上海各大名校的教育格局、民辦搖號的具體情況以及有關學區的各種即時資訊。因為幼兒園不包括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之內,所以幼兒園是沒有對口學校這一概念的。1、什麼是五年一戶?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的機會。即同一個門牌號地址同一居住戶,五年內只有一個對口入學名額(雙胞胎和二孩除外)。也就是說,你買了學區房以後,你的孩子讀小學時,如果賣家的孩子已經從這所學校畢業了,那就符合五年一戶,可以入學,反之就不滿足。
  • 買了學區房卻進不了對口?教你避免買了房也上不了學的尷尬!
    「六年一學額」是無錫市區小學招生工作意見,公辦學校按照「相對就近、免試入學」招生原則,安排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入學矛盾突出的學校施教區內一戶地址六年內只享有一次對口入學機會(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除外)。 也就是說,家長們在購買學區內二手房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該戶地址六年內是不是已經有符合條件的兒童入學。
  • 舊房主不遷戶口新房主孩子難入學 買學區房如何防老賴
    在實行「劃片招生」的北京,如果擁有一套在好學區的房子,便意味著自家的孩子能進入一所好學校讀書。正是由於這份教育附加值,學區房成為炙手可熱的稀缺資源,即使標上「天價」,仍有大批父母趨之若鶩。擁有學區房就一定能順利進入好學校嗎?現實當中,買了房卻無法讓孩子順利入學的例子並不少見。
  • 買學區房千萬要注意這些,否則幾百萬買了房卻依舊上不了學!
    現在的物質條件已經相當的豐富了,每位父母都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每個人都擠破腦袋的往重點學校擠,但是很多學校都是看戶口所在地劃分學位的,這也就孕育出了教育地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學區房。現在,普普通通破破爛爛的一套學區房,都比新蓋的小洋房還要貴,但為了孩子的未來,根本不缺買家。
  • 在長春入學對外地戶口有啥要求?租個學區房就能上名校?
    有些家長諮詢小助手,想去民辦校也要辦居住證嗎?在長春有房子,也要辦居住證嗎?有的家長還天真地問是不是租個學區房就能上優質公辦校了?關於買學區房入學小助手要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儘早拿到房產證或購房合同。有的家長認為我買了學區房,孩子就能上所在學區的學校了。可一定要遷!戶!口!啊!
  • 自己房子 戶口遷不進去 買學區房不少問題要注意
    設置這一內容的直接目的就是清除和房屋有關的所有戶籍,方便新的房東戶籍遷入。但在該案件中,中介公司雖然進行了形式審查,但漏掉了老戶主的情況,最終導致買房客戶無法遷入戶口,明顯違背相關條款的根本目的。所以,我認為中介公司存在審查失職的責任。」  「張小姐購買房子的目的是方便孩子入學,現在孩子因為戶口的問題無法入學,最終造成了重大損失。這一損失應該由中介公司和房子的賣方承擔。
  • 在上海,買了學區房,孩子也不一定能上對口學校
    很多人以為買了學區房,在上海就可以隨意上學,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還有很多政策需要注意,其中有一條叫「人戶一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學區房的有關事項及上海各區「人戶一致 」政策。,有個上海戶口並不能降低入學難度。
  • 花兩百萬買了套學區房,孩子卻讀不了!家長們該引起重視了
    花兩百萬買了套學區房,孩子卻讀不了!這幾天一位成都家長花200萬買學區房,卻被統籌入學的消息「炸爆」家長群。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家長,孩子四歲時在青羊區買了套學區房,對口正讀東城根街小學。當時花了兩個月看學區,實際踩盤看房,最終在中介的指導下簽訂了房租買賣合同。直到孩子六歲報名,才發現被統籌安排入學。
  • 買了學區房一定能上學?關於常熟學區房的15個常見問題解答
    1.我看中一套學區房,怎麼確認這套房是該學校的學區房呢?每年5月末6月初,學校都會在校門口或者官方網站公布該校當年的「招生簡章」,明確該校的學區範圍。2.學校和我們家就隔了一條馬路,我們家是否屬於該校學區?
  • 買了房就能上對口學校?不一定!學區房疑惑解答!
    購房是眾多家長的人生大事,尤其是學位和房產有很大關聯後,在購買房子時,家長們都會考慮其對口/配套小學。地段入學的方式涉及絕大部分家庭,學區房自然就成了孩子入學避免不了的話題! 關於學區房,家長也有很多疑惑,考拉老師整理了部分家長關注較多的問題做了匯總,為孩子升學早做準備。
  • 上海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保底上公辦
    選擇學區時,必須注意房屋是否使用了對口的學位名額,這會影響我們的孩子能否在對口學校入學。自這項政策實施以來,「五年一戶」也迅速成為學區房打廣告的新關鍵詞。儘管父母在購買學區時必然會要求賣家提供此信息,但如果遇到不道德的中介或為了賣房而蓄意隱瞞的房主,並且疏忽核實,吃虧的還是買家!
  • 買了學區房,還是「入學難」?家長們直呼:太難了
    更慘的是,如今學區房的不確定性也非常大。然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最需要的就是確定性。因為教育是不可逆的,任何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絲毫閃失。而學區房並不是買了就能上。熱門學校由於對口的入學適齡兒童超出學校招生名額,學校不得不以產權人、產權份額、戶主、全家戶口情況、遷入戶口的時間先後等條件來排序錄取。這就使得家長們為了滿足第一順位的要求,儘量買在別人前面,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