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困惑買了「重名」學區房 孩子入學資格怎麼算

2020-12-25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民王女士向《代表在線》欄目反映,為了讓孩子明年就讀市實驗中學,今年7月她在市區卷索巷買了一套學區房,卻至今無法確定孩子屆時能否入讀。

  原來,王女士買的這套學區房所在地址下登記著兩套房產,分屬不同戶主,該地址已有孩子入學。根據市教育局去年出臺的「三年一戶」政策,市實驗中學等4所學校轄區內,同一套房產三年內只能有一戶家庭子女就讀同一所學校。也就是說,要確定王女士的孩子能否入讀,首先要確定該地址上已入讀的孩子是哪一套房產的。

  學區房「重名」的情況並不少見,那麼,孩子入學資格該怎麼算?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處室負責人稱,孩子入學依據是戶口和房產,跟地址無關。市民如碰上這種情況,教育部門將幫助調查核實。

  困惑

  買了「重名」學區房

  孩子入學遇「難題」

  王女士買的這套學區房70多平方米,花了188萬元。賣方李先生告訴她,同個地址下還有另一套面積60餘平方米的房子,戶主是其弟弟,而且他弟弟的孩子今年已憑這套學區房入學。

  「他告訴我,雖然兩套房子同個地址,但均為獨立產權,有兩張房產證,所以不會影響孩子入學。」王女士說,為了確認這套學區房是否還有入讀實驗中學的資格,在房產過戶之前,她曾向市教育局諮詢,但教育局工作人員沒有給出明確回復,只表示「有可能」。

  這讓王女士和房東李先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買賣是否還要繼續?為了區別兩戶人家的產權地址,最後,在中介的提議下,李先生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方法——花了半個多月時間,跑了地名辦、社區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等多個部門,給自己那套學區房的原先地址後加了「-1」。

  變更地址有沒有用,王女士說她心裡也沒底,「過幾天再去教育局查了才知道。」

  調查

  「同地址多套房」並不少見

  有一個地址下有22套房產

  王女士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據21世紀不動產溫州優家學區加盟店店長周蓉介紹,「三年一戶」政策出臺後,她和同事多次碰到類似情況,「最後要麼將地址改了,要麼直接放棄交易。」

  採用「三年一戶」政策的四所學校中,市實驗中學和市第二中學的轄區均分布在老城區。「在老城區,『四合院』或落地房的情況比較普遍。」周蓉說,這些房子原本屬於同戶人家,只有一個門牌地址。後因產權分割或其他歷史原因,被分割成為多套房產。但分割後,產權地址卻沒有變更,就出現了「同地址多套房產」的情況。

  隨後,記者通過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信息管理系統,隨機查詢被劃為實驗中學和二中學區範圍的滄河巷、黃府巷、永寧巷等幾條老巷的產權登記情況,發現「同地址多套房產」的情況比比皆是:滄河巷9號有17戶、黃府巷9號有22戶、永寧巷37號有14戶、永寧巷46號有9戶……

  解讀「三年一戶」政策要求與房產有關,與地址無關

  同地址下有多套房產,會否存在其中一戶孩子入學之後,另外幾戶孩子在3年內無法入學?記者就此採訪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管理處處長胡海帆和市直屬中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黃孝長。

  「不會的,沒有用過就可以讀。這種事情(因地址相同而造成不同產權人的孩子無法入學)從來沒有發生過。」黃孝長說,「三年一戶」要求的是房產,跟是否同個地址沒有關係,只要這套學區房在3年內沒有孩子入學,就可以入讀。

  胡海帆也表示,按照招生辦法,入學依據的是戶口和房屋產權,跟地址無關。「在每年入學前,教育局都會安排專人通過實地調查,對住址和房屋產權進行核實。只要該學區房在3年內沒有孩子就讀,即使是同個地址的其他房產有人在3年內就讀,也不會影響孩子入學。」

  追問同地址下有孩子已入讀,該如何確定是哪套房產的?

  雖然明確了「同地址多套房產」不影響入學資格分配,但通過搜索學區房的地址來查詢入讀信息,在同地址下已有孩子入讀的情況下,該如何確定到底是哪一戶使用了入讀名額?

  10月26日上午,記者在市教育局採訪時,有市民前來該局直屬學校管理處查詢名下學區房是否有孩子入讀。工作人員輸入房產證上的地址搜索,未發現相關入學信息,「說明這套房子沒有孩子入學。」該名工作人員說。

  隨後,記者提供了黃府巷的一個地址(該處地址有三套不同產權的房子,其中有一戶的孩子已於去年入讀實驗中學)請工作人員查詢。查詢後發現,該地址已有孩子入學,但佔用的是哪套房子的入學名額,工作人員稱「無法明確,因為資料庫只記錄了房產地址。」

  對此,胡海帆稱,由於「三年一戶」政策才實行2年時間,教育部門收集的信息還不夠詳盡,像2014年上述四所學校的學區房使用情況還未錄入資料庫。他表示,市民如果碰到因「同地址多套房」而無法明確名下學區房是否有孩子入讀情況的,教育部門將幫助調查核實,並儘快予以明確答覆。

  建議登記不動產證或房產證的單元編號來建立資料庫

  「現實中,有購買學區房的市民碰到這種情況,但現有依靠地址查詢的方式,只能告訴你地址上有沒有孩子入讀,卻不能解決是誰家的孩子讀了,確實亟需完善。」周蓉坦言,為避免出現交易糾紛,現階段她和同事都建議客戶最好不要買這種「同地址多套房產」的學區房。

  市民張女士也遭遇了王女士類似的情況。她說,最近房東正忙著通過變更地址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她也擔心變更地址可能存在隱患:若是遇到不良賣家,隱瞞了3年內已有孩子入讀的情況,再通過更改地址來賣房,那麼僅憑「地址核實」,就有可能無法查詢之前的入學記錄,購房者很可能因此上當受騙。

  對此,有相關人士建議,既然教育部門是根據房產來確定入學資格的,那為何不通過登記不動產證或房產證的單元編號來建立資料庫。「因為每份不動產證或房產證的單元編號都是唯一的,即便登記的地址相同,也不可能出現單元編號相同的情況。」溫州都市報 記者何群芳/文 首席攝影記者王誠/攝

相關焦點

  • 買了學區房,還是「入學難」?家長們直呼:太難了
    更慘的是,如今學區房的不確定性也非常大。然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最需要的就是確定性。因為教育是不可逆的,任何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絲毫閃失。而學區房並不是買了就能上。舉全家之力買了重點學校學區房
  • 男子買了套學區房,辦戶口時才發現和鄰居「撞地址」了!孩子入學...
    本文轉自【杭州網】;7月5日,浙江溫州市民董先生反映,他上月花160多萬元買了一套位於溫州市區永寧巷的學區房,在辦理戶口登記時發現「怪事」:買的明明是201室,可在轄區派出所查詢201室戶籍時卻發現,201室戶籍裡登記著的除了前房主一家竟然還有另一戶人家。
  • 浙江男子買了學區房,辦戶口時才發現和鄰居「撞地址」了!孩子入學...
    7月5日,浙江溫州市民董先生反映,他上月花160多萬元買了一套位於溫州市區永寧巷的學區房,在辦理戶口登記時發現「怪事」:買的明明是201室,可在轄區派出所查詢201室戶籍時卻發現,201室戶籍裡登記著的除了前房主一家竟然還有另一戶人家。
  • 教育部明確入學新規:劃片式入學,天價「學區房」從此消失?
    李女士覺得自己被房產中介騙了,當初買房子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說清楚,房東也有問題,明知道車庫房已經被取消入學資格,為什麼隱瞞並以天價將所謂的學區房賣給自己,李女士很不甘心,於是組織了有相似經歷的幾個家庭前往教育局評理。
  • 買了學區房一定能上學?關於常熟學區房的15個常見問題解答
    1.我看中一套學區房,怎麼確認這套房是該學校的學區房呢?每年5月末6月初,學校都會在校門口或者官方網站公布該校當年的「招生簡章」,明確該校的學區範圍。2.學校和我們家就隔了一條馬路,我們家是否屬於該校學區?
  • 教育部明確入學新規:劃片區入學,「學區房」即將成為過去式?
    1、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房取消入學資格。在北京,上海等地,十餘平的過道房,竟掛出200萬的價格,明顯和房子本身價值不對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空掛戶口的房子,沒人入住,自從,這些學區房將取消入學資格。孩子上學是根據就近原則,會對學校周邊的小區進行劃片區分,在「多校劃片」下,哪怕買了學區房,運氣不好,也讀不到好學校。
  • 9月份中小學新生入學,學區房應該怎麼選?
    ,所買的房源,根本就不在第十九中學劃片區域內,張女士徹底蒙了,房子離學校步行不到五分鐘,怎麼就成了另外一所學校的學區房了呢?又快到了9月份的開學季,相信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小學或初中,也都在提前謀劃準備著,在這裡,很有必要說一下除了劃片區域變化以外,在購買學區房時還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學區房應該理解為:僅指房子所有者的家庭有上重點中小學的資格,而不是買了某小區的房源,孩子就有資格在小區附近的中小學上學!突出的還是在重點中小學。
  • 靜安區入學新政實施 學區房未必都有入學資格-學區 靜安區 入學...
    東方網4月2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4月,靜安區頒布了《2014年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了「從今年開始,區內各公辦小學將開始建立對口入學新生資料庫,本區內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近年來,滬上學區房的價格節節攀升已經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這一《實施意見》的頒布,再度將學區房推到了風口浪尖。
  • 未來可能取消學區房,實行「隨機排位」入學,網友:學區房涼了?
    文/小佳兒說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上重點學校,不惜「重金」購置學區房。 現在的學區房價格也是被炒出了「天價」,對於家長們來說,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的教育辛苦一點不算什麼。
  • 買了房就能上對口學校?不一定!學區房疑惑解答!
    地段入學的方式涉及絕大部分家庭,學區房自然就成了孩子入學避免不了的話題! 關於學區房,家長也有很多疑惑,考拉老師整理了部分家長關注較多的問題做了匯總,為孩子升學早做準備。
  • 買了學區房,學校拒絕接收說屬於轉學,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沒有搞清楚學區房的概念造成的。大多數人沒有弄清學區房的概念,以為只要買了學區房,孩子就立馬可以進入學區所在學校讀書。這純屬誤解,而且,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筆者查閱過很多地方縣區教育局(教體局、文教局)的學年度招生意見,絕大多數地區對於學區房的概念,是有條件限制的。
  • 各地明確入學新規:劃片區入學,「學區房」即將成為過去式?
    因為學區房可以獲得周邊重點學校的入學名額,俗話說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孩子還未出生,就開始買房規劃孩子的上學之路了。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心態,學區房成為了「香餑餑」,自此,大多數人買房首要考慮周邊教育問題。
  • 大連中小學學區調整 買學區房必看
    孩子小升初的途徑有很多,買學區房已經成為大連家長們非常關注的事情。但學區房應該怎麼買?大連的家長們千萬不能盲目。在買之前一定要打探最新的中小學學區房變化。今年,最新出爐的大連中小學學區劃分與以往就有所不同。
  • 重點關注:西安學區房與學位房分布揭秘,這些房子有入學指標
    學位房是開發商和學校有聯建或合作的關係,購買了這種類型樓盤的業主子女可直接獲得學位,無需參加入學考試、電腦分派等程序,孩子入學不受戶口限制(高新系小學除外)。但需要注意的是,學位房並不等於學區房,而且有的學位房名額是有限的,並且規定了時間年限,所以並不能說是買了學位房就能100%入讀。
  • 學區房到底是什麼?家裡不是學區房孩子怎麼上學?
    現在關於買房 大家張口閉口就是學區房,就是為孩子考慮,好像如果不上學區房將來成績就看到不好似的,想當年我們上學的時候條件都比較差,哪裡有什麼學區房,教育質量也不是很高,但是沒想到幾十年後當生活條件提高了,當我們的孩子該上學的時候,教育已經成了一種攀比。學區房的概念已經被炒地火熱,這裡我就要請教大家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你們都在說學區房,那學區房究竟是什麼?
  • 別以為買了學區房就萬事大吉!孩子要幼升小,房產證卻辦不出
    前不久,上海又發生一起購置了學區房但入學卻落空的事件!這兩所公辦學校的招生要求中明確——「所購樓盤需於入學報名前完成小產證的辦理和戶口遷入,且入學資格嚴格按照落戶時間的先後順序予以安排,且五年內只安排一戶一孩入學。」
  • 買了學區房卻不能上學!深圳學區房四大坑千萬別踩,小心取消學位
    學位鎖定、實際居住、房屋類型任何一個弄錯都會影響學位的申請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進對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深圳選擇學區房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誤區!買了房子卻上不了家門口學校在深圳,每個學校都有自己對應的學區,所以在選擇學區的時候需要十分謹慎!
  • 買了學區房卻進不了對口?教你避免買了房也上不了學的尷尬!
    也就是說,家長們在購買學區內二手房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該戶地址六年內是不是已經有符合條件的兒童入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自己的孩子入學就要受到影響了。 另一方面,有些熱門學校並不能滿足所有地段生的入學要求,因此即使有學區房,也要按照種種限制條件(比如戶籍情況、落戶年限等)進行按序錄取。 2.是不是買了學區房就能立即入學? 一般各區都不是買了房就能立即入學,而是對戶籍遷入時間有所要求。
  • 晉江公布小學幼兒園入學指南!家長急了,學區房該怎麼買?
    業內人士提醒,無論是首次置業還是二次擇校而居,市民購買學區房,一定要量力而行,以免對家庭生活造成過大影響。市民趙女士介紹,現在,她就在為女兒讀小學做準備,想買套希信小學的學區房。「剛好現在手頭上比較寬裕,另外也擔心學區房價格上漲。」家住晉江內坑的尤先生,最近也正為購買一套學區房而奔波。雖然他的孩子兩年後才上幼兒園,但他認為孩子的教育不能大意,想在晉江中心市區買套一手房,提前做好準備。
  • 在上海,買了學區房,孩子也不一定能上對口學校
    很多人以為買了學區房,在上海就可以隨意上學,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還有很多政策需要注意,其中有一條叫「人戶一致」,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學區房的有關事項及上海各區「人戶一致 」政策。是不是買了學區房就能立即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