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蓮,我想大家可能會跟我一樣有點陌生,我第一次見王蓮是在西雙版納的中科院,當時覺得這種植物很獨特,新奇好玩,它似蓮葉又非蓮葉。
王蓮葉它與常見的藕蓮(荷花),是睡蓮科家族裡面的兄弟。一般蓮葉直徑是60~70釐米,王蓮擁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葉展直徑最大可達3米,葉片邊緣向上捲曲,猶如翠綠的玉盤,又形似小船。兒童可以輕易坐上去,絲毫不會搖晃。苗條的年輕人坐上去也不在話下。
王蓮的植物學史:
德國植物學家在南美旅行時,在亞馬遜河的支流中發現。為表達當時對維多利亞女王崇敬之情,將其定名為王蓮。中國從德國引種並在溫室內栽培獲得成功。(我國北京植物園、雲南省西雙版納植物園和廣州華南植物園等有引種)
王蓮三變:變溫、變性、變色,王蓮"三變"也是其一大特色。王蓮開花,第一天晚上,聖潔的白色雌花會提升周圍溫度,吸引傳粉昆蟲來到她溫暖的懷抱。待到第二天早上,花朵慢慢閉合,雌花開始轉性變成雄花,花葯也慢慢成熟。夜色來襲,第二天傍晚,王蓮再次綻放,花色呈現粉紅色或洋紅色,十分神奇。
有趣的是,單個王蓮果實種子竟達300-400顆,多的可達700顆,果實澱粉含量很高,有"水玉米"之譽。
王蓮能載人是因為王蓮葉片和葉脈內具有很多大的空腔,腔內充滿氣體形成一個個氣室,大大增加了葉片的浮力。
葉子背面具有粗大的葉脈,構成網狀骨架,骨架間有鐮刀形橫隔相連,縱橫交錯構成一個一個的高10釐米以上的方形小格,有利於保持葉片開展性,增加葉片的排水力和負載力。它的葉面負荷重量可達40~70千克。
每年的7月到8月,西雙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都會舉行"品眾蓮之韻,駕一葉之舟"為主題的2019年"賞蓮月"系列活動。
賞蓮月活動期間,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我的王蓮我的船"讓小朋友與王蓮近距離接觸,解讀阿基米德定律,觀賞到千姿百態的上百種睡蓮科植物。
坐上去的時候受力不均的話,葉片還是會破裂的,坐人時一般需要在王蓮的葉片上鋪一層軟布,然後再鋪上一塊玻璃,這樣可以保證受力的均勻,人站在葉片上就不會破壞王蓮的葉片了。
關於王蓮為什麼可以坐人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了解清楚了,王蓮坐人也是有著一定的物理原理的,可見王蓮不僅有著非常高的觀賞價值還有著非常神奇的技能,所以王蓮才一直這麼受大家歡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