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大不同

2020-12-14 知識帶來的快樂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002字,閱讀約3分鐘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電視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不同的古裝電視劇中,有的大臣被稱為「宰相」,有的卻被稱為「宰相」?以諸葛亮為例。天下人都叫他「諸葛丞相」,而沒有人叫他「諸葛丞相」。另一方面,劉羅鍋說「丞相劉羅鍋」,卻沒有「丞相劉羅鍋」。雖然我們知道他們一定因為朝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但我告訴你,這種想法是膚淺的。

宰相是中國古代的官稱。從三國時期的宰相諸葛開始,宰相就是輔佐皇帝和宰相治理各個方面的官員,這也是所有官員領袖的代稱。雖然之前有「相國」的官職,入朝後董卓也是「相國」,但秦國出土文物上卻刻著這樣的字樣:薛軍,蜀丞相八年相邦。由此可見,宰相和總理不僅是兩個不同的官職,而且在場上也是並存的。總理是總理的副手,總理的地位高於總理。

總理一定是總理,但總理不一定是總理。比如秦朝就有宰相的官名。南宋左右丞相兼宰相。但北宋元豐改制後,左右尚書兼宰相,但不稱宰相。宰相是取代皇帝統領滿清文武百官,協助皇帝管理國民政府的最高官職。此外,宰相也是宰相制度中的具體官名,但都是為輔佐皇帝而設。但宰相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朝。直到明朝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建立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宰相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宰相是古代君主手下行政長官的總稱或俗名,而不是具體的官名。先秦時期,分別有宰和相。如商代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縱觀歷代歷史,真正設置宰相官職的只有遼代。如上所述,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但張居正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是相,而是攝政王。由此可見,朱元璋只是廢除了宰相之名,卻無法廢除宰相之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依然存在。

「宰相」字面意思是宰相起著輔佐帝王,指揮百官的作用。宰相和皇帝唱紅臉,唱白臉,往往作為皇帝的左右手,為皇帝鋪路。從權力的角度看,宰相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制約皇帝權力的作用,同時也防止了皇權過於強大,緩解了皇帝獨斷專政的局面。李鴻章曾說:享福不為官。只要口袋裡有錢,倉庫裡有米,肚子裡有詩書,就是山中宰相。可見,只要一個人有知識,有錢,有飯吃,不管他是不是當官,都可以當他的宰相。

最後用一句話概括了總理和宰相的區別,那就是:宰相肚子裡能撐船!一個笑話會讓你發笑。

如果你還有別的想法,你可以隨便說說。

這裡是《知識帶來的快樂》,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相關焦點

  •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中國古代丞相和宰相誰權力大?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比如說古裝劇經常出現我的「丞相」、「宰相」和「相國」這幾個詞吧,古裝劇用得可謂隨心所欲。事實上這些稱呼可不是隨便用的,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可大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古代的丞相和宰相都是僅次於皇帝的人物,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其實兩者並不相同:首先古代所說的丞相是一個正兒八經有編制的官職,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丞相存在了
  • 丞相和宰相有何不同?誰的權力更大?弄懂二者區別,才不會鬧笑話
    這裡所說的「侯」自然就是指的侯爵的地位了,而「相」的含義為宰相、丞相。在人們印象裡,好像宰、丞2相基本就是一個類別的官員,似乎沒什麼區別。然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樣是「相」,宰、丞不同。其中含義還真就存在細節上的不一樣。那麼「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其實仔細扒一扒他們的最早起源就能弄懂,就不會鬧笑話了。
  • 古代的「丞相」和「宰相」是同一個意思嗎?兩者區別很大!
    導語:古代的「丞相」和「宰相」是同一個意思嗎?兩者區別很大!可讓不少人感到迷糊的是,這個相位到底是丞相還是宰相,許多人傻傻認不清楚,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麼區別嗎?首先,本質不同。丞相是沿用的固定官職名稱,但宰相更多的是對古代最高等級的一類官員的統稱。丞相職位出現在秦武王時期,自秦國朝建立後就一直成為僅次於皇帝,是總領百官的官員之首,輔助皇帝處理政務,位高權重,是古代朝廷地位最高的官員,真的稱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宰相和丞相,這兩者之間只是稱謂不同,還是有權力大小的區別?
    這種從具體的官職到抽象的籠統說法,中間所包含的意味是深刻的,皇帝越來越不能承受身邊有個丞相了,我們現在一叫丞相,曹操,諸葛亮,就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的根本,而宰相可能是集體領導,亦可能是變化很快的人事流動,這個稱號不具體到職位和個人,就讓皇帝的安全感稍微強了一些。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何不同?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中國人經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是形容人,應該要有度量要能夠裝得下天下。而我國歷史上文官的職位其實有很多,宰相和丞相看上去好像差不多,但其實並不是同一個官職,那麼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宰相和丞相是什麼意思?
    「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如北宋侍中兼樞密副使宰相黃中庸,但只有遼代以其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廢中書省和丞相,從而在制度上宰相制度便結束了。
  • 文化漫談:從「將相本無種」,談「丞相」與「宰相」區別
    而得益於古裝影視劇的熱播,「丞相」、「宰相」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熟知的「相」,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這些古裝照的不嚴謹,讓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丞相」、「宰相」之間的區別,都以為「丞相」與「宰相」是一回事,事實上兩者之間有著相同之處,但不同之處也頗多。
  • 歷史|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周朝祭祀、朝聘、會盟頻繁,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禮儀制度,於是,「相禮」應運而生,他指導天子和諸侯執行具體的禮儀。此時的「相」脫離了省視的本義,有高級參謀的意思了。如今,新人結婚時,常有「儐相」做伴,正是「相禮」的遺存。
  • 劉羅鍋為啥是宰相不是丞相?宰相與丞相,我們不少人都想錯了
    從這裡我們能看出宰相的職能,輔佐國君制定政策、處理政務。戰國時期,諸國普遍設立了丞相一職,不過名稱各有不同,有相邦、執政、相、令尹等名稱,這些都是「丞相」,也可以稱為宰相。丞和相都有輔佐的意思,這時候丞相漸漸成為百官之長。在整個封建歷史時期,除了遼國真正設立「宰相」一職外,其他時期宰相是個慣稱,而非具體的官職。
  • 「丞相」和「宰相」一樣嗎?只差1字卻大不相同,你會區分嗎?
    宰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時代的變遷,宰相這個詞也逐漸引申出了許多的代名詞,例如,相國、大司徒、侍中、中書令以及上書令,這些名字都意味著這個職位的尊貴地位。到了戰國時期,宰相這個代名詞有了根深蒂固的地位,例如管仲叫齊國相,藺相如叫趙國相。這時這個職位已經站在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能輔佐歷代君臣打下江山。
  •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是一個意思嗎?大多數人搞混淆了,很容易弄錯!
    當然,朱元璋的後人也不敢違背這一祖訓,都沒有再設丞相,也沒有提及恢復「宰相」這一官職。 從職位的性質上來看,「丞相」和「宰相」這兩個職位存在著很大的重疊性,很多人都是區分不出來的,認為這兩個職位其實就是同一種,只不過是稱呼不同罷了。 「丞相」中的相也是幫助、輔佐之意,和宰相差不多。因此我們可以說「相」就是輔佐帝王處理政務的人。
  • 料酒、黃酒、啤酒、白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和功效大不同
    導讀:料酒、黃酒、啤酒、白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和功效大不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造酒的國家之一,而從古至今,酒也是很多人的感情寄託,比如唐朝詩人王維寫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其中有句就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在現代生活中,酒在我們生活中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物資,它不僅可以飲用,還可以當作調料,比如我們最常使用的料酒、黃酒、啤酒、白酒,雖然這些酒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和功效大不同。
  • 醋分為白醋、陳醋、米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功效大不同
    導讀:醋分為白醋、陳醋、米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功效大不同。2020年2月28號胡師傅給大家講解了挑選醋的方法,很多人看完後,立馬檢查了自己買的醋,多數人都給我說自己買的醋是正宗的。而教完大家挑選醋後,還有一些粉絲就會問我:醋有白醋、陳醋、米醋,但是它們之間的用法功效我們一直都不懂,希望您有時間也給我們講解一下!其實白醋、陳醋、米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用法功效大不同,接下來胡師傅就把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用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以後買醋時,別再買錯了。
  • 白糖、冰糖和紅糖,一字之差,卻大有區別,你家用對了嗎?
    白糖、冰糖和紅糖,一字之差,卻大有區別,你家用對了嗎?糖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在做菜做美食的時候經常可以用到這種調味品。糖的種類也有不少,最常見的就是白糖、冰糖和紅糖,這三種在平時總是被人用到,必不可少。
  • 「倍」和「倍數」一字之差,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倍」與「倍數」兩個數學概念僅一字之差,那麼這兩個詞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今天重點談下倍與倍數的區別。
  • 鐵面無私包青天和王丞相的故事
    電視劇《包青天》中,王丞相和擔任開封府尹的包青天比看著很弱,那麼王丞相和包公到底差著多少級呢?包公的開封府尹是什麼級別的官職呢? 因為他真心為老百姓辦事,當時京城人們傳的一句諺語: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 那時候包公就和閻羅王掛上鉤了,不過只是一句比喻,後來人們乾脆讓他成了閻羅王,日斷陽夜斷陰。 古代的老百姓太渴望公平了,希望有一位青天大老爺給他們主持公道,包公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大老爺。
  • 古代宰相制度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朱元璋真的廢除了宰相制度嗎
    戰國時,中央集權官僚體系逐漸形成,各大國普遍建立宰相制,例如魏、韓、趙的「相邦」,楚國的「令尹」,秦國的「大庶長、大良造」。 因此,元朝時期的左右丞相和參知政事均是宰相,但人數較多,最多時有十多人。
  • 「燕麥米」和「燕麥片」有什麼不同?一字之差區別很大,別買錯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燕麥米」和「燕麥片」的區別,它們僅一字之差,但區別很大,別再買錯了。一、燕麥的營養價值燕麥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糧食,主要生長於內蒙、山西等地區,那兒的天氣乾燥、高寒,特別適宜燕麥生長。
  • 丞相和相國哪個大?在翻譯外國官職的時間是否用過這個稱呼?
    也有用宰相的,比如俾斯麥。但丞相好象沒有用過。這是出於什麼方面的想法? dakete001:丞相地位崇高權利重大,除了漢外其他統一王朝加起來也沒幾個吧。 mittermaye:對,相邦(相國)最初高於丞相,但後來貌似掉個了,但相國後來也沒什麼人用。但邦尉(國尉)分布地方倒似乎是變小了,到了中尉的下面去了。 簫管遺音:傳統的說法,國尉就是太尉,就是後來的大司馬,大將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