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孕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但有的孕媽總覺得自己是幸運兒,不會攤上事兒,但事實上... ...
去年,江蘇淮安一33歲產婦二胎懷畸形胎兒,胎兒沒有鼻子和下頷,只有1個眼眶,雙耳合併融合在頸前方,是非常罕見的嚴重致死性畸形,最後不得不引產。
據統計,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的國家之一,每年出生缺陷兒數量高達80萬~120萬,大約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
而產檢就是一種篩查方式,定期產檢就是排雷,早發現治療影響孕媽媽和胎兒寶寶的疾病。
無論有多不想去產檢、有多忙,無論跑醫院多累多浪費時間,無論之的產檢都很正常,也一定要定時產檢,尤其是排畸檢查,絕對不能錯過!
排畸檢查有哪些?
1.NT檢查
最佳時間:孕11~14周
孕早期的唐氏篩查,主要篩查染色體相關。
通過B超檢查胎兒的頸後透明層厚度,可以早期診斷嬰兒染色體疾病和早期發現多種原因造成的胎兒異常,如:胎兒脊柱裂、胎兒脊柱膨出、腦積水、側腦室增寬、後顱池增寬、心臟畸形等。
一般來說,NT越厚,胎兒異常的概率也就越大。當NT增厚但小於3.5mm時,大約90%的胎兒都是正常的,但當NT大於6.5mm時,胎兒正常的機率只有15%。
2.唐篩檢查
最佳時間:孕15~20周
主要檢測胎兒患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風險,是通過母體血液判斷胎兒健康狀況的一種檢查。
如果唐篩提示高風險,孕媽媽需要進一步進行無創DNA檢測或羊水穿刺檢查。
3.大排畸檢查
最佳時間:孕20~24周
孕20~24周,胎兒組織器官基本發育完成,羊水量適中,胎兒大小正好適合超聲檢查,同時可觀察胎盤和臍帶,是檢出畸形的黃金時期。
此次檢查將對胎兒顱腦、顏面、四肢及包括心臟在內的各臟器結構進行觀察,排除大部分畸形,減少出生缺陷,大多數胎兒畸形都是在這個時期檢查出來的。
4.小排畸檢查
最佳時間:孕28~32周
胎兒組織器官進一步發育完善,一些「大排畸」時還不明顯的畸形可以被檢查出來,也是檢出胎兒畸形的重要時期,俗稱為「小排畸」。
二維、三維、四維的區別
目前超聲技術包括二維、三維、四維彩超。
二維彩超比比傳統B超成像更清晰,但是跟B超一樣,都是黑白的成像,只是會對心臟、血流等指標用彩色來標註。
三維是立體成像,有助於診斷胎兒面部異常、神經管缺陷、胎兒腫瘤和骨骼畸形。
四維彩超就是在三維的基礎上多了動態成像,即動態的三維,能更清楚地看到寶寶的動作及形態。
換句話說,二維是平面照片,三維是立體照片,四維是會動的立體照片。
胎兒產前超聲檢查主要通過二維超聲平面成像檢查,二維超聲雖不是立體成像,但解析度高,是胎兒畸形篩查首選方法。
二維圖像質量是基礎,三維、四維技術是二維超聲技術的輔助。如果二維發現胎兒有異常,可再使用三維、四維探頭掃查,能讓醫生把一些普通彩超難以顯示的畸形看得更清楚,比如唇顎裂、四肢發育、脊柱裂等。
但是,僅做三維或四維大部分胎兒畸形是不能篩查出的,如胎兒心臟、胸腹腔臟器等畸形。
排畸檢查是萬能的嗎?
有不少孕媽媽以為只要寶寶各個排畸檢查沒有問題,寶寶就是一切正常。
殊不知,胎兒畸形超聲篩查不是萬能的。
首先,胎兒畸形也有一個發展過程,畸形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有可能不能被超聲所顯示,如宮內感染所致的腦液化往往在妊娠晚期才表現出來。
還有就是像耳廓畸形、手掌腳掌及指趾畸形、隱形脊柱裂等一些細小的畸形或異常,因檢查困難尚不能列入篩查範圍。
雖不是百分之百肯定的,但排畸檢查還是必須要做的。
因為不做或是少做都是在賭,賭你是否好運,而籌碼則是自己和寶寶的生命與健康。
這次賭局最大的不同不是你輸與贏的概率,而是你是否輸得起。若輸不起,則不要抱有任何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