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叫朱棣叔叔,朱棣是朱瞻基的爺爺,那朱瞻基是建文的什麼人?

2020-12-19 鮮花暢談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弄清楚中國人之間的關係該怎麼論,因為回答問題的需要,這裡我們主要講同宗男性之間的關係。

同宗男性之間的關係該怎麼論

所謂同宗男性,指的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男性後代。簡單說就是您高祖生了您曾祖兄弟幾人,您曾祖兄弟又生了各自的自己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生了各自的兒子……那麼,這裡面的關係該怎麼論呢?

同宗男性之間的關係其實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同一個父親的孩子之間論親兄弟,同一個祖父的孫子之間論叔伯兄弟(堂兄弟中血緣最近的一類,有時也直接說成堂兄弟),再往上的平輩就只能論堂兄弟了。無論有沒有出「五服」,理論上都是可以這麼論的。但中國人一般出了「五服」就不怎麼來往了,最多也就是見面點個頭,甚至有不少出了「五服」的同宗您已經不認識了。比如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漢獻帝劉協與劉備,出了不知道多少個「五服」了,但因為政治需要,照樣還是可以論「叔侄」的。除了加上一個堂字,非直系同宗不同輩分之間的稱呼與直系親屬基本相同,如堂祖父、堂叔、堂兄等等。

建文帝朱允炆與明宣宗朱瞻基的關係

朱允炆和明宣宗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是平輩,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孫子。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懿文太子朱標的兒子、朱高熾是朱元璋四子明成祖朱棣的兒子,這二位是典型的叔伯兄弟——堂兄弟中血緣最近的一類。如此一來,朱允炆與朱瞻基的關係就比較明確了,他比朱高熾年長一歲,是朱瞻基的堂大爺。

明王朝宗室特殊的字輩

在中國,是否屬於平輩堂兄弟,一般從字輩上就能看得出。只要是嚴格遵循字輩規則的家族,同一輩分基本都使用同一個字輩。最典型莫過於清王朝了,自清聖祖康熙帝的兒子開始,康熙帝一脈每一代都有一個共同的字輩——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對照字輩,輩分一目了然。啟功先生和末代皇帝溥儀是什麼關係?溥字輩大啟字輩三輩,溥儀是啟功先生的堂曾祖父。

但明王朝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給每個兒子家都立了一套不同的字輩,如後來帝系大宗的「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嫡長房朱標一脈的「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從名字上區分輩分呢?字輩顯然是沒有用的。但明王朝宗室的名字還是可以簡單分出一個輩分的,那就是看第三個字的偏旁部首。

朱元璋規定,子孫每一代的偏旁部首都必須遵照「五行相生」原則,如朱標、朱棣的木旁,木生火、他們的兒子名字裡都必須有個火,如朱允炆的炆、朱高熾的熾,都有火旁。如此一來,就容易區分了,火生土、火旁比土旁高一輩,火旁的朱允炆自然比土旁的朱瞻基高一輩,是他的堂大爺。當然,這種偏旁部首也有缺陷,那就是相差的輩分不能太多,輩分差多了就要結合字輩來看了。

大體就是這樣一個情況,建文帝朱允炆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堂兄、明宣宗朱瞻基的堂大爺。朱允炆與朱高熾是典型的叔伯兄弟,二人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和明成祖朱棣是親兄弟、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兒子。

相關焦點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如果朱高熾在朱棣前面死去,那麼後面繼位的應該是朱高煦還是朱瞻基呢?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朱棣這個人非常能打,他本人是通過武力奪位上位的,而且在他在為期間也幾次北徵蒙古,所以他對他的大兒子朱高熾非常不滿意,他覺得朱高熾不像他,反而喜歡他勇武的第二子朱高煦。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後。一直想要廢掉他大兒子太子之位,立朱高煦為太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朱棣不光本人有這個意願,而且他還能找到先例可以依循。朱高熾本人是個胖子,胖到什麼程度呢?
  • 促織皇帝朱瞻基,出生就註定做皇帝的人,朱棣因為他才起兵造反
    這個皇帝就是朱瞻基,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他的父親叫朱高熾,是當時北平城裡的燕王封底的繼承人。雖然身份不低,但是朱高熾的父親朱棣並不是很喜歡他,從來也沒有從他的身上寄予過什麼厚望,也對這個兒子沒有過多的關注。按理說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朱棣既然不喜歡朱高熾,那麼對於他的兒子應該也不會特別喜歡。
  • 《大明風華》裡,為何兩個皇帝都稱朱允炆是建文?這真的合規嗎
    在討伐朱棣時,他竟然下令別傷害他叔叔,這個政令多次讓朱棣逃走,而他的百萬大軍也為此失敗。而「建文」則是朱允炆時期的年號,後世也經常會稱呼他為建文帝。而近期熱播的《大明風華》中,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書寫明朝的前期歷史,不過劇中也篡改了很多的史實,比如說朱棣和朱允炆兩個人竟然在一起見面,這就讓人難以理解了,畢竟朱棣在攻下京城後,建文帝就已經逃走了,之後多次尋找都沒有發現他的蹤跡,傳說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在劇中,明成祖和明宣宗兩個皇帝,都將朱允炆稱之為建文,這是否符合史實呢?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那麼朱瞻基到底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呢?在朱棣嘴裡,他是「我家太平天子」,在文臣眼裡,他是「小太宗」,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他確實是挺愛開玩笑的,約等於「輕佻」吧。我們都知道,朱棣的廟號是「成祖」,但他一開始其實是「太宗」,這個「太宗」的「宗」怎麼變成了「成祖」的「祖」?
  • 從小受祖父朱棣喜愛,耳濡目染,朱瞻基輕鬆平定叔父叛亂
    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位隔輩親的皇帝,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祖孫二人的故事,康熙帝是在駕崩那一年才第一次見到年幼的乾隆帝,而朱瞻基卻是從小就跟在這位徵戰沙場的祖父身邊。朱瞻基是朱棣的長孫,從出生的時候就得到了朱棣的喜愛,朱棣每次處理完軍事的時候,都會去看看可愛的小孫子,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
  • 朱棣的3個兒子裡誰最有才?他的孫子朱瞻基,後來怎麼處理他兒子
    可是通過靖難之役稱帝的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有4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只有3個。這的確是少了點。不過兒子少,對他的子孫來說,煩惱也就少了點。要是個個都像康熙那幫兒子的話,那對康熙的子孫後代來說,的確是太殘忍了。這奪嫡的複雜程度,不是輕易就能應付得了的。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朱允炆不見了,是死是活,不知道,有人說是被大火燒死了,有人說是從地道逃走了,總之,人找不到了,於是,朱棣便即位稱帝,這就是永樂皇帝。朱棣起兵靖難,雖然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其實,就是造反,只是,朱棣造反成功了。
  • 朱棣把朱高熾立為太子,為何又急著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用心良苦
    在明代,朱瞻基是繼朱元璋和朱棣之後,鮮有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為大明朝貢獻了一個「仁宣之治」。朱棣為何那麼喜愛朱瞻基呢?這句話說的是,朱瞻基在出世的那晚,朱棣幹了一個夢,夢到朱元璋把一個大圭交到他,告訴他了一句「傳之子孫後代,永遠其昌」的話。當之後朱棣在朱瞻基小孩滿月,看到他的情況下,興高採烈說,這類小寶貝一臉秀氣,與我做的夢很相符合。由於有這類夢,也就代表著,朱棣之後啟動「靖難之役」是名正言順的。
  • 「蟋蟀皇帝」——朱瞻基!
    皇孫生涯朱瞻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彼時他的祖父朱棣尚是住在北平城裡的燕王,他的父親則是不得朱棣喜歡的燕王世子朱高熾。相傳,在朱瞻基降臨世間那晚,朱棣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夢,夢見父親朱元璋送給他一個象徵權力的大圭,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 朱瞻基到底有多牛?功績堪比朱元璋和朱棣,卻差點毀了明朝
    導語: 明朝皇帝中想必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有著高武力值以及豐功偉績滿滿的朱元璋、朱棣等人。其實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非常優秀的,他文採斐然,文武雙全,綜合素質相當之高且深諳治國之道。朱瞻基是朱棣眼中的「好聖孫」,是大臣眼中的「真英主」,是史家筆下的「太平天子」。
  • 《大明風華》真愛無價,朱瞻基為她違背朱棣,徐濱為她冒死救兒子
    《大明風華》真愛無價,朱瞻基為她違背朱棣,徐濱為她冒死救兒子。 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一個是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一個是喬振宇飾演的徐濱。 朱瞻基為孫若微違背了朱棣的遺詔。 《大明風華》中王學圻飾演的明成祖朱棣,臨死之前留下遺詔,孫若微要是幹政的話就要把她殺了。本來朱瞻基臨死之前也想著要讓孫若微跟著殉葬,但思來想去,還是沒有這樣做。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熾的長子,母親是張太后,也是朱棣最喜歡的好聖孫,他28歲繼位,是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的能力、素質以及治國才能也是出類拔萃,是臣民共仰的明主,在明代諸多帝王中並不多見,文治武功皆有建樹,是明代少有的賢君,而且身體看起來非常健壯,可是他卻在38歲暴斃,僅僅在位十年。
  • 明宣宗朱瞻基:一世深情只為一人
    明宣宗朱瞻基:一世深情只為一人歷史上對於明宣宗朱瞻基的評價是一位「守成皇帝」。
  • 大明風華:太子朱高幟又老又笨,朱棣為何不廢黜他?
    明成祖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是朱棣和徐皇后的嫡子。朱棣年幼時,曾跟著父親朱元璋橫徵北戰,戰功赫赫,為人武勇粗獷,不拘小節。朱棣早有謀反之心,但擔憂拖累家人一直遲遲不敢下決心,直到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出生,朱棣這才起身造反。
  • 朱瞻基:不戀女色不煉丹修道,卻在壯年英年早逝,或是蛐蛐惹的禍
    ,而到了朱瞻基這裡也不例外,據說朱瞻基出生前夜,祖父朱棣夢見父親賜予自己象徵著帝王身份的大圭,是個吉兆,因此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祖父朱棣的喜愛。 從後來很多行徑看,朱棣對這個長孫比對長子還上心:不僅讓靖難第一謀士姚廣孝做朱瞻基的首席老師,而且常常帶朱瞻基出門打獵、走訪農家、了解民間疾苦,甚至在親徵瓦剌時,朱棣更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的教他在真實戰爭中如何統兵布陣、權謀術勢、後勤運作以及戰陣衝殺等等。 任誰都看得出來,朱棣是將長孫朱瞻基當做帝王去培養的。
  • 「蟋蟀天子」朱瞻基,不戀女色、不煉丹修道,為何還會英年早逝
    還公認的盛產奇葩皇帝,比如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樂正德帝、宅男天子嘉靖帝、曠工皇帝萬曆、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個個都在領域內拿到了冠軍。當然這裡面,名聲最好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蟋蟀天子朱瞻基。朱瞻基被公認為賢明君主,從好聖孫到好太子、好皇帝,似乎天生就是皇帝命,雖然只在位十年,卻創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 朱棣臨死前為何說「夏元吉愛我」?沒有他,就沒明朝兩大盛世
    朱棣進入南京後,立即開啟了「清算模式」,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朱棣列舉了44人的建文舊臣名單,六部主要官員都在其中,而夏原吉身為戶部的肱股,也在名單之中。官兵到夏原吉家中沒找到人,意外地在戶部帳房內抓住了夏原吉。當夏原吉被五花大綁地丟到朱棣面前時,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大禍臨頭。
  • 朱棣孫子朱瞻基開創了仁宣之治,為何只活了36歲?徐達的基因傳承
    身體一向很不錯的朱瞻基,怎麼可能只活36歲呢?01朱瞻基有14位妻妾,卻只有倆兒子,常常搞仙丹吃。很多人提到朱瞻基,那都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因為這是一位基本沒什麼瑕疵的皇帝。任用賢臣管理朝政,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一盛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
  • 《大明風華》朱瞻基和孫若微的愛情故事,讓你思考「情為何物」!
    首先對於朱瞻基和孫若微兩人的關係,《大明風華》中的朱瞻基和孫若微應該算是仇人,並且可以說是世仇,對於了解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仇恨應該是比較深的,一般是很難化解。朱瞻基和孫若微的初次相識也是在孫若微一夥刺殺朱棣的過程中導致了孫若微與朱瞻基意外的相識,並且朱瞻基相識孫若微也是懷疑她和刺殺朱棣有關,而孫若微交好朱瞻基是既知道他是皇太孫,受到了上級的指示,又是接近朱瞻基以求以後可以自保。所以說他們之間本來就是敵對性質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