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皇帝」——朱瞻基!

2020-12-15 史來賞鑑

古話有雲"晚節不保",是說一個人英明神武大半輩子,晚年卻放飛自我,以至於昔日好名聲裡添了些許汙點,讓人無奈至極。

其中典型範例當屬明代第五位帝王。此人名叫朱瞻基,前半生鐵馬金戈、建立功勳,繼承父祖皇位、創盛世王朝,

可偏偏,後半生因一個小小愛好,惹來世人非議,乃至身故百年,還得了個罵名"促織皇帝"。所謂促織,即是蟋蟀。

那麼,這位"促織皇帝"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呢?且看下文,允筆者慢慢道來。

皇孫生涯

朱瞻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彼時他的祖父朱棣尚是住在北平城裡的燕王,他的父親則是不得朱棣喜歡的燕王世子朱高熾。

相傳,在朱瞻基降臨世間那晚,朱棣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夢,夢見父親朱元璋送給他一個象徵權力的大圭,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朱棣又驚又喜,當即清醒。正當其回味著這個預示吉祥的夢境時,屬下來報,道是皇孫降生。朱棣一聽,立刻想起夢裡那句話,翻身起床,趕去看皇孫。

剛出生的皇孫不太好看,但朱棣絲毫不在乎,他覺得皇孫長相非常像自己,透著一股英氣,所以十分高興,當場誇讚皇孫是"大明之福"。

正因朱瞻基恰逢朱棣夢醒之際降生,符合朱棣夢中所見,因而觸動了朱棣那顆本就蠢蠢欲動的心,讓他更加堅定奪取皇位的心思。故此後人常說,朱棣是由於朱瞻基才會起兵謀反。

甭管此猜測是否正確,反正相較於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朱棣確實很喜愛和看重長孫朱瞻基。在朱瞻基年幼時,朱棣便把朱瞻基帶在身側,親自教導他如何當一個好帝王。

又細心為朱瞻基挑選老師,並直白告訴那些朝臣,朱瞻基是一個具有天賦的學生,命令他們務必盡心給朱瞻基傳授知識。

同時,因著朱瞻基武學出眾,身姿健壯,所以朱棣放心讓朱瞻基跟著自己一起徵戰漠北,鍛鍊他的心智和能力,從而為朱瞻基日後親徵打下一個有利基礎

可以說,若非朱棣殷切教導,朱瞻基也不會在日後成長為那般出色的帝王。他在祖父朱棣的身上,學會了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善待百姓、如何不畏懼敵人、勇敢迎戰所有困難。

守成帝王

朱瞻基面臨的首個難題,來自他的親叔叔朱高煦。那個時候,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剛剛成為帝王不足年餘,便猝然亡故。

正在南京主持遷都事宜的朱瞻基來不及悲傷或欣喜,當即拋下一切,全力趕往京師,期間躲過朱高煦埋伏襲擊,於驚險中成功抵達。

登基後,本性寬厚的朱瞻基追究叔叔野心,反倒待他親近有加,滿足朱高煦所有請求,由此給朱高煦造成一個錯覺,認為朱瞻基軟弱可欺。

宣德元年的八月,一直不滿朱高熾、朱瞻基父子的朱高煦正式發兵造反。朱瞻基勸降未果,御駕親徵,率軍隊圍困朱高煦,迫使朱高煦出城投降。其後,朱瞻基將朱高煦一家幽禁在北京城裡,又因朱高煦始終未曾誠心認錯,下令將朱高煦烤死在銅缸中。

至此,朱瞻基以朱高煦一人震懾其餘諸位藩王,尤其是他另外一位素有野心的叔叔朱高燧,解決了困擾大明王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威脅。

第二個難題則出自軍中,即軍事腐敗現象。因大明朝前幾任帝王常常徵戰四方,故而朱瞻基繼位最初,軍官的地位比文官要高,平民百姓亦十分懼怕前者。

如此便助長了某些軍官的野心,讓他們非常大膽地向黎民百姓時不時勒索錢財物資,又私下非法強迫士兵成為自己的僕人,剋扣士兵軍餉口糧等,促使整個大明朝軍隊皆受到負面影響,大大降低軍隊戰鬥力和國家安穩程度。

針對這個問題,朱瞻基接連在宣德元年到宣德三年間派遣一批批官員前往各地軍營、調查軍中情況、清查兵將名冊。

以此確保每一位士兵都能拿到自己的軍餉和口糧,杜絕軍官謊報士兵數量、騙取物資的現象。

同時,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制定有關徵兵和懲罰逃兵的新規定,並增加清除徇私舞弊的二十二條條款。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朱瞻基的性格寬厚,從不重罰犯錯士兵,致使他未能根除軍隊內的不良現象。

由此可見,雖然朱瞻基一心想要當個好帝王,可由於種種緣故,他的政治舉措裡依舊留有直接影響後世的缺陷。

比如朱瞻基在位時確實重用賢臣,虛心納諫,但他所推行的司禮監聯合輔政的制度反而給了宦官崛起的機會,加大宦官權利,為後代子孫留下宦官禍患的隱憂。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朱瞻基的的確確是一位出色的守成君王,"仁宣盛世"的出現、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強昌盛,皆源自朱瞻基的努力。

促織皇帝

此外,又如前文所言,在朱瞻基的皇帝生涯裡有一個最大汙點,即是他對促織的瘋狂迷戀。《明朝小史》裡說"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

就因為帝王喜歡蟋蟀,常常派人去江南找蟋蟀,所以蟋蟀的價格迅速升高,達到十多金,簡直讓人深感不可思議。

當然,更不可思議的是此文裡另一段記載,道是當時有一位婦人,好奇丈夫用駿馬換來的蟋蟀,偷偷窺看時意外放跑蟋蟀,後自盡身亡

她的丈夫回家,看到蟋蟀丟了,老婆死了,竟也追隨婦人而去。如問這對夫妻因何而亡,除卻夫妻情深,最現實的答案就是上行下效之風盛行,低位者自知逃不過懲戒,便索性拋棄性命。

一如蒲松齡《聊齋志異》所講促織故事,可《聊齋》尚有神跡,現實卻只能徹徹底底悲劇。

這般再看,朱瞻基"促織皇帝"一名倒不算污衊了他,畢竟正因他的個人喜好,連累百姓,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

縱觀朱瞻基一生,果然最惹人唏噓的還是前半生徵戰沙場,後半輩子背負"促織皇帝"罵名的鮮明對比,可惜此一點怪不得旁人,惟怨朱瞻基到底非完人也。

文/文史旺旺

相關焦點

  • 明宣宗朱瞻基的離世之謎,為什麼生前還被稱為「蟋蟀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的離世之謎,為什麼生前還被稱為「蟋蟀皇帝」大家好小編笑敬過往吖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提到這位皇帝能想到的也就是,「蟋蟀皇帝」、「迷之離世」、「明宣之治」等等。
  • 蟋蟀皇帝朱瞻基,為何在位10年便英年早逝?原因令人唏噓
    看過影視劇《大明風華》的人,想必一定對裡面既能玩又很聰明的朱瞻基印象深刻吧,他所表現出來的灑脫,並不像其他的皇帝,迷上藝術就忘了正事,以至於最後落得亡己亡國的下場,相反的,他是既可以玩好藝術,卻也能做好皇帝。縱觀歷史長河中400多位皇帝,能像他一樣的恐怕寥寥無幾。說起明朝的皇帝,還真是個個有特色。
  • 《大明風華》裡的朱瞻基:蟋蟀遍地走,畫作不離手
    這一句話出自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表面上是在說宮中尚此戲,而實際上卻是在說宣德年間的皇帝的個人特別的嗜好。「促織」在中國古代之中,一般用來指蟋蟀,在民間也被稱為蛐蛐。明宣宗朱瞻基畫像古往今來,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愛好,這本無可厚非。在上文中的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位特別喜愛玩蟋蟀的皇帝。
  • 促織皇帝朱瞻基,出生就註定做皇帝的人,朱棣因為他才起兵造反
    這個皇帝就是朱瞻基,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他的父親叫朱高熾,是當時北平城裡的燕王封底的繼承人。雖然身份不低,但是朱高熾的父親朱棣並不是很喜歡他,從來也沒有從他的身上寄予過什麼厚望,也對這個兒子沒有過多的關注。按理說朱瞻基是朱棣的孫子,朱棣既然不喜歡朱高熾,那麼對於他的兒子應該也不會特別喜歡。
  • 「蟋蟀天子」朱瞻基,不戀女色、不煉丹修道,為何還會英年早逝
    還公認的盛產奇葩皇帝,比如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樂正德帝、宅男天子嘉靖帝、曠工皇帝萬曆、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個個都在領域內拿到了冠軍。當然這裡面,名聲最好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蟋蟀天子朱瞻基。朱瞻基被公認為賢明君主,從好聖孫到好太子、好皇帝,似乎天生就是皇帝命,雖然只在位十年,卻創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 蟋蟀皇帝的個人愛好,產生了特殊的瓷器種類,後世難道的收藏珍品
    蟋蟀皇帝的個人愛好,產生了特殊的瓷器種類,後世難道的收藏珍品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們在富有四海、錦衣玉食的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個人愛好。其中明朝的皇帝,可謂每一位都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宣德皇帝,名朱瞻基,洪熙皇帝的長子,從小便受到自己的祖父永樂皇帝的特別的寵愛,在永樂皇帝活著的時候,便被封為皇太孫。宣德皇帝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皇家教育,擁有非常高的藝術氣息和鑑賞能力。但是這位一代英主宣德皇帝卻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鬥蟋蟀,因此被人稱為蟋蟀皇帝。
  • 朱瞻基:不戀女色不煉丹修道,卻在壯年英年早逝,或是蛐蛐惹的禍
    還公認的盛產奇葩皇帝,比如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樂正德帝、宅男天子嘉靖帝、曠工皇帝萬曆、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個個都在領域內拿到了冠軍。 當然這裡面,名聲最好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蟋蟀天子朱瞻基。 朱瞻基被公認為賢明君主,從好聖孫到好太子、好皇帝,似乎天生就是皇帝命,雖然只在位十年,卻創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 「蛐蛐皇帝」朱瞻基:仁政愛民、禮賢下士,為何口碑卻十分差?
    朱瞻基從小就在明成祖的教導下,向著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方向發展,所以在任用臣子上,朱瞻基深諳此道。他不僅善於識人,而且誠心求臣。 朱瞻基已經盡力去做一個好皇帝了,為何民間的口碑還是差呢? 蛐蛐皇帝 正史對明宣帝朱瞻基的私生活沒有太多記載,然而在野史以及民間文學作品中,朱瞻基卻有著「響噹噹的名號」——「蛐蛐皇帝」。
  • 蛐蛐皇帝鬥蟋蟀事跡未見於明史卻被印證,有時候野史比正史還可靠
    說到愛好,明朝皇帝的愛好更為廣泛,也更為荒唐,有喜愛木工活的明熹宗朱由校,當然還有今天的主角蛐蛐皇帝明宣宗,他的超級愛好就是「鬥蛐蛐」。可能看了前幾位皇帝,他們要不就是亡國之君,例如宋徽宗就弄出了個靖康之恥,周幽王被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自己也死於刀劍之下,朱由校好一點,但也為明朝的滅亡挖了一個超級大的坑,這個坑任崇禎皇帝多麼的勤儉也填不上,因為他挖的坑實在太大太深了。
  • 《明朝那些事兒》朱瞻基:作為皇帝都不能「鬥蛐蛐兒」,太憋屈了
    朱瞻基明宣宗,上位時間是朱高熾的十多倍,畢竟朱高熾只當個十個多月的皇帝。仁宣之治又稱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後,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面,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後人將永樂盛世和宣德時的太平合稱為"永宣盛世"。
  • 朱棣孫子朱瞻基開創了仁宣之治,為何只活了36歲?徐達的基因傳承
    導語:朱瞻基去世的時候,只有36歲。很多人就奇怪了,當皇帝是個苦差事嗎?為什麼那麼多皇帝英年早逝呢?其實36歲,在古代來說,並不是一個很短命的表現,屬於正常水平。不過之所以古代有短命這一說,主要是因為平均年齡。
  • 宣德皇帝與「蟋蟀罐」悲歡往事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在中國歷史上養蟋蟀和鬥蟋蟀是皇宮貴族文人雅士的一大喜好。到明代早中期,養蟲、鬥蟲之風非常盛行。宣德皇帝就對養蟲和鬥蟲就十分喜好。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如果朱高熾在朱棣前面死去,那麼後面繼位的應該是朱高煦還是朱瞻基呢?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而我們知道古代皇帝自稱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身為老天爺的兒子,怎麼能是個殘疾人呢?而且皇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就是祭祀天地,每一年的祭祀都要他來主持的,所以怎麼能找一個殘疾人來主持祭祀呢?這不是對老天爺不尊敬的嗎?因此古代有一個默認的規則,就是皇帝不能是殘疾人。唐朝的唐順宗當了26年的太子,只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就被大臣們逼著退位了,理由是什麼呢?
  • 明畫家傳:《大明風華》主角朱瞻基,書畫不輸徽宗,功績堪比文景
    明宣宗朱瞻基為明朝第五位皇帝(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號長春真人,1425-1435年在位。年號宣德,其後面的治國過程同年號確實是相符,以德治國。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母為誠孝昭皇后張氏。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熾的長子,母親是張太后,也是朱棣最喜歡的好聖孫,他28歲繼位,是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的能力、素質以及治國才能也是出類拔萃,是臣民共仰的明主,在明代諸多帝王中並不多見,文治武功皆有建樹,是明代少有的賢君,而且身體看起來非常健壯,可是他卻在38歲暴斃,僅僅在位十年。
  • 明宣宗朱瞻基居然有兩個兒子都當了皇帝,一個昏庸另一個英明,然...
    明朝是一個故事很多的朝代,無論是喜歡煉丹的嘉靖皇帝,還是喜歡木工手藝和奶媽的明熹宗以及設立豹房豢養美女取樂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他們的故事都是遍述不盡。這些奇葩皇帝為明朝的故事增添了很多花邊笑料,但是也有些皇帝他們勵精圖治。
  • 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誰的比較奇葩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就算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其中誰的愛好比較奇葩。我們先來看一些比較正常的愛好。琴棋書畫歷史上有才的皇帝很多,比如南唐後主李煜,許多人都說,如果他不做皇帝,一定是位非常出色的詞人。不過要是李煜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他也許就寫不出那麼多含意深沉的詞出來了。
  • 朱瞻基為什麼會如此的短命?看看家族你就知道了
    朱瞻基,朱高熾的長子,其父在位8個月暴斃後即位,史稱明宣宗。然而好景不長,沒當多久皇帝,朱瞻基就死了,年僅38歲,很多人都好奇朱瞻基為什麼那麼短命。其實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明朝短命皇帝一大堆,朱瞻基算好的!
  • 也先為什麼放過朱瞻基?
    歷史上,也先和朱瞻基沒有什麼交集。真正被也先俘虜的明代君主,是朱瞻基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朱瞻基和蒙古瓦剌人,也有淵源蒙古經過了朱元璋和朱棣兩個時期,黃金家族這一系被嚴重削弱。到了朱棣孫子朱瞻基登基即位的時候,蒙古這邊其實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嚴重的隱患了,充其量就是一些部族對大明邊境的劫掠,比起之前完全是小打小鬧。所以朱瞻基學朱棣的幾次巡邊,多少有點遊山玩水的意味在。蒙古是存在多個勢力的,從整個明朝歷史看,與大明打交道的主要是韃靼人和瓦剌人。韃靼屬於黃金家族,瓦剌你可以理解為非主流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