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把朱高熾立為太子,為何又急著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用心良苦

2020-12-15 觀風歷史

導言

朱瞻基是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生於燕王府 。幼年聰穎,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愛。永樂九年(1411年),冊立皇太孫,多次跟隨朱棣徵討蒙古。在明代,朱瞻基是繼朱元璋和朱棣之後,鮮有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為大明朝貢獻了一個「仁宣之治」。

朱棣為何那麼喜愛朱瞻基呢?歷史資料記述,這是由於朱瞻基文武雙全,比只有文不會武的朱高熾,及其只有武不會文的朱高煦,更讓朱棣喜歡。除開這類後面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前面的原因。《明史》記述:生之前夕,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曰:「傳之子孫,永世其昌。」既彌月,成祖見之曰:「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

這句話說的是,朱瞻基在出世的那晚,朱棣幹了一個夢,夢到朱元璋把一個大圭交到他,告訴他了一句「傳之子孫後代,永遠其昌」的話。當之後朱棣在朱瞻基小孩滿月,看到他的情況下,興高採烈說,這類小寶貝一臉秀氣,與我做的夢很相符合。

由於有這類夢,也就代表著,朱棣之後啟動「靖難之役」是名正言順的。終究朱元璋早已在「在夢裡」把皇位發送給朱棣了,而給朱棣傳這類夢的「特使」,更是朱瞻基。另外也表明,朱瞻基是老天爺給朱棣送過來的,也是純天然應當根據朱棣傳送而稱帝的。因此,朱棣當然要立他為「皇太孫」了。

換句話說,朱瞻基的出世,就說明了朱棣應當稱帝,另外也說明,皇位最後應當傳入朱瞻基的手上。既然這樣,朱棣自然就應當十分重視朱瞻基,對朱瞻基尤其優惠待遇了。但是,朱棣的這類叫法,儘管看上去他稱帝是受命於天,實際上非常站不住腳。為什麼說他非常站不住腳呢?

大家務必留意下好多個時間。一個時間朱瞻基出生於1398年2月8日,一個時間朱元璋過世於1398年6月24日,一個時間朱允炆即位於1398年6月30日,還有一個時間靖難之役產生於1399年7月6日。這好多個時間表明什麼?表明朱瞻基出世,也就是朱棣做夢的情況下,朱元璋都還沒過世。朱元璋是過去了4個半月才過世的。

假如說朱元璋早已過世,他根據報夢,把將來大明朝河山的走勢告知朱棣,這還說得過去。可是朱元璋那時候還活著,他怎麼可能報夢呢?活著卻還報夢,這不是搞笑幽默嗎?並且4個半月後,朱元璋過世前,他把皇位發送給了朱允炆。假如說朱元璋是想發送給朱棣,為何此刻不傳呢?反倒在4個月前「在夢裡禪位」。這樣一來,事實上朱棣的叫法,就站不住腳了。

朱棣的說法,不僅站不住腳,並且,從上邊的時間點,大家還能夠看得出另外一種客觀事實。在歷史上覺得,「靖難之役」之所以發生,是由於朱允炆撤藩,朱棣才迫不得已起來謀反「靖難」。但從朱元璋還沒有死,朱棣就做那樣的夢看來,朱棣對皇位是覬覦已久,只不過是一直沒有暴露出去罷了。朱允炆撤藩,對他而言,真是正中下懷,恰好起兵謀反,奪得皇位。

不難看出,朱元璋想要朱瞻基的出世,來證實他稱帝是受命於天,卻反倒功虧一簣。但是,即使功虧一簣,朱棣還要悉心維護這類謊話,為此證實他稱帝的正當行為。

相關焦點

  • 朱棣因為三個字立朱高熾為太子_中國歷史人物
    本來,這不是一個問題的問題,因為早在他當燕王的時候,便已經確立嫡長子朱高熾為世子,而世子自然是太子的「鐵定人選」。再說,朱高熾天性仁孝、端重沉靜,在朝廷內外的風評極佳,不僅讓朱棣讚許有加,還是群臣屬意的對象。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
  •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立為皇太孫呢?他們的結局為何是這樣的
    皇太子我們都知道是帝國的儲君、王朝的法定繼承人,一般在皇帝去世後,皇太子享有優先繼承權,不過有時因為意外亦或是其他會出現皇帝依舊在而皇太子早亡的情況,這時皇帝為了維護封建法統,在太子去世後不選擇自己的其他兒子為繼承人而選擇太子的兒子也即自己的孫子為繼承人,這時儲君不稱為太子而稱為皇太孫,比如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在太子朱標去世後就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當然除了以上情況外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明宣宗朱瞻基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如果朱高熾在朱棣前面死去,那麼後面繼位的應該是朱高煦還是朱瞻基呢?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朱棣這個人非常能打,他本人是通過武力奪位上位的,而且在他在為期間也幾次北徵蒙古,所以他對他的大兒子朱高熾非常不滿意,他覺得朱高熾不像他,反而喜歡他勇武的第二子朱高煦。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後。一直想要廢掉他大兒子太子之位,立朱高煦為太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朱棣不光本人有這個意願,而且他還能找到先例可以依循。朱高熾本人是個胖子,胖到什麼程度呢?
  • 《大明風華》中楊士奇向朱棣隱瞞太子的病情,朱高熾:你腦袋還在...
    《大明風華》中朱棣率60萬大軍北徵,朱高煦、朱高遂、朱瞻基隨行,戰事已經膠著狀態,決戰一觸即發。然而此時大明朝廷中卻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正在監國的太子朱高熾病重。這是影響國之根本的事情,朝廷中以楊士奇為首的那幫大臣很是為難:是不是要把太子朱高熾病重之事告訴前線的朱棣。
  • 從小受祖父朱棣喜愛,耳濡目染,朱瞻基輕鬆平定叔父叛亂
    1410年,明成祖率領大軍親徵蒙古,皇孫朱瞻基則留守北京,開始試著處理國事,內閣大臣夏元吉負責輔導,朱瞻基處理政事的果敢老練是從哲學來的。1411年,年僅14歲的朱瞻基被立為皇太孫,之後他一直伴隨在明成祖的身邊,跟隨祖父出兵徵討。
  • 永樂帝有十幾個孫子,為何獨獨偏愛長孫朱瞻基?
    到了滿月,朱棣認真端詳孫子,英氣滿面,長相很類己,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英俊威武遺傳給了孫子,因為長子朱高熾就是一個大胖子,朱棣很不喜歡這個長子。朱棣做了皇帝時,朱瞻基已經4歲了,他專門把孫子接到跟前由祖母徐皇后撫養。朱瞻基原本是個活潑可愛、性格開朗的北方男孩,來到宮廷,舉止卻嚴整肅然。他非常懂事,在宮中出出進進,非常尊敬長輩。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燕王,因為朱棣的大哥朱標是太子,死得早,朱元璋便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其他的兒子都排除掉了,皇位不傳給兒子,傳給孫子。朱棣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朱棣死後,太子朱高熾即位。按理來說,這也沒什麼,但是,朱高煦後來跟他爹朱棣學,起兵造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大明風華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開創仁宣之治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長子,母為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十六日,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世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號洪熙。在位雖不到一年但歷史盛讚朱高熾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聖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想。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也是最胖的一個。他胖到什麼程度呢?走路需要兩個人扶著才行。朱棣當然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了,相比之下,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個典型的高富帥,不光長相俊美,而且身材一級棒,打仗也賊溜,就等著接班了。朱棣常常安撫二兒子朱高煦說:老大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啊!
  • 朱高熾的支持勢力大,選立太子出現僵局,朱棣到底該如何抉擇
    這個人是朱棣起兵奪位的主要將領,朱棣上臺後封他為第一武臣,封號是淇國公。他和一批武將多次勸說朱棣立老二當太子,對朱高煦更是一口一個「二殿下」(《明史紀事本末·高煦之叛》)。 這些人同朱高煦在奪位之戰中可謂患難與共,是一同拼殺出來的生死兄弟,因此當然希望老二朱高煦當太子,這對他們日後的發展極有好處。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影視劇中的朱棣 在史料中朱棣和朱元璋對朱高熾的看法是真的不一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熾13歲時上報朱元璋被立為燕王世子。但是最終朱棣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明朝的內閣制度和漢族的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制度在某種程度制約著帝王。
  • 模仿「靖難之役」,朱高煦處心積慮發動叛亂,緣何沒成朱棣之二?
    為何武功和野心不輸朱棣的朱高煦 最終卻沒有做成歷史朱棣之二?「更有後人知警也」這句話的出處,《明史朱高煦傳》記載,有一次,朱棣命令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一同拜謁孝陵。長子朱高熾因本身身體肥胖,又同時患有足疾,所以走路時常跌跌撞撞大為不便。
  •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被稱為史上最可愛的胖子?
    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靖難之役後被冊立為太子。不過,他在四十六歲登基後不滿一年就因心臟病而猝死,傳位給了兒子朱瞻基,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大明風華》劇中,朱高熾由著名演員梁冠華所飾演,他的角色刻畫可謂是入木三分,形神兼備。
  • 朱高熾為何盛年而崩?原因撲朔迷離,矛頭直指兒子朱瞻基
    在《大明風華》中,我們認識了梁冠華老師扮演的朱高熾,在憨態可掬的外表下,隨著劇情的推進,這位太子爺憂國憂民、為國家鞠躬盡瘁、敢於直言的形象也躍然紙上,而在歷史上這位太子也確實如此,從其廟號仁宗,便可見一斑。
  • 建文叫朱棣叔叔,朱棣是朱瞻基的爺爺,那朱瞻基是建文的什麼人?
    建文帝朱允炆與明宣宗朱瞻基的關係朱允炆和明宣宗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是平輩,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孫子。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懿文太子朱標的兒子、朱高熾是朱元璋四子明成祖朱棣的兒子,這二位是典型的叔伯兄弟——堂兄弟中血緣最近的一類。如此一來,朱允炆與朱瞻基的關係就比較明確了,他比朱高熾年長一歲,是朱瞻基的堂大爺。
  • 朱棣孫子朱瞻基開創了仁宣之治,為何只活了36歲?徐達的基因傳承
    朱元璋活了71歲,朱棣活了65歲,就連體重300多斤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朱高熾,都活了47歲。身體一向很不錯的朱瞻基,怎麼可能只活36歲呢?01朱瞻基有14位妻妾,卻只有倆兒子,常常搞仙丹吃。很多人提到朱瞻基,那都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因為這是一位基本沒什麼瑕疵的皇帝。任用賢臣管理朝政,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一盛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永樂七年,從幸北京,令觀農具及田家衣食,作《務本訓》授之。八年,成祖徵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孫,始冠。自是,巡幸徵討皆從。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說到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就是不討老爹喜歡的孩子,相對於自己的弟弟們朱高煦和朱高燧,自己就是朱棣「眼不見心不煩」的存在。當然朱高熾也是因為兒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有後來被冊封為皇太子榮登皇位。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大明風華:朱高熾用死化解了朱瞻基的戾氣與怨憤,胡善祥藏男人?
    朱高熾老成謀國,其能力不亞於朱棣 《大明風華》在最新的劇情中,隨著朱棣下線,在朱瞻基步步緊逼之下,漢王與趙王造反,朱高熾與朱瞻基在打與不大上發生分歧
  • 大明風華:太子逗貓遛狗,太子妃東拉西扯,這兩口子才是實力派
    歷史的舞臺上從來不缺乏女性,明朝初年更是連續出現了多位傑出女性,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女主孫若微的主角光環被無限放大,靖難遺孤,替朱棣擋箭,被皇太孫朱瞻基深愛,為兒子朱祁鎮輔政,還親上戰場抗敵,這些光環一圈一圈的重疊在她頭上,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孝莊太后的影子。
  •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便而暴斃,何以稱仁?
    朱高熾從小有小兒麻痺症,朱棣不是很喜歡他,一度想改立二兒子做太子。後來主要是考慮到朱高熾在靖難戰役時守北京城的功勞,以及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喜愛,才讓其太子之位相保。朱瞻基的繼承權是朱棣欽定的,不是朱高熾自己選的,故有「皇太孫」之稱,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