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民飲食習慣調查:「鹽值」有多高 「口味」有多重

2020-12-15 上遊新聞

重慶日報消息,火鍋,你是不是隔三差五要去吃一頓?水煮魚、尖椒雞、大刀燒白是不是你的最愛?

你知道嗎?大飽口福之餘,重鹽重油重糖的飲食會給身體埋下健康隱患。

為了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6月13日,《重慶市民健康公約》正式發布,其中第一條就提醒廣大市民要做到「膳食多樣巧搭配 控鹽減糖油要少」。

重慶市民飲食習慣究竟如何?在日常飲食中有哪些細節容易被忽視?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1 大量中小學生飲水嚴重不足

專家:家長對少年兒童飲食習慣缺乏正確引導

「走,去吃燒烤!」「今天我想去吃炸雞柳。」6月15日晚10點過,記者在市內某中學門口看到,一群剛下晚自習的中學生正相約去吃夜宵。

「省事、方便,味道又好。」「也不是天天吃,應該沒得問題。」當記者和其中幾位學生談起他們的「美味」夜宵時,幾個學生這樣說。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習慣整體顯示良好,但有近三成學生營養膳食習慣較差。」市教科院原副院長王瑋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市教科院曾經對我市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了抽樣調查和分析,從關於營養膳食情況的統計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主要在吃堅果、水產品和喝水三個方面表現出不足。

王瑋虹解釋,在堅果的食用情況方面,只有9.6%的學生能夠保持每天都吃,48.9%的學生偶爾會吃,而41.5%的學生表示很少吃。在水產品的食用情況上,只有14.5%的學生能保持每周吃2次以上,50.9%的學生偶爾吃,有34.6%的學生很少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結果顯示,僅有兩成學生達到正常人每天攝水量為2000毫升-2500毫升的標準,34.4%的學生每天喝水4-5杯(相當於800毫升-1000毫升),42.4%的學生每天喝水量在3杯以下,即600毫升以下。「可見很大一部分學生飲水量嚴重不足。」王瑋虹說。

無獨有偶。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教授趙勇等曾對我市一所中學初一、初二共15個班826名學生的飲食行為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不健康飲食行為比較普遍,有59.26%的學生早餐食物攝取不足,14.39%的學生晚餐攝入過多;65.30%的學生吃宵夜。此外,學生中還存在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熱衷吃燒烤類食物、喜歡吃零食和西式快餐等。

「目前,許多家長對少年兒童飲食習慣缺乏正確引導。」王瑋虹認為,要改變中小學生的不良飲食習慣,需家長、學校和社會各方形成合力。首先學校應對青少年開展營養飲食宣傳教育;其次,食堂及家庭減少油炸、燒烤食物,以蒸煮烹飪為主;第三,家長配合學校做好監督,鼓勵孩子多飲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第四,政府部門應加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減少學校周邊零食快餐店。

2 「鹽值」高「油膩」重

專家:燒菜做飯要減少「隱形鹽」攝入量

「老闆,二兩小面,幹熘!」6月16日早上8點半,家住南岸區的陳鵬準點出現在公司樓下的麵館,每天早上一碗小面是他多年的早餐習慣。

「雞蛋牛奶吃起來沒味道。」陳鵬告訴記者,晚上一般在外就餐,平均每周要吃三四頓火鍋、兩頓燒烤。

陳鵬的飲食習慣是一些重慶人的生活寫照。記者在街頭隨機調查了30名市民,約六成市民表示每周會吃1-2頓火鍋,約一半市民每周會吃2-3頓小面。

據市衛生健康委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重慶人平均每日鹽攝入量為9.1克,攝入超標率達53.8%;每日食用油攝入56.4克,攝入超標率高達76.0%。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市民每天的食鹽量推薦為6克。相較之下,不少重慶人的每日鹽攝入量就大大超標了。」重醫附三院營養師張龍龍認為。

「吃得太油太鹹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埋下健康隱患。」重醫附一院心內科主任羅素新稱,市疾控中心最近一次重慶居民健康抽樣調查顯示:全市高血壓患病率為24.5%,其中,30—39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11.5%,且發病率仍在逐年上升。

如何掌握每日的食鹽和油的攝入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正好是一個啤酒蓋的量),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30克(約兩小勺)。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除了燒菜做飯時放的鹽,「隱形鹽」也是食鹽攝入的重要來源。

張龍龍解釋,生活中的調味品,例如醬油、蠔油等也含有不少的食鹽。「平時做菜的時候,如果覺得不夠味,可以嘗試多用醋、番茄或檸檬汁調味,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蔥、姜、蒜、鮮辣椒等配菜來提味,以此來降低食鹽的攝入量。」

3 紅肉攝入多 蔬菜吃得少

專家: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應佔二分之一

紅燒肉、肉圓子湯、糖醋排骨、魚香肉絲……6月17日晚上6點,家住南岸區融僑雲滿庭小區的王念蓉家開飯了。「兒子和孫子都喜歡吃肉,所以我們家頓頓不離肉。」王念蓉說,即使有素菜也是點綴,他們可能連一口也不會吃。

市衛生健康委公布的《重慶市2018年度居民健康狀況報告》顯示,在重慶,18歲及以上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紅肉攝入107.9克,紅肉攝入過多比例為27.7%;每人每天攝入蔬菜、水果523克,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率60.4%。

「這種飲食習慣的後果就是肥胖,並易引發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市健康教育所有關負責人說,調查顯示,重慶市18歲及以上人群超重檢出率35.2%,這意味著每10個重慶成年人中就有3人超重。成人肥胖率為13.5%,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4.9%與12.9%。其中30-39歲年齡組和50-59歲年齡組肥胖率較高,分別為17.8%和16.2%。

「三餐飲食無規律、經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奶製品攝入不足,也是重慶人日常飲食的壞習慣。」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茂直曾做過市民膳食情況調查,他稱,市民首先應該多吃水產品,在肉類的選擇上,優先次序依次為禽肉、畜肉瘦肉、畜肉肥肉,少吃煙燻和醃製肉。

「平時應多吃水果,同時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應佔一半。」陳茂直說。

市教科院抽樣調查數據顯示

我市中小學學生在吃堅果、水產品和喝水三個方面表現出不足

堅果食用情況方面,只有9.6%的學生能夠每天吃,48.9%的學生偶爾會吃,而41.5%的學生很少吃。

水產品食用情況上,只有14.5%的學生能保持每周吃2次以上,50.9%的學生偶爾吃,34.6%的學生很少吃。

每天攝水量方面,僅有兩成學生達到2000-2500毫升的標準,34.4%的學生每天喝水800毫升-1000毫升,42.4%的學生每天喝水量600毫升以下。

重慶日報記者 匡麗娜 李珩

原標題:「鹽值」有多高 「口味」有多重——重慶市民飲食習慣調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滬家庭觀念調查:知道父母生日飲食口味的最少
    圖片來源:上海統計局   【新民網·獨家報導】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即將來臨之際,上海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今天公布一項上海市民親情觀念調查,重點了解了市民的家庭親情基本觀念和現狀,並特別關注了家庭成員對婚姻的理解、老人的關愛、孩子的教育等諸多現實問題及應對措施。調查顯示,知道父母生日、愛吃什麼的人最少,遠低於對配偶、子女生日和口味的了解,相反,父母對孩子的生日、飲食最知心。
  • 這些不利於健康的飲食習慣,你有嗎?
    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誘發疾病。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呢?今天咱們就來捋一捋。下面這些不良飲食習慣,你中了幾條?研究表明,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使人患肥胖、胃癌、腸癌、尿路結石、冠心病的風險增加。臨床中,問及癌症患者時,很多人中午吃得很晚,或者是深更半夜吃零食。傳統中醫認為,按時吃飯有利於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才能保證人體氣血的補充和協調,避免五臟功能的失調,預防癌症的發生。
  • 這些不鹹但「鹽值」爆表的食物要少吃!
    02變胖有時候我們會發現,10個胖子裡有9個都喜歡重口味,特別是高鹽飲食。比如說視頻裡的醫生,作為幫人減肥的康復治療師,她的患者基本都有3個特點:高血壓、肥胖、高鹽飲食。這是巧合,還是有依據的?答案是後者。有研究表明,高鹽的飲食會促進胰島素分泌,而過量的胰島素會讓你的身體誤以為,「完了!我們儲備的糖快沒了!要趕緊再備!」
  • 臺醫院發布"上班族飲食習慣調查" 籲自帶便當
    有多少人自備餐盒?他們每月在「吃」上花多少錢?他們的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如何?24日下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發布「上班族飲食與消費習慣大調查」結果,同時呼籲全臺上班族自帶便當。  根據臺灣「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最新「人力運用調查」顯示,臺灣像小西這樣的上班族有829萬人。  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公布的「2012上班族飲食與消費習慣大調查」中顯示,上班族為求方便,有78%(逾646萬人)外食。  而在專家看來,這樣的長期外食生活方式是「既不環保也不健康更不經濟」。
  • 飲食習慣從「子宮」開始,寶寶的「口味」養成,孕媽咪提前來決定
    沒想到寶寶出生之後,莎莎發現孩子的口味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小時候就愛吃青豆泥,含有青豆味道的菜汁寶寶也是很喜歡,這可真是遺傳了媽媽的飲食喜好啊。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愛吃什麼食物,那麼從孕期開始你就應該攝量補充,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這也代表了在懷孕期間的媽咪們也不可以挑食,可以說這也算是在媽媽體內的一種遺傳吧。
  • 調查5000名女性後發現,有這兩個飲食習慣,很難在一年內懷孕
    導讀:調查5000名女性後發現,有這兩個飲食習慣,很難在一年內懷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調查5000名女性後發現,有這兩個飲食習慣,很難在一年內懷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保持多鉀少鈉飲食習慣
    保持多鉀少鈉飲食習慣 2008年09月16日 16: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不過,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卻往往造成相反的結果。食物加工過程往往是增加了鈉而少了鉀。所以,含鉀較多的飲食是那些未加工食物。   研究證明,飲食中若是鈉的含量過高,人體內鈉鉀的比例就會失去平衡,並因此有可能引發高血壓、冠心病、中風、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病。同時,鈉鉀比例不當,還能誘發癌症。增加鉀的攝入量,能增強人們的抗癌能力。
  • 孕婦飲食影響寶寶出生後的口味?注意:孕期要避免不良飲食習慣
    很多孕婦或多或少也聽過,可能懷孕後運去喜歡吃什麼多一些,胎兒出生或也會喜歡是嗎味道,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怎麼會感覺到媽媽吃的東西的口味呢,難道真的有這麼神奇,孕婦在懷孕期間喜歡吃什麼,寶寶以後也喜歡吃什麼?
  • 從早晨的一碗小面 重慶人的高鈉飲食就開始了
    這樣的生活在一個多月前出現了變化,只有32歲的他在體檢中被查出患有高血壓。醫生告訴張寒,他的高血壓並不嚴重,日常生活中控制鹽的攝入就好,「對於高血壓,最重要的就是低鈉飲食。」小張首先減少了出門聚餐的次數,也把家裡的食用鹽換成了專門從網上買的「低鈉鹽」。與此同時,張寒學會每次購買食物時,在它的外包裝上查看鈉含量,「不要說江湖菜、燒烤了,就連小面都沒法吃了。」
  • 三歲前培養好的飲食習慣有多重要?寶寶餵養避坑指南
    可有的孩子不喜歡多種食材混合的做法,不到兩歲,孩子輔食就已越趨向於大人的菜式和口味,注重口味多過於營養。孩子胃只有那麼一點大,吃下過多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其他食物就吃不下了,四大營養元素的攝入量是否均衡就難以保證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大人沒有正視孩子從輔食中吸收營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就是在餵養過程中,不小心入了下面這些坑,導致孩子嘴巴和胃口過早地變叼,變得挑食。
  •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曾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蔣宇駿) 晚自習下課後,長沙醫學院學生王萌收到了媽媽發來的微信,囑咐她要按時吃飯,少吃涼的東西,多注意身體,避免腸胃病復發。
  • 12寸蛋糕到底有多重 市民呼籲儘快制定行規/圖
    「1尺應該有33釐米多啊!」我要求蛋糕店「給個說法」,店員卻告知:「我們說的『寸』是英寸,10英寸大約等於25釐米。」對於生日蛋糕的計量方式,有關部門是否有統一的規定?請記者調查了解。鄭奶奶  記者調查: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蛋糕店,發現大多數店鋪的計量方式與鄭奶奶反映的情況類似。
  • 重慶中小學生健康監測出爐:8成有扁平足 小胖墩太多
    昨日上午10點,來自北京體育學院的專家公開發布近期對重慶2000名中小學生健康監測調查白皮書,調查結果會讓很多父母瞠目結舌:受測學生8成有扁平足,小胖墩太多了。     據了解,該調查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質評價與運動機能監控重點實驗室、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騰訊大渝網、少年先鋒報聯合發起的「重慶市青少年首次健康體質大調查」。
  •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曾暴飲暴食,近8成飯後不運動
    是否有暴飲暴食的習慣?有無偏食挑食?飯後是否進行運動鍛鍊呢?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069名大學生圍繞飲食習慣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飯,近半數學生有過暴飲暴食,超4成學生有偏食挑食習慣,超3成學生飲食觀念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近8成學生飯後不運動,近4成學生因為飲食習慣曾患腸胃病。
  • 寶寶挑食,抓住寶寶三個口味關鍵期,培養孩子飲食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挑食最好是不挑食,家長要注重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的習慣培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認知處於不斷的發展階段,因此對食物的態度也是不同的,家長們在要特別注意在三個關鍵期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接觸儘可能多的食物。
  • 重慶火鍋如何「撈」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談書 實習生 黃維正 張玲 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終於來重慶了。作為擁有四萬家火鍋店的火鍋之城,海底撈引起重慶市民的廣泛關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外來火鍋品牌入駐重慶,從老北京羊肉涮鍋,到遍地的潮汕牛肉,再到如今流行的花膠雞,重慶人似乎越吃越「清淡」。
  • 星巴克在飲食界的成功,靠的真不是咖啡口味有多好,而是賣這東西
    失眠,年輕人口中常常會談及的一個詞,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這是因為壓力和生活習慣不好所造成的,其實它也和我們的飲食有關,如小時候我爸就告訴我:小孩子晚上別喝茶,會睡不著的!喝茶又如長大後我們也知道,喝咖啡可以提神但是傍晚和晚上不要喝,因為咖啡因會容易讓你失眠,可見失眠與否和飲食是有一定關係的,茶和咖啡的確在夜裡少喝為好。
  • 調味品購買調查結果出爐--李錦記為最受市民喜愛調味品品牌
    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要求提高,對調味品的選擇也在發生變化,消費者對有益健康、安全、營養的調味品關注度日益提高,在購買時更加注重品牌。近日,《信息時報》組織發起市民最喜愛的調味品品牌及使用問卷調查,旨在了解市民對於調味品品牌的認知與調味品消費的整體習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消費者日常使用的調味品種類繁多,包括醬油、雞精、醋、蠔油、XO醬、辣椒醬、柱候醬等,其中醬油是市民使用最多的調味品,佔總體的37%。價格方面,根據調查,消費者購買的調味品單價集中在5-20元之間,10-15元的價格被最多人所接受,佔總體的39%。
  • 高血糖飲食習慣 ! 有高血糖不敢多吃飯告訴你4個飲食好習慣,怎麼吃血糖都不會高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導讀:高血糖的人飲食要控制糖的攝入。高血糖的人在兩餐間各類水果均可食用,但一定要注意少量食用。必要時需要在下一次就餐前檢測血糖,了解食用的水果,是否會影響血糖水平,避免造成血糖波動。對於高血糖的人來說吃飯是件「困難事」,因為糖高血糖飲食做不好,血糖升得快,所以飲食是控糖的基礎,血糖好不好,有高血糖還敢多吃飯嗎?
  • 看重慶漢子朱大明如何獨自闖日本傳播中國飲食
    看重慶漢子朱大明如何獨自闖日本傳播中國飲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5日 08:46 來源:重慶晚報     11年前,他隻身闖日本,憑藉正宗川菜,創辦大明火鍋城·天神食府,成為日本華人企業中的佼佼者,在福岡飲食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福岡市市長、日本電視臺主持人以及很多日本市民慕名前往,成為他的常客。麻辣的川菜怎麼會受到喜清淡味的日本人追捧?  日前,回渝小憩的朱大明,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麻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