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圖為航拍洋浦港小鏟灘碼頭。 駱雲飛 攝

中新網洋浦12月9日電 題:「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

記者 王子謙

海南洋浦港小鏟灘碼頭年底愈加繁忙,這裡貨輪有序停靠,貨櫃吊裝繁忙,運輸車輛穿梭,正在加速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於6月1日發布,明確推出「中國洋浦港」及相關政策。記者近日在洋浦採訪了解到,國際船舶註冊登記、保稅油加注等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洋浦加速引進船運公司,開設新航線,促使航運要素進一步集聚。

海南自貿港首條洲際貨櫃航線(洋浦-南太-北澳)開通,對外通達度進一步提升。 駱雲飛 攝

自《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圍繞「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在自貿港國際船舶登記方面先行先試。海南海事局11月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在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申請材料、壓縮辦結時限以及便利船舶轉籍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探索,將有效吸引國際船舶在「中國洋浦港」註冊登記。

洋浦經濟開發區航運辦主任邵晉寧介紹,截至12月1日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達到21艘,總載重噸超過340萬噸,洋浦已提前一個月完成20艘國際船舶註冊、總載重200萬噸的目標任務,預計年底註冊的國際船舶將達到26艘。

《方案》明確,境內建造的船舶在「中國洋浦港」登記並從事國際運輸的,視同出口並給予出口退稅。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介紹,目前已登記的國際船舶中有3艘擬申請退稅,涉及稅款近2億元。

在內外貿同船運輸加注保稅油政策方面,洋浦也積極推動政策落地。中石化燃料油(海南)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方林壽介紹,目前洋浦已開展6次加注作業監管測試,共加注2539噸,涉及稅款200餘萬元。

在自貿港政策加持下,洋浦航運業快速發展。洋浦航運辦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11月底洋浦新增水運市場主體共20家,新增水運周轉量939億噸公裡。預計到年底新增控制運力近70艘船舶,包括登記「中國洋浦港」以及「洋浦港」的所有船舶,新增載重噸1120萬噸,新增水路運輸周轉量1500億噸公裡,為地方GDP貢獻增加值達22.5億元。

在自貿港建設中,洋浦大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先後推出海南全省首票「抵港直裝」與「船邊直提」業務,推動實現船舶抵港「零等待」作業、離港「零延時」放行,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洋浦港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抵港直裝」採用「提前申報+運抵放行」的申報方式,貨物運抵碼頭後如無需查驗便立即放行,運輸車輛可直接駛達泊位旁開展裝船作業;「船邊直提」以進口貨櫃貨物向海關提前申報為基礎,有關進境船舶抵港後,無需海關查驗,貨物即可放行,實現企業車輛從船邊直接裝卸、提貨。據悉,進出口貨物裝卸在傳統模式下需要2-3天,採用「抵港直裝」和「船邊直提」模式,平均僅需1小時左右。

洋浦港於2018年底成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新支點,目前完成與中國國內各大區域基本港的內貿航線鋪設。外貿航線從原來單一的香港、越南延伸至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和孟加拉國,同時打通洋浦至廣州南沙、錦州、天津等多條內外貿同船運輸路徑。初步構建起以洋浦為中心,連接國內沿海,輻射東協各國的貨櫃航線網絡骨架。

9月28日,海南自由貿易港首條洲際貨櫃航線(洋浦-南太-北澳)開通,標誌著洋浦區域國際貨櫃樞紐港建設從近海向遠洋延伸。該航線可與現有的內貿航線銜接,為中國與沿線地區和國家的椰子、原木、牛肉、礦產和生活快消品貿易提供快捷、高效的海上直航路徑。

洋浦工委委員、洋浦交通運輸和海洋局局長黃澎介紹,目前洋浦正在加快小鏟灘碼頭吞吐能力提升項目建設,預計明年6月完工後港口吞吐能力將達到220萬標箱。此外,洋浦還在謀劃小鏟灘碼頭改擴建工程,計劃在2025年將港口總吞吐能力提升至500萬標箱。

今年國際貨櫃航運市場受疫情衝擊整體貨量萎縮,洋浦港逆勢而上連續實現歷史突破。黃澎說,《總體方案》公布後洋浦新增11條航線,目前已開通33條海運航線(內貿19條,外貿14條),今年1-10月洋浦港貨櫃吞吐量近80萬標箱,同比大幅增長43%。(完)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國內最大載重噸船舶入列「中國洋浦港」
    本報洋浦9月23日電(記者林書喜 陳雪怡 通訊員周思佳)9月23日上午,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 國內最大載重噸船舶入列「中國洋浦港」
    文丨海南日報 林書喜 陳雪怡 周思佳9月23日上午,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31.9萬載重噸船舶「遠華洋」輪在大連大船集團碼頭正式交船,並辦理完結船舶登記,標誌著目前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正式入列「中國洋浦港」。這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第4艘註冊「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
  • 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百日 海南超常規推進重點園區發展
    作為自由貿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試的「孵化器」,產業園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同步掛牌,率先實施自貿港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發展、創新發展。
  • 海南自貿港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
    中新網海口12月12日電 (黃藝)海南自由貿易港12日集中發布第十批12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國際船舶登記程序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備受關注。海南海事局副局長鄂海亮介紹,海南創建「全島一港」的國際船舶登記機制,打破了船籍港由船舶所有人依據其住所或主要營業場所所在地就近選擇的規定。在海南島內任何市縣依法設立的企業所有、融資租賃或光船租賃的國際船舶都可以選擇「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並享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出口退稅政策和加注保稅油等自貿港優惠政策。海南提高國際船舶登記的便利性。
  • ...免稅商品品種增至45種;「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第七航權...
    【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羅來軍: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新成效】自貿港建設涉及政策設計與實施的方方面面,必須抓準要點重點。加強推進11個重點園區建設,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管理制度;及時落實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高端緊缺人才按照15%稅率徵收;用足用好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免稅額度提高至10萬元,免稅商品品種增至45種;「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第七航權政策、飛機租賃快速推進;等等。
  • 開放船舶和航空運輸政策!亞洲-歐洲海運費上漲!
    蒙古輸華麵粉應符合中國的植物檢疫法律法規。蒙古輸華麵粉不得帶有下列檢疫性有害生物:斑皮蠹屬(非中國種)Trogoderma spp. (Non-Chinese species)、小麥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和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
  • 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
    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國際船舶登記可全島通辦本報訊(記者 陳雪怡 通訊員 高磊)日前,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在推進「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申請材料、壓縮辦結時限以及便利船舶換籍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探索
  • 【行走自貿區】海南自貿港建設初期成效初顯
    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宣傳處副處長楊拯、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人才一處處長王建浩、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聯絡活動處負責人劉鵬、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國內市場和節慶活動處副處長王越川出席「雲座談」,共同探討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成效和發展方向。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
  • 洋浦積極開拓創新推動自貿港政策落地見效
    洋浦積極開拓創新推動自貿港政策落地見效以「敢闖敢試」為先行區示範區賦魂■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經過這半年的苦幹,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組織下,在省直各部門的傾力支持下,上下同心,
  • 海南自貿港的區位優勢與產業發展方向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海南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
  • 探訪洋浦港:船舶如何進出?貨櫃怎樣卸?貨物怎麼通關?
    開欄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創新港口管理體制機制,推動港口資源整合」「推動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展」。海南作為四面環海的島嶼,擁有豐富的港口資源,這些港口的現狀如何,未來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去海南自貿港之前,先了解這30個關鍵信息
    答:依託海南的獨特地理區位及資源環境優勢,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最高水平開放政策和制度,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進而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
  • 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公布逾半年 新增市場主體達19.1萬戶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多項數據釋放了兩方面信號,一是海南擴大開放為市場主體擴大了投資空間,增加了投資機會;二是自貿港建設帶動了海南營商環境的優化,增加了市場主體的投資信心。海南自貿港建設對我國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制度型開放都有積極意義。
  • 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敢為人先
    為建設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以法律形式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項制度安排,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受委員長會議委託,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就關於提請審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的議案作了說明。海南自貿港建設再次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洋浦在五大方面交出亮眼「成績單」
    因港而生、因港而興的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我國首個由外商成片開發、享受保稅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建設之初,就承擔著海南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排頭兵」的重任。經過近30年的開發建設,洋浦已成為海南對外開放前沿和實體經濟重鎮,其工業總產值佔全省四成,進出口外貿總額佔全省半壁江山。 2020年,海南自貿港揚帆啟航。
  • 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底是什麼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 海南發布第十批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含免稅進口化妝品、國際船舶...
    12月12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十批12項制度創新案例集中發布。截至目前,海南發布制度創新案例「批次過十、數量破百」,體現了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階段性成果。03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 明確在海南全島依法設立的企業所有、融資租賃或光船租賃的國際船舶註冊船籍港為「中國洋浦港」。★ 將原來實行的初審、覆審、審批三級審查制度改為初審、審批兩級審查。
  • 自貿東風為海南園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加快建設自貿港的奮進號角中,重點園區浪急催潮湧——  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賦能賦權重點園區;印發實施省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規劃布局調整優化方案;出臺「一園一策」,努力把園區打造成自貿港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加大園區開放力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率先承接自貿港相關政策;防範化解各類重大風險,確保「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  「4·13
  • 《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管理辦法》出臺
    據悉,為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財政部會同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日前印發了《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運輸船舶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明確對國際運輸企業自境內建造船舶企業購買、在海南洋浦港實行增值稅退稅政策(以下簡稱「船舶退稅」)。為規範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管理,特制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