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國內最大載重噸船舶入列「中國洋浦港」

2020-12-08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洋浦9月23日電(記者林書喜 陳雪怡 通訊員周思佳)9月23日上午,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31.9萬載重噸船舶「遠華洋」輪在大連大船集團碼頭正式交船,並辦理完結船舶登記,標誌著目前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正式入列「中國洋浦港」。這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第4艘註冊「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

  海南自貿港國際船舶登記優惠政策實施3個月來,政策紅利逐步釋放,「中國洋浦港」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據統計,單船登記載重噸位從6月的6萬噸,到8月的15萬噸,再到9月的30萬噸,3個月實現了3級跳,海南自貿港航運正步入發展快車道。

  「遠華洋」輪是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第二艘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今年7月3日,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中遠海運能源公司籤訂投資協議,中遠海運能源公司在洋浦保稅港區投資註冊設立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將新造船和條件成熟的營運船注入新公司。

  為確保「遠華洋」輪如期交付使用,在交通、海事、船級社和海關等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於9月23日交船當日辦結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等多項證書文書,再次體現了「海南自貿港速度」和辦事效率。

  據了解,「遠華洋」輪於2019年4月3日開工建造,耗時近1年半,總長約333米,型寬60米,最大載重約31.9萬噸,可裝載220萬桶原油,續航裡程超過2.6萬海裡,可在全球範圍航行,不僅節能環保,還能降低運營成本。交付命名儀式完成後,「遠華洋」輪將首航韓國麗水,並裝載成品油運往馬來西亞。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載重噸船舶入列「中國洋浦港」
    文丨海南日報 林書喜 陳雪怡 周思佳9月23日上午,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31.9萬載重噸船舶「遠華洋」輪在大連大船集團碼頭正式交船,並辦理完結船舶登記,標誌著目前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正式入列「中國洋浦港」。這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第4艘註冊「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國際航行船舶。
  •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
    駱雲飛 攝中新網洋浦12月9日電 題:「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速 海南自貿港船舶運輸政策更趨開放記者 王子謙海南洋浦港小鏟灘碼頭年底愈加繁忙,這裡貨輪有序停靠,貨櫃吊裝繁忙,運輸車輛穿梭,正在加速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
  • 福建省地海中心完成最大載重噸船舶圖紙審查
    福州港 福建省港航中心供圖 近日,福建省地海中心順利完成最大噸位「22500DWT散貨船」船體圖紙審核工作。這是福建省地海中心海船檢驗資質獲批以來受理的最大載重噸船舶,刷新了福建地方船檢史上受理檢驗的船舶記錄。 為把好質量前置關,解決審圖技術難題,省地海中心安排業務骨幹成立技術小組,多次組織技術探討會議,研究相關技術規則和規範,認真梳理審圖重要節點,確保船舶符合相關法規規範的要求。同時,福建省地海中心驗船師結合船舶建造工序,採取船體審圖先批措施,以便船舶及時開工建造。
  • 國內最大載重200噸物流機器人長沙上線
    工業移動機器人(英文簡稱「AGV」)已成為眾多企業生產線上的「好幫手」,你能想像機器人最大載重嗎?從位於雨花經開區的湖南馳眾機器人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經過7年研發攻關,研製出一款「200噸重載AGV」,其最大載重達200噸,按一頭成年大象2噸計算,可以同時搬運100頭大象,成為目前國內最大載重物流機器人。
  • 「十二五」內河船舶噸位將達800載重噸
    交通部3月3日在其官網表示,我國「十二五」末有望基本實現內河客船、危險品船等重點船型的標準化、系列化;內河船舶平均噸位達到800載重噸,其中長江幹線達到1600載重噸。「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長江幹線航道系統治理,重點實施中遊荊江河段(宜昌-城陵磯段)航道治理、下遊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兩大工程。
  • 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
    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國際船舶登記可全島通辦本報訊(記者 陳雪怡 通訊員 高磊)日前,海南海事局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在推進「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申請材料、壓縮辦結時限以及便利船舶換籍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性探索
  • 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百日 海南超常規推進重點園區發展
    金秋9月,海南豔陽高照,洋浦港小鏟灘碼頭一派繁忙。「去年洋浦的內外貿航線只有22條,而現在已經增加到31條,5月以來就新增了4條外貿航線、1條內貿航線。」洋浦經濟開發區交通運輸和海洋局副局長邵晉寧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7月,洋浦港單月貨櫃吞吐量首次突破10萬標箱,同比增長58%。
  • 「遠蘭灣」輪入籍「中國洋浦港」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9日訊(記者 梁振文 特約記者李靈軍 通訊員周思佳)11月19日上午,由廣船國際為中遠海運能源建造的10.99萬噸級油輪「遠蘭灣」輪命名暨交接船儀式在廣州舉行,併入籍「中國洋浦港」。
  • 探訪洋浦港:船舶如何進出?貨櫃怎樣卸?貨物怎麼通關?
    看 船舶如何進出 貨櫃怎樣卸 貨物怎麼通關 探訪洋浦港大塊頭 大智慧 大動脈洋浦小鏟灘碼頭。即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推出「關注海南港口建設系列報導」,帶您逐個探訪海南主要港口。近日,中共海南省委關於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決定指出,在洋浦保稅港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管理制度,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樣板間」。那麼,貨物抵達洋浦港,將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就此,記者帶你探訪洋浦港。
  • 民生信託新船「入庫」 持有船舶噸位近200萬載重噸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9月18日,民生信託在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一艘卡姆薩爾型散貨船正式命名交付。此次新船交付命名儀式由民生信託航運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朱畵融、副總經理傅銳代表公司出席。  儀式中,傅銳代表民生信託為船舶命名為「民生信託 雅典娜」(MSXT ATHENA)輪並剪彩,祝願該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 海南自貿港創設便捷高效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
    中新網海口12月12日電 (黃藝)海南自由貿易港12日集中發布第十批12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國際船舶登記程序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備受關注。海南海事局副局長鄂海亮介紹,海南創建「全島一港」的國際船舶登記機制,打破了船籍港由船舶所有人依據其住所或主要營業場所所在地就近選擇的規定。在海南島內任何市縣依法設立的企業所有、融資租賃或光船租賃的國際船舶都可以選擇「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並享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出口退稅政策和加注保稅油等自貿港優惠政策。海南提高國際船舶登記的便利性。
  • 海南又發布一批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
    12月12日上午,海南發布第10批12項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至此海南已先後落地實施103項制度創新成果,取得了早期收穫,有力助推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順利開局。這12項制度創新案例涵蓋涉外律師服務、離島免稅進口化妝品抽樣即放行、國際船舶登記程序以及「碼上辦事」綜合平臺等方面,按照「首創性、已實施、效果好」的原則,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和專家論證後向社會發布。
  • 洋浦與中遠特運公司將在船舶註冊等方面深入合作
    文丨海南日報 張文君 郝少波 周思佳8月25日下午,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特運公司)舉行籤約儀式。雙方將圍繞區域總部落地、船舶融資租賃、船舶註冊以及外資引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洋浦在五大方面交出亮眼「成績單」
    本版圖片由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多項自貿港政策率先落地 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作用凸顯 11月24日,中遠海運能源旗下的「大源湖」號油輪千裡迢迢從歐洲來到洋浦,進行入籍「中國洋浦港」註冊和保稅油加注,成為首艘回到洋浦母港的國際船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奏響孩子成長和弦
    、洋浦中學、文昌市華僑中學、澄邁中學、萬寧中學先後入列「省一級學校」,代表我省普通高中辦學第一梯隊的「省一級學校」由12所增加到18所……  「十二五」期間,我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發展,堅持做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活動活躍中小學校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2018年國內沿海到底有多少艘貨運船舶
    日前,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發布了2018年中國沿海貨運船舶運力分析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一、幹散貨船運力情況截至2018年12月31日,沿海省際運輸幹散貨船(萬噸以上,不含重大件船、多用途船等普通貨船,下同)共計1832艘、6247.56萬載重噸,同比增加161艘、725.68萬載重噸,噸位增幅13.14%。
  • 2008年中國船舶塗料與塗裝的發展
    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的世界主要造船國三大(造船完工量、年新接訂單量及手持訂單量)統計數據(見表1至表3)顯示2008年交船隻數相比2007年增長了6%、造船載重噸完工量相比增長了11%。中國在交船隻數方面佔全球首位(超過總量的25%),而韓國在造船載重噸完工量及產值兩方面均全球領先。
  • 「海藍鯨」號來煙 系全球最大載重噸現代化客箱船
    經過運營前的一系列準備,海藍鯨號將於6月中旬正式投入到中國煙臺至韓國平澤航線營運。  「海藍鯨」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大型客箱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載重噸現代化客箱船,船長182.6米,型寬25.2米,船舶總噸2萬噸以上。「海藍鯨」號採用最適合中韓航線要求的國際航線客箱船設計,可裝載約460個標準貨櫃,旅客810名,服務航速可達22.5節以上。